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的形象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山海经》说:“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可见其外貌很恐怖,还是位散发灾疫的凶神!
在“汲冢竹书”《穆天子传》中,西王母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女性统治者,并与周穆王在瑶池宴饮。《汉武帝内传》则称西王母是一位相貌绝世的女神,并赐给汉武帝三千年才结一次果的蟠桃。这样西王母从一个半人半兽的“怪物”,演化成了有人形且容貌娇美的女性,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变身。而神话当然不可全信,但现在有学者考证西王母确有其人。王母娘娘是古代青海、西藏一带游牧部落的女酋长。而且,西王母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部落(国家)的称号或女酋长世代沿袭的一种尊称;还考证出位于青海省天峻县西南二十千米处的一个几十米深的山洞,就是西王母当年的居所。
但民间对西王母的传说更加具体化,把王母娘娘演化为一个操有不死之药,具有赐福、赐子及化险消灾、长生不老法力的吉祥神。在民间善男信女心目中的地位特别高,其影响遍及全国各地。
土地神
人们对土地神的崇拜其实和土地有着很大的关系。土地,是人们生长和生活的直接依赖对象,是人类很早便意识到的自然资源之一,所以人们对土地怀有感激和报恩的思想。同时,由于地上各种事物变化无常,有时带来丰收,有时也带来灾难,令人们对土地又敬又怕,因而试图取悦它,以求庇护。于是创造了土地神进行供奉,希望人寿年丰,天下安宁。
土地神是我国民间广为奉祀的神。只要有人烟、村落的地方,都敬土地。可是由于城市中以供城隍为主,因此土地神的辖区大大缩减了。
有关土地神的传说很多,有的布衫草履,如田夫状;有的家室齐全,老少满堂。这也是民间后来出现土地公、土地婆的原因。
从汉代起,土地公全部有了人名,各地分别演绎成大禹或勾龙。三国时,钟山的土地神为蒋子文。元朝时,沈约迁葬其父亲于金陵,舍墓为普静寺,所以寺僧祀沈约为土地神。
所有土地神,都是历代的有功之臣,又因为他们也是山林、川泽之神,所以,他们又是地祗。土地神,实际上就是合地祗人鬼为一的神灵。
民间还总有某人死后,受天帝赐封为某地土地神的传说。而且土地神也与阳世的官吏相同,需要更替轮换。土地神在民间成了与普通百姓最接近,慈祥可亲,却又神通有限的神灵。
城隍神
城隍神,是城市的守护神。“城”,就是城池;“隍”就是干涸的护城河,“城”和“隍”都是保护城市安全的军用设施。中国早在周代就已开始祭祀“水墉”神,水墉神被认为是城隍神的前身。起码在南北朝时期,民间已经为城隍神建庙供奉。从南北朝以后,“城隍神”一词屡现于官编史籍。到明代,城隍信仰达到顶峰。根据统计,明代全国有城隍庙1472座,也就是说当时在每个城市中最少有一座城隍庙,城隍神也被列入国家祭祀神灵范围。
因为城隍神是城市的保护神,城市居民对城隍神祭祀时更加小心。围绕着城隍信仰,产生了各种宗教活动和民俗活动,其中一项就是每年热热闹闹的“三巡会”,其他的诸如城隍庙会等也连年不断。
女海神妈祖
海上保护神天后,又称天妃、天上圣母,俗称妈祖。传说她姓林名默,宋朝人,宋建隆元年(960)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于福建莆田湄州湾贤良港的一个渔村父林愿,官至都巡检。
传说她从出生至满月都不啼哭,父母便为她取名默,人们称她默娘。
