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准两度为相,两度被贬,但他处之泰然,始终无悔。在雷州,仍是“暇则诵读,宾至笑语”。寇准居雷州期间,到“雷祖”陈文玉后人处拜会,并题有诗《留题英灵陈司马宅》:
公余策马到英灵,幸有官僚伴使星。
人物煕煕风景盛,好将佳会入丹青。
另一首《和陈司马见招》写道:
颍川公子重宾僚,花竹开筵远见招。
饮至深夜人欲去,飕飕风雨响芭蕉。
真武堂
他倡议修建“真武堂”教书传艺,使得雷州乡民的子子孙孙也能读到书。别看他平时强颜作欢,其实他心里充满凄苦。大文学家欧阳修评说他“寇公的祸呀,完全是以老装作糊涂,不去理会罢了。”
不到半年,宋仁宗即位,佞臣丁谓也被放逐到崖州,贬过雷州海峡对岸的海南岛。丁谓充军经过雷州,寇准并无落井下石报复一番。而是派人到州境等候他,送上一只雷州盛产的黑山羊。丁谓羞愧万分,提出要见寇准一面,但寇准不原相见。寇准的家人原打算要羞辱他一番,但被寇准阻止,把他们关了起来,直到丁谓离境才放出来。
这一天,雷州城笼罩着阴风惨雨似的,桂华坊里的树花尽飒然,鸟鸣声哀。寇准病倒了,他预感到大限将至,打起精神,焚香沐浴,更上朝服,束上宋太祖赐赠的犀带,北向叩首,然后躺在床上,默默地等候死神的降临。
他刚溘然长逝,诏令就到,要调他任衡州司马。寇夫人得朝廷恩准,抚寇准灵柩回西京洛阳下殓。雷州沿途州府的县民万众闻讯候在路边,设香案泣拜哭送,护灵的队伍越走越长。一路上,人们悲悲切切,哀恸万分……
灵车队刚到库竹渡口,忽然风雨大作。乡民怕大水浸了灵柩,于是纷纷以手中所执行杖插地护柩。后来,这些竹林竟衍生根叶,蔚然成林,人们称之为“寇准竹”。将库竹渡口改名为“寇竹渡”,此处村子也改名为“寇竹村”。寇准住过的天宁寺西馆,也被后人改建为“寇公祠”。
五、李纲
南海波涛间,拥有大海的无数悲壮的故事,连浪涛拍击海岸和半岛也是传说不断,令人荡气回肠。美丽明澈的湖光岩,也录过宋朝李纲的身影。
北宋时,主张抗金并用鲜血写成“捍敌十策”的李纲,到了南宋。继续主战,并推荐宗泽、岳飞等主战将领。造成与主和派严重矛盾,李纲因此被贬了。
李纲的贬谪之路从鄂州出发乘船南下,取道广西,经容县、陆川、北流、苍梧。四、五月间抵达广东封开。其间,游览了容县的都峤山胜景。山中桂香,幽然袭来,他诧异,“胡尘暗中原,静谧惟五岭”。岭南可谓扰攘人世间唯一净土。他真想在此携家隐居。他一路游历访友,乐而忘倦。从肇庆到广州。他只去拜谒了南海神庙,后经罗浮山至惠州。在惠州拜访了苏东坡当年被贬的居住地,赋诗一首,称颂前贤:
海上归来访老坡,依然遗迹未销磨。
松风亭下梅花老,鹤观峰头乔木多。
垂世文章灿星斗,平生忧患足风波。
华堂满壁龛诗笔,人事其如天定何。
李纲到雷州暂住,寓居于天宁寺,念念不忘国仇家恨,听僧人说满院的阇提花长放不败,于是写下《天宁寺阇提花连年盛开有怀》:
未渡鲸波寇盗深,中原回首涕成霖。
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
在雷祖祠,对陈文玉为巨蛋所生的传说,早有听闻,写下《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巨卵曾因霹雳开,海邦从此得名雷。
史因寇老曾迁此,作记何缘丁令来。
在雷祖祠,对陈文玉为巨蛋所生的传说,早有听闻,写下《雷庙读丁晋公所作碑》:巨卵曾因霹雳开,海邦从此得名雷。
史因寇老曾迁此,作记何缘丁令来。
雷州白云岩楞严寺有位主持高僧孙琮法师修行极深,李纲心仪已久,经过仕途坎坷,李纲似乎也参透人生。
陷湖,清澈,明净,波平如镜,四面青山,碧峰兀立,湖光山色,皓月当空,流光溢银。在湖边崖下,李纲踏着石径斜上,叩开月下禅庵的山门。这一夜,李纲留宿在这禅庵里。
烟缭绕的禅房,高僧孙琮是一派“擢拔流俗,足不入城”清癯矍铄的神态。两人在茗中只谈禅机,不论国事。而李纲脸色凝重,惦念着抗金大事,两人有点话不投机。国家板荡,生灵涂炭,一腔热血怎能静如止水!他在驿馆看到发往前方的檄文,知道战况岌岌可危,为此写诗一首,题款为“伏读三月六日内禅诏书及传将士榜檄,慨王室之艰危,悯生灵之涂炭,悼前策之不从,恨奸回之误国,感愤有作,聊以述怀”。诗曰:
胡骑长驱扰汉疆,庙堂高枕失堤防。
关河自昔称天府,淮海于今作战场。
退避故知非得计,威灵何以镇殊方?
