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28373900000031

第31章 神秘篇(4)

“儋耳七坊黎峒,山水险恶。其俗闲习弓矢,好斗战……”说是黎人善于射箭斗狠,常常啸聚打冤家,有仇必报。每会聚亲朋,席地而坐,痛饮酒酣,就望梁上弓矢,乘醉发誓要报仇,众人附和称快。若是弓矢有祖先几次斗败,就要射箭几次,射在梁上记录,这就是“饮醉鼓”。于是大家再豪饮,相与叫号,作狗吠声,这样往往饮上二三昼夜。黎人自认狗为祖先,以唤起祖先知而庇之。

顾岕在书中还记述了黎人土司符蚺蛇率兵万余造反,远近响应,攻城略地,朝廷即调官兵两万镇压,分五路进军。第一路遇黎首符那楠率轻兵据险抵抗,死伤三千余,第四路军因军纪松弛,闻风溃逃。黎兵势日益猖獗,纵横四出无忌。官军再奏朝廷增兵。前锋军刚进入临高县境,符蚺蛇率兵即至。官兵中道截出,一战胜捷,黎兵偏帅中箭战死。符蚺蛇恃勇轻敌,逃跑中还强抢民女,饮酒留连。官军轻骑跟踪,符蚺蛇想渡水而逃,误投深涧,骑兵追至,即被乱箭射死,残余的黎兵只得归降朝廷,接受招安。

嘉靖年间,顾岕被遣至儋耳任职,详细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发现海南有许多珍奇,如减如冬瓜,叠如橘囊甘如蜜的菠萝蜜;五色婀娜可爱的佛桑花;堪比江南之珍的青橄榄、乌橄榄;有月扬辉时香透林的优质木材花梨木、鸡翅木、土苏木;还有椰子、芭蕉、桄榔、阳桃、荔枝、酸笋、茨竹、山萸、绵花,槟榔等。珍奇动物有皮可为缦乐器之用,胆可为外科治疮珍药的蚺蛇;其状如鹿,极骏可爱的山马;极大而变异不测的海鳅;状如螺,大如豆,生于海的想思子;用金厢饰,置之几案的海螺鹦鹉杯;同样能置之几案,但能明目的石蟹;状如松江之鲈,得江左鲥、鲈、鳜之味,胜绝海乡的赤色江鱼;还有人罕得见,晴霁始出,羽翰五色离披可爱,矫如梁燕的翡翠鸟……

4、黄道婆

宋代海南黎族人民的棉纺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其所织的棉布,作为“舶”来的珍品而远销到各大都市中。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行业,在元代大有发展。在棉织业的发展中,生于南宋淳祐年间(约1245年)的黄道婆做出重大的贡献。她原是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县华泾镇)的一个童养媳,因为受到非人的待遇,随一条海船逃往崖州(今海南省崖县)。班固在《汉书地理志》记载黎族先民早在汉时就已“男子耕农,种禾稻、苎麻,女子桑蚕织绩”,表现出较高的棉纺织水平。赵汝适的《诸蕃志》卷下,海南条目也记载宋元时黎峒妇人“惟织吉贝花被、缦布、黎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相互借取、彼此融合的特点。崖州是黎族聚居区,黎族人民擅长纺织,掌握比较先进的棉纺织生产技术,所生产的棉织品闻名于内地。海南岛产的黎锦是一种用锦彩的色丝,间以鹅毛丝线,织成人物、花鸟形状和诗词字体的纺织品。乾隆间史澄在《广州府志》是记述世世代代居住在岛上的黎族人民心灵手巧,擅长纺织技术。

当地还产一种用青、红两色的布和帛相间织成“黎单”,及用锦彩色丝与木棉相间挑织成的“黎幕”。“黎幕出海南,黎峒人得吴越锦,拆取色丝,间木绵挑织而成”。黎绵则“以吴绫越锦,拆取色丝,间以鹅毳丝线,……浓丽灿烂,可以为衾,褥幛幕,以有金丝间错者为上”。这些颇负盛名的黎锦、黎幕,就是不同文化融合的产物。

