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庙是埃及新王国时期的主要建筑形式。新王国时期,经历了反复动荡后的埃及人,不再把死后的那段“生活”看得至关重要了,他们开始把对来世幸福的祈望,由为死人修陵墓转向在现世就祈祷,以便让神灵保佑死后来世的幸福和灵魂不灭。由于这种缘故,为大规模祭礼活动所需要的场所——神庙,便应运而生,于是神庙成为这一时期建筑艺术的主题。
神庙的建筑特色
埃及新王国时期所建的神庙大多很大,格局也大致相同,在平面构图上都呈长方形,正面一般面向尼罗河,整个建筑物都坐落于一根中轴线上。大的庙宇,在大门正面中央前方有一夹道,夹道两边分别列着两排对峙的羊首狮身石雕像。有的夹道延伸达1公里左右。庙宇的入口是高大的塔门,在塔门墙面上,刻满了轮廓浅显的象形文字和着色的浮雕图像,进一步加强了建筑物的表现力。塔门前通常还竖立着两座方尖碑,它们以其垂直向上的造型衬托出塔门的雄伟气魄。在塔门的后面是用列柱围绕起来的露天庭院,这是供平民百姓祭祀用的。从庭院经几级石阶,穿过走廊,里面是一间由巨大石柱支撑着石头屋顶的大殿,大殿当中是由两排特别高大的柱子构成的中央通道,光线就通过中央通道的上部透进大殿。这样,离正中越远,光线也就越暗。在靠墙处,即使晴天白日的正午,也是昏昏暗暗的,这更增加了这种地方的神秘感。据说,这里是法老接受王公大臣们朝拜之地,一般百姓无缘入内。在大殿之后就是只有法老和祭司才能进入的圣堂,里面有祭祀的神像,到此,整个建筑走到尽头。这样的结构可以说是新王国时期神庙建筑(包括法老的祭庙一类建筑)的基本特色。
世界上最大的圆柱殿
新王国时期最大的神庙是卡纳克神庙,是由建在底比斯市郊的卡纳克而得名,原名为“卡纳克阿蒙—拉神庙”。该神庙是在一千多年的时间中陆陆续续完成的。它的一些局部始建于古王国时代,后来新王国的法老们不断加以扩充,一直持续到罗马人统治时期。
由于在若干世纪中不同建筑师的修建,到了第十八王朝末叶,它已成为一个复杂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是由8道塔门连接起来的,共有17个部分,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雄伟凝重的圆柱殿。圆柱楼从第十九王朝国力最盛的西提一世开始兴建,到拉美西斯二世完成。该大殿东西宽52米,南北长102米,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圆柱殿。殿内134根擎天石柱分16行排列着。建筑师为了解决大殿采光问题,特意把中央两排圆柱造得比旁边其他的圆柱稍高且粗大,形成了高低不等的两层屋顶,由此留出了空隙以采光和通风。中央这12根圆柱,每根高达21米,直径为3.57米,柱头为盛开的纸草花型,柱顶上面积大得可以同时站立100人;而两侧的其他圆柱,高12.8米,直径2.74米,柱头为纸草花蓓蕾型。大殿到处都刻满着色的象形文字和浮雕图像,记载着神庙的历史和所敬奉神的名字以及当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天花板被涂成蓝色,上面画有金龟的星星和飞鹰,看上去犹如辽阔的苍穹一般。
哈特谢普苏特女王与她的祭庙
在新王国时期的第十八王朝,国王的祭庙在建筑艺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祭庙有两方面的用途:一方面,在法老活着的时期,可以作为礼拜保护神的地方;另一方面,法老去世后,可以作为祭祀他的享殿。著名的女性法老哈特谢普苏特的祭庙,建造得很出色,在国王们的祭庙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哈特谢普苏特女王是开创古埃及新王国时期一代盛世的图特摩斯一世法老的女儿,图特摩斯二世法老的同父异母妹妹兼王后,图特摩斯三世法老的姑姑、嫡母和岳母。女王自幼志向远大,秉性刚强,立志要当全埃及的最高统治者,在辅佐丈夫图特摩斯二世法老执政期间,即热衷朝政,觊觎国家统治权力。当二世去世以后,迫于女子不能当法老的世俗压力,女王不得不扶植自己的庶子——年仅9岁的图特摩斯三世当了法老。无奈三世也是一代英主,当年事稍长,便不甘做傀儡,蠢蠢欲动。
