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渡出身于印度红河岸边,出世时,左手握拳不能伸开,十岁时,父亲带他到寺里去朝拜佛塔,祈祷菩萨保佑他健康成长。小孩上前对佛塔施礼时,左手突然展开,双手合在胸前深施一礼,然后跪在地上朝佛塔拜了三拜。
父亲看见儿子左手拜佛即开,心感诧异。住持大师手拄禅杖,身披袈裟来到舍利塔,对孩子父亲说:“施主有所不知,老衲刚才看见小孩在朝拜佛塔时,已观其貌,深知手相,只有落发修行,方能成为正果!”
孩子父亲“扑通”一下跪在大师面前,叩道:“请师父收留我儿为徒,留在寺里修行!”
大师笑着说:“善哉!善哉!施主不必多礼,老衲愿意收你儿为徒就是了。”说罢将小孩带进佛殿,吩咐值班僧人,擂鼓撞钟,为他剃度。大师边剃边说:“你要弘扬佛法,将佛学传到震旦去,普度众生,方成正果!赐你法号为怀度。只因你左手握拳不展,拜塔即开,今生与佛有缘,只有拜佛才能开掌,故又称宝掌和尚”。
怀度在寺里先当烧火僧。他聪慧、勤劳,白天为全寺僧人烧火、挑水做饭;晚上在经房内苦读经书。
十年后,他长成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力气过人,寺里百多僧人吃水全靠他一人从山下的红河里挑上山来,每天至少要挑一百担水。他不怕山高路陡,挑起水来行走如飞,有时不用扁担,双手各提一桶水上山,人称“大力宝掌”。怀度挑水一挑几十年了,他想起大师教导,要东渡震旦,讲经传法。
怀度终于将木筏推进了茫茫大海之中。他不畏狂风巨浪,太阳像火一样灼得他浑身是泡,暴雨将他的肌体淋得紫里带青。历经数月的千难万险,他终于来到了南海。
突然天空乌云四起,海风咆哮,深蓝色的海水掀起巨浪,天也被压下来似的。好像一张阴森的天罗地网笼罩着大海,眼看苍天就要坠入大海中。怀度把生死置之度外,与狂风恶浪拼搏。排山倒海的巨浪向他扑来,将木筏掀在半空中。只听见“轰隆”一声巨响,木筏摔在礁石上,撞得粉碎,怀度已不知去向……
次日海上风平浪静了,海上日出,景色迷人。海上遇难的怀度昏迷不醒,但还牢牢地抱着漂浮的木头,被海浪冲了沙滩上。这时,来了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婆婆。她发现沙滩上躺着一人,这人手脚冰冷,昏迷不醒,但感到还有点热气。马上站起身,要两个在海边拾贝壳的孙子,快把这奄奄一息的人抬回家中。
兄弟俩人将怀度抬回了家,放在竹床上。老婆婆将姜汤烧好,给怀度喂下,不一回,怀度苏醒了,知道是被人救上岸了。他立即起身向这位老婆婆深施一礼,双膝跪在老婆婆面前,磕头膜拜,感谢救命之恩。拜了三拜,抬头不见了老婆婆,只见前面有一神龛,神龛上坐着一尊观音大士的神像,站在两旁的是面带微笑的金童玉女。他又站起身来,重新再拜观音菩萨的救命之恩。
拜罢,怀度走出大门,回头一看,只见门上写有“观音殿”三个大字,怀度此时顿悟了。回头向殿中的观音菩萨虔诚膜拜:“观音菩萨在上,我一定游遍震旦,弘扬佛法,救苦救难!”拜罢,走在路上,向路人问道,路人告知,此地正是中国广东宝安县屯门青山。
传说大慈大悲的观音菩萨在一次巡视南海时,发现身边出现了一股旋风。他慧眼望去,见一场台风正肆虐南海的海岸堤坝。摧残着当地的人民。为拯救海南人民于灾难之中,他从昆仑山搬来泥土补堤。在忙碌之时,肩上的扁担断了,扁担上的两框土掉进了南海,落在南山脚下,成了东瑁岛和西瑁岛。南山陡峭的山脊形成一个带子,延伸入海的山体向外引开,展现出一片富饶的低地,拥抱着一片僻静的海滩,海岸线达10公里之长。南山海拔487米,相传为“六鳌”之骨堆成,为南海巨鳌化身,鳌是观音菩萨的坐骑,故称为鳌山。
南海观音与东瑁、西瑁一起将在海上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岛屿群。南山山势迤逦叠翠,祥云缭绕,气象万千。面朝南海,碧波千叠,睛光万重,是片“梵天净土”,颇具海天佛国之妙境,故美誉为“仙山佛国”。