黄道婆在崖州大约生活了三、四十年,向黎族人民学习纺织技术,最后在元成宗元贞年间,大概是1295—1296年,返回了故乡乌泥泾。她在家乡热心传授制造先进的去棉籽、弹花、纺花到织布的一整套生产工具,提高了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促进了棉织业的推广。她在织染技术方面还创造出一套可供遵循成法,所产的被、褥、带、帨(佩巾)等棉织品图案美丽,鲜艳喜人。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乌泥泾从事纺织的居民愈多,所产“乌泥泾被”名满国中,此记载可见于元陶宗仪的《辍耕录》。

棉织品的优点是质地柔和,穿着舒服,价格又比丝质品低廉。丘浚的《大学衍义补》说“人无贫富皆赖之”,所以很快就发展起来。松江地区在元代逐渐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这与黄道婆在纺织技术方面的革新和推广是分不开的。

当时棉纺织业最发达的地区是雷州、化州、廉州等地。棉纺织有扦子、弹花、纺纱、织布等多种工序,纺织工具有铁杖、弹弓、纺车、织机等。海南岛黎族人民已能用织机生产用彩线交织成花纹的棉布,行销两广。随着对织物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需求,纺织机械也更加完善并有所创新。宋代脚踏纺车已有了重要进步。当时已能有效地利用偏心和摆轴动作通过绳弦带动纱锭回转,同时捻纺三个锭子的纱线。著名的元代水转大纱车,实际上很可能在宋代就已出现了。宋代的提花机也已发展得相当完整,如南宋绍兴年间,《耕织图》中所绘大型提花机,有双经轴和十片综,还有挽花工与织花工的相互配合,这完全可以织造出具有复杂花纹的高级织物。黎族织锦远销杭州、桂林等地,被誉为“东粤棉布之最美者”。李仁浦在《中国古代纺织史稿》中述及元代南方静江路(桂林地区)棉织染色业也很兴盛,有各种颜色织成的棉布,运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销售。可见,宋元时期,海南和桂东北地区是棉织服饰生产中心,主要对大陆和面向地区发生服饰辐射。

四、服朝于楚

1、疍民

《山海经海内南经》记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古郁水即今广东西江。南海沿海也是先秦时期岭南人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岭南人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族群,属古“百越”一支,被中原汉人称为“南蛮”的“疍民”。宋《太平御览?鬼神部》称疍民古称“蜑”、“蜒”、“蛋”、“疍”、“泊”、“龙人”、“鲛人”等。传说在南海海滨生活着一些船魅,名叫“曲蹄蜑民”。他们身形矮小猥琐,以捕渔为生。

蜑亦作蛋,疍,音读旦。《说文》称“蜑,南方夷也”。“蜑”从虫从延,虫为图腾蛇类的越族一支。延为从舟之状,按字形为居人摇橹有篷之舟,得疍民居住小艇之状。宋代有关疍(蜑)民的记载只说福建、广东和广西一带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晋?常琚《华阳国志》称“其属有濮、賨、苴、共、奴、儴、夷、疍之蛮”可见巴地当时也有蛋民分布。《隋书.地理志》也称“长沙郡,又杂有夷蜑”说明湘楚也有疍民,只是长江中下游的疍民较早“汉化”已被融入当地汉族之中。史载“疍家之称为龙户者,以某入水辄绣面文身,以象蛟龙之子。因其祖先是人首蛇身,故以蛇为图腾。”,可见其具有与古越族相同的断发文身习俗。疍族的图腾信仰为蛇。汉张衡《西京赋》说“水人弄蛇”。

明邝露《赤雅》卷上记“蜑(疍)人神宫,画蛇以祭”。还有不少疍民拜蛇的记载。吴震方《岭南杂记》说“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日游天大帝,龛中皆蛇也”。徐松石在《粤江流域人民史》也说“广西梧州三角嘴亦有蛇庙,蜑人信奉甚虔。”清郁永河《海上纪略》记“凡海船中,必有一蛇,名日水龙,自船成之日即有之。”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虫部》释蛮字为:“南蛮,蛇种。”《山海经?海内经》:“南方……有神焉,人首蛇身。”《大荒南经》:“南海渚中有神,人面,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因而他们保留有祖先古越人拜蛇的习俗,并建宫画蛇立像奉祀。《赤雅》:“蜓(疍)人神宫画蛇以祭。”《天下郡国利病书?广东》:“南蛮为蛇种,观其疍民神宫蛇像可知。”李调元《粤风》疍歌题后注解:“(疍)或曰蛇神,故祀蛇于神宫也。”

