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新时期青少年伦理与道德读本
28459400000021

第21章 节约自制,以俭为美(2)

“穷万民之财,以供一己之欲,一旦民穷盗起,社稷丘墟,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但汉文帝深懂此理,在做代王的时候,对民间疾苦就有较多的了解,登基后他更是体恤民情,崇尚节俭。他曾想造一座露台,请工匠预算费用,约需百金。汉文帝就说:“这么多钱,是十家中等民户的产业所值,我承继先帝的宫室,经常害怕自己无德行而辱没了先帝的英灵,为什么还要修这座露台呢?”所以为了节省仅“百金”,就舍弃了建台的想法。

这对于一个封建帝王确实不容易,要是跟秦始皇的骊山陵相比,汉文帝的严格要求自己都有些过分了。他在位23年,“扣除烦苛,与民休息”,“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

“举案齐眉”的故事

“举案齐眉”讲的是东汉文学家梁鸿和妻子孟光的故事。

梁鸿博学多才,虽然家里很穷,但是因为品德高尚,所以上门说媒提亲的人很多,但都被他婉拒了。同县一个叫孟光的女子年已三十,仍然挑挑拣拣不肯出嫁,父母问她原因,她说:“要嫁就嫁梁鸿那样贤能的人。”梁鸿听说之后就迎娶了她。

孟光过门之后,就将家里内外装饰一新。而梁鸿却接连七天都不答理她。

孟光就问梁鸿:“我听说你品行高洁,拒绝过很多求婚的人。如今我有幸被您看中,却不知我做错了什么事,您从来不和我说话。”

梁鸿说:“我想要娶的妻子,是能够穿着粗布衣服,和我一起隐居山中的人。如今你穿着华丽的绢织衣服,涂脂抹粉,并非如我所愿,所以才会冷落你。”

孟光听后,恍然大悟:“原来这是您的志向,我已备好隐居之服。”于是换上粗布麻衣来见梁鸿。梁鸿见了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妻子。”不久之后,他们去了霸陵山中,过起了隐居的生活。

后来夫妻二人又迁到吴地。每次梁鸿从外面回到家中,孟光给他做好饭,低头不敢仰视他,而是将盛饭的托盘举到同她眼眉一样高的地方。人们称赞他们夫妻二人:“这对夫妇真是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啊!”

现在有的人花钱如流水,挥霍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有些人,对任何物品都讲究时髦,比如服饰、日用品、饮食等都想要最好的、最流行的。节俭的观念,对于他们来说,好像从来就不曾有过。其实,节俭是最不应当被遗弃的一种美德,而挥霍则是最不应有的一种行为。

节俭朴素的曹操

东汉末年是英雄迭出的时代,曹操是东汉末年英雄中的英雄。虽然人们对他有“治世能臣”与“乱世奸雄”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矛盾评价,但谁都不能否认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三国志》里面写到曹操,曾有这么一段话:雅性节俭,不好华丽,后宫衣不锦绣,侍御履不二采,帏帐屏风,坏则补纳,茵蓐取温,无有缘饰。攻城拔邑,得靡丽之物,则悉以赐有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

四方献御,与群下共之。这段话可以作为对曹操之节俭所作的综合性评价。

如果说节俭是曹操性格特点的外在表现,抑制贪欲则是其内心基础。建安十五年(210年)十二月,曹操在令中公开宣示了自己的经历和政治抱负,称自己“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同时宣布退回皇帝所封的阳夏、柘、苦三县2万户的封地,只留武平1万户。

建安十八年五月,汉献帝派御史大夫郄虑策命曹操为魏公,曹操上书答谢时说了很有名的四句话:“列在大臣,命制王室,身非己有,岂敢自私。”直到建安二十四年冬东吴孙权上书称臣,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还骂他“是儿欲踞吾著炉碳上耶”!

曹操不仅自己不好华丽,也要求子女、后宫都做到节俭朴素。“公女适人,皆以阜帐,从婢不过十人。”曹操夫人卞氏常说,“居处当务节俭,不当望赏赐,念自佚也”,“吾事武帝四五十年,行俭日久,不能自变为奢”。

曹操的节俭,还可用他对待后事的态度来说明。他认为世俗丧葬之俗“繁而无益”,所以在生前便根据四季的不同各做了四季送终的衣服,盛放在四个箱子里,并在箱子上分别写了“春”、“夏”、“秋”、“冬”四字以示区别,并遗言“有不违,随时以敛。金珥珠玉铜铁之物,一不得送”。在建安二十五年临终前留下的遗令中,他谆谆告诫他的臣子,天下还没有安定,不能遵照古代丧葬的制度。他死后,穿的礼服要像活着时穿的一样。文武百官应当来殿中哭吊的,只要哭上十五声即可,安葬以后,便都脱掉孝服;那些驻守各地的将士,都不要离开驻地;官吏们要各守其职。

做人不可炫富

王恺,字君夫,晋代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地人,名儒王肃之子,晋武帝司马炎的母舅,官至龙骧将军、骁骑将军、散骑常侍,生活极其奢侈,曾得武帝相助,与石崇斗富。

王恺为了炫富,在饭后用糖水洗锅,而石崇则点蜡烛烧饭;王恺做了四十里的紫丝布步障,石崇便做五十里的锦步障。尽管晋武帝在暗中对王恺多有帮助,但王恺还总是落在下风。

有一次,晋武帝赐给王恺一棵近二尺高的珊瑚树,枝条繁茂,堪称稀世珍宝。得到宝贝的王恺想要凭此扳回一局,他跑到石崇家向石崇展示了自己的宝贝。没想到石崇看后,便用手中的铁如意将珊瑚树击碎。王恺感到惋惜而又愤怒,认为石崇这是在嫉妒自己的宝贝,石崇却说:“这不值得发怒,我赔给你就是。”

