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
28373900000030

第30章 神秘篇(3)

传说鲛人有两种物产被世人视为珍宝。一是鲛绡,如任昉《述异记》中又载:“南海出鲛绡纱,泉室潜织,一名龙纱,其价百金,以为服,入水不濡。”二是鲛人泣泪为珍珠。杜甫《客至》诗“缄之箧笥久,开视化为血”。说是有朋友送他一颗泉客珠,竟是鲛人血泪泣成的珍珠,但鲛人似乎把友情看得比珍珠要贵重。

《太平御览》卷八〇三引《博物志》旧本,亦云:“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绢。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与主人”。

《太平御览?珍宝部二?珠下》引张华《博物志》:“鲛人从水出,寓人家积日,卖绡将去,从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满盘,以予主人。”为表示对主人家留宿的感谢,鲛人向主人要一盘,泣泪为珠,送满一盘。故云鲛人不贵珠,视如泪滴。若鲛人国盛产珍珠,故不以为贵云云。

唐李颀有《鲛人歌》云:

鲛人潜织水底居,侧身上下随游鱼。

轻绡文彩不可识,夜夜澄波连月色。

有时寄宿来城市,海岛青冥无极已。

泣珠报恩君莫辞,今年相见明年期。

始知万族无不有,百尺深泉架户牖。

鸟没空山谁复望,一望云涛堪白首。

鲛人常常带着鲛绡在南中国海沿海人做生意,在李颀诗中,鲛人是“今年相见明年期”情深意重的好朋友,诗人对他们“百尺深泉架户牖”的海洋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山海经海内南经》如此记载:“伯虑国、离耳国、雕题国、北朐国,皆郁水南。注:离耳,锼离其耳分令下垂以为饰,即儋耳也,在朱崖海渚中;雕题,黥涅其面,画体为鳞采,即鲛人也。”《山海经》描述的所谓鲛人,看来是人头鱼身,长著四只脚的鱼。如山椒鱼、大鲵(娃娃鱼)、鳗鱼、鲶鱼之类的水中生物,长得像人形,全身披覆著鳞片,感觉上比较接近人和动物的混合体。南海鲛人的原始形象,在《搜神记》与《博物志》里也有记载。

郭璞注《山海经》时谓“雕题国”人为鲛人,古音中,“雕题”与“鲛”可以互转,与海南岛的“黎”族也颇为音近。黎族很早就有发达的纺织技术,松江黄道婆就是在海南岛把黎族的纺织技术带回家乡,被家乡人民尊为纺织神的。只是黎族与大陆交往甚早甚密,并无神秘可言。而鲛人一年乃至几年才来一次大陆,所处当比海南更远。而记载鲛人居于水底,或是指所居四处皆水,仿若居于水下。如是看来,鲛人当是南中国海的小岛住民。而盛世珍珠,或是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人。

陈大震《大德南海志》、汪大渊《岛夷志略》和宋濂《元史》都记载苏禄人在南海岛居,其俗“男女断发,缠皂缦,系水印花布。”产珍珠,“色青白而圆,其价甚昂……有径寸者。”“鲛人”的珍珠是全世界最佳,他们的居所邻近出产色绢的爪哇。无怪乎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字了,他们视海域杰领地,不许他人航海。“鲛人”认为大地是污秽世界,所以常常对航行中的船只发起攻击,这大大阻碍了航海文明的发展。“鲛人”经常出没在南海海面,骚扰航海船只。但“鲛人”不用弓,只用鱼筋弩或水压弹射筒,射出水面可达数十丈,击中远处船只上的人。

但随着种族间日益接触了解,“鲛人”部族开始变友善,航海者举行祭海仪式,用酒清洗船体,即可下海。在航行中还须不断把酒洒入海中,“鲛人”闻到船上酒香,便不再攻击。

传说中鲛人是古人类某国为避战祸用魔法改变了体质躲入水中而成族,因而有双腿,又传说是渔人遇海中仙人而被变为仆,所谓鲛人只是传说而已。男性鲛人背上有角质鳍,女性是透明软质,因此男性看起来凶恶而女性柔美。鲛人有头发,色彩多样。鲛人下层男性为劳动与战斗需要多从幼时就将它们剃去,并在头顶刺青。女子紧束起或配以绡帽。鲛人男子留发往往是贵族及上等人的标志。鲛人衣物是前后分襟,只在脖前和腰间相系,多有网孔花纹,有时也在下身长飘须外再附以长裙。时间长久后,随着鲛绡渐普及,一些民众也开始效仿。

