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俗常识一本通
28464100000006

第6章 传统节日习俗(4)

中国农历七月十五日,道教叫中元节,佛教称盂兰节,又叫鬼节。传说自农历七月初一起,地府中的孤魂野鬼就开始被释放出来。他们可以在人间游荡一段时间,接受人们的祭祀,直至七月三十,鬼门关闭,鬼节的节期也就此结束。

据说佛祖释迦牟尼收了十位徒弟,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目连在得道之前父母双亡,他很思念死去的母亲,于是用天眼查看母亲在地府的生活状况。原来她竟变为饿鬼,境况可怜。目连很难过,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变为火焰。目连把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罪孽,这罪孽不是他一人可以化解的,必须依靠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联合众高僧,举办大型的祭拜仪式,来超度亡魂。

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每逢农历七月中旬,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化解其怨气,不至于祸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

鬼节流传到今天,已经不再是原本的意义了。现代人过鬼节是为寄托对祖先的怀念,是对传统美德孝心的发扬,而不再是屈于从于对鬼的恐惧。

鬼节的习俗

祭鬼。七月十五那天,家家户户很早就起了床,到山上摘来一大把桐油叶,用来包糯火粑粑。粑粑包好后,放在锅里蒸熟,然后放在堂屋中盼大方桌上,祭祀亲人。桐油叶包裹的粑粑,柔软细嫩,飘散着一股淡淡的桐油叶清香。祭完祖宗后,才让大人或小孩吃。此时,一家人沉浸在美好的往事之中。

布田。鬼节那天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称作“布田”。

放水灯。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很多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据说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熄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使命。

施歌儿。鬼节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设一张香案,香案上摆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着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称“施歌儿”。

水里张灯。上元节是指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觉得,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明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不同,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暗,让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游荡。

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中秋节

中秋节的由来

中秋节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是它开始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开始于这一天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竞相仿效,逐渐传到民间。二是中秋节的来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丰收的季节。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相继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欢乐的心情,就把“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即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人们就把中秋节定在农历八月十五。

中秋节的神话传说

民间流传最多的是嫦娥恨丈夫后羿薄情,偷吃了她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药,在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上筑室为宫,成为月宫之神;后羿十分后悔,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求妻子返回人间与自己和儿女团圆,因此而衍生出后世民间祭月祈团圆的文化风俗。

中秋节习俗

祭月。设大香案,摆放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必须有的。西瓜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位,红烛高照,全家人一一拜祭月亮,随后由当家主妇切开月饼。切的人要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上,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致。如果家里有孕妇,还要多切出一份。

拜月。并非指祭月时的拜月。这种习俗源自北宋京师。当夜,全城人家,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穿上成人的服装,盛谷物,插香,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护。传说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众品德人宫,但没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下见到她,感觉她美貌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之俗由此而来。因为月中嫦娥,以美貌闻名,因此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赏月。中秋赏月的习俗在唐代极盛行,很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佳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活动颇具规模。每逢中秋月亮升起,将月饼、石榴、枣等瓜果供在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坐,边吃边谈,共同赏月。现在,传统的祭月拜月活动已被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代替。

走月亮。从前,江苏地区的中秋夜,妇女们多外出游玩,或相互拜访,或结伴去佛寺尼庵,或举办盛大的文艺活动,甚至玩到鸡鸣方结束。

这一习俗当地叫做“走月亮”。上海的习俗与江苏类似,只是中秋夜妇女外出游玩必须要过至少三座桥,因而也叫做“走三桥”。

吃月饼。我国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惯,俗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表示团圆,最初是用来供奉月神的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从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暴统治,纷纷起义。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盘查得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下属将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在饼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晚上响应起义。到了起义那天,各路义军纷纷响应,如星火燎原一般。很快,徐达便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

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日谕:在将要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把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月饼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清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就记录有月饼的做法。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美:馅料讲究;外形美观;在月饼的外面还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如“嫦娥奔月”、“银河夜月”、“三潭印月”等。以月之圆预示人之团圆,以饼之圆预示人之常生。用月饼表达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都成为天下人们的愿望。月饼还被用来当做礼品馈赠亲友,联络感情。

观潮。“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偷菜求郎。在台湾,中秋夜有未婚女子“偷菜求郎”之俗。妆饰美丽的女子踏着月光,往别人菜圃中偷摘大葱及蔬菜。偷摘到之后便预示她能遇到如意郎君。因此台湾有“偷着葱,嫁好夫;偷着菜,嫁好婿”

