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心理与心态读本
28456700000006

第6章 青少年必读的心理学知识(5)

实践检验就是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经常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增加记忆的深刻性。从神经生理机制方面来看,知识运用越频繁,大脑皮层留下的痕迹就越深刻,暂时神经联系也就越牢固。运用的次数多了,学习者记忆的抽象信息符号与对应的实践活动之间,会产生紧密联系的第二信号系统的条件反射,记忆信息便容易提取出来。

(五)讲究记忆卫生

除上述措施以外,讲究记忆卫生也是青少年记忆力的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大脑是记忆的器官,记忆是大脑的功能,要想发展良好的记忆力,首先要保持大脑的良好状态。如果大脑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就会严重阻碍正常的记忆,明显降低记忆的效果。因此,必须把握好三点:一是谨防用脑过度。因为脑机能下降时,记忆效率会降低,因此,每学习一段时间就应当适当休息和放松,不在疲劳的状态下学习;同时,合理地遵循作息制度,保证适当的睡眠。二是适当锻炼,参加文体活动。三是注意营养,保持身体健康。

八、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特点

在青少年期,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新的思维特点。在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抽象逻辑思维在个体的认知发展中开始占优势,但在一定程度上还需要经验的支持,属于经验型。进入高中阶段后,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则属于理论型,他们已经能够在头脑中进行完全属于抽象符号的推导,并能以理论作指导去分析、解决各种问题。青少年期思维发展的总体特点如下:

(一)思维的整体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

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得以迅速发展,并于高中阶段达到基本成熟的水平。其中,辩证逻辑思维作为人类最高级的思维形式,它的成熟标志着青少年思维的整体结构的形成。同时,青少年的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仍在发展,并与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相融合。动作思维的发展促进了青少年技术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能力的发展。

已有研究表明,高中一、二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高一是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初步定型时期,高二之后和高二没有质的差异。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的完成是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成熟的标志。这种成熟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各种思维成分趋于稳定,基本上达到了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水平;第二,个体思维差异,包括在思维品质和思维类型上的差异也基本上趋于稳定;第三,从整体上来看,思维的可塑性已大大减少,与成人的思维水平基本上一致,甚至高于成人。

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的迅速发展,主要表现在:思维过程中的抽象与具体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统一。在高中阶段,学生经常要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和重要的科学理论,其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起来,在这种思维过程中,不仅包括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过程,而且也包括一般到特殊的演绎过程,即从具体上升到理论,再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这就是辩证思维发展的重要表现。在学习中,学生们也逐步认识到一般和特殊、归纳和演绎、理论和实践的对立关系,并逐步发展出用全面的、运动变化的、统一的观点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辩证思维发展的标志。

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青少年对自己、周围环境的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他们的行为也相应地发生了种种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喜欢争论、自我关注、理想主义和增强了计划性等方面。

(二)思维的深刻性日益提高

初中生的思维还处于半成熟状态。一方面,随着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经验的不断丰富,初中生能较好地利用各方面的知识来加强对抽象材料的理解。这表明了初中生思维具有一定的深刻性。但初中生的思维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表面性和片面性。例如,初中生分析问题时经常被事物的外部特征所干扰,不能深入到事物的本质。

高中生的思维基本上接近于成人,处于成熟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高中生能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较好地运用理论假设进行思维活动;其二,高中生的思维具有较高的预见性,这反映出高中生对事物间的关系已有了深刻的了解;其三,能自觉地使用形式逻辑规则进行思维活动。虽然高中生的思维深刻性高于初中生,但有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

(三)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显著增强

初中生已表现出明显的批判性。他们不轻易接受别人的观点,对别人的意见往往要进行一番审查,有时甚至持过分的怀疑和批评态度。他们喜欢独立地寻求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喜欢争论、探索,批判地对待一切。他们不仅批判地对待别人的和书本上的观点,而且开始比较自觉地对待自己的思维活动,有意识地调节、支配、检查和论证自己的思维过程。

但是,青少年的思维独立性和批判性还极不成熟,其主要缺点是容易产生片面性和表面性。例如,有时在论证不足的情况下,他们仍然固执己见;有时批判地对待某些事物,从而荒谬地走向怀疑一切,在争论过程中,常常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等。青少年的这些表现与他们的知识经验不足和辩证思维的不成熟有关。

他们还缺乏全面地、发展地、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显著增强

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是个体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监视和控制的能力,是元认知能力的重要成分。

初中生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已开始发展,思维更具有预计性。他们能够根据思维活动的结果,对简单的思维活动进行一定的调节。但这种调节只是初步的,表现在:一方面,思维的计划性还不够完善,不能根据严密的逻辑规则确定思维活动的程序,存在着一定的不随意性;另一方面,主要靠思维活动结果的反馈信息调节思维活动,不善于在思维过程中对思维活动进行控制。

到了高中阶段,随着高中生对思维方法和相应逻辑规则的掌握日益熟练化,高中生思维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解决问题之前,高中生已经能够根据需要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形成较为合理的计划、方案及策略等,对自身思维活动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更加明显化,能有效调控自己的思维过程,使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判断更加准确,确保思维活动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五)思维的创造性日益增强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显现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其思维的创造性也日益增强,主要体现在:

