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厚的资金用于教学科研第一线
美国是世界公认的科技强国,世界50%以上的学术论文、诺贝尔奖得主和专利,都被美国包揽。美国拥有为数众多的一流学府,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的学生负笈求学,然后用它强大的企业将大多数优秀的科技人才留在美国本土,并成为建设其科技强国的砥柱。全世界最好的大学85%在美国,这不能不说是造就美国世界强国地位的重要原因。
美国建国的历史虽然不够源远流长,但其重视教育的理念却由来已久。早在1862年美国着手开发西部的时候,一位有远见的参议员就推动实施了《赠地法案》,使每个州分别获得三万英亩土地,并允许大学将这些土地变卖作为学校经费大力发展学校教育,让落后地区的农工人员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美国的顶尖大学基本全是私立,是从市场竞争中出来的,其中一些公立大学,也开始私立化,越来越依靠民间投资,而非联邦或州政府的经费。但是美国的私立大学和我们所认为的私立大学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是通过学费来赚钱的,而是通过学生投资的人才投资组织才获取经费。很可能出身贫寒家庭的学子,会通过大学教育进入精英阶层。而大学的资金来源主要靠的是本校杰出的毕业生校友,他们有庞大高效的校友网络。他们事业有成,有能力为学校捐款,而且读书时学校对他们像家长对孩子一样体贴备至,使他们在大学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比如哈佛大学,它以学生的人生成功为自己最大的成功。如果你是一名新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有一位教授做你的导师,为你提供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任何问题的咨询和指导。如果你学业有困难,学校会免费提供课外私人指导;如果你经济有困难,学校会做出相应的资助调整。在学校的精心哺育和指导下,学生们走向社会后自然会对母校感恩戴德,成功后不忘反哺母校,对学校慷慨解囊,创立“捐赠基金(endowment)”。哈佛大学的基金每年都有可观收益,捐助基金已近350亿美元之巨。
国外评判大学的标准之一,是看这所大学校友的捐款占大学经费的比例。校友捐赠多的大学,一方面可见其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另一方面校友肯把钱捐给母校,也说明了学校对学生的成功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这儿也可以看出,美国大学之间也有竞争:看谁培养的毕业生日后更成功,谁的教育能给学生以后的人生产生更重大的影响。
哈佛商学院曾经向毕业生校友发动过一次募捐活动,计划募集5亿美元,结果最后募集到了6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原来的目标,其中,从该校获得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有三分之一慷慨解囊。
大学生开学典礼上有一句常用到的话: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这话虽然也是一部分事实,但是一所成功的大学应该是永远以学生为荣的,应该从学生一入校开始,就要以培养学生成功为目标,不放弃每一位学生,而不是等到学生成功成名后,才以之为荣。
美国的大学与我们国内高校不同的一点是,学校把校友捐助资金的绝大部分用在了给优秀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出最高薪挖来最杰出教授,提供足够的研究启动经费,创立新的学科等方面,而不是单纯地用于学校建筑的扩张、招生人数的扩大,这就吸引了更优秀的人才,并形成了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环。据报道,哈佛大学要求家庭年收入12-18万美元的学生,以家庭年收入的1/10支付学校的教育费用;家庭年收入12万以下的学生,支付比例降低;而家庭年收入在6万以下的学生,费用全免。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高等教育也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现象。比如,一些地方性的公立大学财政紧张,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只能通过涨学费、雇佣临时教师等措施来开源节流。这样,教育质量下降了,费用却没能减少。以马萨诸塞州为例,尽管该州是私立大学最集中的州,云集着哈佛、麻省理工、威廉姆斯学院等精英私立大学,个个有提供免费教育的实力,但该州2/3的大学生却就读于公立大学。这意味着,只有少数精英可以享受免费的一流教育,其他学生则只能接受收费的二、三流教育。美国人也认识到了教育的不公平会进一步导致社会的不公平,正在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小的往往是好的——“文理学院”
一旦进入美国的大学校园,你会发现有很多地方跟你想的不一样,既有内部体制方面的,也有外观布局方面的。比如说,在国内一年热似一年的学科,人们认为是当今最“吃香”的学院,可能会享有校园内的中心位置,拥有最新最现代化的教学楼,但与此相反的是,最“吃香”的专业或学院在美国的校园中却显得不那么恢宏显着。哈佛的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都是全世界引人瞩目的,但你会发现,它们都处于校园的“边缘位置”。