女王于心不甘,于是废黜三世并把他赶到卡尔纳克神庙里当了一名普通祭司,自己才得以加冕登极。
在她执政期间,埃及保持了强盛之势。她的祭庙是由她宠信的第一宫廷建筑师森莫特精心设计的。祭庙位于底比斯附近戴尔—埃尔—巴赫里的崖壁下,与作为创业者的底比斯法老们第十一王朝孟图霍特普诸王的祭庙并列,意在明确她的皇族身份及合法地位。当然,它装饰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了孟图霍特普诸王的祭庙。
哈特谢普苏特祭庙是一座用许多雕像修饰起来的宏伟建筑。该祭庙大殿的立面用列柱进行修饰,坡道的倾斜面出色地把水平露台与垂直的柱子互相交替的线条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坡道的倾斜面是以盆地为起点的这一条路线的延续。
严谨的原陶立安式列柱,从高而陡峭的岩壁背景上凸了出来。在圣堂里有两百多尊雕像。地坪的金银砖以及门扉上的青铜镶嵌等内部装饰,与祭庙外貌的富丽堂皇互相呼应,构成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古埃及的浮雕绘画
古埃及人创造了高度的古代文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们发明的象形文字,以及闪烁着文明之光的金字塔、木乃伊和神庙。而雕刻艺术是联系这些文明载体的必不可少的纽带,它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随着埃及古王国建筑艺术的发展,其雕刻艺术也达到了非常精巧的程度。埃及真正卓越的雕刻作品,几乎都产生于这个时代,并且绝大多数都出土于陵墓和祭庙。
古埃及的人像雕塑
由于古埃及人相信灵魂不灭,并认为当灵魂找不到躯壳可以依附的时候,它就会依附在雕像上,使雕像活起来,使这个人仍然可以继续他的冥界生活,因而就要求为死者做的雕像尽可能地同死者生前的容貌和体态相同。埃及的人像雕刻就是在这种特殊的要求下发展起来的,宗教观念确定了对雕塑的要求。从保存下来的大批供祭奠之用的雕像来看,它们大多都具有千篇一律的僵硬姿态与虚套的色彩处理。如以完全正面的姿态刻画死者,或是站着,或是坐在方形宝座上,或是盘腿坐在地上。所有雕像,头部都是直挺挺的,双臂紧贴身侧。石灰石雕像通常要着色,男子躯体涂红棕色,女子躯体涂成黄色,原因是男子常在户外,风吹日晒,皮肤色深,女子深居简出,保持了皮肤的白皙。不管男女,头发一律涂成黑色,服装涂成白色。尽管不同时期的雕像具有不同的品质,并且可以明显辨别出各雕像的个性,但是法则的阻挠,妨碍了艺术家去寻求克服刻画人物造型死板的方法,所以雕像给人的印象似乎都是相同的:静穆严肃近乎于冷漠的脸孔,僵硬的姿态,结实有力的肌肉等。
埃及的雕刻以石头、木材、象牙、铜、陶土多种质料为材料,艺术家们在雕像时,很善于利用手头现成的各种材料。埃及的雕刻家更喜欢用花岗岩、闪绿石、玄武岩等质地坚硬的石料,因为它们经久不坏,可以打磨,他们能够制作出任何尺寸的作品,从小型的木制品到庞大的狮身人面像,都得心应手。
门考拉王和王后双人像
