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28464100000019

第19章 日常生活习俗(6)

振成楼地处湖坑镇洪坑村,建于1912年,占地5000平方米,悬山顶抬梁式构架,分内外两圈,形成楼中有楼、楼外有楼的格局。前门是“巽卦”,而后门为“乾卦’,外楼圈4层,每层48问,每卦6间;每卦设一楼梯,为一单元;卦与卦之间以拱门相通。楼内有一厅、二井(暗合“八卦”中的阴阳两极)、三门(即正大门和两头边门,意合八卦中的天、地、人三才)和八个单元。卦与卦之间是隔火墙,一卦失火,不会危及全楼。卦与卦之间还设卦门,关闭起来,自成一体;开启起来,各方都可以互通。一旦盗贼进屋,卦门一关,便可瓮中抓鳖。

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1995年它的建筑模型与北京天坛作为中国南北圆形建筑代表参加了美国洛杉矶世界建筑展览会,引发了轰动,被誉为“东方建筑明珠”。

最古老的土楼——馥馨楼

馥馨楼坐落于湖雷镇下寨村。建于公元769年,距今~1200年的历史,是永定客家土楼群中最古老的一座。占地1275.76平方米,高四层,墙身通体以生土夯成。馥馨楼通体没有石基,这是沿袭了中原先祖的建筑技术和建筑形式,充分体现了永定土楼与黄河流域民居的亲密关系。楼四周有四米宽的护楼壕沟,门前装有吊桥通行,其底墙生土掺拌有石灰、红糖,坚固无比。堪称中原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

最大的方楼——遗经楼

遗经楼座落在高陂镇上洋村,建于清咸丰元年,是现今保存完好的最大的方形土楼。当地人形容其大说:一个人从太阳升便开始开窗,开到中午下楼吃饭,而后上楼关窗,直到太阳落山才关完最后一扇窗。遗经楼共有280个房间,51个大小厅堂,占地5公顷,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整齐,条理清晰,耗时70多年,经三代人努力方建成。外墙东西宽136米,南北长76米,占地10336平方米。其后座主楼高17米,5层,是永定现有土楼中最高的楼房。主楼左右两端分别垂直连着一座四层的楼房,还与主楼平行的四层前楼紧紧相接,围成一个巨大的方楼,如此环绕形成一个大“口”字。里面又有一组小“口”字形建筑,组成一个独特的“回”字形整体造型。真是“门中有门,楼中有楼,重重叠叠”。当地人都称它为“大楼厦”。中间是祖堂。前楼一左一右建有两所学堂,楼内子女可以在楼内上学。学堂中间是个石坪,前建有大门楼,大门高6米,宽4米。在主楼后面有花园一座、鱼塘一口以及碓房、牛舍等附设建筑。

府第式土楼一裕隆楼

地处于福建永定县高陂镇,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历经六年建成。距今有170多年历史。门楣上留有“大夫第”三字,挂着“父子登科”的匾额。全楼纵深108米,宽5米,主楼高11.4米。全楼计有25个厅,118个房间。门楼外有17米宽的晒坪,30米宽半圆形的鱼塘一口,正楼后是山坡,有一道55米长的扇形围墙。全楼占地近万平方米。整体建筑群院落重叠,屋宇参错中显得和谐统一,气势恢弘。

我国着名园林建筑专家、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考察该楼后,在《闽游记胜》中写道:“虽近傍晚,徘徊留恋,未忍遂行”,在归途中即兴吟诗日:“仿佛仙山初入梦,自怜老眼未模糊;流风已逝宋元画,如此楼台岂易图。”

陕北民居

窑洞是中国北方陕北高原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居,蕴含着北方民族穴居的历史遗风。考古发现,轩辕黄帝部落活跃在陕北大地时,用作藏身的人工洞穴,正好记录、透露了这类原始穴居的信息。经过几千年的缓慢演变,原始洞穴逐渐成为定型的土、石、砖窑洞。据研究,最早应该始于周代,半地穴式。秦汉后发展为全地穴式,就是当今的土窑。明朝中叶,开始用石块做窑面墙。清末民初,当地人仿土窑模式建起了石砌窑洞。现在也有用彩色瓷砖添窑面和分割厅室及上下两层楼房式的新窑洞,住着更为舒适宜人。

一院窑洞通常修3孔或5孔,中窑为正窑,有的分前后窑,有的1进3开,从外面看4孔要各开门户,走到里面可以发现它们有隧道式小门互通,顶部呈半圆形,这样窑洞就会空间增大。窑洞,一般窑壁用石灰涂抹,显得洁白利落,干爽亮堂。窑洞内一侧有锅和灶台,在炕的一头都连着灶台。由于灶火的烟道通过炕底,冬天炕上非常暖和。

炕周围的三面墙上一般装饰一些画有图案的纸或拼贴的画,陕北人叫做炕围子。炕围子是一种实用的装饰,它们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与粗糙的墙壁直接接触摩擦,还可以保持清洁。为了美化居室,不少人家在炕围子上作画。这就是在陕北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艺术——炕围画。