于是命下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部拿出来,这些珊瑚树当中,高三四尺的有数棵,而像王恺那样的则更多。王恺看后,感到很是失落。

石崇不但是跟王恺斗富,他甚至跟皇帝也较劲。据《耕桑偶记》记载:外国向晋武帝进贡火浣布,晋武帝制成衣衫,穿上后就去了石崇家。石崇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却让家里的50个下人身着火浣衫迎接晋武帝。

晋武帝死后,皇帝司马衷即位,不久便爆发了“八王之乱”。在乱战中,石崇因为财富太多被赵王伦派兵杀死。

一个节俭的人懂得珍惜所得的来之不易,自然也懂得珍惜他人的所得,能为他人节约。而这样的人才是最受欢迎的。而太过于大手大脚,炫耀自己的富有往往会给自己带来麻烦。

隋文帝节俭治国

隋文帝在称帝以前,很了解暴虐的统治不得人心。现在他自己当了皇帝,唯恐重蹈覆辙。特别是,他感到自己当皇帝太容易,怕人心不服,所以总是警醒自己,谨慎地处理政事,注意节俭。

他教训太子杨勇说:“自古以来,没听说有奢侈腐化而能长治久安的。你是太子,应当注意节俭。”他很注意皇亲国戚的行为,他们要是犯了法,也一律严惩。他的三儿子秦王杨俊在灭陈的时候立下战功,受到奖励。后来,杨俊觉得自己是皇子,又有战功,生活越来越奢侈,根本不把法律放在眼里。他指使手下的人放高利贷,敲诈勒索,使许多小官吏和老百姓倾家荡产。隋文帝听说以后,特地派人去调查处理,把杨俊手下的人抓起来几十个。

可是,杨俊不但不收敛,胆子反而越来越大。他模仿皇宫建造自己的宫殿,还搜罗许多美女,日夜寻欢作乐。隋文帝知道了这些情况非常生气,下令罢免了杨俊的官职,把他禁闭起来。

隋文帝规定,宫中一般士人,便服只用布帛,饰带只用铁铜骨角,禁使金玉,更不允许宫女妃妾涂脂抹粉。为了保证节俭政治的施行,隋文帝执法如山,对贪官污吏,无论远支近亲,还是权贵重臣,一律严惩不贷,不少人被处以死刑。

文帝还率领饥民去洛阳吃饭,好言抚慰扶老携幼的百姓,碰到道路不平的地方,就令左右帮助饥民挑担子。隋文帝深深懂得,躬身节俭,能取得广大民众的支持,以巩固自己的新生政权。

隋文帝在位24年,“躬节俭,平徭赋”,节俭政治始终贯穿着他的全部行政,因而使隋初年间一度出现“仓廪实,法令行,君子闲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的繁荣景象。

唐太宗艰苦奋斗,勤俭治国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在提倡节俭方面,唐太宗为群臣做出了表率。他最初住的宫殿是隋朝时修建的,很破旧。唐太宗经常对身边的大臣说:“当初隋炀帝掌权时,皇宫里面珠宝遍地,美女如云。可是隋炀帝还不满足,还要搜寻天下的奇珍异宝,弄得百姓不得安宁,最后才导致国家的灭亡。这些不能在我们唐朝君臣身上重演,我们一定要时时注意节俭,知道满足。否则,百姓苦到无法生活的那一天,就会反对我们的。”

唐太宗是这样想的、说的,也是尽力去这样做的。有一次,唐太宗要到蒲州去视察。蒲州刺史赵元楷认为这是讨好皇帝的好机会,于是在唐太宗没有到蒲州之前大规模地翻造房屋,建宫行宫,并且大量搜集奇珍异宝,作为室内的陈设,想用这种办法来讨唐太宗的欢心。哪想,唐太宗到达蒲州后,见行宫修得过于奢华,殿中珍玩过于讲究,非但没有领情,反而十分生气。他当即把赵元楷叫到自己跟前,指着宫中一件件奇珍异宝说:“你这么奢侈浪费,是不是忘了隋朝是怎么灭亡的?”就这样,一心想溜须拍马、讨好君主的赵元楷,在唐太宗面前,讨了个没趣,碰了一鼻子灰。

唐太宗还重视对子孙后代进行艰苦奋斗的俭朴教育。贞观七年,唐太宗对魏徵说:自古以来各个朝代的王侯,能保全自己和江山的很少,都是由于贪图奢华,骄奢淫逸,不知道亲贤人远小人产生的后果。他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都要记住历史的教训,并作为日常行为规范。他命令魏徵把历史上帝王子弟善恶成败的事例编辑成书,送给各位王子学习,要求他们把这本书中的经验教训作为立身之本。

勤俭节约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历史上有许多仁人志士都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立身之根基、持家之要诀、治国之法宝。中国历史上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的出现,其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的艰苦奋斗、勤俭治国的清明政风的结果。

宋太祖教女节俭

俗话说:“天上神仙府,人间帝王家。”皇帝是一国之主,金银财宝可以任意享用,应该说是人间最富有的。皇帝的女儿是公主,也一定可以打扮得像天仙一般。可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却不一样,他不但生活俭朴,反对奢侈,还严格教育子女生活上也讲究俭朴。

有一次,他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着一件羽绣饰的华丽短袄去见他。宋太祖见了很不高兴,命令女儿回去后马上脱下,以后也再不要穿这样贵重的衣服。

魏国长公主很不理解,不高兴地说道:“宫里翠羽很多,我是公主,一件短袄只用了一点点。有什么要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