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28464100000020

第20章 日常生活习俗(7)

为了保护木板不受雨淋,大多房檐外伸,并在露出山墙的横梁两端顶上裙板,当地称为“风火墙”。上端深长出檐,具有一定曲度的“面坡”,避免了沉重压抑,显示了柔和优美的曲线。墙身向内做合适的倾斜,这就增加了整个建筑的稳定性。四周围墙,一律不砌筑到顶。楼层窗台以上安设“漏窗”,方便采光和透气。最后巧妙应用了“垂鱼”板的方法,为了增加房屋的美观,外面的栏杆做成回廊式。既对横梁起到了保护作用,又增强了整个建筑的艺术气息。通过对主辅房屋、照壁、墙身、墙檐和“垂鱼”装饰的布局处理,使整个建筑高低参差,纵横呼应,构成了一幅既均衡对称又富于变化的外景,显示了纳西族人民高超的建筑技艺。

傣族竹楼

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不仅居住在“竹”楼里,还吃着“竹”筒饭,喝着“竹”筒酒,简直比神仙还逍遥。来到西双版纳,最令人动心的就是那成片的竹林以及掩影在竹林中的一座座美丽别致的竹楼。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形。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雨量大,‘‘人”字形房顶利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普遍的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预防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上层为人们居住的地方。这一层是整个竹楼的中心。室内的结构很简单,一般分为堂屋和卧室两部分。堂屋设在木梯进门的地方,比较开阔,在正中间铺着大的竹席,是招待客人、商谈事宜的地方,在堂屋的外面设有阳台和走廊。在阳台的走廊上放着傣家人最喜爱的打水工具竹筒、水罐等,这里也是傣家妇女做针线活的地方。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脚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从堂屋向里走就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着竹席,这便是一家老小休息的地方了。整个竹楼十分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良好,非常适合西双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整个竹楼的所有梁、柱、墙及附件都是用竹子制作的。竹楼上的每一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说法。走进竹楼就好像走进傣家的历史和文化,傣家的主人会一一告诉你它的含义。竹楼的顶梁大柱被称为“坠落之柱”,这是竹楼里最神圣的柱子,不得随意倚靠和堆放东西,它是保佑竹楼免除灾祸的象征。人们在修新楼时常常会弄来树叶垫在柱子下面,据说这样做会更加坚固。除了顶梁大柱外竹楼里还有分别代表男女的柱子,竹楼内中间较粗大的柱子是代表男性的,而侧面的矮柱子则代表着女性,屋脊象征凤凰尾,屋角象征鹭鸶翅膀……过去傣家人的等级、辈分是特别严格的,体现在竹楼的建造上也非常明显。比如凡是长辈居住的楼室的柱子不得低于6尺,楼室比楼底还要高出6尺,室内没有人字架,显得异常宽敞明亮。竹楼的木梯也有说法,通常要在9级以上。晚辈的竹楼往往较差一些,首先高度要低于长辈的竹楼,其次木梯也只能在7级以下,室内的结构也明显简单许多。

建水民居

建水民居外雅内秀、形制规整、布局灵活、空间丰富、层次渐进、环境清幽、色彩淡雅、装修有度、结构统一,是完全区别于丽江古城民居和大理古城民居的建筑群落。

建水民居的基本种类有两种:一种是称为“土掌房”的土平顶房屋,做“三间两耳下八尺”院落式布局,相当于“一颗印”的布置格局,沿内院一侧,加做瓦檐,明显是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是原有土着房屋的新发展。“一颗印”的布置格局可在昆明的老建筑里看到。在金马碧鸡坊恢复重建的建筑里就有临安会馆等,这说明了“一颗印”的建筑风格在当时是很普遍的。另一种是院落式木构架坡顶青砖大瓦房,是在更深层次上的演变,形成了一种新的典型格局。平面布局基本以“四合五天井”组成的四合院纵向、横向联排组合而成。一般规模的只有一进院,比较有特色的是“明三暗五六耳五间厅加后山耳”;两大天井四小天井的两进院布置,入口为“八字”花大门楼,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的都有,是居住者地位和财富的象征。

平面布局上既严谨又灵活,也是建水民居的一大特征。建水民居房前屋后,或左或右都有大片空地,有条件的凿池养鱼种莲植树栽花,作花园布置,多数则植竹、种树、养鸡。

哈尼族蘑菇房

哈尼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有史以来,哈尼人迁徙到哪里,蘑菇房就盖到哪里,遍及哈尼山乡。

