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嘱品第十。即六祖给予门人的嘱咐。
在《坛经》中,不论六祖千说万说,实际上只说了一句话,这就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什么是“此心”,就是人人都有的这个心,对这个心,不能把它推到一边,也不能把它推到未来。就是现在能思、能想、能作、能为的这个心、这个念。
如果说,我们现在这个心是凡夫心,怎么能与佛心相比呢?那就错了,心上的那些善恶是非,当然是凡夫,不能与佛的光明相比。但能善能恶,能是能非,为正是佛性,佛并并不比凡人多个什么。
“汝等的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众生是佛”《坛经》这一段可以说是主心骨。
《坛经》是多么伟大的精神财富,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品,也是世界文化的精品,是全世界的骄傲。
自从达摩西来,少室传灯六传至曹溪慧能。唐朝一花五叶,把珍贵的菩提种子,种植在肥沃的中华土壤里,并且落实生根,开花结果。中华文化绽放出前所未有的异彩,是既存在又超越;既淑世又出世;既具象又抽象。
注入了中国几千年的儒家学术时,跟随着文明一起传播时,呈现出更伟大的生命力,成为最实在、最有用的学术,并在现实的生活里生根,不断提升人们生命的品质,帮助人们解决人生的生死苦乐问题。
不要因为禅宗说“不立文字”就不读经了,对佛的经论,还是要学,要看。三藏十二部太多了,但《金刚经》、《楞伽经》这两部经须多读。因为禅宗用以印心的,检验修行对不对。
一方面,人们要在烦恼中断烦恼,在烦恼中证菩提。另一个方面,这个世间不太平,苦难太多了,菩萨要度化众生,离开了这个世间哪里去找众生呢?
六祖处处都在强调“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禅宗就是要修行的人在世间锻炼,在烦恼中滚打。
楞伽经
学佛就是要懂得烦恼,做烦恼的主人,那就得解脱和自由;若不懂,就只能做烦恼的奴隶,得不到解脱和自由。
慧能的禅宗顿悟理论“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
什么是无念,慧能说:“一是于念而不念。二是于一切境上不染,名为无念。”意思即自己的思念远离一切尘境,排除一切邪妄杂念。
什么是无相,慧能说:“于相而离相”,或“外离一切相是无相”。即远离外界的一切万事万物,不受其染着。
什么是无住,慧能的两种解释:
一是“无住者,为人本性,念念不住,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无有断绝”;
二是“念念时中,于一切法上无住”。
不管是无念、无住、无相,都指出一点,即在尘境上不起思念,念念不离自己的本性。
慧能的这一思想也是基于“自性般若”这一根本思想之上的。
自己的本性是无形相的智慧心性,这就是无相;
要念念相续时时思念自己的本性,而不执着于世间的万事万物,这就是无住;于自念中常常远离尘境排除一切邪妄杂念,这就是无念。
世人自性清净,各种事物存于自性之中。心若存恶念,就表现为恶;心若存善,则表现为善。
自己的心性本就是“无相的”般若智慧。如同湛蓝晴空,慧如太阳,智如月亮,智慧永远澄明。
自性经常清净,若是执着于外界境物,就会被妄念的浮云遮蔽,使自性的清净不能显明。致使天明而地暗,使人看不清日月星辰的光明。
若然一阵和风,吹开阴霾,那么万象罗列全都显现。
慧能具有利根,是个宗教的天才。在佛法中,都认为有这类利根的存在,没有受戒,不曾得定,就有一触而悟的可能。
慧能闻《金刚经》而有顿悟,就是这一类根性。
不识字或识不多而通佛法大意,并不是不可能。一千五百多年前,一个劳苦的獦撩,在大众围绕的一代大师面前,竟敢出言反诘;那种质直的,无畏的高尚品质,那是多么难能可贵!