之谚语。

重阳节

重阳节的由来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而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现时我国将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初。传说,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侍奉戚夫人的宫女贾某也被赶出宫,嫁给贫民。贾某传言: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就能长寿,后来这一习俗传人民间。

重阳节习俗

登高。古代,民间当日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此习俗源自东汉。传说东汉的时候,有一个叫桓景的人,跟随方士费长房学习道术。一天,费长房对他说,九月初九这一天将有灾难降临在他家乡,他应立刻回家,只有让乡亲们每人都在胳膊上系一个绛紫色的袋子,里面插上茱萸,然后全都外出登高,饮菊花酒,才能躲过这场大灾难。桓景听从了师傅的话,在九月初九这一天,让家乡人全部外出登高饮酒。晚上回家的时候,发现家中的鸡、狗、牛、羊全已死了。费长房说这些动物代家乡人受祸了。从此,重阳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便流传至今。

随着岁月的流逝,重阳节登高的迷信色彩已逐渐淡化,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灾避祸,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之一。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山清云淡的季节。此时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身心健康。现在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赏菊。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据传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诗、酒出名,更以爱菊而闻名天下。后人皆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风。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相近。北宋京都开封,重阳赏菊很流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更加昌盛。虽不限于九月初九,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九月初九,正是菊黄蟹肥时。菊花一团团、一簇簇,争相开放,千姿百态,十分讨人喜爱。人们喜爱的不单单是它美丽的容颜,更值得赞赏的还是它刚强的气质。在深秋的冷风中,唯有菊花争奇斗艳,使秋日添了生气,多了艳丽的色彩。也正是如此,赏菊的风俗一直保存下来。在萧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园里还举行菊花会、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胜似春光的景象,吸引着很多的游客驻足观赏。

饮菊花酒。饮菊花酒更被附会上神话色彩,说饮菊花酒可以辟邪。菊花在秋日冷霜中绽放,清冽芬芳。人们觉得它是延年益寿的佳品。在菊花含苞待放的时候,人们就将花蕾、茎叶一起采摘下来,和黍米一起酿制,等到第二年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时候才开封饮用。

插茱萸和簪菊花。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流行。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御寒避祸,或佩戴于臂,或做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也有插在头上的。多数是妇女、儿童佩戴,有的地方成年男子也佩戴。除了佩戴茱萸外,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风俗。清代,北京重阳节的风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

吃重阳糕、喝重阳酒。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景食品,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用面粉加上枣、栗子或其他干果蒸做而成的,上面插着小彩旗。明清时期,吃重阳糕很有讲究,糕要做成九层,呈宝塔状,上面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在九月初九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没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说:“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这是取“糕”与“高”谐音,表达长辈对晚辈的殷切祝愿。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预示着未来的日子步步高升。

送寒衣节

送寒衣节的由来

农历十月初一,烧纸衣,称为送寒衣节。民间传说,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万喜良就被抓去服徭役,修筑万里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千里迢迢,千辛万苦,为丈夫御寒送衣。谁知丈夫已屈死在工地,更被埋在了城墙之下。孟姜女伤心欲绝,指天悲泣,感动上苍,哭倒了长城,找到了丈夫尸体,用带来的棉衣重新装殓安葬。由此而产生了“送寒衣节”。这一天,十分重视上坟烧纸祭奠亡故之人,称为送寒衣。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

送寒衣节的习谂

烧五色纸。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在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用意是救济那些无人祭奠的孤魂野鬼,以免给亲人送去的过冬之物被抢走。

烧祭物。有的地方习惯在门前焚烧祭物。凡是送给死者之物,都必须烧尽。只有烧得干干净净,才能转化为阴曹地府的绸缎布匹、房舍衣衾及金银铜钱。只要有一点没烧尽,就前功尽弃,亡人不能收到。所以十月初一烧寒衣,要特别认真仔细。这种行动虽然看似好笑,却也反映了生者对亡人的哀思与尊重,属于一种精神上的寄托。

生者换季。 民间在十月初一,不单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举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这时天气仍然暖和,不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

整理取暖。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冷时顺利取暖。

脱孝衣。有的地方儿女们守孝,穿三年孝服。孝满当年的十月初一才能换回以前的衣服。

处理白事。还有的地方先人的迁坟、合葬等仪式,也通常是习惯在十月初一进行。

冬至

冬至的由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已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逐渐变长。民间以中午门前的日影为标志,说“过了冬,一天长一葱”,所以又称这天为“长至”。汉唐以来,宫女冬至后的女红,每天都多用一根线。这就是民间说的“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时间段,连续九个九天,到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故而冬至又称“数九”。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十分讲究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很多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