总之,上述的观点,在《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里都能看到。其原文为: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不法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上配无以养头 就是要求人们在养生保健时,应该根据天地的自然情况,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适应,在人体的上部,应该配合天气以养头。
下象地以养足亦就是说,在人体的下部,要配合地气以养足。
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指在人体的中部,应该配合“五脏”的需要,以养“五脏”——心、肝、脾、肺、肾。
四、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非常密切,他们到底有哪些关系,首先从人体内“五脏”中的心说起。
人体内“五脏”之一的心极为重要,可以说是生命的根本。心能藏神,所以说心是神所居之处。其反应或表现为:其荣华表现于面部,其充养的组织在血脉,为阳中的太阳,与夏气或夏天、夏季相通。
人体内“五脏”中的肺亦很重要,它是气的根本。肺藏魄,所以说肺为魄所居之处。其反应或表现为:其荣华表现在人体的毫毛,其充养的组织在皮肤,是阳中的太阳,与秋气或秋天、秋季相通。
人体内“五脏”中的肾亦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封藏精气(人体内所需要韵营养物质)的根本,为精所居之处。其反应表现为:其荣华表现在发,其充养的组织在骨,为阴中之阴,与冬气相通。
人体内“五脏”中的肝亦是很重要的,它是罢极之本。而所谓“罢极”,是因为“肝主筋,故劳倦罢极,以肝为本”,肝藏魂,所以为魂所居之处。其反应表现为:其荣华表现在爪甲,其充养的组织在筋,可以生养血气,其味酸,其色苍青,为阳中之少阳,与春气或春天、春季相通。
人体内“五脏六腑”中的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亦相当重要,是仓禀之本,为营气所居之所,因其功能像盛食物的器皿,故称为器。它们能够吸收水谷精微(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化生糟粕,管理饮食“五味”的转化、吸收、排泄。其反映或表现为:其荣华在口唇旁的白肉,其弃养的组织在肌肉,其味甘,其色黄,属于至阴之类,与长夏土气相通。
总之,上面的一些观点均来自《黄帝内经》“六节脏象论篇第九”。其原文为:
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禀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面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春“发陈”、夏“蕃季”、秋“容平”、冬“闲藏”与养生
一、春天“发陈”与养生保健
春季三个月,为一年四季的开端,也是一年当中最好的时光。古人从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归纳、总结,高度概括为“发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春季这三个月时间里,其规律性变化的反映,可以说年年基本如此。春天确实是属于推陈出新的季节,是生命萌发的季节。例如春季的“雨水”节气,三候的“候应”,就是名曰“草木萌动”。
不仅如此,在春天这三个月的季节里,天地自然都显得格外富有生气,生机勃勃;大地上的万物,亦显得欣欣向荣。所以,古人将春天这三个月季节性的规律性的变化反映,高度概括为“发陈”。对于“发陈”,古书《类经》一卷第四注所作的解释叫做:“发,启也。陈,故也。春阳上升,发育庶物,启故从新,故日发陈。”
那么现代生活中,面对春天的“发陈”,人们应该怎样进行养生保健呢?