鲛人在海中用和歌般声调在传达信息,这种类吟唱的语言,可以在海中传递很远。人在海外听到奇怪歌声,就知道是遇上鲛人了。鲛人体型流线修长,身材好,略显修长。据说两臂有翼状皮质和飘须与身体相连,在海中游动,显得漂亮飘逸。据孟瑁《岭南异物志》记载:“常有人浮南海,泊于孤岸。忽有物如蒲帆飞过海,揭舟。竞以物击之,如帆者尽破碎坠地。视之,乃蛱蝶也。海人去其翅足秤之,得肉八十斤。啖之,极肥美……或云,南海蝴蝶生于海市,其形态变化万端,又名‘百幻蝶’”。

司马迁的《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中提到:“始皇初即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余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其中“人鱼膏”即谓中鲛人的油膏,制成长生烛,价值金珠三千。此烛不仅燃点低,而且只须一滴便可以燃烧数月不灭,古时贵族墓中常有以其油脂作为万年灯。

三、南海之隅

1、琼雷之飓

南之海,雷之州,经常可看到天边有十多丈长的晕如半虹,刚开始泛起圜于天水之际,如同风雨欲来,若乌云涌现,渐渐变阔如同风帆吹破,也叫风篷,也就是“飓母”。大概四五天后,飓风也就到了。时间积得越长,飓风发起来越猛烈。

苏过陪其父苏东坡南谪,经徐闻遇飓风,作《飓风赋》有句:“海气甚恶,非祲非祥,断霓饮海而北指,赤日夹云而南翔”;民族英雄文天祥也作《谯楼赋》描写飓风“方风之来,其晕如虹,有蜃如楼台”;清屈大均《雷阳曲》诗云“天脚遥遥起半虹,涛声倏吼锦囊东。天教铁飓吹郎转,愿得朝朝见破篷。”

“飓”即“惧”也,来势汹汹,极其可怕,人人无不望风而避。这时,只有盼望迅雷至,只要有雷,飓风就会停止。但是雷也只有等飓风回南后才发作,若飓风不停,雷也不发。雷与飓风狼狈为奸,二者相继作祟,而不互替。飓风来临相当恐怖,所过之处,排山倒海,翻天覆地。所有一切,包括房屋、船只、牛马、大树、连人带物尽被卷起,抛上半空,不知所踪。苏过描写道“槁顺薮薮,惊鸟疾呼,怖兽踤易,忽野马之次聚矫退,飞之六鹢,袭土囊而暴怒,掠众窍之叱吸……此飓之先驱尔。少焉,排望破墉,殒瓦擗星,儡击巨石,揉拔乔木,势翻漖澥,响振坤轴。疑屏翳之赫怒,势阳侯而将戮,鼓千尺之涛澜,囊百仞之陵谷,吞泥沙于一卷,落崩崖于再触,列万马以并驾,会千车而争逐,虎豹惊骇,骏骥奔蹙,类钜鹿之战,殷声呼之动地,似昆阳之役,举百万于一覆……”

风是水之母,水生于风为阴水;雷是水之父,水生于雷为阳水,阳水积聚生雨,雨起于山,潮起于海。潮属阴固咸,卤咸尽留,稼穑不生。雷州半岛伸进万顷汪洋,年年飓风起,咸潮泛滥,浸得一片汪洋,潮水退后,田里白蒙蒙一片尽是盐花,卤气弥漫,种的庄稼全都伤败。自元朝就有飓风为患的记载,至治元年飓风海潮袭击海康、遂溪,“海水溢,坏民田四千顷。”至正元年,飓风袭击雷州三县“涌潮水,拔木、害稼”。明永乐年间,“飓风暴雨袭击雷州、遂溪、海康,飓挟咸潮,汛滥府城,海堤崩缺,民溺死者众。”或“坏田八百余顷,死一千六百余人”。以后几乎年年都有受灾记录,耸人听闻……

雷州不但多雷,也多飓风,所以雷州既崇拜雷,也崇拜飓母,有“雷公飓母”也。飓风起,而瘴也至,故飓生瘴。所谓瘴因岭南之地处于暑湿,虫蛊之气,愆阳所积,往往因此而滞留不畅。故近山处干燥,近海处潮湿。海气升为阳,山气降为阴,瘴就是这样蒸变而成。瘴气非烟亦非雾,蓬蓬勃勃,起于水间,与山岚相合,好比烧炉火烧不着,宿火不散,溽熏中人。也就令人阳淫热疾。所以粤人饮食习惯就特别注意。雷州半岛一直是“瘴疠之乡”。虫是瘴之本,故引而为虫灾之患。