走进任何一所美国的研究型大学,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重要建筑往往就是“文理学院”,很少有哪一所研究型大学主校园的正门是法学院的大楼,新闻学院、商学院、教育学院等也从来不可能占据校园的中心位置。比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进大门正对的楼是文理学院下属的英语系,斜对面的楼是历史系、比较文学系等。文理学院在常青藤大学中往往占据着校园最中心、最引人注目的位置。形成这种布局并没有任何条文规定,这是在历史的传承中不约而同、自然而然形成的。大学的空间布局,无声地折射出它的教育理念。
一所大学的文理学院,往往反映着这所大学和从校门走出去的学生的文化底蕴。
曾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佛大学、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的杜维明教授在演讲中说:“大部分中国人不了解的是,美国教育体制的精髓是自由教育的四年制的文理学院。美国的根本精神和西方文化的精髓在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中。”文理学院的英文名称是liberal arts college,以本科教育为主,注重全面综合教育,课程包括艺术、人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门类。liberal含有“开明”、“开智”的意思,在香港,它被译为“博雅教育”。arts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艺术,而应该是素质、能力、思想等软性的能力,指的是欧洲中世纪教育传统中“七艺”概念——文法、论辩术、逻辑学、算学、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美国的大学承续了欧洲的传统,重视广义上的现代版的“七艺”,也就是文理双修,同时也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在大部分美国人的心中,文理学院代表着经典、小规模、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许多文理学院的学术声誉不亚于哈佛、耶鲁等名校,也是很多贵族或富商教育子女的首选。
文理学院的目标不在于教会学生具体的谋生技能,而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使其成为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人。因此,文理学院会教授古希腊哲学思想史,但绝对不会教授会计学。因为最初去文理学院就读的都是贵族后裔,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不是学习谋生的手段。他们培育的是社会的“领导人”,领导人可以没有具体技能,但要有广泛的文化背景、高度的道德和文化水平。
像斯沃斯摩尔、艾姆霍斯特、卫斯理这些文理学院,连研究生院都不屑于开办,一门心思营造优质的本科教育。每年的招考分数照样不亚于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文理学院的教育,给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能够满足大多数岗位的需求,学生在接受了四年高质量的通才教育后,步入社会或去研究生院进一步深造,都相当受欢迎。根据美国《新闻周刊》统计,美国着名的卫斯理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就读研究生的比例甚至高过了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
自由教育的文理学院,学费一般每年三四万美元,虽然学费很高,但是奖学金也高。如果一个孩子家境贫寒,但聪明用功,通常会获得各种各样的奖学金,有的学生甚至可以一分钱不花就能完成大学教育。因而从根本上看,个人是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能改变自己的阶级和社会地位的,美国社会也由此保持向上的活力,使源源不断的才智之士进入上层社会。文理学院与其他研究生院的不同之处在于,文理学院培养的主要是研究型人才,而法学院、医学院、商学院等研究生院直接面向社会和具体的岗位。
文理学院的师资力量往往十分雄厚,但学院的规模却相当小。通常来说,师生比例是大学好坏的重要指标之一。学生和老师的比例越小,学校越好,这样任何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最好的教授交流、进行面对面的教育互动,形成对话式的讨论班。比如,美国最优秀的几所文理学院,麻省的威廉姆斯学院师生比例是1:9,学生不足2000人;阿姆赫斯特的师生比例是1:8,学生人数是1600人左右。尽管美国着名大学的扩招压力逐年加大,但名校对于扩招仍然非常谨慎。曾任教于美国多所着名大学的比较文学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终身人文讲席教授刘禾在一次采访中说:“哥伦比亚大学的文理学院有四千多个在校本科生,如果想扩招50至100个学生,就必须进行慎重考虑,因为一旦把入学门槛降低,声望也会随之下降。我们跟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大学的文理学院都互相攀比,不敢轻易扩招。”普林斯顿大学仅有四千多名本科生,从2005年到2012年,本科生人数预计增加500人;斯坦福大学20年来,本科生在校数量增长了不足200人。
严谨的教风,高素质的师资