门考拉王和王后双人像这件雕刻作品是第四王朝时期的一尊双人立像。像高142.2厘米,以黏板岩雕刻而成。法老夫妇并肩而立,二人几乎等高,且左脚都略微向前伸出。法老两臂垂直贴着大腿,双手握拳,唯大拇指明显可见;王后左臂弯曲,左手放在法老左胳膊上,右手臂则围抱着法老的腰。这是埃及夫妇像的标准格式。尽管姿势呆板些,但面部还是流露出生机,双双微笑,给人以和蔼的感觉。这座双人雕像既保持了人物的威仪,又完美地表现出男性与女性身躯不同的美感。艺术家成功地在石头上表现出王后身上薄如蝉翼的衣衫以及衣衫下透出的姣好的柔软起伏的体形,而法老在埃及雕刻中则总表现为年轻的、理想化的身躯。
“村长像”的由来
另一件著名的雕刻作品——卡别尔王子像出土于马里艾特遗址。像高110厘米,也是第四王朝的作品,它是古王国最早的木雕代表作。这是一个颇为现实主义的作品,虽然人物的双足仍然保持前后分立的传统程式,但从雕像的整体效果来看,十分生动逼真,不像以前的法老像那样僵死,也没有什么神鹰庇护和披戴假发、假须。他圆圆的颇具个性的脸上,长着不大的鼻子,肥软的嘴唇微微噘起,面带微笑,十分自信。从那突出的肚子和略显肥胖的体态看,他已是个中年人。
据说当时王子承担着管理皇家公园的重任,时常要外出监督巡视奴隶的劳动,组织人力修筑水利工程。艺术家根据他的身份特征所创造出的形象可以说是栩栩如生,以至于1888年这个雕像出土时,一位参与考古发掘的当地农民,在发现卡别尔雕像时不禁惊呼:“这不是我们的村长吗?”因此,这座雕像又被称为“村长像”。这说明这座雕像的人物形象的塑造的确相当成功,它既有庄重的姿态,显示出人物崇高的社会地位,又有像村长一样并不英俊、并不年轻但却稳健持重的性格特征。
古埃及的浮雕壁画
在世界艺术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艺术能像古埃及绘画艺术那样,历经数千年的王朝统治,其艺术形式始终沿用同一条法则,保持长久的稳定不变和程式化。古埃及绘画艺术依附于巨大的金字塔、宏伟的神庙建筑,展现出王权统治者好大喜功,追求宏伟、华丽的形式以充分彰显王权的神圣无比和至高无上。
古埃及最主要的绘画形式是浮雕壁画,是埃及陵墓装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当我们观赏和研究古埃及的浮雕壁画时,似乎可以看到几千年前古埃及奇妙的、充满生气的生活情景。在人们初次见到这些壁画时,常常会深感迷惑:他们既不像欧洲人那样根据物象去画,也不像我们中国画家依照想象去画。原来他们是根据实际的目的和用途去创作。
因此他们的画不是精致、漂亮,而是完整、圆满。画家尽可能地把一切东西都制作得明确而又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因此,他们不是按照任何偶然表现出来的样子去描绘自然,而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去描画,并且遵循着严密的法则,因为这种法则可以保证所有必须入画的东西都被完全、突出地显示出来。他们的这种作画方法,类似于画地图标记。
古埃及的绘画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们是用线条造型、填色,在这方面有点像中国画;构图有的是平面展开,有的是在一条横线上安排人物、景物,不受透视局限,可能这样处理能全面、明白地描绘各种对象。在一条横线上构图,人物近者、地位高者画得大,远者、没有地位的人画得小;画面饱满,疏密均匀,空白处配以象形文字,具有强烈的装饰艺术效果。所以,人们称古埃及的浮雕绘画是远古文明的一颗明珠。
神武的孔雀王朝
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率领希腊人来到印度,在带来战争灾难的同时,也把西方的文明传播到了东方。在亚历山大之后,孔雀王朝开始兴盛,并逐步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孔雀王朝时代是印度文化与波斯、希腊文化最初交流的时代。它的建筑、雕刻引进了波斯、希腊的岩石技术,开始普遍采用沙石作为建筑和雕刻的材料。