中原夷狄相衰盛,圣哲从来只自强。
孙琮法师见李纲心系家国,看来,料也难以要他跳出红尘三界,皈依佛门。为打破窘局,孙琮法师便吩咐小沙弥捧出文房四宝,请李纲题字。李纲正好看到湖心明月倒影,波光潋滟映射到崖壁,明丽动人,于是写下“湖光岩”三个大字,笔力苍劲,题刻于岩壁。白云岩从此易名,题刻保留至今完好。
李纲写下“湖光岩”三个大字
第二天,李纲要告辞了,孙琮法师一直送至雷阳城。以后也常常进城来看他,李纲感于孙琮法师的深情厚谊,题诗《赠峤南僧琮师》,诗曰:
万里谪居来海峤,眼中衲子见绝少。
方袍圆领功成群,与俗不同出其表。
琮师乃是雷阳人,遍历丛林参学饱。
归来卜筑瘴海滨,十里湖光岩洞小。
深居不复即城市,宴坐惟知侣猿鸟。
惠然顾我意良勤,野鹤孤云自轻矫。
风姿已含蔬笋气,论语更将藤葛绕。
茆丛深处见篁筠,使我困怀欲倾倒。
为君聊复恋幽栖,访旧终须乘莽渺。
烦师飞舄过天台,为问了翁何法了。
不久,李纲渡琼州海峡到海南,初到异地,觉得“江山风物与海外不殊,民居皆在槟榔木间,黎人出市交易,蛮衣樵髺,语音兜离,不可晓也”。他仔细观察当地民俗风情。到了万安军(万宁),他见当地人民生活十分困苦,百姓住的都是茅屋,县治才百来户人家。人烟稀少,出入不便,更有台风慑人心魄,瘟疫流行,苦况难言。他想到北方尚处于敌寇的铁骑的蹂躏,伤心不已。悲叹报国未竟,已白了头,只盼着平定外侮,国家有兴旺的一日,“却将老眼来观国,尚冀中原早戢戈”。盼着有朝一日“何时包干戈,礼瑞奠璜琥。斯民安田畴,余谷栖廩庾。四方道路通,舟车走商贾”。
海口有“五公祠”雷州有“十贤祠”
李纲谪居海南,雷州期间,无法有所作为,但他胸怀磊落,气节不凡,为琼、雷吏民所敬重。海口有“五公祠”,雷州有“十贤祠”,李纲位列其中,接受后人的礼敬。
其后,李纲获准移居雷州,度过三年。他无时不关注朝中大事,他感到欣慰的是当年上书朝廷聚集千余学生到宫廷请愿抗敌而被杀的太学生陈东冤案昭雪,赐遗属缗钱五十万。他为这位爱国志士欣然赋诗:
来昔初无半面交,危言几辩盖宽饶。
幽冥我已惭良友,忠愤君应念本朝。
故国遥看云杳杳,新阡何处草萧萧。
托孤未遂山涛志,谁继骚人赋大招?