旧雷州有一种蝎蠹,能把树木啃空。它们大多在夜阑人静时啮木,“沙沙”有声,这些木蠹一遇风雨就蜕变。雨过天晴时,化作天牛蠭然飞入室中,遇木即噬。古人谓“两虫啮为蠹,三虫啮为蠱。”虫也是风族,风郁而不舒,蛊就会滋生。蠹为害的是木器,而蛊为害的是人。人的存在全赖天地,木器木具不过是天地之物,蠹为害就会毁坏物器,蛊为害于人,人就不能健康立于天地之间。蛊就是使人得病的毒菌,在《易》中,“蛊”卦上艮下巽,刚上柔下,表现的正是风滞于山林为瘴的现象。尤其在八九月间,暑气郁勃,犹如在大釡里煮,其热难耐。人在毒烈的太阳下行走,昏眩烦渴,轻则夹冷夹热,引起感冒,是谓冷瘴;重则热毒攻心,高烧不退,好像在炉火中,是谓热瘴。稍迟一两天,血凝而不救,一病就哑。

瘴表现为气,而飓表现为风,气是风之母,所以叫飓母。雷州人多于端午拜飓母,毕恭毕敬,诚惶诚恐。因为飓风是由东南西北的风合成一股而生,故称为生四方风之母。按《易》说,“乾”之长女为“巽”,正是风也,所以风为女性。雷以复甦万物之性,有父之道,故称为“雷公”。风以复甦万物之命,有母之道,故称为“飓母”。天地之神,莫过于雷和风。雷和风生日月,雷神事日,风神事月。雷之神在雷州,风之神在琼州。这两州都是神州之南极。南之极地势低,是因为雷生于地之故。雷州人如此诠释雷和风,也是因为他们对雷与风数千年的观察,由畏惧而崇拜,进而驾驭。

2、海南毛女

海南岛志书有“毛女”记载,《临高县志》卷三《纪异》云“临有毛女,山魈类也。裸身长乳,常于白昼入人家。明初,时有见之者,今则不常见也。时俗呼之以惊小儿。今市廛中,值端午多剪柳肖其像,谓之曰‘驱神’。”

正德《琼台志?纪异》也有此类记载,这是一种有毛的类人动物,各地也有记载。多是形似山魈,状态可怖,裸体长乳的是雌性的。白昼入人家,并非黑夜,欺人,但不咬人,吃人。只是有明初见过,以后就从未见过。此类生物古时称狒狒,唐时称猩猩。柳宗元谓“猩猩人面,能言笑,出蜀封溪山,或曰交趾。”

或说,“毛女”是海南的野人,虽已灭绝,但他们很久以前,曾群居于五指山中部深处的山洞,以采集野果为生,不懂农事,甚至吃人。处于石器时代的野蛮之中。据说至现代,菲律宾群岛深山丛林中仍有孤立的,残存的少数矮黑的爱塔“野人”存在。他们裸体,以布包于羞处。以采集打猎为生,不知农牧,族内平等,以血缘群居,处于财产公有的原始共产社会。

早于黎族远古祖先迁移海南岛,这些被黎人称为“族栈”又黑又矮的土著,被黎族视为“野人”。在最近一次的考古,在琼中毛栈山区的石洞中,发现“族栈”的骸骨,经测定年代可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在海南岛历史中,黎族的迁移,文字少载。据民间传说,黎族先民原住于南海边,因历年的逐级台风和海潮的袭击,加上雷雨和洪水为患,迫使他们向深山和石洞迁移。至今还流传说是南海蟹精兴风作浪为祸,殃及村民。向雷公告状,雷公不理。告于风神,风神把蟹精吹上山,才得以消灾。洪水退去,余三座山峰,一男抱住舂臼岭,一女抱住保秀岭才得以活命,两人结婚生儿育女,成为黎族。

也有传说,说是洪水来时,兄妹走入葫芦中漂浮,待洪水退去,结婚生一子。念前人多死,将子切作四份,散居海南岛四方。既然郭璞在《山海经》有“雕题”之注,谓与海南岛之“黎”族音近。顾岕亦在《海槎余录》谓“儋耳孤悬海岛”。据其所记,明时“儋耳与琼、崖、万三处鼎峙为郡,因参以十县十一守御所”。周边都有可耕之地,黎人聚居深山,自立为镇。