这就是大智慧,智慧也就是佛家说的般若。慧能认为: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名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般若是人的智慧的心性,也就是佛所具的觉性,即是自性,人人皆有关键是迷和悟。故“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
慧能说:“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定是慧体,慧是定用”。
定就是禅定,而慧则是由禅定而生。慧能把定和慧的关系比作灯和光。“有灯即有光,无灯即无光,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即有二,体无两般。”
要识自本心,须和光接物。什麽叫“和光“?灯灯都有光,灯与灯在一房里发光并无冲突。人人在这世界,你行你的道,我行我的道,各行其道而不相妨碍,这就是和光。
不会因为你的名誉高,将你打倒,而显出我的名誉。有人嫉妒我,是可以的,但我不嫉妒人。你比我好,我愈欢喜;你愈成功,我愈高兴,这样就是没有嫉妒心了。
或曰:“我和他和光,但他不同我和光。”
答曰:“若你与他和光,就不会知道他不同你和光,你若知他不与你和光,那就表示你还未与他和光。若他不和光是他的事,不要管,只要我与他和光就好了。”
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千年愚。不要想着过去的事,要经常想着将来会怎样。自己开悟,自己修行,就是归依。人的皮肉是形体之身,形体如同归宿之宅,不能叫归依。
悟彻三身佛的道理,正是禅宗的伟大之处。它让每个修行禅宗的人,都到自身之中去寻找自己的三身佛。
一灯能除千年暗
自性清净是法身佛,想恶想善是化身佛,想到将来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归依,自己成就佛道,打破偶像,开掘自我,灵光一点,除暗来明。
北宗渐修,重在行,主由定生慧;
南宗顿悟,重在知;主以慧摄定;
参禅是用一段心光智慧来参,不是用意识来分别。智慧是没有分别的,意识是有分别的,这是分别与无分别二个根本不同的原则。如果一起了分别心,妄想纷纷,扰乱自心,就不能止了,故参禅一定要用智慧来观照。
禅宗智慧启发人们反观自己心灵上的无明,扩阔自己的心灵,从种种狭隘的偏见中超脱出来,使自己日进于高明之境,而不为无明所系缚。
禅宗的返本归极、明心见性、自识本心、见性成佛之论及一整套修行的方法,是要帮助自己或他人寻找心灵的家园,启发人内在的自觉,培养一种伟大的人格。
佛家的成菩萨成佛陀,与儒家的成圣人成贤人,道家的成至人成真人,都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追求。
北宗渐修,重在行,主由定生慧
慧能追求的是“心中无一物”,这本身就是一首很美的哲理诗,慧能与人的各种对话,处处表现出一种机辨、玄妙,审美意识高度自觉,体现了禅宗的审美心学。
《坛经》所讲述的禅学起源故事被渲染得神奇而庄重,极富雅俗共赏的审美情趣。而慧能的禅宗美学,最典型的是它的顿悟直觉,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识,顿悟就是一种美的境界。正是这种美的存在才使宗教更富有吸引力,传之久远。
南宗顿悟,重在知;主以慧摄定。
岭南的土大夫、文人、学士对慧能禅宗的直觉美学方式特别陶醉,因为在封建社会里现实生活的残酷与痛苦,迫使人们去追求一种超脱现实的精神境界。
即使在官场中得意的仕者,也需要在繁冗的公务中找寻“六根清静”的憩息,禅宗美学确能为他们提供一种特殊的精神寄托,为生活倍添几分雅趣。因此禅宗美学较深地影响了岭南的诗歌、绘画以及书法等艺术。
慧能把中国传统儒家心性学引入禅宗修行中,他提出“自性本有”、“人人皆有佛性”先验主义的认识论,和孟子“善性论”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如出一辙。
《坛经》说“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尝。”这与《论语》的“吾日三省吾身”,非常相似。