走进具有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宗教最高境界的“一实、不二”佛苑大门,就是脱离世俗,进入佛教世界。南山就是“不二”法门。这里的建筑饰物均体现出佛家不变不异、不污不净、不增不减、不生不死,“不二”思想的精髓。南山更以“寿比南山”的吉祥名句,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元素之一。
唐玄宗天宝七年六七月间,鉴真和尚和西来中国求法的日本遣唐僧空海和尚第五次驾船越洋东渡日本,在海上,一场撼天动地的台风摧毁了他的帆船,并将他们从东海刮到了南海海南岛东南海面。他们在海上整整飘流了十四个昼夜,待风浪刚刚平息,鉴真和尚领着一行僧人从千疮百孔的船上逃上南山岸来,他们便留在岛上居住一年传法布道。东渡失败对鉴真来说本属不幸,可鉴真认为意外地飘流至此,实属和海岛有缘。他们得观音加持,一年半后他再次启程东渡,终于到达了日本。而空海最终也北上长安,终成善果。
6、普陀山
南海毕竟是观音菩萨法力无边的道场,无量的慈悲如同大海一样宽广。传说唐咸通年间,日本僧人慧锷来到中国游历,朝拜了许多古刹。他来到我国第一佛教圣地五台山。到处是灵岩清涧、苍松翠柏,奇花异草。慧锷和五台山的方丈一起念经讲法,参禅下棋,交为莫逆。
一天,慧锷在后院,看到一尊檀香木观音像。雕得神态安详,鬓发眉毛俱现,极尽细腻,栩栩如生。慧锷全神贯注欣赏着观音像,不住地啧啧称赞,连方丈来叫他吃饭都没听见。还不住称赞道:“我这么大岁数了,还是第一次见到雕得这么好的观音像!刻功细巧,把观音大士的神态都雕活了啊!”方丈见他欢喜,笑眯眯地说:“如若法师欢喜,就送你供奉吧!”慧锷听了,连忙合十顶礼,虔敬地接过观音像,喜不自胜。心想回日本去建寺供养,让日本众生都来朝拜。
之后,慧锷又游了九华山,最后兴冲冲地离开五台山,从灵江口扬帆回国。船到普陀山海面,突然刮起了大风,刮得船东倒西歪,直打转转。慧锷没法,只好把船驶进普陀山的一个山嶴里,抛锚落帆,等大风平息后再走。第二天,风平浪静,即扬帆启航,可是船一驶出山嶴,海面上卷起一团灰白烟雾,如同一顶巨大的帐帘,正好挂在船前,挡住去路。惠锷站在船头,惊愕地抬望,头顶却是一片蓝天;左看右看,烟幛雾幕两侧的大海清晰明亮,惠锷只好调转船头,绕着烟雾朝前驶。可是无论帆船驶向何处,烟雾总是挡在船头。船在海上兜绕一天,还是回到了普陀山的海面。惠锷只好再把船驶进山嶴里,抛锚落帆,等烟雾消散了再走。
第三天早晨,霞飞日出,惠锷走上船头,但见彩云间,出现璀璨巍峨的海市蜃楼,有珠光宝气的仙女曼舞。他心中喜悦,合十顶礼,马上扬帆启航。但船一出山嶴,海市蜃楼立即消失,乌云遮住了太阳,海风掀起了巨浪。惠锷急了,在这里已经耽搁了好几天,老这样,何时才能把观音请回日本啊?惠锷请船家把船驶出山嶴,顶风破浪朝前驶去。风更猛了,浪更大了,但是惠锷心不慌,意不乱,稳稳地合十站在船头,诵经念佛。风浪慢慢平静下来,可没驶出多远,帆船停住了,生了根似的,动弹不得。这时,只见海上飘来一朵朵铁莲花,帆船被团团围在中间。惠锷大惊,心想,一次一次开船,都是风浪阻挡,今天又有铁莲锁舟,难道是观音菩萨不愿去日本么?他回到船舱里,跪在观音像前祈告:“如若日本众生无缘见菩萨,我一定遵照菩萨所示,另建寺院,供养菩萨。”
话音未落,一声“轰隆”,海底钻出一头铁牛。一边游,一边大口大口地吞食铁莲。只一会,海面让出一条航道,刚好够这条帆船通过。又“轰隆”一声响,铁牛沉入海底,海面的铁莲也消失了。惠锷再一看,原来帆船又回到了普陀山原处山嶴里。云开日出,这时,有个渔民从山上走下来,对惠锷说:“看来大师你是走不成了,还是请到寒舍住几天再作打算吧!”