建炎四年(1130年)李纲接“许恩听还”的诏谕。渡海北归前向孙琮法师告别,孙琮即赶来送行,两人依依不舍。法师恳求多留几天,而李纲归心似箭。趁法师熟睡,潜行而出,悄悄离开驿馆,留下一些银两和布匹,并题有两首诗:
衲子亦参去不辞,更劳飞锡远追随。
赠师银布劳收取,便是金谰嘱咐时。
好往湖光摄此心,有缘终会有知音。
梁谿老去孤峰顶,月白风清难更寻。
绍兴元年(1131年)四十八岁的李纲,举家迁回了福建老家。绍兴二年(1132年)李纲被召回,但又遭贬,宋朝向金投降称臣,岁岁朝供,李纲回天无力,哀吟《病牛》道:
耕犁千亩卖千箱,力尽精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绍兴九年(1139年)二月,再次起用李纲为湖南路安抚大使兼知潭州。未及赴任,绍兴十年(1140年)正月病死于福州,终年58岁,著作编有《梁溪集》、《靖康传信录》、《奉迎录》、《建炎时政记》、《建炎进退志》、《建炎制诏表集》、《宣抚荆广记》、《制置江右录》等。
六、海波终日鼓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九月,徐闻,在这个吞吐大海的远荒的大地上,蹒跚走来一位风尘仆仆的小吏。当时世界戏剧巨擘,两颗璀璨的明星照耀驡东西方的文化天空,一颗是西方的莎士比亚;照耀东方的明星则是这个小官员,他就是汤显祖。
汤显祖字义仍,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生于1550年,33岁中进士,歩入官场。那是个暗无天日的时代,皇帝昏庸,阉竖猖狂。民不聊生,知识分子也受尽惨烈迫害。这样的环境,汤显祖毫不畏惧,敢于坚持正义。
某年三月一夜,西边天上忽然划过一道白光,那是一颗彗星。人们认为是妖星,是不祥之兆。昏庸的明神宗认为是谏官检举不明,下令惩处,削其薪俸一年。汤显祖在南京看到邸报所刊诏令,即以礼部主事身份向明神宗上《论辅臣科疏》指陈朝政,抨击权臣,矛头直指皇帝。疏中说到“陛下经营天下二十年于兹矣。前十年之政,张居正刚而有欲,以群私人器然坏之。后十年之政,时行柔而有欲。以群私人靡然坏之。”皇帝看了震怒,被冠以“假借国事,攻击元辅”罪名发配至徐闻,贬谪到雷州半岛伸入南海的徐闻县,当一个小小的典吏。
老朋友们都担心汤显祖此去“瘴疠之地”凶多吉少。他坦然对言:“我这次去南海,就好像去金陵。我认为清虚反而会杀人,而瘴疠反而活人。那里有罗浮,飞瀑流泉,景色壮美,仙人浮丘公就在山里修炼得道。有伏波将军马援建功所勒铜柱,葛稚川炼丹的朱砂井。我连做梦也想去游览一番,此行正好如我所愿,何乐而不为啊!”他是在“世上沉浮何足问,座中生死一长吟”的叹息中,踏上赴徐闻的旅途。
他真的去了一趟罗浮山,再取道广州乘船至香山、澳门、恩平、阳江。他在澳门瞻仰了三巴寺教堂,与来华的洋商接触。当时,葡萄牙人已入居澳门30多年,澳门已发展成为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国际大商港。作为东西方文明交汇之地,这对汤显祖很有吸引力。他看到身着奇装异服的外国商人和少女,看到建筑风格独特的洋教堂,感到新鲜。
汤显祖写了不少诗词记述这次澳门之行的所见所闻。在《香嶴逢贾胡》诗中,他写道:
不住田园不树桑,珴珂衣锦下云樯。
明珠海上传星气,白玉河边看月光。
在《听香山译者》诗中,他描写葡萄牙等外国商船来往的盛况:
占城十日过交栏,十二帆飞看溜还。
握粟定留三佛国,采香长傍九洲山。
在《香山验香所采香口号》描绘葡萄牙少女风姿:
花面蛮姬十五强,蔷薇露水拂朝妆。
尽头西海新生月,口出东林倒挂香。
以及在澳门购求龙涎香以及沉香、降香、海漆诸香等海外香料:
不绝如丝戏海龙,大鱼春涨吐芙蓉。
千金一片浑闲事,愿得为云护九重。
从阳江坐船过琼州海峡抵达涠洲岛,汤显祖留下“日射涠洲廊,风斜别岛洋”诗句。观看了珠池后,才到徐闻上任。他乘船至徐闻沓磊港,舟行沧海,凭舷眺望壮丽大海,他激情澎湃,写下《徐闻泛海归百尺楼示张明威》一诗:
沓磊风烟腊月秋,参天五指见琼州。
旌旗直下波千顷,海气能高百尺楼
船至白沙渔港,他又写有一首《白沙海口出沓磊》诗:
东望何须万里沙,南溟初此泛灵槎。