古人根据当时生活的情况,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方法。平时,人们的头发都束起,衣服亦用带子系紧,根据这种实际情形,提出春天或春季,人们应该每天一入夜就要睡觉,但早晨要早些起床,然后将头发披散开,解开衣带,使身体舒缓,可在庭院里漫步行走,散散步,有意识地使精神愉快,胸怀舒畅……有意识地适应春天“发陈”的自然规律,进行健身活动;切忌违逆春天“发陈”的自然规律。这是为什么呢?古人认为,如果违逆了春天“发陈”的自然规律,就会使人损伤肝气,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之类的疾病。
总之,上面所说的有关春天“发陈”的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其原文为: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二、夏天“蕃季”与养生保健
夏季是一年中的第二季,古人从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归纳、总结,将夏季三个月概括为“蕃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夏季是自然界万物繁茂而秀的季节。夏天反映出来的特征是: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交,使其大地上的植物不断开花结实,其长势亦渐渐旺盛。所以说,古人将夏天这个季节规律性的变化,概括为“蕃秀”,用古人的话就是:“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那么,为什么名曰“蕃秀”呢?对此,唐代医学家王冰做了这样的解释:“蕃,茂也,盛也。秀,华也,美也。”
那么,夏天“蕃秀”,人们应该怎样进行养生保健呢?古人从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归纳、总结,概括出了相当符合中医学的养生保健经验。因为夏季白天时间长,而黑夜时间短,根据夏季这一自然规律,不仅提出夜间要睡好,清晨要早起,还需要注意不要厌恶长日,尤其要有意识地保持精神愉快,来适应夏天“蕃秀”的自然规律,进行养生保健的必要活动。尤其要注意不要违逆夏天“蕃秀”的自然规律。这又是为什么呢?古人认为,如果违逆了夏天的自然规律,就会使人损伤心脏,到了秋天就会比较容易发生疾病,这种疾病甚至还会引发冬天发生重大疾病。
总之,上所说的一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四”。其原文为: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受在外,此夏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疾症,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三、秋天“容平”与养生保健
秋天是一年中的第三季,古人高度归纳、概括为“容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秋天主要表现为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季节天高风急,地气清;而所谓“容平”,唐代医学家王冰做出这样的解释:“容,受盛之意;平,丰收之意。收获物装满容器,是谓平。”再例如,《汉书》食货志载:“进业日登,再登日平,三登日泰平。”可见,平取丰收之意,因为秋天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并年年如此,所以将秋季的三个月归纳概括为“容平”。用古人说法就是:“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
那么,秋天“容平”,人们应该怎样进行养生保健呢?古人从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归纳、总结,概括出这样的经验:因为秋季突出的特征是天高风急,地面的景象清肃,为了遵循秋季气候的变化,人们在进行养生保健时,就需要十分注意早睡早起,可以与六种家畜中的鸡的活动时间相仿。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神志或精神安宁;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减缓秋季气肃对人体的影响;只有这样,人才能够适应秋季“容平”的自然规律,保持好肺气的清肃功能。如果违逆了秋季“容平”的自然规律,人就会伤及肺脏,到了冬天人就会发生飧泄病。
总之,以上所说的一些内容,均来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其原文为: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殓泄,奉藏者少。
四、冬天“闭藏”与养生保健
冬季是为一年中的第四季,根据其季节规律性的变化,古人恰到好处地归纳、概括为“闭藏”。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冬季是万物蛰藏的季节。冬季最突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渐渐水寒成冰,并且渐渐冻得大地龟裂。而所谓“闭藏”,主要是指万物生机潜藏,阳气内藏。因此,人们进行养生保健,就需要做到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较好,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妄事操劳,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如果违逆了冬天“闭藏”的自然规律,人就会损伤肾脏,并且一到春天就会发生痿厥之类的疾病。所谓“痿厥”,按照中医学的解释,手足软弱无力称之为“痿”,逆冷称之为“厥”。古人从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摸索、归纳、总结,概括出的宝贵经验和认识,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总之,上面所说的有关内容,来自《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其原文为: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阴阳与疾病
一、二阳之病发心脾
古时候,人们习惯这一用语,所谓“二阳之病发心脾”,其意思是说:人的胃病多发于心脾。
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说的“二阳”,是指阳明,或者叫偏重于阳明胃。对此, 《类经》十三卷第六注释云:“二阳,阳明也,为胃与大肠二经。”不仅如此,而且还指出:“胃与脾,表里也,人之劳倦,本以伤脾,脏伤则病连腑。故凡内而伤精,外而伤形,皆能病及于胃。此二阳之病,所以发于心脾也。”
那么,二阳之病发心脾,会使人有什么反应或表现呢?用古人的话来说,就叫做“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意思是说,女子会出现经闭等症;男子会出现少精,使阴阳和合之事,不能为也。
唐代医学家王冰作了这样的解释:“隐曲,隐蔽委曲之事也(指男女阴阳和合之事)。夫肠胃发病,心脾受之,心受之则血不流,脾受之则味化,血不流故女子不月(经闭),味不化则男子少精,是以隐蔽委曲之事(指阴阳和合),不能为也。”
其反应或表现,用古人的话就叫做:“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意思是说,社会生活中,不论是谁,如果是病久传变了,就会发展成为血枯形瘦的风消病,或者是气息奔迫的息贲病;如果发展到这样的话,就不易治而预后多死。
二、三阳为病发寒热
“三阳为病,发寒热”,其意思是说,人体的三阳发病,或曰有病,就会使人发冷、发烧。
这里说的“三阳”,是指太阳,包括足太阳膀胱和手太阳小肠。
那么,三阳为病,发寒热,会使人出现什么反映或表现呢?