惠锷也只好答应了,手捧着观音像,跟着渔民爬上普陀山,放眼一看。乍见沙滩上金光闪闪,海潮时退时涨;山峰郁郁葱葱,无际的海洋一片茫茫。晨观日出,夜听潮声,与五台山相比,真是另有一派风光。他心想,既然观音菩萨不愿去日本,就在这里造座寺院,让观音菩萨定居在普陀山吧!周围的渔民听说要建寺院,都来相助,没多久,就造成了一座小庵堂。供上观音菩萨像,惠锷朝暮参拜。从此,这尊檀香木雕成的观音菩萨像就留在普陀山了。那座小庵堂,就叫不肯去观音院。
二、禅宗六祖
1、一江禅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何等苍凉悲壮!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不体现了中国人基本的文化性格,一个“仁”字。
陈白沙
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绝唱,更唱出中国人的慷慨激昂,这又体现了东方哲学“无”的归宿,最终的天人之“一”。
而陈白沙题珠江“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地限华夷”,“空”阔无垠。则“空”正是禅的境界。
新兴,一个普通的广东乡村,暮云春树,一片葱茏。珠江的西江水系四通八达,绿水青山,气候温和,物产丰富,民风淳朴,不少北来的移民聚居于此。
新兴卢下村
新兴河向北流入西江,苏东坡曾有句“门前溪水尚能西”。珠江尚且不拘于“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模式,哪又如何管得了向北流的新兴河呢!正是这北流的河象征了珠江不拘一格开放、宽容的文化特质。
1300多年前,这里出了一个支撑起整一个精神世界的人物,他就是玄思“人人皆有佛性”的真谛,创立南禅的六祖慧能。
孔子是鲁国人,代表了黄河文化;他的儒学在于“仁”;老子是楚国人,代表了长江文化,他的道学在于“一”。
而六祖慧能,这位珠江文化的哲圣,他的禅学在于“空”。
凭着珠江三角洲濒临大海,珠江水系的交通发达优势,亚热带的海洋性文化地理的特色,决定了其开放性兼容性。
到唐代,广州取代徐闻成为岭南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成为中央朝廷对外交往来的重要港口。
唐太宗是一代明君,朝廷奉行的佛、道、儒并重的兼用政策,还力图将所有宗教纳入大唐施用。
贞观十三年(637年)唐太宗诏令在长安义宁坊建寺一所,供叙利亚人阿罗本弘扬景教(基督教),密济众生。
唐太宗诏中有“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济物利人……”四句真言,表明了一个开明君王对宗教的态度,这也是中华文化对外来文化,包括佛教文化的极大宽容。只要对国泰民安有利,这些外来文化都可以容纳。
唐朝廷宽容的国策,创造了曹溪禅宗的蓬勃发展时期。在大唐太平盛世的贞观、武周、开元三个鼎盛时期,国泰民安,百业兴旺。唐太宗派出御弟玄奘西出取经,组织翻译大量佛学经典。
珠江文化所具的超越性,才可得以对一位圣人及其创新的思想体系的形成。在慧能青少年时代,新州的百姓很穷,稍有点积蓄的人都远走他乡外出经商。
当时,禅宗势力已经深入岭南民间。五祖弘忍门下已经深入岭南穷乡僻壤宣扬禅法。才使得新兴山村的砍柴郎慧能有了寻拜五祖为师的机缘。
而珠江文化对外来文化最易消融,并超越之。据史料统计,六朝时广州城郊、始兴郡(今韶关市)、罗浮山等地有佛寺37座,岭南佛教已具规模。
广州与长安、金陵已成为全国译经中心。那么中国人写的第一部佛学经典《六祖坛经》在岭南诞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作为南天竺香至国香玉王的第三王子的达摩历尽千辛万苦,横渡南海来中国弘法。