陕北窑洞的窗户十分讲究,窗户分天窗、斜窗、炕窗、门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纸装饰。它们根据窗户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观大方。窗花坝占在窗外,从外看颜色鲜艳,内观则明快舒坦,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光、色、调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阳光可以自由地照进来。

窑洞的最大优点是冬暖夏凉。冬季窑外滴水成冰,北风呼啸,窑内灶膛里烧些柴火就暖融融的。夏季7月窑外热浪翻滚,窑内却凉爽如秋,胜过安空调。人们常说陕北穷,这窑洞却是大自然给予陕北人的厚爱,也是陕北人的智慧象征。

陕北窑洞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在延安写下了窑洞史最为光辉的一页。1935年,中国共产党把延安当做革命根据地,先后在延安凤凰山下、王家坪,杨家岭、枣园及鲁艺旧址的山沟里修建了众多石窑洞和土窑洞。

进入90年代,离延安杨家岭革命旧址500米的地方,建成了迄今世界上最大的窑洞建筑群——延安窑洞宾馆。这一宏伟的整体纯窑洞建筑群依山而建,共八排268孔窑洞,按三星级标准修建。窑洞墙上挂着安塞农民画,窗户格子纸上贴着陕北剪纸。每排窑洞前摆放着石磨、石碾和石桌椅,洋。溢着陕北农家气息。延安窑洞宾馆成了延安旅游的新亮点。

山西民居

乔家大院

在中国民居中,山西民居和皖南民居齐名,一向有“北有山西,南有皖南”的说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山西民居要数祁县和平遥。乔家大院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乔家大院坐落于美丽而富饶的山西晋中盆地,坐落在祁县城东北12千米处的乔家堡村正中。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6),此后又经扩建增修到1912年竣工。历时近两个世纪。占地8724平方米,建筑面积3870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20个小院,313间房屋。大院形如城堡,三面临街,四周都是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边有掩身女儿墙和嘹望探口,这既安全牢固,又显得威严气派。乔家大院是祁县乔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名扬海内外的商业资本家乔家第五代乔致庸的堂名。

从高空俯览院落布局,很似一个象征大吉大利的双“喜”字。整个大院建筑前低后高,符合中国传统风水学上的“前低后高,子有英豪”的说法。

走进乔家院大门是一条笔直的石面甬道,把六个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北面三个大院,从东往西依次叫老院、西北院、书房院。南面三个大院依次为东南院、西南院、新院。靠西北院,原来有一小院,为乔家的书塾,因此把此院叫做书房院。大院有主楼四座,门楼、更楼、眺阁六座。各院房顶上有走道相连,用做巡更护院。纵观全院,从外表看,威严高大,整齐端庄;进院里看,富丽堂皇,井然有序,显示了我国北方封建大家庭的居住风格。整个大院,布局严谨,建筑考究,规范而有变化,不但有整体美感,而且在局部建筑上各有千秋,即使是房顶上的140余个烟囱也都各具特色。

乔家大院威严高大,富丽堂皇,其设计之精巧,工艺之精细,充分展现了我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非常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确实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被专家学者毫不夸张地赞美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颗明珠”。难怪有人参观后感慨地说:“皇家有故宫,民宅看乔家。”

平遥古城

平遥普通的居民住宅大都为清代修建的,这些住宅体形较大,用料讲究。由于山西气候干燥,又未经战争破坏,所以大多数保存得相当完整。

住宅平面布局多为严谨的四合院形式,有明显的轴线,左右对称,主次分明,沿中轴方向由几套院组成,一般三进院呈“目“字型基本形式。

院落之间多用矮墙和装饰华丽的垂花门作为分隔,有的在院落一侧或后面还建有花园。

平遥民居的外墙都用砖砌,做成清水砖墙,高达七八米,对外不开窗户,外观坚实雄壮,有的在墙顶做成城堞式,像一座座小城堡。在院子里也很少栽木,迷信观念认为树木会招致鬼怪,家宅不宁。院子里地面均用砖满铺,多垒起花坛,没有泥土,便于清扫。

平遥民居内外装饰华丽,有木雕精细垂花门,正房梁下挂落子曲替都有花饰,有的刻有狮子滚绣球,有的是福禄寿三星,或琴棋书画等,都有一定的样式。门窗都是木樘木棂,大都花纹繁巧,且各不相同,有的门扇上还雕塑有唐尧虞舜禅位的故事。在普遍使用玻璃时,有的富商用的是刻花玻璃。为保暖防寒,门窗大多做成双层,屋檐下椽木梁枋等都施有彩画。

