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为什么送孩子去美国读书
28458600000018

第18章 高中可以很精彩(6)

SAT考试包括:SATⅠ推理测验(Reasoning Test)和SATⅡ(Subject Tests)专项测验。SATⅠ考试时间为三小时四十五分钟,题型为选择和写作,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数学及写作能力;SAT Ⅱ单科考试可选择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汉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考试时间为一小时,大部分为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某一专业的知识,满分是2400分。

美国好一点的大学对于中学申请者的要求大大小小有十几个指标,其中包括SATⅠ和两到三门SATⅡ。SAT并不仅仅对学生上大学有用,它甚至影响着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有许多美国大公司都要求应征者提供SAT分数,因为这个高中时代的成绩代表着员工的智力素质,代表着一个人是否足够聪明、是否具备足够的潜力。

美国学生希望获得SAT好成绩的愿望和心情,和中国学生希望获得好成绩的心情是不相上下的。但是,由于美国的初高中教育主要是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智力水平,从内心中认识并且自主选择与自己智力水平相当的大学。因此,美国学生不会出现题海战术的情况,而是更注重对SAT考试整个套路的理解,及其与自己在高中课堂上学习思路之间的重要关联性和不同性,然后迅速地提高自己SAT考试成绩。从整体来说,学生基本上不会有不达一定分数不罢休和花大量业余时间进行“魔鬼式”学习的情况。美国的高中会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正常的高中教育,不允许学生有一段时间不上课,只准备SAT考试。但是,美国高中会为学生配备教务辅导员(Student Counselor),他们会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为学生提出报考适当的大学的建议,并告诉学生应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相比中国高考来说,准备SAT的过程要轻松许多。

尽管SAT考试对于美国高中生来说非常重要,但是学生们同样对这个考试有着比较深入的认识,他们认识到自己应该去最适合自己的大学,并不一定要求自己的SAT考试分数有多高,因而他们更愿意拿出一些时间从事社会工作、志愿工作,或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这可能比一门心思地考SAT对自己有意义得多。

大学青睐成熟而与众不同的高中毕业生

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名校每年的录取者中,几乎都是SAT高分的学生,SAT高分起码说明了该学生的智力和学习成绩,在美国,甚至在全球申请者中处于优势。但美国各大学并不把SAT当做唯一的录取标准,名校从来都不缺成绩优秀的学生,但是更注重个人素质,更想要一个与众不同的学生。许多学校都把“其他技能”列入录取要求中。而且,有的学校甚至更喜欢要跟它气质相合的学生,招生人员会筛选适合本校文化的学生,以保证其学校文化的延续性。比如,如果哈佛大学的招生委员会发现某学生非常聪明,但有些书呆子气,又偏好工程学科,那么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个典型的“麻省理工型”学生而加以拒绝。

当然了,大部分名校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哈佛大学每年都拒收不少SAT高分学生,理由是这些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够。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大学录取的不是一个分数,而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要求的综合素质有:

1.体育素质高

很多大学喜欢“明星名人”,篮球打得好的、跳高跳得高的、世界前列的、国家队里的、州内名列前茅的,都在此列。比如老虎伍兹当年中学成绩并不出众,就是因为其杰出的体育才能被斯坦福大学录取。华裔球星林书豪被哈佛大学录取时,他的篮球比赛成绩也为他加了分。

2.学业突出

此处的学业突出,并不仅仅指学生的分数高,而更侧重于某一方面表现得比较卓越,比如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冠军、西屋科学奖得主、Spelling Bee优胜者,以及其他各式各类的科学比赛的前几名。而且可以不必是特别有名的,比如有些学校举办Science Fair,若有学生的创造性实验能脱颖而出,其本人也可以被加分,甚至被优先录取。

3.有杰出领导才能

美国大学非常重视学生的领导才能。比如,学生可能因为成功地组织了学校的废品回收活动而被录取。也有位名叫苏菲的女生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尽管其SAT分数并不足够高,但她在高中二年级的夏令营时,和十几个同伴在野外迷路,她主动当了小队的领导者,带着同伴们在野外生活了三天三夜,直至全体学生被警察救助。