哈尼族普遍居住在向阳的山腰,依傍山势建立村寨。村寨多为三四十户,多的也有数百户。村寨后面是郁郁葱葱的古树丛林,周围绿竹青翠,间以桃树、梨树,村前梯田层层延伸到河谷沟底。离村寨不远有清澈甘甜的泉水井。一栋栋蘑菇房结合地形沿坡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别具一番朴实多变的景象。

哈尼族的蘑菇房,状如蘑菇,形式各异,由土基墙、竹木架和茅草顶构成。土基墙多为土坯或土墙体,兼有一定的承重能力;蘑菇顶的屋架又都由竹竿搭建,因此大大减少了对木材的使用。无论是土墙坯或是屋顶的稻草,都是来自身边的原料,使这里的居民以一种完全土生土长的方式展现出来。

哈尼族在新房建好后,要举行“拥达达”仪式,即“贺新房“的风俗。多少年来,哈尼人把贺新房看成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据说,主人家今后生活的好与坏,与贺新房的热闹息息相关。所以,新房主人千方百计,尽力把贺新房的酒席办得丰盛些,把庆祝活动安排得更加热闹和欢快,以使自己住上新房后的日子如同贺新房的日子一样满足,年年岁岁富足丰登。

白族民居

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白族民居建房就地取材的特征。大理石头多,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格式。据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白族民居的平面布局和组合样式通常有“一正两耳”、“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采用怎样形式,由房主人的经济条件和家族大小、人口多少决定。白族民居的大门大多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挡住,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白族所有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拥有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木雕多用在建筑物的格子门、板裾、耍头。吊柱等地方。卷草、飞龙、蝙蝠、玉兔等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丰富多样,运用自如。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善于做玲珑剔透的三层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灵活生动。

“粉墙画壁”也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点。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自,檐口彩画宽窄不同,绘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用各种几何图形、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调。

富于装饰的门楼可以说是白族建筑图案的一个综合体现。一般都使用殿阁造型,飞檐串角,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各式各样的立体图案,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

白族很讲究住宅环境的幽雅和整洁。大多人家的天井里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丹桂、石榴等乔木花果树。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优良传统。

五邑民居

广东省开平、新会、台山、恩平、鹤山五地俗称五邑,是中国着名的侨乡。清末民初,大批五邑子弟为了生计乔居海外,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赴海外的许多华侨站稳了脚跟,有了积蓄,开始回国建造居室,开办商铺,添置产业。如今只要你走进五邑地区,就会看到有许多造型和装饰与中国传统迥然不同,具有鲜明异域文化色彩的民居建筑。极目四望,意大利穹隆顶式、欧洲中世纪教堂式、中亚伊斯兰教寺院穹顶式、英国寨堡式、罗马敞廊式、哥特式、折衷式等,各种风格混杂交错,千姿百态,正是西方建筑文化的引进,才使得广东城乡建筑景观大放异彩,为其他省区所不及。

碉楼

碉楼,顾名思义,就是像碉堡一样的楼房。说起碉楼,莫过于名声显赫的碉楼之乡一广东省开平市了。开平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乡土建筑,它们与所在的村落融为一体,多种多样,异彩纷呈,被誉为“华侨文化的典范之作”、“令人震撼的建筑艺术长廊”。

开平碉楼源自明朝后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成为规模宠大、种类众多的乡土建筑群。从功能上分,可分为居楼、众楼、更楼三种类型。从建筑结构与材料上分,有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等四种。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普通的民居,利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民居厚实坚固,不惧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大多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攻击进村的敌人;另外,碉楼各层墙上还开设有射击孔,增添了楼内居民的火力点。

开平碉楼与村落变化多样的建筑艺术形式凝聚了西方建筑史上不同时代的建筑成就,极大地丰富了世界乡土建筑的内容。“开平碉楼不但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而且也是开平侨乡人民一段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历史”。

骑楼

骑楼是拥有浓郁的中国南方特色的建筑设计。该建筑物一楼临近街道的部分建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二楼的楼层,就像二楼“骑”在一楼之上,因此称为“骑楼”。现今的骑楼一般一楼用作经商,二楼以上住人。而骑楼的檐廊连在一起,可做人行道。这种设计,既能防雨防晒,又方便展示橱窗,招徕生意。