用古人的话来说,就叫做“下为痛肿,及为痿厥脯痛”。其意思是说,就会使人的下部出现痈肿,以及两足痿弱无力,小腿肚的部位酸痛闷胀。
何谓“痿厥腨”?即会使人下部出现痈肿,以及两足痿弱无力。而且所谓“腨□(chai yuan揣渊),指小腿肚酸痛。脯,小腿肚,亦称腓。而所谓“瘸”,唐代医学家王冰注释云:“□疼也。”
其反映或表现,用古人话叫做:“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意思是说,不论是谁,如果病久传变了,就会使人发展成为皮肤甲错不润的索泽病,以及阴囊肿痛的颓疝病。
这里说的所谓“索泽”病、“颓疝”病,《类经》十三卷第六注做了这样的解释,指出:“阳邪在表为热,则皮肤润泽之气必皆消散,是索泽也。”而所谓“颓疝”,即颓疝,阴囊肿痛为其主症。“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是太阳之传颓疝也。”
三、一阳发病
所谓“一阳”,就是指人体的少阳,包括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二经。
那么,一阳发病会使人出现什么反应或表现呢?
一阳发病,会使人出现气息不足,常常咳嗽和泄泻。不仅如此,如果久病,可传变或发展成为使人心虚掣痛的心掣病及饮食不下、痞隔难通的隔病。
用古人的原话就叫做:“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
这里说的所谓“心掣”、“隔”,古代学者张志聪作了这样的解释,指出:“心虚而掣痛。”而所谓“隔”,指:上下阻隔。《类经》十三卷第六注指出:“以木乘土,脾胃受伤,乃为隔证。”
四、二阳一阴发病
这里说的所谓“二阳一阴”,按照中医学的认识和解释:二阳指阳明,包括足阳明胃与手阳明大肠二经;所谓“一阴”,就是指厥阴,包括足厥阴肝与手厥阴心包二经。
那么,二阳一阴发病,会使人出现什么反应或表现呢?
二阳一阴发病,会使人出现惊骇、背痛,时常暖气和哈欠,称为风厥病。
用古人的话就叫做:“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
这里说的“风厥”,为一种病名。是惊骇、背痛、善噫、善欠诸症的综合与概括。
对此,《类经》十三卷第三十注指出:“风厥之义不一,如本篇者,言太阳少阴病也。其在阴阳别论者,云二阳一阴发病名曰风厥,言胃与肝也,……在五变篇者,日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肉不坚腠理疏也。”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善噫”,指嗳气;而所谓“嗳气”,指胃肠道的气体从口排出,不正常;所谓“善欠”,欠,就是哈欠。
五、二阴一阳发病
与前者“二阳一阴发病”恰恰相反,这“二阴一阳发病”又是怎么回事呢?所谓“二阴一阳”,其“二阴”,就是指人体的少阴,包括足少阴肾与手少阳心二经;所谓“一阳”,就是人体的少阳,包括足少阳胆与手少阳三焦三经。
那么,“二阴一阳”发病,会使人出现什么反应或表现呢?
“二阴一阳”发病,会使人出现发胀,心下满闷,时作叹息。用古人的用语就叫做:“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
这里说的所谓“善气”,就是说,在深呼吸的呼气之中,常发为叹息。对此,古代学者张志聪做这样的解释:“善气者,太息(即叹息)也。心系急则气道约,故太息以伸出之,此三焦气也。”
六、三阳三阴发病
这里说的“三阳三阴”,其“三阳”就是指太阳,包括足太阳膀胱与手太阳小肠二经;而所谓“三阴”,就是太阴,包括足太阴脾与手太阴肺二经。
那么,“三阳三阴”发病,会使人出现什么反映或表现呢?
“三阳三阴”发病,会使人出现半身不遂,筋肉痿弱弛缓,或者四肢不能举动。
总之,以上所说的这些内容,来自“《黄帝内经》“阴阳别论篇第七”。其原文为: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瘘厥脯,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曰: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发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弱,四肢不举。
饮食禁忌
一、韭菜切忌与茶叶共食
韭菜和茶叶,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植物,前者属于植物蔬菜类的一种食用菜,后者属于植物饮料类里而受人们欢迎的一种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