因此,孔雀王朝的艺术中自然就融合了许多波斯和希腊艺术的因素,特别是宫殿建筑和装饰雕刻,明显受到波斯阿凯米尼王朝的影响。
阿育王与阿育王石柱
阿育王是孔雀王朝最为著名的统治者。阿育王在统一帝国后,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深表忏悔,宣称从此皈依佛教,决心用教义而不是用刀剑去征服人们的心灵。他甚至派遣使臣到印度境外去传播佛教,使之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同时也为佛教艺术的兴起拉开了序幕。
孔雀王朝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建筑雕刻是阿育王石柱柱头。阿育王为弘扬佛法,在印度各地敕建了30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以整块岩料雕刻而成,沙石表面高度磨光。这些石柱往往高达数10尺,重达数10吨,凿采、搬运、竖立、刻制、磨光都需具备相当高的技术和工艺水平,不愧为古代印度艺术的杰作。这些石柱以柱身刻诏谕铭文,柱顶则雕镂极精,其中尤以鹿野苑的柱顶雕刻最为著名。
鹿野苑是佛祖最初说法之处,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因崇拜佛祖而下令在这里建立阿育王石柱,今日印度国徽上的图案就是来自这根阿育王石柱的柱顶雕刻。阿育王石柱现已经碎成5段,下部还有2.1米仍埋在地下,其余4段散落周围。柱顶高约2.03米,在其柱顶上刻有4只背对背蹲踞的雄师,威风四面,咆哮的巨口和露出的牙齿刻画得非常逼真,腿部绷紧的肌肉和劲道的足掌钩爪塑造得雄浑有力,充溢着印度雕刻特有的生命感。中间层是饰带,刻有一只大象、一匹奔马、一头瘤牛和一只老虎,这四种动物间都用象征佛法的宝轮隔开;下一层是钟形倒垂的莲花。整个柱头华丽而完整,并且打磨得如玉一般的光润,是古印度佛教艺术的极品。
桑奇大塔
桑奇大塔最初也是建造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代,原是为珍藏佛祖舍利而修建的土墩,后来又有扩建。它是印度早期佛教建筑的代表,也是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率堵坡”。
大塔为半球形建筑,直径约为36.6米,高约16.5米。南、北、东、西四方建有4座陀兰那(沙石塔门牌坊),每座沙石塔门高约10米,由3道横梁和2根方柱以插标法构成,在横梁和方柱上布满了浮雕嵌板和半圆雕或圆雕构件。桑奇大塔的塔门雕刻汇聚了早期印度雕刻精华。在4座塔门中,南门最为古老,南门的2根方柱上有承托横梁的4只一组的狮子柱头。
保存最完好的北门上,伊朗阿契美尼德王朝雕刻的有翼的狮子和有翼的公牛,与印度特有的驮着法轮的大象和驮着药叉的骏马并列,波斯波利斯王宫常见的钟形柱头、忍冬花纹和锯齿状饰带,与印度特有的莲花卷涡纹、野鹅和孔雀装饰图案杂陈。在横梁与方柱间的浮雕嵌板中,分别以2只小象向坐在莲花上的女性身上喷水、菩提树、法轮和率堵坡,象征佛陀一生的4件大事,即诞生、悟道、说法和涅盘。在每座塔门的第一道横梁上都刻有7个一组排列的率堵坡和菩提树,代表“过去七佛”。桑奇东门方柱与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的托架像“树神药叉女”,约作于公元1世纪初叶,是桑奇最美的女性雕像。她双臂攀着芒果树枝,纵身向外倾斜,宛若悬挂在整个建筑结构之外凌空飘荡,显得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