传统骑楼的楼顶,多可以看到山花和女儿墙。山花是屋顶的主要部分,有的融入西方柱饰,具有欧洲风格;有的则在上面雕塑着各式各样的图案。山花两边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又称“压檐墙”。女儿墙的图案简单,重在实用性。骑楼底空间净高四米至六米,有的甚至高达八米。数十座骑楼毗连一起,布局错落有致,界面协调,外观各有特色。这些建筑综合了欧式建筑与岭南骑楼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有各式各样的顶饰、阳台、柱头等,或庄重大方,或精巧别致,或典雅高贵,再加上中国传统风格的浮雕和“满洲窗”,是欧亚糅合的“南洋文化”的深刻体现,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含量,极具历史价值、欣赏价值和社会价值。

祠堂

走在侨乡开平市的大街小巷,你会发现散落在城乡的祠堂与碉楼一样让人惊讶与着迷。据统计,开平保存完整的祠堂有500多座。这些祠堂异彩纷呈,各种流派历史悠久,历经岁月风雨的洗礼,颇具传奇色彩。

开平市最着名的古祠堂,要算是风采中学的风采堂。风采堂又名“余氏名贤忠襄公祠”,位于开平市三埠镇。风采堂建于1906年,历时8年才建成。是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

风采堂为三进院落式布局,总面积5364平方米。风采堂后面的主体建筑也叫风采楼。风采堂大殿为风火式山墙硬山顶,内部为罗马式壁拱及仿木构斗拱结构,厅院之间连以青云直巷,巷头筑以石壁拱门,东西两斋使用西洋建筑风格,于檐际间起飞阁,跨巷而建。整座建筑布局结构严谨,均衡对称,瑰丽雄伟,形成一个既独立又相连的建筑群体。2002年,开平风采堂被省政府定为省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潮汕民居

潮汕民居有着久远的历史。汉代,中原建筑文化已向粤东流传。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并在潮汕地区全面发展,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条件。明清时代,最终形成了有鲜明特色的潮汕文化。这种文化的最鲜明体现,莫过于它的民居建筑。与其他的民居相比,轻巧通透是潮州民居的工艺特点。

潮汕民居的建筑方位通常都是取朝南偏东,以南为主。这样冬可挡住寒冷的北风,夏可接受凉爽的南风。潮汕民居的样式繁多,且都用生动形象的名称来命名,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爬狮”等。

其中“四点金”是富贵家庭的居所,其建筑有点像北京的四合院,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有花坛、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壁肚”;一进大门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一间用作厨房;另一间当做草房;天井后边为大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

“四马拖车”是“四点金”的复杂化。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

“落”是潮汕方言,是进的意思。整个院落有三进,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俗称“门楼肚”。进大门,中间是过渡厅,左右各有一间房,即“库房”。

一进与二进之间有天井及左右两道通廊。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大房”。厅的前后各有八扇禅门隔起来。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后面隔开一块窄长的暗间,称作“后包”。后库左右有门通后包。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四马拖车”。

“四马拖车”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均有它的特殊功能。像这种规模庞大的房屋,只有大官宦、大富豪人家才有条件使用。现存较完整的“四马拖车”,可在澄海县隆都镇的“慈黉爷故居”看到。

“下山虎”房屋建筑在潮汕农村中较为普及。建筑格局比“四点金”简单,少了两个前房,其余大体相同。

无论是“四点金”还是“下山虎”,潮汕民居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极为重视装饰,具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之说。檩木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红桁蓝桷”。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水、土、火五种不同的造型。造型优美的五星脊饰,连同山墙、屋檐均用瓷来镶嵌。嵌瓷是潮汕民间工艺美术,用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一些主要部位拼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造型生动,特别传神,几乎包括所有传统的民间题材,后期还出现了一些西方花纹图案。除了嵌瓷,还有雕刻,在大面积的外墙面墙上嵌以石雕,墙头饰以彩画,避免了单调的直角,丰富了立面。同时在建筑物的一些木质结构、上镂刻各种图形,使整座建筑物富有艺术气息,古香古色如皇宫建筑。

西南高原山寨民居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令人目不暇接,但不管是哪一种民居,其渊源不外乎远古北方穴居和南方巢居。北方窑洞是远古穴居的遗存,而分布在中国西南高原山区的干栏木楼民居,则是最古老、最原生态的南方巢居的代表。它们依山傍水,与寨门、鼓楼、风雨楼等一起,共同构成了苗、侗、壮、瑶等众多少数民族的生活家园。

壮族于栏式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