耶鲁大学校长每年在开学典礼都会骄傲地告诉新生:耶鲁教师几十年如一日,为知识的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们都是各自领域中的国际级领先者。斯坦福大学也特别强调教师的作用,认为大学教师必须具有战略眼光,能迅速捕捉新机遇,有策略实现自己梦想,能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断创造机会,培养出不受任何经验、行业、市场限制的敢于突破和实践的学生。
世界各国着名大学的共同经验证明,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决定大学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名校坚持让如诺贝尔奖得主、着名宇航员等科技名人为一年级新生上课。他们并不期待大师们能立即给学生传授什么高深学问,而是让学生在进校之初就能与某领域的顶尖研究者进行零距离沟通,在很高的起点上领悟科学和人生的真谛,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优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方面,更在于他们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知识至上、献身真理和科学的优良教风和学风。把追求科学和真理视为自己学术生命的学术领袖型教师,把发现和培养优秀学生视为天职的教师文化,使美国的高等教育成为全球无可争议的“领头羊”。每年的诺贝尔奖总会有几位美国学者,教科书中有那么多美国人的名字,并非偶然。他们之所以有如此令人瞩目的科技成果,恐怕跟他们大学里的严格教风不无关系。
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非常严格而具体。大学教师在接受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后,必须在上课前编写详细的课程提纲(Course Syllabus),并公布在校园网上,供学生查询和校方有关部门监管。课程提纲包含:课程目标、教材、参考书目、阅读材料、教学内容、进度、课后答疑、课程作业、习题课时、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学校监管部门可随时进行抽查,并在学期结束前依照教学提纲对教师进行考核。不管是教授或副教授,如果在若干年内考核得不到终身的称谓,就不得不退出。
美国大学老师和学生是相互制约的。加州有个专门的网站,上面有全州大学老师的背景资料和学生给每个老师打的评语,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名字后面会有几个红辣椒。对较苛刻的老师,学生就给一个或多个绿脸。学生不给老师好评语,无形中也就砸了老师的饭碗。
美国教师的授课方式有:
1.演讲(Lecture)——老师讲,学生听。
2.研讨(Seminar)——学生先自行看书或做完功课后,再到课堂上和老师讨论,多为小组方式,还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研讨会。比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系,几乎每周五都有一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有时是本系的教授主讲,有时则从校外聘请专家。系内师生不分老幼高低,大多欣然前往。主讲一般讲一个小时,之后是开放的提问和讨论,经常出现异常热烈的讨论和争论,一般大约30-60分钟。
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有问题可以随时举手向老师提问,老师在上课时,也会在每一阶段停下来问“有问题要问吗?”,然后再继续。老师上课喜欢讨论,你要是保持沉默,老师就慌了,以为你不喜欢听他的课,会很着急:“太安静了,太安静了!”他会主动找机会和你交流,主动把你拉进课堂讨论的热烈气氛中。同时,学生也敢于经常挑战老师的权威,其丰富的想象力有时超出老师的知识范围,老师也不知道的时候会很坦诚地讲:“我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答案跟我们分享么?”
不要像不像,要的是想象
我们的惯性教育思维往往设立样板,先定框框预设规范,纠结于“像不像”,而美国教育一开始就鼓励孩子创造,在现实生活和内心世界中开展全方位的自由想象。
美国大学认为课外活动并不是课堂活动的补充,相反,学生所学的4/5以上的知识都是从课堂之外获得的,因此学校和老师们很注意让学生从大自然中、社会中获取知识,经常鼓励学生们外出旅行,工厂、农场等哪儿都去;学到什么内容,就去考察什么内容。如果有的学生因家庭困难没钱出去,还会得到学校的积极支持,学校并不认为这种旅行或考察会耽误学习,反而认为这是最生动、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美式教育认为每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对所有问题做深入探究,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使自己的研究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他们注重研究性学习,通过让学生做课题,使其对某个主题有较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当学生深入研究一个课题时,需要查阅大量资料,思考需要解决的问题,做实验、写论文,还要应对质疑和答辩,甚至是权威人士的质疑。这种研究性的学习并不是只对大学生、研究生而言的,甚至是中小学生也有研究性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