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延续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示古人对冬至十分看重。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变换,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办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录:“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歇业,亲朋好友各以美食互赠,相互拜访,欢乐地度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仪式,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叩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祝。
冬至的习俗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
吃馄饨。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生。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凶狠残暴。百姓对他们恨之人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以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安生日子。因开始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故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馄饨发展至今,已成为制作多样,味道鲜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小吃。各地馄饨名称各异,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
吃“捏冻耳朵”。冬至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的食俗。相传南阳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做官,他告老还乡时正是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
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老百姓衣不遮体,有很多人的耳朵被冻坏了,心里非常难受,于是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起来剁烂,用面皮裹成像耳朵的形状,然后再放入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分发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均治愈了。后来,每年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所以形成了“捏冻耳朵”的风俗。
吃汤圆。汤圆是南方人过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食。“圆”象征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祀,也可用于互赠亲友。
吃狗肉。在北方尤为流行。据说是从汉代起源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做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可口,赞叹不已。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肉类。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节,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的功用,民间至今有冬至进补的良俗。
用九层糕祭祖。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习俗。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动物的形象,然后用蒸笼蒸成,用以祭祖,表明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前后约定之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依次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举杯畅饮,彼此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祖,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表明不忘自己的“根”。
腊八节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叫做“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祷丰收和吉祥的节日。
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喝腊八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最早始自宋代。据说岳飞遭奸臣陷害,被扣军粮,百姓闻之,家家送去粥饭,岳军混合而食。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此后这个日子,百姓们都要煮腊八粥,纪念岳飞和岳家军。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习俗更是流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举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还有一个说法,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
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
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腊八的习俗
喝腊八粥。中国各地腊八粥的样式,千奇百怪,种类繁多。其中以北京最为考究,掺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共不下20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准备起来,洗米、泡果、剥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小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得了。
讲究的人家,还要先把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样子,再放在锅中煮。
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状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做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再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酷似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精致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等。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是在以前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看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而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过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行善积德的行为。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迷信色彩。如果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果实丰硕。
腊八粥之所以能传承百代,还可能因为腊八粥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的营养价值,并有御寒作用,是冬季行行的滋补佳品。
祭灶节
祭灶节的传说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民间又称“小年”。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极大、流传很广的风俗。旧时,几乎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位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
传说灶君司命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尊崇。灶王龛一般都设在北灶台上方,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习惯。有的神像仅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叫做“灶王奶奶”。这大概是模仿人间夫妇的形象。灶王爷像上通常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身份。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对灶王爷的信奉是一种迷信,很多人都明白这一点,但祭灶节仍然流传至今,就是因为人们对一家平安的向往。我们今天过祭灶节,记住这一主因就够了。
送灶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