道家老子、庄子的人生智慧是空灵的智慧,逍遥的智慧,超越物欲,超越自我,强调得其自在,歌颂生命自我的超拔飞越,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和。
佛家的人生智慧是解脱的智慧,无执的智慧,启迪人们空掉外在的追逐,消解心灵上的偏执,破开自己的囚笼,直悟生命的本真。
佛是解脱者,觉悟者,超越者,从众生到佛的超越,也就是“众生是佛”。“众生”指被五蕴所缠的有情生命。世人多指处于社会底层者。
慧能来自于平民社会,生活于平民中间,关心的也是平民的解脱问题。他们是贫者,没有钱财,也无权势,地位低贱,没有身份。但他们恰恰是社会上的大多数。这就体现出慧能禅法的平民化特点。
慧能关心平民们的解脱问题,并以其自身内在超越的成功实现作为这种解脱的现实例证。一个“南方獦獠”,一个自幼时丧父的孤儿,一个不识字的文盲,一个靠打柴为生的穷人,刹那间就成佛作祖了。
慧能可以实现的事,人人都可以实现。慧能可以成佛作祖,人人都可以成佛作祖。成佛作祖只在世人心中当下实现。世人之所以是世人而不是佛,是因为心中有迷。迷则佛是世人,悟则世人是佛。
众生是佛的内在超越,佛并不离开世人自心而实现,也不离世人生活而实现,而是一刹那间与自心佛性的顿悟。一旦顿悟,超越即告完成。
超越之后,世人生活状况依旧,生活方式依旧,依然是穷人,依然没有权势,但内在的心境彻底变化了。从迷变悟,从不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到变为彻底认识自我,精神素质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人格得以完善。
禅宗让人保持一种“平常心”。禅宗反对刻意修行,反对机械地模仿高僧大德,严守戒律。
禅宗认为每个人,不管其根器如何,是否犯过错误,其实都内在地具有佛性或真常心。
人们只要化解执着,遂顺自然,护持真我,那么,行住坐卧,无一不是真如,无一不是解脱。
保持这样一种自然的平常心,那么,我们所看到的,无一不是“道”。“道”不在人心之外,生活之外,就在人心之中,生活之中。
25、一花开五叶
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
南阳慧忠
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
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六祖慧能禅师把正法眼藏的如来慧命,传付给怀让和青原以后,禅宗的法派就从这二支发展起来,一是从南岳怀让禅师再传与马祖道一禅师(公元709——788年);二是从青原行思禅师再传与石头希迁禅师(公元700——790年)。
又从马祖和石头二位大师以后,法水长流,智灯永耀。
我们中国佛教的禅宗就分为五家宗派,闻名天下。一是临济宗,二是曹洞宗,三是沩仰宗,四是云门宗,五是法眼宗。
这就是初祖菩提达摩大师所预先嘱付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偈语的道理。
五家宗派的主要特点,天隐修祖概括为下面五句话:
临济是“怒雷掩耳”。
沩仰是“光含秋月。”
曹洞是“万派朝宗。”
云门是“乾坤坐断。”
法眼是“千山独露。”
这样看来五家在度生方便,随机接物的风格上,略有不同,而归根到底,同出一源,本无差别,这真是“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此外临济宗的行棒喝。沩仰宗的示圆相。曹洞宗的传宝镜。云门宗的一字关。法眼宗的明六相等玄妙机锋,只要老老实实蓦直参去,自然会有破颜含笑的一天。
三、渡海取经的义净
1、大志向
唐代国威远扬,开辟中外文化交流,可达中印度。法显、玄奘等人西行求法,更促进佛法在中国弘扬,僧侣慕名西去求法日益增多。四去取经有五条路,一是由凉州出玉门关的天山北路;二是自玉门关西行,玄奘经历的路线;三是自张掖经敦煌入沙漠的河西走廊线;四是文成公主遣玄照新辟的吐蕃道;五是海路:由广州起航,进南中国海,出马六甲,经狮子国,转往印度。这就是义净所行路线,先至诃陵国,由狮子国转耽摩立底国,往印度。义净著有《南海寄归内法传》、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两书,书中共记载了六十多位西行求法者的事迹,其中,取道南中国海前往印度的有三十余人。