不堪衣带飞寒色,蹴浪兼天吐石花。
在与徐闻百姓接触中,汤显祖还以诗歌创作记录他对徐闻风土人情和人民的落后生活:
荧荧烟海深,日照无枝林。含胎细花出,繁霜清夏沉。
千林荫高暑,羽扇秋萧森。上有重房子,离离隐飞禽。
露乳青圆滋,霜氲红热禁。堕地两浆袭,登梯扶远阴。
落爪莹肤理,着齿寒侵寻。风味自所了,微醒何不任。
徘徊赠珍惜,消此瘴乡心。
徐闻这地方当时虽然有瘴乡之称,但这里少女俏丽。戴着小花笠,穿着半锦短衫、花裤裙,少年男女携带竹弓弦。他们恋爱自由,春天喜欢唱“踏歌戏”,对唱情歌时,花幔缠头束腰际,藤帽斜珠双耳环。汤显祖有诗《黎女歌》:
“踏歌戏”
黎女豪家笄有岁,如期置酒属亲至。
自持针笔向肌理,刺涅分明极微细。
点侧虫蛾摺花卉,淡粟青纹绕余地。
便坐纺织黎锦单,拆杂吴人彩丝致。
珠崖嫁娶须八月,黎人春作踏歌戏。
女儿竞戴小花笠,簪两银篦加雉翠。
半锦短衫花襈裙,白足女奴绛包髻。
少年男子竹弓弦,花幔缠头束腰际。
藤帽斜珠双耳环,缬锦垂裙赤文臂。
文臂郎君绣面女,并上秋千两摇曳。
分头携手簇遨游,殷山沓地蛮声气。
歌中答意自心知,但许昏家箭为誓。
椎牛击鼓会金钗,为欢那复知年岁。
尽管汤显祖官位低微,只是个典吏,治理地方极是尽心尽责。他仔细观察徐闻的民情,发现徐闻这地方靠山临海,物产丰富,可是百姓还是过着极贫困的生活。他分析原因,主要是外地的富豪争相来徐闻掠夺性的攫取利润,本乡的官绅鱼肉乡民,通过放高利贷、强抢豪夺,使乡民失去赖以为生的农田和渔船。汤显祖想到以教育入手,改变风化,以正吏治民风。于是他起草了《为守令喻东粤士大夫子弟》及《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两篇檄文。前一篇主张士大夫对子弟应严加疏导教育,后一篇提出官吏“以政正身,以礼先人”不做贪官、庸吏。他认为风化教育当以“贵生”为本,用现代语说就是“人权”。
汤显祖在徐闻县,看到没有书院,没有学校,读书人少,感到痛心。他给朋友的信中说:“其地人轻生,不知礼义”。他认为人的天性“贵生”,而徐闻百姓偏偏轻生、自贱,不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状况,汤显祖与县令熊敏商量,决定拿出自己微薄的薪俸,在徐闻古城宾朴村内西门塘畔,创办一间书院,招收学生读书,传播文化知识。他认为“天下之生皆当贵重”,希望人们通过接受教育,认识和重视人生的价值。因此,他把书院名为“贵生书院”。
贵生书院创办后,慕名而来向汤显祖求学的读书人,络绎不绝。汤显祖对前来求学者总是热情接待,耐心讲授知识,认真解答难题。从此,在徐闻许多地方,都传来了朗朗读书声。有位到书院讲学的樊钦之,汤显祖时有与他唱和诗篇,如有一首就是“再用韵奉答钦之兄徐闻讲学之句”:
楚衣如雪对春衣,自笑清狂出礼闱。
投峤杳难邀后命,讲堂当亦傍前辉。
西山月落鸾箫迥,南斗天低海色微。
珍重去珠能见忆,新诗栽作泪绡飞。
万历二十年春,汤显祖奉命调任浙江省遂昌知县。熊敏设宴为他饯行,两人握别依依不舍。熊敏要赠汤显祖一枚鸡舌玉,聊表寸心。汤显祖接过一看,知是一件好玉,把玩一番,说:“小可此去,一隔天涯,只是宦途如沓磊海波,风险莫测。君子不夺人之所好,鸡舌还是你自己收好,小可倒有诗回赠。”
熊敏接过诗笺一看,是一首七绝《徐闻熊明府以鸡舌赠别,期复为郎,却赠》:
鹦螺杯尖易行酒,鱼子笺灰却草麻。
三省郎官事已往,与君吞却沉香花。
他还写下一首《留别贵生书院》诗,表达了汤显祖对贵生书院依依不舍的心情。
大地孰为贵,乾坤只有生。
海波终日鼓,谁悉贵生情。
他离开徐闻后,仍然十分关心书院的发展,曾写信给徐闻的乡绅,鼓励和希望他们继续把书院办好。次年秋,汤显祖离开徐闻回临川,后来在浙江遂昌做官。
万历二十七年,澳门之行后七年,汤显祖弃官归隐,专心写作,当年便写出那部彪炳史册,轰动一时的天才剧作《牡丹亭》。该剧改写自宋人《杜丽娘慕色还魂》话本,剧中借韩秀才和柳梦梅的对话,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坎坷命运和不畏权贵的浩然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