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28464100000015

第15章 日常生活习俗(2)

陕西菜由关中、陕北、汉中三个地区菜组成。关中菜是其主要代表,其中西安菜历史古老,以历代宫廷、官邸和民间菜为主;陕北菜擅长羊肉制作,以羊猪合烹为多;汉中菜味多辛辣,具有辣鲜的特点。陕西菜在汲取各省菜肴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风味。陕西菜以猪羊肉为主要原料,讲求质量,以粗料细作见称;调味上料重味浓,保持原色,大都不放糖,口味偏成,并重视盐、醋、蒜等的运用,具有香肥酥烂的特点;擅长于蒸、炸、炖、炒等烹调法。陕西菜的传统菜肴有腊羊肉、葫芦鸡、奶汤锅子鱼、金边白菜、炸香椿鱼、酿金钱发菜等。

沪菜的特点及其代表菜肴:

沪菜又称“上海菜”,是上海地方风味菜肴的总称。盛行于上海及全国各大中城市。随着上海城市的历史变迁,在当地传统菜肴的基础上,汇集各地风味菜的精华,不断改革创新而逐渐形成。具有风味俱全,品种多样,选材讲究,制作精细,烹调方法多样,味浓而不油腻,清鲜而不淡薄,酥烂而不失其形,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等特点。沪莱的传统菜肴有生煸草头、虾子大乌参、扣三丝、鸡汁排翅、松仁玉米、青鱼划水、贵妃鸡、瓜姜鱼丝等。

传统名吃的由来

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宠爱的黄贵妃生病,不思茶饭,御医用了许多名重药品,都不见好。皇帝没办法只好张榜各地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为贵妃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与冰糖煎熬,每次饭前吃5~10枚,半月后病准会好。”黄贵妃如法服用,果然食欲大增。此后这种酸脆香甜的山楂传人民间,因其性微温,具有化滞、行淤、健胃的功效,逐渐成了今天盛行的冰糖葫芦。

“全聚德”烤鸭

“全聚德”原来叫做“德聚全”,是个位于前门大街卖干鲜果品的店铺。可不知为何,生意江河日下,最终倒闭了。

清朝同治三年(1864年),一位早先经营生鸡、生鸭的名叫杨全仁的河北冀县人,将此店铺盘了过来,开始卖烤鸭和烤炉肉。开张前,一位风水先生围着新店转了两圈后站定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前程无可限量。

只是此店以前甚为倒霉,要想冲其晦气,除非将‘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称作‘全聚德’,新字号才能上坦途。”

杨全仁一听正合心意,一来自己名字中带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意为聚拢德行,能标榜店铺做买卖讲德行。于是便请当时的书法家钱子龙书写了牌匾,驰名中外的老字号“全聚德”就这样产生了。

艾窝窝

“艾窝窝”是老北京清真风味小吃。“艾窝窝”历史古老,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那么,这种被称为“窝窝”的食品后来为什么又成为“艾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颐》一书中找到了解释。因为有一位皇帝喜欢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艾窝窝。”后来这种食品传到民间,普通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略了“御”字而称“艾窝窝”。此小吃在明代已流人民间。明代《金瓶梅》中记录当时盛行的美味中就有“艾窝窝”。

驴打滚

驴打滚又叫豆面糕,是一种传统的北京小吃。由糯米粉、红豆沙、糖等制成,外面再裹上一层熟黄豆粉。其做法是用黄米面加水蒸熟,和面时稍多加水和软些。另将黄豆炒熟后,轧成粉面。制作时将蒸熟的黄米面沾上黄豆粉面擀成皮,然后抹上红豆沙馅(也可用红糖)卷起来,切成100克左右的小块,撒上白糖就成了。制作时要求馅卷得均匀,层次分明,外表呈黄色。其特点是香、甜、黏,有浓浓的黄豆粉香味。

那么,为什么叫做“驴打滚”呢?实际上这只是一个比喻,制好后放在黄豆面中滚一下,如郊野的驴子打滚,沾上一些泥似的,因此得名。

“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包子是闻名中外的天津食品。特点是面皮为半发面,选料巧随时令,冬季喜瘦,夏季喜肥,一年四季用鲜时虾、海参、鸡肉、鸡蛋配以猪肉。调味精当,捏褶疏密适中。外形美观、馅多味鲜,富有咬劲。“狗不理”包子始于清代末年,在天津侯家后有一家“德聚号”蒸食铺,店主叫高贵友,外号“狗子”。他经营的包子味道鲜美,大受欢迎。