4.有志于贡献社会

名校喜欢有激情、有动力,且愿意以自己的激情、热情和努力贡献社会和世界的人。比如有一名家境富裕的女孩,学习一般,因为她几乎把全部的课余时间用来做志愿工作了。她天天去打工,将挣来的钱捐给拉美两个穷苦的孩子上学。因为她认为用父母的钱来捐款,不是自己的贡献。这样的心态和作为也是名校喜欢的,她最终被耶鲁大学录取。

5.参加有个性的课余活动

每年美国各大学的申请表格上都会出现一个题目:“你所选择的课外活动,哪项对你影响最大?为什么?”参与活动的多少、输赢都不是重点,重要的是这些课外活动提高了学生哪方面的素质,通过参加活动的经历,学生有了哪些收获和改变。如果仅仅是每年参加不同的学习班、不同的课外活动,却不能让人看出从这些课余活动中得到了怎样的成长,就只能反映出这个学生没有自己的想法和个性,只是跟着人群里起哄,或者被家长逼迫,心智并不成熟。“我喜欢那些性格独立坚强的学生。此外,我非常看重学生课外活动的参与度和独立思考能力。”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雷文这样说。业余活动是否有个性,是考查学生兴趣取向的好办法。每年都有学生因个性化爱好而进入名校。2012年,有个中国高中生被哈佛大学录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这位中学生玩魔方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主考官认为这样的孩子专注、高智商、动手能力强。

6.优秀的自荐信

美国大学在受理学生申请的时候,自荐信的作用不可小觑。自荐信是学生写的关于自己的论述,是学生自己的“声音”,更让学校知道你是谁。假如学生在18岁以前就从事过有价值的工作,参与过多姿多彩的社会活动,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并且通过书信侃侃而谈,让考官读自荐信时就身临其境、倍受鼓舞,这样的学生将来会不成功吗?

当中国学生遇到美国大学

最近几年,我国的很多家长和学生觉得,出国留学是更好的选择。然而,在没有充分认识与了解美国名校前,他们往往依照应试教育的规则,认为只要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并在SAT考试中取得较高的分数就可以了。实际上,越是美国名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越高,考试成绩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且并非决定性因素。

想必为留学做过充足准备的人对马振翼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他从2009开始,专门为中国的这个特殊群体提供咨询与服务。三年来,马振翼接待了不少学生,其中,有高考落榜却被哈佛大学录取的,也有被所申请的所有美国大学拒之门外的高考状元。马振翼表示,在与这些学生的交谈中,他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不自信,对事物的认知也模棱两可,完全看不到他们内心世界的真实想法,这样的学生,考试成绩即便再高,也很难申请到美国大学。当然,也有极少数学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对于这种目标明确的学生来说,就算考试分数低,也有可能被美国知名大学破格录取。由此不难看出,美国大学所注重的,是申请学生自身所具备的东西,比如理想、目标、实践能力、自主行动能力等等,在校成绩只占极少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马振翼曾遇到过一个来自银川的杨姓学生,小杨高中毕业后并没有选择读大学,一年后,他找到马振翼,提出要申请去美国读大学。在和小杨聊天的过程中,马振翼深深被他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所吸引,并认定他就是哈佛需要的人才。

原来,小杨自幼在农村长大,所以他深深懂得,对于西部农村的学生而言,不仅缺少物质资源,精神资源也极其匮乏。于是,他跟同伴东奔西走,筹集了5万本图书、15台电脑,根据需求,捐助给了18所西部的农村小学。让马振翼觉得更不可思议的是,小杨上高中的时候,跟其他人完全不同,别人都是天天挑灯夜读、废寝忘食,生活在备战高考的紧张状态中,而他却将主要精力用来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非政府组织(NGO)。当时,只有十几岁的小杨四处奔波,虽然期间遇到了不少的困难与挫折,不过最后还是在当地一家媒体的帮助下,注册了一个十分有创意的公益网站,成为NGO资源共享的平台,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如今,小杨公益网站的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有200多家NGO成为了它的会员。

对小杨高中毕业后到西藏牧区,与当地藏民共同生活了半年的经历,马振翼尤其感兴趣。从小杨的讲述中,马振翼感触颇深,尽管小杨其貌不扬,但他的内心充满阳光,对生活的态度也是积极乐观的。不仅如此,小杨在表述时,逻辑清晰、语言顺畅,给人一种愉悦和享受的感觉。小杨说,自己是个外向的人,喜欢与人沟通、交流,也喜欢挑战新的事物,只要是自己认准了的事情,就会不遗余力去完成。