沿街巷的宅门都特别讲究,门顶形式多样,有悬山卷蓬、悬山有脊两坡、两坡不等长和半坡及披檐等,檐下用梁枋穿插、斗拱出檐等,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柱,有的做壁柱门墩等。大门门扇上有门匾,书有“修德”、“修齐”、“繁鳌”、“霞蔚”、“乐天伦”等。有的住宅门外还立有上马石、栓马柱,石雕精美,反映出当时这些人家住户的富庶。全城保存得较完好的民居有四百余座,其数量之多,保存完好的程度在国内实为罕见。

上海民居

上海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美誉。漫步在外滩上,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雄伟大厦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风采。游走于大街小巷,你会感觉那独具神韵的老房子也是一道道美不胜收的风景。

说起上海民居,一定不能忘记石库门。石库门是上海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由于这类民居的外门选用石料做门框,因此叫做“石库门”。

19世纪后期,石库门建筑模式开始在上海出现,它是江南民居的一个分支。石库门里弄住宅最典型的特征是中西合璧。有着江南传统的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形式,且多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二楼有出挑的阳台。黑漆大门常配有门环,进出发出的撞击声在古老的石库门弄堂里回响。普遍进门就是一小天井,天井后为客厅,之后又是一天井。后天井是灶台和后门。天井和客厅两侧是左右厢房,一楼灶台间上面为“亭子间”,再往上就是晒台。但总体布局使用了欧洲联排式风格。坡形屋顶常带有老虎窗。

红砖外墙,门楣做成传统砖雕青瓦顶门头,外墙细部使用西洋建筑的雕花刻图。后来,石库门逐步被上海接受。它的出现是一种城市生活的必然。

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弄堂文化。到20世纪20年代,上海民居的四分之三以上都住进了石库门,现在还有近40%的申城市民居住在有一个多世纪历史的石库门中。这种中西建筑艺术相融合的石库门作为建筑和文化的产物,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随着城市建设的进行,上海闹市区的石库门正在消失,石库门里的“亭子间”、“客堂间”、“厢房”、“天井”以及“二房东”、“白相人嫂嫂”、“七十二家房客”等与石库门有关的名词成为老上海人美好回忆。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住宅群。但是,上海很注意保留老的建筑,一些具有海派特色的石库门里弄被作为近代优秀建筑整组保存。

云南民居

云南位于我国西南边疆低纬度的高原上,山川秀丽,四季如春,民风淳朴。在这片神奇美丽的红土地上,生活着26个兄弟民族。而他们的居所自然而然地便体现了当地的民族风格:有高寒山区普米族的“木楞房”;有干热地区彝族的“土掌房”,干冷地区的“土库房”;有湿热地区傣、佤、景颇、哈尼、布朗等族的干栏式“竹楼”;有和暖地区汉族、彝族的合院式民居“一颗印”,白族、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

其中最普遍的是一颗印房。云南昆明一颗印房由一幢正房、两幢厢房、一墙壁开大门和建内廊的围墙组成。面对大门的是正房。正房起楼两层,被分为3间。下有前廊,叫做“游春”。在旧时,正房中间是客堂,左右两问是主人的卧室。楼上正房中间为祭祀祖宗的祖堂或者是诵经供佛的佛堂,另两个房间用来住人和储存粮食等。天井左右是耳房。在过去,耳房供主人子女居住,另外又分隔开厨房和其他用房。如此的布局,符合封建社会的家庭礼制,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耳房到正房,必须经几级台阶,以示尊卑。

下雨时,雨水顺着倾斜的屋顶流到天井里。“一颗印”住宅为了抵御雨水对墙体的侵蚀,在天井里的房子里修了三四丛瓦檐,这体现了古人对南方多雨气候的应对。雨水从最上的瓦檐依次流下,汇集在天井里,再从通往外面的出水口排到住宅外面。老昆明人对此情景有个口彩,称为“财源滚滚”。

丽江民居

丽江民居最具民族特色的就是“木楞房”、“三房一照壁”。

木楞房是纳西族传统的住房形式。以原木为材料,平齐长度,两端砍出接口,首尾相嵌,构成四面墙体。然后再架起檩条,铺上木片瓦,压上石块,在墙体原木问的缝隙抹上牛粪或泥,来避风寒。泸沽湖畔的木楞房多由四排房屋组成大小不等的四合院,正房是家人就餐、起居、储存粮食和杂物的地方,左边是经堂,右边是畜厩,对面是一幢两层楼的房屋,楼上分为若干间小屋,是成年男女与“阿夏”偶居的地方。

三房一照壁是丽江最基本、最普遍的民居形式。在结构上,一般正房一坊较高,方向朝南,面对照壁,主要给老人居住;东两厢略低,供下一辈居住;天井留生活之用,多用砖石铺成,常以花草美化。如有临街的房屋,居民将它作为店面。农村的三坊照壁民居在功能上与城镇略有不同。一般来说三坊皆两层,朝东的正房一坊及朝南的厢房一坊楼下住人,楼上作为仓库,朝北的·坊楼下当畜厩’楼上贮藏草料。天井除供生活之用外,还兼供生产之用,故农村的天井较大,地坪光滑,不用砖石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