高贵友本人性格豪爽,为人热情。卖包子时,用竹筒装钱(当时使用的是铜钱)。买主如不需要找零,只要向竹筒内投了铜钱,就能自己取包子。

熟客常和他开玩笑说“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后来人们便直呼“狗不理”。时间长了,“德聚号”就被“狗不理”代替了。维新变法前后,“狗不理”包子曾被袁世凯作为贡品,献给慈禧太后,得到赏赐。从此,“狗不理”名声大作,传承至今。

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我国云南的有名小吃。那么,“过桥米线”的名称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清朝时,滇南蒙自县南湖的小岛上,有位穷苦秀才张浩,为准备赶考,在岛上租一小屋刻苦攻读,一日三餐都由他的妻子给他送饭。因离家较远,还要过一座很长的桥,冬天饭菜都凉了。一天中午,她杀了一只鸡给丈夫补身体。鸡炖好后和米线一同放入罐中。由于太疲劳,她靠餐桌睡着了,醒时日已偏西。她用勺子舀了点汤尝尝。肉和汤都很热,便提罐送去。秀才吃着这热汤饭非常高兴。自此之后,妻子就利用鸡油能够保温的作用,让丈夫每天都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后她又想出把生肉片、生鱼片、生菜等放入汤中氽熟,味道更加鲜美。在妻子的精心照料下,秀才顺利地通过考试并中了举人。妻子的贤能被当地百姓广为传扬,她所发明的米线新吃法也被人们竞相效法。由于她每天送饭都要过座桥,因此,这种米线也被叫做“过桥米线”。

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杭州西湖老字号楼外楼的名菜,又叫宋嫂鱼。它是由宋嫂发明创造的。宋嫂原是西湖边上的渔家姑娘,丈夫宋五哥死后,只剩下小叔,两人便相依为命,捕鱼为业。小叔身体虚弱,长年劳累,患了疾病。宋嫂见他没有食欲,便给他烧鱼吃。每次烧鱼都是渔家的简单方法。

有一次,她想增进小叔的食欲,便买了糖,打了醋,做成一种酸甜味的糖醋鱼。小叔吃了觉得非常鲜嫩可口,一下胃口大开,食欲大增。宋嫂见他喜欢吃,便又精工细作,以西湖特产的藕粉,配上糖、醋、酒、葱、姜等调料,调成汁,将鱼过油后,浇汁,味道越来越好。小叔身体康复以后,便和嫂嫂在西湖边上开一个小店卖起醋鱼来。一天苏东坡来游西湖,闻到了这醋鱼的香味,便到宋嫂的店里来吃。吃了以后,连声赞叹:“好鱼,好鱼,真乃天下第一名菜。”从此,“西湖醋鱼”就闻名天下了。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以豆腐为主要原料的川味名菜,其特点是色泽红亮,亮汁亮油,麻辣味厚,细嫩鲜香。麻婆豆腐始于清朝。同治年间,在成都北郊万福桥头有一家小吃店,店中只有陈万春和他的麻脸老婆两人,以卖便饭兼营茶水为业。陈氏所烹豆腐色泽红亮,牛肉粒酥香,麻、辣、香、酥、嫩、烫、形整,极具川味特色,陈氏豆腐很快便名闻遐迩,求食者趋之若鹜,文人骚客常会于此。有好事者看陈氏脸生麻痕,便戏之为“陈麻婆豆腐”。饭铺因此称为“陈麻婆豆腐店”。清朝末年,陈麻婆豆腐就被列为成都的有名食品。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成都着名的一道小吃。有关它的由来和叫法颇有演绎,得到普遍认同的一种说法是:民国初年,有一个牛肉铺的伙计叫郭朝华。见到肉铺里的一些边角废料弃之可惜,便拿回家里。回到家中,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就将这些东西洗干净,切成薄片,并用精心配制的红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酱油和鲜嫩的芹菜等各色调料拌好,拿出去上街叫卖。因配制得法,味道鲜美,被赞誉为“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又因为二人在街头叫卖时行影不离,夫唱妇随,所以人们就把他们卖的凉拌牛杂叫“夫妻废片”,既贴切又亲切。而后随着食客的日渐增多,名声大噪,就有人觉得“废片”二字不动听,于是主张将“废”字改为“肺”字。随着生意的壮大。有了固定的店铺,“夫妻肺片”的招牌就这样传扬开来。