默娘自小聪明,曾从师读书,过目不忘。她知天文,熟水性,懂卦爻,晓医理。她心地善良,更有神力,多次搭救遇难船只。默娘16岁那年,有一天随姐姐去井边打水,忽见井底一道金光,姐姐被吓跑了,而她提起水桶,见有一双“铜符”,于是取下戴在身上。她突觉身轻如燕,有了腾云渡海的本领。一次林愿与四个儿子分乘五条船去福州办事。半夜默娘手脚乱动,被母亲推醒。她睁开眼怔怔地对母亲说:“我爸爸和哥哥的船遇上了风暴!”还埋怨母亲说:“刚才我正两手各拉一条船,两脚又挂上两条船,口里还咬着一条,本来没事了。可你一喊,我口一张,口里咬的那条是我大哥的船,我大哥可能出事了!”母亲听后大惊失色!几天后父兄们回来,哭诉海上遭遇风暴的经历,说大哥的船已沉没海中。并说风起之时见一女子牵五条桅索而行,才渡过险境。这时全家才明白,原来是林默“出元神救父兄”!此事是梦境巧合还是真实的,没人知道,反正传扬出去,越传越神。都说林姑娘是龙女,常常梦中救助海难。
林姑娘长大后不愿结婚,经常乘船渡海,云游岛屿之间。凭着一身好水性和一副菩萨心肠,热心救助危难,在海上数次救护遇难渔民和客商,被人们誉为神女、龙女。她的海上救难事迹,在莆田广为传扬。
林默于28岁那年九月初九去世。去世那日,湄峰山上,彩云冉冉升腾,于是人们认为是神归仙境,在其家乡建庙。
妈祖崇拜自宋代以来,遍及我国沿海各省及南洋群岛。潮汕妈祖庙甚多,单南澳岛就有18座,汕头市区也有十多座,其中妈屿、升平路头、厦岭、华坞四座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居民历来崇拜妈祖,尤其是商民、船民、盐民尤重视,船民船中都祀妈祖神像。
农历三月二十三是天妃的生日,这天各地均要举办隆重的道场活动。
除进香外,还要观光“出会”活动。人们将天后及眼光、耳光、斑疹、送生等诸位娘娘的神像用木辇抬着,沿街“出巡散福”。一路上香火不断。
同时还要表演各种民间杂艺,如高跷会、八仙庆寿会等。届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常。有远处赶来进香者,高拉字帘,上书“百里进香”字样,以表虔诚。
妈祖被誉为世界性的女海神。如今妈祖的信徒在全世界已达1亿以上。妈祖神话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也是华夏文明的一个一组成部分。每年三月二十三日神诞隆重拜祭,即使不拜者也常在这一天吃炒面、卤鹅。
保生大帝
原名吴本,北宋人,出生于今漳州市龙海县角美镇之自礁村,后迁今厦门市海沧镇之青礁村。他是个悬壶济世的名医,被后世奉为神。他有多种称谓。福建、台湾、粤东一带的保生大帝庙,都是祀他的。但许多称为真君庙或慈济庙者,究竟是祀吴本,还是祀晋代的名医吴猛及其门徒许逊,则有些含混不清,因为他们都有“真人”、“慈济”的封号,老百姓都称为真君。明隆庆《潮阳县志》记载,吴猛真君曾“神游于邑之西乡,往往托医药救人,乡人因号其地日仙陂”。当地在北宋熙宁年间已建有“慈济堂”,明万历改“炼丹古庙”。潮阳各地从炼丹古庙分香火建庙者,应是祀吴猛的。但民间故事及一些文章却说吴猛曾到过潮阳,将神话的“神游”误解为真的来过潮阳,神话成为“信史”。老百姓信仰神多是跟着神话走的,文人下笔却要分辨清楚。近年闽南一些学者研究吴本,考证甚详,除神话外,更从历史、文物、医学、民俗等侧面进行研究,还神的本来面目,这是有价值的。
龙王
龙王本是中国古代幻化出来的动物神,在古代神话传说中属于象征祥瑞的“四灵”(龙、凤、麟、龟)之一。它通常被赋予降雨的职能。龙又能化身为天子,所以又成为古代帝王的象征,认为历代帝王都为龙种,故有“真龙天子”的说法。龙王信仰遍及全国各地,由原来的动物神渐渐地人格化了。凡有水之处,无论江河湖海,渊潭塘井,都驻有龙王,司职该地的水旱丰歉。随着龙王庙的四处兴建,龙王成了中国一位广受崇祀的未由。
灶神
相传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仪表不凡。妻子丁香,非常孝顺公婆。
后来张单外出经商发了财,移情别恋妓女海棠,最后休了丁香。丁香嫁给贫穷老太婆打柴的儿子。海棠好吃懒做,失火烧光了家财,丢下张单改嫁了。张单只好流浪乞讨。