义净,俗姓张,字文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出生在齐州首府历城(今济南市)周围的一座山庄。义净的父亲和母亲都笃信佛法,平日以耕读度日,广作善事,闻名遐迩。祖上虽曾当过东齐郡守,但祖父和父亲这两代,都恪守祖训,在州城旁的一处偏僻山村隐居不仕。几间茅屋,依山傍水,几块薄田,教子读书,诵经礼佛。
这一年大旱,滴雨全无,河流枯竭。齐州灾情尤为严重,人们绝望之时,城西土窟寺有两位和尚,从寺里及泰山神通寺运来许多粮食。饥民们诵着佛号,向土窟寺涌去。义净父、母亲走到佛龛前,拈香祷祝:“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父亲常带着义净来土窟寺做佛事,所以和土窟寺的和尚们都还熟悉。明德法师平日很喜欢义净,父子俩向明德请安,发现旁边还坐着两位法师,连忙合十敬礼。明德法师介绍道:“这两位是从神通寺来的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专门放粮赈灾来的。”
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答礼,留意义净,见他顶梳双髻,长得虎头虎脑,却举止有方,不由得心中喜欢。善遇法师笑问道:“小施主,几岁了?”
义净举起小手答道:“五岁。”
善遇法师又问:“学过经文吗?”
义净答道:“学过,爹爹去年就教我背《金刚经》了。”
善遇法师眼中一亮,把义净拉到身边,不住地称赞。
义净父亲说:“修、齐、治、平,是圣贤的遗训,今惟有此子,尚还可教,请两位大师能拨冗赐教,指点迷津,使学有所成!”
明德法师道:“令公子颇具慧根,这次相见,我和慧智师都很喜爱。”
义净父亲又惊又喜,忙起身合十道:“犬子如能得两位大师的接引,让他随侍左右,渗受法乳,早成正果!”父亲说着,让义净给两位大师跪下。
两位师父转向义净,一人一句,合成一首偈子:“佛法广且大,普度苦与厄。双珠今现世,摩尼放光辉!”就这样,义净就剃度成了和尚,以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为师。
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义净十四岁,成为一名正式的僧人。土窟寺钟磬、木鱼交响,梵音缭绕。晚间,慧智师父前来检查义净功课。功课背诵没有一点差错,慧智禅师很满意,于是又向义净讲起玄奘大师,道:“徒儿记住,玄奘大师实为我大唐第一位有道行的高僧大德,为济度天下苍生,不惜冒死求法,此为大勇;在异国研学佛法,被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此为大智。徒儿当努力精进,以这位大师为榜样,他日若有所成,方不辜负为师的一片苦心!”
功课作毕之后,义净又拿起《佛国记》来看。《佛国记》是法显大师追忆求法经过的记录,均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写得质朴而明畅,很好懂。义净读得十分仔细,为之热血沸腾。
义净把《佛国记》不知读了多少遍,乾归国、耨檀国、敦煌、鄯善国、焉夷国……义净几乎能将法显的三十国游历讲一遍!义净在想:“师父说要有大志向!我是不是也该有法显大师的志向呢!”义净暗自地点点头,双手合十,道:“师父请放心,徒儿一定不让师父失望!”义净要以玄奘大师为榜样,发愿更用功学习,他马上去找师父,“师父,我有志向,我的志向就是弘扬佛法,救济群生!”
义净高兴万分地告诉师父。慧智禅师听了,微微一笑,反问道:“你快十七岁了,你怎样来弘扬佛法?用什么来救济群生?”
义净愣住了,不知该怎样回答。“大志向”究竟是什么呢?他想起那天晚上和师父说话,听师父讲玄奘大师和法显大师。晚上连做梦也梦见自己也像法显大师一样,去西方佛国求法。
“真想去西天佛国吗?”师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