西施舌

“西施舌”是福建长乐的特产——海蚌的别称。海蚌属瓣鳃软体动物,双壳贝类。有关它的来历有一个婉美动人的故事。据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后,知耻后勇、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加上巧施美人计,一举灭亡了吴国。作为有杰出贡献的西施本应得到褒奖,但王后认为自己比不上西施的美貌,担心勾践迷恋西施,重演吴王夫差覆辙。为永绝后患,她偷偷地叫人骗来西施,在西施身上绑上大块石头,然后将她沉入海里。自古红颜多薄命,一代美女就这样香消玉殒。后来沿海的泥沙中出现了一种酷似人舌的海蚌,大家都附会说这便是西施的舌头,所以称它为“西施舌”。福建地区很早就有人取用它制作美味佳肴。

因“西施舌”生长在咸淡水交汇处,肉质鲜嫩爽口,色、味俱佳,十分受人喜爱,成为当地的美味菜肴。“西施舌”不论是煎、炒、拌、炖,其清甜鲜美的味道,都令人难以忘怀。

东坡肉

“东坡肉”以猪肉为原料,加工工艺简便,而又美味可口,堪称杭州有名的一道美食,也是普通百姓家款待宾客的名菜。

苏轼,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北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从历史资料来看,苏轼也堪称美食家。他写的有关美食的诗文很多,而且他也确实喜爱吃猪肉。《说郛》就记载了有关他喜欢吃猪肉的一个故事。被贬到海南后,他在诗中埋怨这里肉菜少:“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

在黄州时他还做了《猪肉颂》,其中描写的制作工艺与现存的“东坡肉”

十分类似,这应该就是此道菜以“东坡肉”为名的最初由来。现在盛传的“东坡肉”有名的有杭州“东坡肉”、黄州“东坡肉”、江西永修“东坡肉”等。各自都有和苏轼有关的有趣故事。它们在制作工艺上基本相近,均以烧、煮、炖、蒸为主。

佛跳墙

“佛跳墙”原名“福全寿”,是闽菜中居首席的传统名菜。其特点是用料广泛,软嫩脆润,各味融合,味中有味,其味无穷,芳香四溢,营养丰富。它始于清道光年间,距今有两百多年历史。此菜以十八种主料、十多种辅料互为融合加工制作而成。

关于这道菜的来历,说法很多。其中一种是说福州官钱局的一位官员,为招待闽地布政使周莲,几经思考,独出心裁,用多味海鲜一一烹制后,装入酒坛中再行煨制,创造出一道新颖的菜肴,取名为“福全寿”。

周莲吃了以后赞叹不已,并请家厨郑春发去观制。回衙后,郑春发如法泡制,并增加了多味主料,加以改进创新,从此成了周莲宴请宾客的当家菜。后来郑春发在福州开了一家“聚春园”饭馆。一天,几位秀才来饭馆用餐,数道菜后店主奉上酒坛,揭开后立刻满屋馥郁,秀才们食欲大增,便借酒兴吟诗作赋,其中有“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之句。

郑春发听后,大受启发,便以“佛跳墙”命名此菜。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是川菜名馔。它始于贵州,其发明人是丁宝桢。本是清代咸丰进士。据传,丁宝桢对烹饪颇有造诣,喜欢吃鸡和花生米,并特别喜好辣味。他在四川总督任上的时候创制了一道将鸡丁、红辣椒、花生米下锅爆炒而成的美味菜肴。这道美味本来只是丁家的私家菜,但后来越传越广,人所共知。因为“宫保”是丁宝桢的荣誉官阶,所以他创制的这道菜被称为“宫保鸡丁”。后来以讹传讹,“宫保鸡丁”就变成了“宫爆鸡丁”。

千层油酥饼

唐僧历经艰险,从天竺取经回到长安后,即专心致志翻译经书。唐高宗李治为表彰唐玄奘百折不挠的毅力和一丝不苟的精神,当唐僧译经达千卷时,特命御厨做“千层油饼”予以赏赐。这种饼就在长安流行起来。后经历代相传至今。此饼以层次分明、色泽金黄、脆而不碎、油香不腻而着称,被誉为“西秦第一点”。