珠江流入南海,番禺、佛山一带应属古“雕题国”范围。明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认为,疍人是岭南“真粤人”,是真正的广东土著部落。《风俗》记载:“秦始皇使尉屠睢统五军……凿河通道杀西瓯王,越人皆入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与秦。意者此即丛薄之遗民耶?以渔钓为乐,以舟为宅,籍隶河泊所,岁课计户验船征之。”当年正是这些“真粤人”为反抗暴秦,“逃入丛土,与鱼鳖同处”、坚持抗秦斗争,并最终大破秦军,“杀(南海)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时,曾凿通闽粤险道海丰羊蹄岭,开辟了又一条中原移民从东而南的广东通道,逼使越民为避开战祸及中原移民的侵扰而下海为疍。随着中原汉人的大批南迁,疍人逐渐失去了他们的陆上营地,长年漂泊海上,部分人被汉人同化,上岸开垦沙田种地,成为农民。仍有部分民不愿放弃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坚守“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的古老传统。

南海沿海疍民聚居村落

自秦汉以来,珠江三角洲大沙田的扩大,有利于疍民繁衍。随着多次战争,疍民不断地顺河道和海流迁移,或向西南分布,或向海南沿岸发展。《宋史?神宗纪》煕宁九年六月“诏滨海富户得养疍户,毋致这外夷所诱”。可见海南岛各港富商亦可养疍民,使得大陆疍民闻风南来。今日海南岛各港疍艇,仍多保留珠江三角洲保留的棹桨摇橹,小屋状圆拱篷顶,艇内可居一家人,与黎族的独木舟迥殊,与汉人的打渔船也不同,自具特色。

而分散于海南岛沿岸各港疍民不讲海南话,也不讲黎话,却讲广州话。几乎各县均有,但多集中于儋州和崖县,疍民对海南岛开发贡献巨大,以渔为主,亦营运输。《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说“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故疍民为百越一支水居民族。“疍民”最早见称于宋。《桂海虞衡志》称“疍,海上水居蛮也,以舟为家。”

汉武帝统一南方,百越民族发展演变为畲族、疍族、壮族、黎族、苗族、瑶族诸民族。而疍族是与水有密切关系的社会群体,他们相当一部分散居在东南沿海,以舟为家,随潮往来,捕鱼为生。《惠州府志》记载《淮南子》、《华阳国志》、《汉书地理志》、《岭外问答》均谓之曰‘但’、‘蛮蜓’、‘夷蜓’、‘蜓蛮’”。宋?范成大在《桂海虞成衡》中则更明确地指出:“疍,海上蛮也,以舟为宅,采海物为生……编蓬濒水而居,谓之水栏,见水色则知有龙,故又曰龙户。”

2、海洋族群

晋末,孙恩、卢循领导的疍民大起义长达13年,“强悍”和“善于水斗”的海洋特质得到了充分展示。卢循起义军战败后便有几千人从海入粤,成为粤海边的水上居民。《晋书陶璜上疏》亦有记载,仅广州珠江南岸就有不宾服汉族统治者的疍民达5万余户。面对如此“叛逆”的海洋遗民,统治者把他们描述为“卢循之余,遗种逃叛”或是“东海野人”;台湾疍民更被形容为“腥臊海边多鬼市,岛夷居处无乡里”。到了明清时期,随着“海禁”的不断深入和加强,疍民也迅速沦为“贱民”。当时的“王法”规定疍民不准上岸定居,不准与陆上人通婚,不准入学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在明清时代,他们连汲淡水也要遭到殴打谩骂。他们上岸不敢穿新衣服和鞋袜,只能赤着脚穿着补丁衫裤或斩衫,否则会被岸上的人强迫脱下。甚至有“曲蹄莫上岸,上岸被打死不偿命”的说法。

由于封建王朝对海洋文明深刻的偏见和恐惧,以王权的法律和道德共同迫害疍民。将这支中国的“海洋族群”驱逐出陆地,漂泊海居。“疍户生涯托水涯,但求生女莫生儿”这两句竹枝词就是他们痛苦挣扎的写照。这种长期遭受陆地“驱逐”竟使疍家人对故土出现了“水土不服”。疍民在风波万里的大海如履平地,水中能手刃巨鱼,上岸却会“晕陆”,甚至会不适而死。