首先,青少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结构日趋完整。创造性思维能力结构的完整性表现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协同发展。有研究表明,初一、初二学生的求同思维优于求异思维,从初三开始,求异思维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超过求同思维的发展速度。高中生的创造性思维进入了以求异思维为主,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协同发展的阶段。

其次,青少年创造性思维品质日趋提高。创造性思维品质的高低,主要是由发散思维的品质决定的。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种特点或品质。青少年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有很大的发展,他们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规则、公式、原理去解决问题,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他们能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他们小制作、小发明的数量明显增多,质量也明显提高。但是,总体上,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还不够成熟,具体表现为鉴别力不强,易受错误思维的影响;在遇到困难时容易动摇。

九、青少年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是智慧的集中体现,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训练而得到提高。许多研究结果表明,从培养思维品质入手,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思维品质有很多方面,最主要的是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思维的主要品质的提高入手。

(一)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个体能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它反映了思维的概括化、内化和简化的程度,是个体最重要的思维品质。迅速和有效是思维敏捷性的两个重要指标。培养学生思维敏捷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是迅速有效解决问题的基本前提。在日常的思维训练中,要有意识矫正青少年学生拖沓、懒散的习惯,培养他们排除干扰,调整情绪,迅速集中注意的能力。

2.培养讲求效率的意识

要求学生读书、作业、做事干脆利落,讲求“又快又对”的活动节奏。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的学生能力强、成绩好、思维敏捷。另外,根据中学生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可以设计和安排一些富有情趣的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对速度和效率的把握。

3.培养说话和写字的速度

只有思维敏捷,才会说得快、写得快、反应快。因此,对于学生说话和写字的速度也要加强锻炼,在教学中,对学生提出速度要求,使学生达到手、眼、口、脑又快又好地配合。

4.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日常的思维训练始终要有数量与速度的要求为了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日常教学中必须定时定量训练,并鼓励学生解题时敢于打破常规,锐意创新,使学生在多变、多解、多思中把握问题的本质,对思路闭塞的学生积极引导,帮助其冲破思维定式的束缚,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二)思维创造性的培养

创造性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出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成分是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智力品质的集中表现,是开拓人类未知领域的高级思维形式,它包括一切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创立新理论、创造新方法、创作新作品、发明新技术、研制新产品、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活动过程。

培养青少年的创造能力主要是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表现能力,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1.保护青少年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求知的起点,是求知的内驱力。只有好奇,才有疑问、才有思考,也才有探究和创造。好奇心与创造性思维是紧密相联的,它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爱迪生孵鸡蛋的举动看来可笑,却包含着合理的推理,表现出一种实验的精神。他长大后发明了灯泡,这与孵鸡蛋一样,都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实现过程。

科学事业的成就正是从这种“好奇”到“探究”,才逐渐接近真理,并揭示真理的。

好奇心的培养是发展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之一。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心盛、求知欲强的发展阶段。正是好奇心激起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探索的欲望。因此,对他们的好奇心,应予以关心和保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逐渐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技能,增强自信,激发创造性思维的动机。另外,他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经常会提出许多教师预想不到的问题,也会用教师想不到的思路进行思考,有时也可能会出现教师难以预料的错误想法。对于这些,教师都应热情鼓励,积极引导,千万不要因自己不知而压抑和埋没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萌芽。

2.培养青少年的想象和联想能力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是想象者本人没有感知过或者现实生活中还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科学家的假说、工程师的设计、作家的人物塑造、画家和雕塑家的艺术造型,一切创造活动都离不开想象。

联想是由一事物或概念想到另一事物或概念,由当前感知的事物想到其他事物,是由此及彼的思维活动,比如由黑想到白,由钥匙想到锁等。联想可以分为接近、相似、对比、因果、推测联想等。联想具有无限的弹性,是比喻、拟人、拟物、象征、通感等的心理基础,可以用来把抽象的思想与情绪具体化,使概念的变为具体的,呆板的变为活泼的,静止的变为流动的。

3.培养青少年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之一,其展开方式主要是扩散,就是由同一事物并列地展开可能出现的各种联想思维,这种思维具有联想的自由性,其作用在于向思维的横向拓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能力,可以根据发散思维的特征设计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学会克服思维定式,培养思维的新颖性和求异性。用发散性问题提问,就是要学生从多方面探索答案,从而用最简便、最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价值。

4.培养青少年的问题意识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充满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习能力的核心是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核心是提出问题并且主动寻求解答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善于思考、思维深刻的集中表现。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可以说,问题意识是一个人有无创造力的明显表征。强烈的问题意识作为思维的动力,可以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产生新的发现——创新。为此,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要求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可以经常开展学习讨论活动,鼓励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5.培养青少年独立的个性

创造性思维强的学生往往具有鲜明突出的个性特征,表现为活跃、独立性强、很少从众。这些学生的某些特点可能会与教师的要求相违背,教师对此应有正确的理解,不可强行压抑他们的个性。教师应改变教师全能的传统观念,允许学生自行探索,容纳各种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地去了解、认识新奇未知的事物,探求不同事物的关系,体验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发掘自己内在的潜力,培养、发展各种能力。

6.培养青少年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