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黄(1533-1606),明代学者。字坤仪,初号学海,又号了凡,祖籍嘉善(今浙江),迁居吴江。童年丧父,以母老遂弃科举之业,改学医术,以养生济人。后偶遇高士,听其说教,重操举业以求仕途。后中进士,授宝坻知县。在任上开沟屯田,筑堤防海,植柳截沙,减税轻役,甚有政绩。不久升任兵部职方主事。赴朝鲜抗日时,提督李如松部下割百姓之首充倭寇之头以冒功,他当面指责,为李如松所恨。回国后,李如松以十条罪状参劾袁黄,于是免官归里。居家十余年后谢世,享年74岁。
家训原典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学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贡入燕都a,留京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归游南雍b,未入监c。先访云谷,会禅师于栖霞d,对坐一室,三昼夜不瞑。……余曰:
“孟子言:‘求则得之,是求在我者也’。道德仁义可以力求,功名富贵如何求得?”云谷曰:“孟子之言不错,汝自错解了。六祖e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f。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
……即命当显荣,常作落寞想;当顺利,常作拂逆想;即现颇足食,常作贫窭g想;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h;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凡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搁一生。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中至正之理,熟玩而勉行,毋自旷也。
《了凡四训》
注释
a贡:明、清两朝由府、州、县学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叫贡生。贡入,即由地方推荐到京求学。燕都:即今北京,明代国都,古燕地,故称燕都。
b南雍:雍,辟雍,本为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以水池,前门外有便桥。后代指古代的太学。明代迁都燕京后,称设在南京的国子监为南雍。
c监:指国子监。当时最高学府。
d栖霞:着名佛教寺院,在南京东北栖霞山,佛教三论宗的祖庭。
文中“云谷”是寺中的禅师。
e六祖:中国佛教禅宗的第六代祖师惠能(638年-713年),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生于新州(在今广东)。中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佛教高僧之一。
f“一切”句:佛家认为祸福吉凶都是念头里累念积虑变形出来的现象,积善可得福报,犹如播种田地,秋获其实,故有“福田”之称。
方寸:指方寸大小的心间。
g贫窭(j&):贫乏,贫穷。
h愆(qi`n):罪过,过失。
译文
我童年丧父,老母亲让放弃科举去学医,说可以供养自己的生计,可以帮助别人,而且学得一门技艺功成名就,是你父亲一直以来的愿望。
我被推荐进入首都燕京做贡生,留京一年,整天静坐,不读书。回来后游访南京的国子监,没有入监读书。先去拜访云谷禅师,在栖霞寺与禅师相会,在一个房间里对坐,三昼夜没有睡觉。……我问:“孟子说,追求就能得到,这是说追求那些本性具有的东西。道德仁义可以竭力追求,功名富贵怎么能求得呢?”云谷禅师说:“孟子的话不错,你自己理解错了。六祖惠能说:‘一切福田,不离寸心。从内心寻觅,感求之事都能达成。’追求内在的东西,不但能得到仁义道德,也能得到功名富贵,内外兼得,追求有益于得到。如果不返向自身内心省察,而只是向外追求,那就追求有追求的路径,得到与否听天由命了,内外都荒废了,所有没有好处。”
……即使命运正当显达荣耀,也应常常设想到寂寞冷落;正当顺利时,常常设想到不如意;即使现在颇为富足,应常常设想到穷困;即使人们都互相爱敬,应常常设想到恐惧;即使家世声望很高,应常当自己出身卑下;即使学问非常好,应常自以为浅陋。远思弘扬祖先的贤德,近思弥补父母的过错;对上想着报效国家恩德,对下想着为家中造福;对外想着救别人的急难,对内想着制止自己闲时的邪念。一定要天天发现自己的缺点,天天改正过错。只要一天不省察自己的过错,就一天安于自我肯定;一天没有发现需要改正的错误,就一天没有机会进步。天下聪明俊秀的人不少,之所以他们的德没有进一步提高,事业没能开拓广大,都只为“因循”二字耽误了一辈子。云谷禅师传授的立命的说法,是最精深最中正的道理,应反复体会而尽力实行,不要自我荒废。
评析
袁黄是袁仁之子,小时候立志学医,受术士孔先生指引,走上了读书仕进之路。当时,高僧云谷禅师对袁黄阐述了一套“立命”学说。“命”
不是外在左右人的神秘力量,而是由内心方寸之地产生的生命意志。追求这种生命意志,不能有过多利害、得失的思虑,只要确立了一种价值和意义就达到了个人修养的理想境界。和尚指出,修身就是行善改过,“克广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云谷禅师的“立命”说,显然是与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和禅宗所标榜的心本学说密切相关。肯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格主动的意义,这有相当的进步意义。文中提到的“因循”二字,是指守旧法而不思进取、不知变更。这正是我们民族长期存在的弱点,总认为古已有之,从来如此的东西,就是天经地义的。
当然,这篇家训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比如,认为只要行善积德,便能无往而不胜,而完全忽视客观世界的规律和对人的制约,其流弊会导致虚妄。认为行善积德就能得福免祸,这仍然不脱因果报应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把善手段化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