1832年5月,约翰?F?戴维斯和C?梅卓瑞班克斯在澳门的天府之国英国公司出版《广州杂录》说“蛋户以舟为宅,捕鱼为业,或编篷濒水而居,又曰龙户”。疍民的渔船主要是虾船,这种船长约20米左右,宽约6米。疍民捕鱼又有“讨小海”与“讨大海’之分,前者在内港捕鱼,如寻捕贝类、蟳、虾、淡水鳗、鲫、螺等,后者出海捕鱼,主要在离岸几海里的龟龄岛及菜屿一带海域进行作业。渔获物多为鲂鱼、鲨鱼、带鱼、墨鱼、金枪鱼之类,须年轻力壮的男子始能胜任。古时疍民出海主要依靠木船和钩、网、周缣等粗陋工具,若遇狂风巨浪,每遭不测,因此他们往往抱有消极的人生观,喜欢喝酒,不事积蓄。

1000多年前,疍民就造出“疍船”,形似蛋,故称之。船身狭长,船首尾皆尖高,船身平阔,冲波劈浪无所畏惧。或在船上养三鸟并以三鸟蛋作为向朝廷缴税之物而得名。广东疍民主要分布于珠江中下游、韩江中下游等地,福建疍民则分布在漳州、泉州、福州沿江、沿海地带,由于长期生活江河水上,很少和陆上居民往来,使他们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疍民的经济活动主要包括造船、制盐、捕鱼、采珠和运输等等,也有少量的妇女从事竹类编织活动。也正因为他们很早就具有了远航的能力,才能为了追逐鱼群,或为了逃避战乱和荒灾,由珠江流域驶进南海,并进而跨过海峡来到海南,见岸遇港就泊船扎营,靠海繁衍生息。他们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航海家。因为常年漂泊海上,他们又被称为海上的“吉卜赛”人。

疍民婚丧风俗如《建德县志》卷3“风俗”记述,广东疍民的结婚仪式都在船上举行,“娶时两船为一处,置新妇于盆,由女船舁至男船,便成佳礼焉”婚娶时,由男家船靠近女家船,把新娘接过去成婚。婚仪上,双方都要斗歌。广东疍民葬仪较简单,无所谓丧礼。人死后,把尸体移入船头,盖上烧纸,约搁半天即放入棺内,过一天,让亲人再见一面,就封棺下葬。疍民女子服饰为红、黑、蓝三色。未嫁女子,头扎红绳,已婚妇女则在脑后梳髻以示区别。由于备受压迫,生活悲惨,故无论婚丧,都须全族参加。疍民无论是在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谋生手段及与官府的社会关系上,均备受歧视。但嫁娶丧葬的风俗习惯,妇女哼小调的嗜好的细节上,以及崇拜水神,无固定的宗教信仰也都与沿海百姓极为相似。

疍民以船为家,每只小船体长不过五六米,宽约一米二。一船一家,称“连家船”。连家船的结构甚为精致,蛋篷拱型,以遮蔽阳光风雨。船侧有长桨一双,为小船划水工具。底舱分为前后两部分。前舱装载鱼货,后舱放置衣食杂物。甲板之上、蛋篷之下,小船的中部,为疍民日常起居之处。船舱外一侧或挂灯笼,养一笼小鸡,一侧挂无底的篾兜,以拉撒方便。船头为神圣之地,过年时要在船头张贴吉利的字幅,祈求为新年之福。船尾放炉灶,煮饭、取暖。疍族之信仰风俗与古越族保持着较多的相同之处。

五、孪生幽灵——海盗与走私

1、南海浪尖的魔影

中国最早的海盗记录或可上溯到汉代,汉武帝先后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贸易通道——陆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开辟后,中国丝绸远销至大秦(即罗马帝国),罗马人希望能找到海上通道至中国。

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此十九年间,中国自古以丝绸闻名于世,但须经亚洲西部古国安息(伊朗)商人转销。汉武帝凭借其强大的水师,统一东南,征服闽越(福建),南越(广东广西)。巩固海疆,从而开辟了南中国海海上丝绸之路。天竺(印度)居于其中,《后汉书?天竺传》说:“天竺国一名身毒……西与大秦通,有大秦珍物……”中国和罗马的商船经常遭海盗袭击,《汉书?地理志》所云“剽杀人”即是海盗杀人掠货行为,制造的血腥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