对黎族历史深有影响的,莫过于两位“伏波将军”。《史记》“南越列传”说是卢伏波,其实是路博德将军。“元鼎五年秋,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吕嘉、建德已夜与其属数百人亡入海,以船西去。伏波将军又因问所得降者贵人,以知吕嘉所之,遣人追之……南越已平矣。遂为九郡,伏波将军益封。”而其中两郡在海南岛,为儋耳、珠崖。但乐东抱由村黎族老人认为“卢伏波打不平黎族,不利而去”。路伏波辟海南代汉武征南,得九郡,大胜。而黎人反抗也是胜利,建郡65年,凡经六叛,连年不定,即行取消,16县也只余朱卢一县,后汉时改珠崖县。

还一位伏波将军,乃马援马伏波也。汉光武建武十六年春二月,交趾女将征侧、征贰姐妹反汉。十八年夏四月,遣伏波将军马援统兵击之。

《马援传》称“援将楼船大小二千余艘,兵士二万余人。”《后汉书》“光武帝纪”称“十九年夏四月,伏波将军马援破交趾,斩征侧等。因击破九真贼都阳等,降之……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条陈越律与汉律驳者十余事,与越人申明旧制以约束之,自后骆越马将军故事。”海南岛为骆越之人,自受马将军约束。抱由村黎族老人认为“马伏波厉害,把黎人赶入山区,使我们吃山薯度日,吃蜜糖混木屑。汉人来居沿岸,并使他们以后彼此相安无事。”今儋州、琼山、澄迈均留有伏波庙、伏波井,皆汉军登陆处也。《琼台志?山川》称“后伏波将军乘白马跑沙得泉,因为井,去海涛才四十五步,其味清,乡人于井上立伏波庙。”

3、黎峒

自汉武迄今几千年,汉人居山外,创置州县。而黎人居山内,高山大岭,千层万叠,耕地稀少,水土极恶。外人轻入,便染瘴疠。“儋耳境山百倍于田,土多石少,虽绝顶亦可耕植。黎俗四五月晴霁时,必集众斫山木,大小相错。更需五七曰皓洌,则纵火自上而下,大小烧尽成灰,不但根干无遗,土下尺余亦且熟透矣。徐徐锄转,种绵花,又曰具花。又种旱稻,曰山禾,米粒大而香,可连收三四熟。地瘦弃置之,另择地所,用前法别治。大概地土产多而税少,无穷之利盖在此也。”

《海槎余录》还通篇介绍黎族人民在儋耳的生活习俗,在黎寨“男女众多,必伐长木两头,搭屋各数间,上覆以草,中剖竹,下横上直,平铺如楼板,其下则虚焉,登陟必用梯,其俗呼曰栏房。遇晚,村中幼男女尽驱而上,听其自相谐偶。若婚姻,仍用讲求,不以此也。”黎族男女满周岁就要文身,说是怕上世祖宗认不出子孙。他们身穿厚花布衣,露腿赤足,头戴漆帽,缀以两条雉尾。家里富裕的男子,两耳还戴盏口大十数个银圈以显身份。妇人喜欢簪茉莉花在髻上,香气袭人。

黎人也有村墟集市,每三日早晚二次,会集物货贸易。但多是妇女挑担趁墟,男子不出。殷富人家,娶妻四五,还好纳妾。他们不在家中贮藏酒、米、干肉、布衣之类。“必拣一高坡之地离家百步内外,以草树略加缭绕回护,辇置其中,名曰殷,虽村家丛杂,亦不相混。”若偶有偷盗,即将贼的脚凿上记号。

二月十月,为黎人出猎,各峒酋首集合部族,派一两人通报官府,每个寨子有二十余人留守。猎时,以土舍峒首为主,聚会千余兵,带猎狗数百只。一到高大山岭,即披荆斩棘,伐木开道,张开罗网百数番,以备堵截受惊吓的野兽,人们持弓箭,牵猎狗摆开阵势。人吼犬吠,山鸣谷应,野兽惊恐,向深岭藏伏。此时,黎人用一二百支铁砂炮,密集向深岭发射,大声呐喊,纵狗搜捕,山岳震动,野兽惊走下山,无不着网中箭。黎人只要兽肉,兽皮缴归土官。最好的是麖,其次是鹿皮,再其次者是山马皮;山猪只能取其肉,有时也能猎获文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