桂发祥麻花

又称十八街麻花,是与天津“狗不理”包子、 “耳朵眼”炸糕并称的“天津三绝”。其特点是香、酥、脆、甜,在干燥通风处放置数月不走味,不绵软、不变质。桂发祥麻花的创始人是范贵才、范贵林兄弟。他们曾在天津大沽南路的十八街各开了“桂发祥”和“桂发成”麻花店。由于店铺坐落于十八街,人们又习惯称作十八街麻花。

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晚清光绪年间,第一代掌柜刘万春。由于刘万春做的炸糕选料精、做工细、味道好、口感妙,物美价廉,在众多的炸糕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买卖日见兴旺。因炸糕店紧靠着一条只有1米多宽的狭长胡同——耳朵眼胡同,人们便幽默地以耳朵眼来称呼刘记炸糕铺,炸糕也被叫做“耳朵眼炸糕”了。

东安子鸡

是湖南的传统名菜,始自唐朝。据说唐玄宗开元年间,湖南东安县城里。有一家3位老年妇女开的小饭馆。某晚来了几位客商。当时店里菜已卖完,店主只好提来两只活鸡,马上宰杀洗净,切成小块,加上葱、姜、辣椒等作料,经旺火热油略炒,加入盐、酒、醋焖烧后,浇上麻油出锅。

鸡的香味扑鼻,口感鲜嫩,客商吃后极其满意,事后到处宣扬,小店声名,远播。各地食客均慕名到这家小店吃鸡,于是此菜逐渐出名。东安县太爷风闻此事,也亲至该店品尝,为之取名为“东安鸡”。该菜流传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成为湖南最着名的菜肴,被列为国宴菜谱之一、八大湘菜之首。

叫花童子鸡

相传,有一个流落到江南的叫花子,一天由于饥寒交迫而昏倒。难友为他偷来一只小鸡却又苦于缺锅少灶,就用泥把鸡包起来放入火堆中煨烤。等剥开食时,竟意外地发现此鸡香气四溢,味道极美。后来这一方法传到酒楼,经厨师的不断完善,终于成了一道传统名菜。烹调时,将嫩鸡宰杀去净内脏,在鸡身上涂上多种调味品,把用多种作料烹制的肉丝填满腹腔,再用鲜荷叶、竹箬壳包扎好,最外层包上酒坛泥,在火上煨烤三四小时即成。

黄埔蛋

相传很久以前,黄埔一带仍是一片滩涂。某天傍晚,一船民家里突然来了客人,一时之间来不及买菜,只好用仅剩的几只鸡蛋来招待客人,心急之下烹成既不像炒滑蛋又不像煎蛋的款式奉上,虽然是两不像,但客人品尝之后极为赞赏。传人广州市区后经过师傅们的研究完善,成为一款历史名菜。

长寿鱼

是具有药用功能的一道菜,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据传,东汉光武帝刘秀有一年春季外出游猎,过邙山,来到黄河之畔。故地重游,他神清气爽。突然一条红色鲤鱼,跳出水面,在阳光下,金光晃眼。刘秀大喜,遂命人逮回宫去。御厨别出新裁,与枸杞同烧,名日长寿鱼。刘秀食后,顿觉精神倍增,疲倦消失,常食之,身体却健康起来。此后,传人民间,成为洛阳的一道名菜。

凤阳酿豆腐

据凤阳当地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生在凤阳,他年幼时家境贫寒,以乞讨度日。一天,朱元璋在凤阳城内的黄家小饭店里讨得一碗酿豆腐,吃后倍感滋味极佳。此后,他便经常去这家饭店乞讨酿豆腐。后来他戴上龙袍做了皇帝,便下令将凤阳城内那家黄家小饭店的厨师召进皇宫,专门为他烹制“凤阳酿豆腐”,成了他御膳房的厨师。从此,这道菜身价百倍,成了明朝宫廷筵席上的一种名菜,并得到一个“朱洪武豆腐”的雅号,闻名于世,一直流传至今。

鱼咬羊

是将羊肉装入鱼肚子后封口烹制而成。相传,清代徽州府有个农民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