腊月二十三,他到丁香家讨饭,被认出后非常羞愧,一头钻进灶膛憋死了。因为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都姓张),因此玉皇封他为灶王。
灶神,顾名思义应是司灶之神,然而中国的灶神偏偏位在灶但不管灶事,以上天特派员的身份住在每户人家,专管监视人们的言行和搜集善恶功过,以便每年腊月二十三(一说二十四)上天说事,即向玉帝报告。
灶神便成了玉皇大帝的耳目!天庭对每户人家全年的表现以及应采用的奖惩方式,全视灶神的汇报情况而定。在诸神中,有关灶神的忌讳最多。据《敬灶全书·灶上避忌》讲,不能用灶火烧香,不得击灶,不得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得在灶前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唤、唱歌,不得在灶前小便、吐唾沫,不得在灶前赤身裸体,月经未结束的妇女不得经过灶前,披头散发者不得上灶烧饭做菜,不得将污脏的东西送人灶内燃烧。
由于人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灶,稍不小心就可能犯了禁忌,冒犯了灶王爷,因而,在灶王爷上天之前,人们必定隆重地祭灶,供上吃喝。整个祭灶过程如同一次行贿,祈求灶王爷“多说好话,少说坏话”、“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灶神的崇拜,从早期的企求降福,到后来的期盼避祸,间接地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己命运的茫然无助,只好将自己遭遇的各种吉凶祸福托之于神。而对灶神不许有怨言、说怪话、发牢骚的种种禁忌,则被统治者加以利用,成为束缚人们观念的一种工具。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祭灶的习俗渐渐淡化.官将会慢慢远离人们的生活。
井神春节,人们都在年三十上午、下午挑水,家家户户都从水井里挑满自家的水缸、盆和锅,以备三十晚、初一、初二这三天使用。这一活动也叫“拜井神”,意思是井神一年来为村里人供水辛苦了,过年这几天也让井神休息几天,以便新的一年井水更旺、更甘甜、更清澈。
关于井神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故事:元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吴湛的人,家住在荆溪旁。此地有一泉水,十分纯净甘甜。周围居住的人们都饮用这口泉水。吴湛是个勤劳并且喜欢干净的年轻农民。他父母双亡,还未婚配,自己一人生活。他喜欢帮助乡亲们。他看见泉水周围没有遮拦,易于落人脏物,于是找来竹子编成篱笆,把泉水围起来,便于大家饮用。一天,吴湛在泉水边看到一个白田螺,捡回家放在水缸里。此后,当他每天干完活回来时,热腾腾的饭菜已经摆好了,他感到惊奇。一天,他躲在窗外偷看,见一个漂亮的女子从田螺壳中出来,走到灶具旁切菜做饭。吴湛赶忙冲进屋去,女子吃了一惊,来不及归壳,只好实话实说:“我本是泉神,因君敬护泉源,并知君独居,所以前来为君准备饭菜。君吃了我做的饭,当会得道。”说完就不见了。
厕神
上元节的时候,居家妇女要迎厕神。说起来这个风俗很奇特,节前的一天,拿粪箕一只,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再用银钗一只插箕口,放在坑厕侧设供。同时,另设供案,焚香点烛,让小辈对它行礼。
厕神也叫紫姑神,六朝时就有信仰。《显异录》中说,紫姑是莱阳人,叫何媚,被李景纳为妾,遭到李景妻子的妒忌。在正月十五那天,被杀死在厕所。后来天帝悯之,把她任命为厕神。名为厕神,但紫姑并非主厕事,而是能先知。所以,民间多以箕帚、草木或筷子着衣簪花,请神降附。妇女们就将自己的心事向其诉说,或代未出嫁的女儿祈祷。