当马振翼问他们想申请美国哪所大学时,小杨的父母认为,如果能进美国排名前三十的学校就已经很不错了。马振翼又问小杨,他想选择什么专业。小杨回答说,他渴望读经济学,因为他的生活阅历让他深切地体会到西部人民的贫穷与落后,他希望自己学成后,回去改变那里的现状,让大家过上富裕的生活。

谈话结束后,马振翼意识到,这个20岁年轻人身上拥有无限潜力,而美国一流大学需要的正是像小杨这样,将来能影响世界、改变世界的人。

哈佛的主考官在北京对小杨进行了面试,他也很欣赏小杨,虽然小杨的SAT成绩(满分2400分)只有2000多点儿,但是,哈佛大学经济系依旧录取了他,并授予他全额奖学金。

对中国学生来说,小杨只是一个特例;但是对美国的大学来说,他却是一个非常优秀、潜力十足的学生。美国大学每年接受的申请中,总有一些学生让面试官印象深刻,他们充实的高中生活,让这些常春藤名校心甘情愿把他们接纳到自己的麾下,续写他们的精彩。其实,中国教育界对实践、理想也很重视,只不过缺乏让孩子们腾飞的环境。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

孩子上大学,欢迎家长送

一旦孩子被大学录取,家长让孩子自己拎个包、扛着行李上学校报到不就可以了吗?这不正体现孩子能自立吗?但是,偏偏还有很多家长每年的八九月份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怀着殷殷期望和切切叮嘱,千里迢迢送孩子上大学。然而,这并不是中国家长和学生的特色,美国也有送孩子上大学的家长,而且数目也不少。大多数美国家长只要时间允许,都会陪同孩子一起到校园报到。

大学一年级新生,通常会提前一两天到校,家长们陪同护送、报名交费、领取被褥、收拾床铺、交代饮食和交通安全、嘘寒问暖、挥泪告别,这一套程序走下来,真让人体会到了“可怜天下父母心”的涵义。在我国,每到八九月份,就照例会有一个关于“送还是不送”的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了,不需要家长陪同;有的害怕同学和老师看见家长来送,会怀疑自己的生活和自理能力;有的家长不送心里不踏实;也有的家长其实是借送孩子之名,来异地旅游一趟或者走亲访友……总之,中国家长送孩子上大学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是近年来的舆论导向似乎都倾向于让孩子自己来上学。相关教育部门表示,非常理解家长们送别孩子的心情,但还是鼓励家长们放手,让孩子自己来报到,锻炼孩子的自理和自立能力。更有甚者,个别学校给予100元人民币奖励自己到校的学生。而美国教育认为,如果家长不送孩子上大学,意味着家长被隔离到子女大学教育的责任之外。

大学新生自己独立到学校,体现了独立精神。美国学生从小就已经很独立,不需要这样一个“仪式”。美国家长送孩子上大学,更多的是体现“送别”的意思。家长送孩子上大学,并不代表孩子的自理能力差,毕竟家长不可能永远陪着孩子在大学读书,家长离开后孩子自然有的是机会锻炼自己的自立自强。家长送孩子上大学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一方面反映出的是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另一方面也使学校、学生和家长结成“共同体”,增强凝聚力,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这样学校会进步,学生会发展,家长也会满意。

因此,美国的大学不但不打击家长送孩子上大学的积极性,还会邀请学生和家长到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参观校园、学生宿舍、食堂和图书馆等设施,并可以和学校管理人员、教授见面,家长可以和校方面对面地了解学校的教育规划、金融资助、生活环境等具体情况。而且,学校会安排大学校长举办派对,邀请所有的新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在派对上,学生和家长可以与校长、教授自由畅谈,当然校方也会趁机向学生和家长推介该大学的成就和学子们辉煌的前途,或者与家长共同探讨大学生在校教育的问题。

家长送孩子上大学,说明的不仅是家长对孩子的重视,更表明家长愿意参与孩子未来四年的大学教育。学校、学生、家长的三角关系要平衡发展,家长的作用不容忽视。而且,多让家长到学校看看,也增加了学校的凝聚力。毕竟,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不是着名教授和学校,而首先是父母。

许多美国大学认为,没有家长参与的学校教育是不平衡的教育,而不重视家长在大学教育中的特殊影响,学校教育也只能变成为知识而教育、为教育而教育,很难让教育发挥其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