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得好:兄弟如手足。兄弟就是同甘苦、共患难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兄弟扶持是幸福的。有人说过,人到老有三个宝:爱人,兄弟,阅历。可见,兄弟在人的一生中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兄弟情谊,血浓于水
孙棘是南朝宋武帝大明年间人,他的弟弟名字叫孙萨。在孙萨3岁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去世了,因此孙萨一直和哥哥相依为命。孙棘一直对弟弟照顾有加,随着孙萨慢慢长大成人,孙棘也到了娶妻成家的年龄,娶妻许氏。孙棘虽然成了家,但还一直承担着照顾弟弟的重任,孙萨也是个懂事的孩子,哥哥对自己这么多年的照顾,孙萨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一家人,兄嫂爱护弟弟,弟弟尊敬兄嫂,生活过得十分和美。
这一年,朝廷征召壮丁去防卫边关,弟弟孙萨应征去充军,但由于一些事情耽误了行程,以至于没有按期到达,根据当时的处罚条例,这种没有按期到达的壮丁是要被关进监狱里的。
消息传到孙棘夫妇耳朵里,嫂子许氏跟丈夫商量说,弟弟还没有成家立业,就要先进监狱,这是我们没有承担好照顾他的义务啊。孙棘本来就想替弟弟受刑,听妻子这样一说,就来到郡里,表示要代替孙萨受刑。
但孙萨坚决不同意哥哥这样做,他对太守张岱说,犯法的是他,而不是他哥哥,怎么能让哥哥替自己受罚呢,哥哥照顾了自己这么多年,自己已经不知道怎么报答哥哥了,怎么可能再连累他呢。
看着他们,太守张岱不禁起了疑心,他怀疑两个人只不过是想在对方面前做做样子罢了,于是他吩咐人将兄弟俩安置在不同的地方询问,但是兄弟俩依旧保持着原来的态度。张岱没有办法,只得请求皇上定夺。
皇上知道这事后,不禁也为两人的兄弟情义所感动,因此特意下诏赦免了他们。
“兄弟”一词很多人都会写,但做起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好,有些人会为了名利而疏远,有些人会为了金钱而分家。正所谓血浓于水,朋友还可以做兄弟,更何况是同血脉的亲兄弟,所以一定要珍惜这个缘分。
甘苦与共兄弟情
杨播,字延庆,北魏华阴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杨椿,一个叫杨津。
杨播为人忠厚,教子有方,他经常教育两个儿子要互相尊重、谦让。
在他的教育下,两个儿子白天一起学习,晚上睡在一个大床上,关系特别好。在吃饭的时候,兄弟俩只要有一个没回到家里,另一个是绝对不会动筷子的。邻居和乡亲都说他们俩是懂事的孩子,杨播每次听到别人夸他的儿子,都开心得合不拢嘴。
后来,杨播去世了,别人都觉得他的两个儿子关系会变得不如以前好,但让人意外的是,兄弟俩还是亲密如昔。即使他们后来都各自成了家,他们依然来往很密切。
有一次,杨椿喝醉了酒,连路都走不好了,杨津就亲自搀扶哥哥回家,伺候他睡下。由于害怕哥哥酒醒之后一时半会儿还照顾不了自己,杨津躺在哥哥身边,根本不敢合眼。等到第二天,他的精神还不如哥哥好呢。
后来,他们老来转运,在花甲之年都当了大官,但是杨津还是像原来的时候那样,每天早、晚都要问候哥哥一次,时时注意哥哥的身体和饮食情况。有时候,哥哥让他休息一下,不用那么操劳,他都对哥哥说,哥哥年龄比他大,多照顾哥哥一点是应该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有好多兄弟,但真正成为知己的兄弟不是很多。尤其时过境迁,地位和环境发生了变化后,还能成为同甘苦共患难的人,才是真正的兄弟。
兄友弟恭
苏轼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只有一个弟弟,名叫苏辙。苏轼、苏辙同为北宋时的大文学家,同在政坛上达到巅峰,而且相互关爱扶持,实在是让人羡慕。
苏辙曾说“辙幼从子瞻(苏轼)读书,未尝一日相舍”,“手脚之爱,平生一人。幼而无师,受业先君。兄敏我愚,赖以有闻。寒暑相从,逮壮而分”。
苏轼的性格开朗活泼,有什么话也经常直接说出来,从不怕得罪人,而苏辙个性沉稳,不喜欢多言,他常常担心哥哥会因为说错话而遭殃,因此恭恭敬敬地请哥哥苏轼要小心,而苏轼也很愿意接受弟弟的劝导,虽然他自己做不到,但也很欣慰弟弟一心为自己担忧。
因为官场上很难见面,苏轼有一次一连六年没有见到弟弟,在中秋之夜,他因为思念弟弟而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其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名句。
在“乌台诗案”中,哥哥苏轼身处险境,苏辙愿意以自己的官爵为长兄苏轼赎罪,结果被贬为筠州监酒。后来苏轼第三次被贬,居于儋州(位于海南),而苏辙也因为哥哥而受牵连被贬雷州。苏轼居海南,苏辙居雷州,正是一南一北隔海相望,但是苏辙对哥哥的敬重和关爱没有改变。