有人说,紫姑是杜撰出来的名字,其实指的是西汉时的戚夫人,她是死于厕所的。后来“戚”变成了“七”,又转化为“紫”、“子”,是音近而变了称谓。虽然这都是传说,但宋代文豪苏东坡却写过一篇《仙姑问答》,形象地描述他与紫姑对话的情景;后来又说在广州见过她的真身,说她多才多艺,“赋诗立成,有超逸绝尘语”。
月老
历史上最早记载月老的是唐人李复言在《续幽怪录》中记载的关于韦固娶妻的故事。元和二年(807),一个叫韦固的人,是个孤儿,四处游荡。有一天,他来到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住在一家旅店里。一天晚上,他在院子里看见一位老人坐在月下翻检书信,身边的布袋子里装有许多红绳。韦固就问:“这细绳要用来做什么?”老人仍低着头说:“这是绑夫妻的脚的,即便是仇人之家、贵贱悬殊、远在天边、身处异地,只要是系上了,就会结成夫妻,无论如何也逃不掉……”
韦固问自己将来的妻子是谁,老人说明天你跟我走就能看到。第二天在街上,他们看到一个瞎老婆婆抱着个三岁的小女孩。老人说这女孩就是韦固的妻子。韦固听后大怒,找刺客去行刺那小女孩。刺客胆怯,慌乱中用刀子戳了女童一刀,就赶忙逃走了。韦固后来参军,英勇作战,屡立战功,升为参军。得到王刺史的赏识,便将女儿嫁给了他。韦固见新娘娇媚可爱,就是眉间老粘一朵贴花。韦固问她原因。新娘说小时因家中变故,一时与奶娘相依为命。一次在熟睡之时,被歹人刺中,险些丢了性命。后来被王刺史收为养女。韦固听后大惊,这才恍然,果然被月下老人言中,知道自己最终没有逃过月下老人系的红绳,又愧又喜,就把实情告诉了妻子,但妻子并未怪罪于他。
这便是“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由来。月老就是中国古典爱情故事中的“牵绳者”,这就是千百年来许多人供奉月老的原因。
“月老拴红线”是“婚姻前定”宿命论的说法。它成了旧时代悲惨婚姻的“理论根据”,但也给古时青年男女以美好的向往。
至于拴红线,后来成为一种婚礼仪式,唐代就有记述。到了宋代,逐渐演化为“牵红巾”,宋人吴自牧在《梦粱录·嫁娶》中有详细记载。到了清代,又演变在婚礼中扯起红帛或红布,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牵入洞房”。这种拴红线、牵红巾或红布的风俗,至今在有的地区还能见到。
和合二仙
传说在我国古老的婚礼喜庆仪式上,经常挂有和合二仙的画轴。但见画轴之上两位活泼可爱、长发披肩的孩童,一个手持荷花,另一个手捧圆盒,盒中飞出五只蝙蝠,他们相亲相爱,满面笑容,十分惹人喜爱。人们借此来祝贺新婚夫妇白头到老,永结同心。和合二仙是我国民间的爱神。
他们手持的物品,件件都有讲求。荷花是并蒂莲的意思,盒子象征“好合”的意思,而五只蝙蝠,则预示着五福临门,大吉大利。
相传和合二仙的寒山和拾德是唐朝人,他们都住一个村子,亲如手足。两人同时爱上一个女子,但彼此不知道。后来拾德要和那个女子成亲。寒山知道后,舍家到苏州枫桥,削发为僧。拾德听说这件事后,也舍女追到江南,寻找寒山。探明其住处后,折一盛开的荷花前去见礼。寒山一见,急持一盒斋饭出迎。二人见面,一荷一盒而欣喜若狂,手舞足蹈。
后拾德也出了家。二人在此开山为庙叫做“寒山寺”。我国民间珍视他俩情同兄弟的感情,把他俩推崇为和睦友好的民间爱神。到清代雍正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德为“合圣”,和合二仙从此扬名天下。
姑苏城外寒山寺的寒拾殿现在供奉着寒山拾德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
寒山寺大雄宝殿的后壁嵌有扬州八怪之一的大画家罗聘所绘的寒山拾德写意画像石刻。佛殿的后壁嵌有寒山诗31首。年年的除夕之夜都有大批的日本客人到寒山寺听钟声,拜和合二仙。
恋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