佛学传入中国后,士大夫阶层最感兴趣、从中汲取养分最多的,是“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的禅宗。
古代的岭南,生产发展落后,尤其在少数民族地区还保持着刀耕火种的遗风,百粤民族宗教信仰芜杂,岭南的下下人被称为獦獠。
也是得前益于珠江对海洋的开放,对海洋文化的兼容。随着中原移民与百粤土著的交往,珠江文化的广府文化、客家文化等周边土著文化与外来多元先进文化日益交融,并与官话的沟通,私塾、府学、县学也日益增多。本土读书人开科考试中,中举的人也渐渐多起来。
到了慧能的年代,岭南人的文化素质、经济地位等方面都有了极大的提高,岭南人的聪明才智,各方面的特色人才也崭露头角。慧能以“獦獠也有佛性”的禅宗替代了原始的宗教信仰,使佛教成为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宗教,这对改进珠江三角洲落后状态无疑起着重要作用。
六祖的故乡,地理环境优美,三面环山绕水,谷口向南,乃为佛传宝地。而在夏卢村的故居,现仍留有关于慧能家世的若干遗迹,如“慧能故居”、“别母石”等。此两爿大石,每块长1.2米,宽0.7米,厚0.4米。经千年风雨,仍耸立在村口路上,由于年代久远,早已崩毁,但屋址地基尚存,慧能故居几经后人多番按原貌恢复修葺重建,今尚保存。门额四个红底黑色大字“圣地之门”。门联为“圣地一花开五叶,门庭三宝朝万年”。“六祖慧能纪念堂”,又一联:“新州毓秀、圣地鼎名”。堂前天井由小廊庑绕,六祖塑像端坐正中,左龛供奉六祖父母牌位。
慧能出生在岭南的土著文化由盛而衰,岭南汉文化开始由弱而强,但尚未取代岭南的土著文化成为岭南文化主体地位。这种文化的整合,是有别于中原文化的岭南汉文化将获得新生和升华。
尽管慧能是中原移民的后代,但从小就打下了中原文化与珠江文化交融的烙印。
父亲的儒家文化的基因及慧根,也深深地铭刻在他的心底。卢家虽是贬谪之人,但土著乡亲并没有歧视他们。尽管父亲早逝,孤寡之家仍能得到善待。尽管是下下人,却有着上上智。“慧能”一名为僧所取,解说道:“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也由于家贫寒,慧能更能淡泊名利,看破尘世;且自幼就吃苦耐劳,为他在长期求学过程中经受艰苦磨练,立志创业,打下坚实的心理素质基础。
龙山树木葱茏,下卢村地瘠人稀,生计艰难。李氏寡居后即携子迁居龙山山麓,结草为舍,家境贫寒。李氏常为儿子讲圣贤故事,背诵古诗,唱山歌,日子艰难,尚过得去。
李氏靠织布缝补为生,过着赤贫的生活,幼小的慧能即要日夜奔忙递送衣料、拈拾枯枝作柴火。母亲并不认得“火”字,只以手指指着火,教他认识火,并教他击火石生火。他在想:母亲手指上并无火,石上也并无火,只是要用火,须经手取石互击,才可生出火来。
长大了上山砍柴以维持家用;因为得到山区草医的传授,学会采集治病的本领,一边砍柴也采集满满两挎袋中草药,一并挑到城里去变卖。
李氏笃信佛,长期食斋。慧能自小就极有佛缘,对寺庵特别好感,经常接触佛法,常常抽空去听经。有时在山间也经常缠着游方僧人教诵一段佛经或讲解一、二段经义,不断接受了“三宝”的薰陶。学会唸几句佛经,就回去唸给母亲听。
慧能对僧人教诵的佛经,经常有自己的独特理解。往往联系到自己在上山采樵,想到山上的云无心来去而有所感悟……
2、金台寺
新兴县城(古称筠州)唐代时已盛行佛教,仅在县城便有四间佛寺,已传诵五祖弘忍所倡的《金刚经》,佛法已深人民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