中国历史上能有苏轼这样一个伟大的文人,弟弟苏辙的关爱和感情上的支持功不可没。他们这一对文坛兄弟,真正做到了十义中的“兄友弟恭”。
兄弟情是人生的财富
韩邦靖,字汝度,明朝朝邑(今陕西省大荔县)人。韩邦靖还有一个哥哥名叫韩邦奇,韩邦靖和哥哥从小都非常勤奋好学,两个人一起考中了进士,后来韩邦靖被派到大同,官任山西参议。
韩邦靖在大同期间,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深受百姓爱戴和拥护。有一年山西大同赶上了荒年,饿殍遍地,韩邦靖看到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就上奏朝廷恳请赈济灾民,对此,朝廷置若罔闻,韩邦靖觉得自己没有为百姓尽到一份力,十分抑郁,于是就请辞回家归隐。当地的百姓听说之后,就自发组织起来,含泪挽留他,韩邦靖虽然不舍,但因为已经对朝廷失去了信心,所以还是含泪告别大同百姓,回到家中。
回到家中不久,哥哥韩邦奇生了重病,韩邦靖不分昼夜地伺候了哥哥一年多,他亲自给哥哥熬药,等到端给哥哥吃之前,他都要先尝一下冷热。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韩邦奇的病慢慢痊愈了。
后来,韩邦靖因为担心哥哥的病,加上担忧山西大同百姓的疾苦,积劳成疾,也卧病在床,这个时候,韩邦奇顾不上政事繁忙,亲自照顾弟弟三个月。韩邦靖因病去世,他的哥哥穿了五个月的孝服,每天都只吃一些简单的饭菜,当地的百姓被这两个兄弟深深地感动了,就为他们立了一块孝悌碑。
后来,韩邦奇为了完成弟弟的遗愿,也请求朝廷让其到大同做山西参议,朝廷准许了他的请求。他来到大同之后,当地百姓知道了他是韩邦靖的哥哥,都激动地哭着出来迎接他。
兄弟的情,是有情有义的,不会因为时间与周围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感情的真挚是难能可贵的,人的一生当中能有这样的兄弟足矣。所以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兄弟情,因为这不仅仅是一份情义,更是你人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
兄弟和睦,互相友爱
曾国藩在京为官后,几位弟弟也想一同去京城长长见识。曾国藩由于在京城尚未站稳脚跟,不能完全答应弟弟们的要求,只有九弟国荃和他在京待过一段时间。四弟、六弟由于年纪轻不懂事,就和他产生了一些矛盾。在一段时间的“冷战”之后,弟弟们给曾国藩寄去一封长信,将心中的不满尽数说出。
曾国藩看完信后,心中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看到弟弟们一心求学,害怕的是自己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意愿,会因此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他在信中对父亲说:兄弟和睦,即使是穷困的小户人家也能兴旺;兄弟不和,即使是世代的官宦人家也会落败。孩儿深知这个道理,所以请父亲教导我们兄弟,时刻要把兄弟和睦摆在第一位。
曾国藩出生在一个大家庭,兄弟众多,曾国藩一直都非常重视家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作为一家的长子,他很注意做好表率。曾国荃在京读书时,有一段时间和他产生了隔阂,赌气不肯用心读书,只想着回家。曾国藩很着急,反观自己和夫人都没有怠慢之处,询问原因,曾国荃又不肯说。于是,曾国藩就赋诗一首,规劝曾国荃兄弟之间当以和睦团结为重。曾国荃看了之后,略有好转,但仍不肯用功。曾国藩只好写信告知父亲,把产生问题的根源归结为自己不能友爱兄弟,不能以高尚的道德和行为感化兄弟,后来在父亲的教导下,兄弟二人终于和好如初。
曾国藩与兄弟的相处之道,有一点非常可贵,那就是当矛盾产生时,曾国藩都能反思自己的过失,绝不对弟弟横加指责,而是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即便是面对诸位弟弟的无端怨恨,也能设身处地地予以宽慰和谅解,体现了作为长兄的涵养和大度,这些都为弟弟们互相友爱做了良好的示范。
身为兄长,在兄弟之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如果自己做得不好,那么弟弟们很可能以兄长的行为标准来做事,如果兄长都不能做到包容,那么兄弟间的和睦也就不大可能实现了。在这一方面,曾国藩认为,兄弟本是同根所生,不过是时间先后之别,原是一脉同气,本就不该有过多的争端。可是现实中却有很多为了利益而争的兄弟,他们为了钱财而恼怒,甚至兵戎相见,手足相残。这是人间的悲剧,也是家庭的悲剧。
与兄弟相争,还可能让别人觉得我们没有气度,不值得信赖。试想,一个连自己的兄弟都容不下的人,又怎么可能跟别人相处得好呢?所以,应该心平气和地跟兄弟们做好交流。只有大家互相关爱,我们才可能拥有一个温暖而又温馨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