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肯定自己:一位父亲写给儿子的116封信③
28474400000034

第34章 哈佛梦想

今天,在这个圣诞前夕,我从地球另一边写信给你,充满激动与对上苍的感恩。而在信的结尾,我要说:

“贺你成为哈佛人!我们以你为荣!”

你知道我小时候听过的第一所美国大学是哪个吗?

是哈佛!

高中时,从百科全书上,我知道哈佛的历史远比美国的历史长,而且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哈佛已经为美国培育了六位总统。我最崇拜的文学家、诗人,如艾略特、亚当斯、梭罗和爱默生,都是哈佛毕业的。

只是当时我连考台湾地区的“联考”,都没有把握,哈佛自然更成为遥不可及的名字。

直到我认识美国“大使”安克志的儿子安拙,想进哈佛的心才又动了起来。因为他对我说,他高中成绩并不很好,但经过口试却被哈佛录取了,当时的口试官说:“我们重视的不是你已经‘装了多少’,而是‘未来能装多少’!”

于是我想:说不定以我这种不怎么样的成绩,有一天也能混进哈佛研究所呢!

然后我到了美国。才落地,就看见报上登的哈佛大学已革新课程,要求每个毕业生,都要精通写作、数学和电脑,他们认为这是大学生的基本训练,不能灵活地使用这三者,就难以在未来世界成为第一等人。

报上又说,哈佛认为大学教育,不是培养一批会死记的书呆子,而是指导学生怎样在不同的领域作深入的研究。

正因如此,他们取消了以前的入门课程,譬如“美国历史的主题”和“化学指导论”,被“中世纪的骑士浪漫主义”、“东亚小说”甚至“非洲礼仪的艺术和神话”所取代。而在必修的课程中,“外国文化”和“文学及艺术”类居然占了二分之一。

哈佛说他们要的是“国际人”,也就是有国际的前瞻性,而不只是狭隘在本科里的人。本科修得再好,没有世界观与人文素养,还是不够。

哈佛变得愈来愈对我胃口,我甚至在拿到大学副教授的职位后,都想辞职搬到剑桥,去做一个“哈佛人”。

可惜,生活上的顾虑,和你进入史岱文森高中,使我打消了这个念头。尤其是看到统计报告上写着,连平均分九十七点二七的高中生,都被哈佛打了回票时,更心想:“恐怕连儿子也进不去了!”

倒是你不死心,到学校图书馆翻出“学院档案箱”,那是由你们历届进入名校的学长发表的大学感言集合而成的。

你对我说:“哈佛真是太吸引人了!虽然校友都说那里有天下最难吃的伙食,但是也讲,最吸引人的不是教授,而是学生;不是校园,而是气氛;半夜还有人在校园演奏、街头舞蹈。走在那儿,简直就像到了纽约的苏荷区,每个人都那么不同!”

“我们要的是不同!不是相同!死板教育下的产物是一个样子,但是哈佛让学生自由发展,成为他自己的样子!”你眼睛里闪着光彩,使我想起少年时的自己,梦想成为哈佛人。

于是你从高四上学期(按:美国高中为四年制),就开始填申请书、写自传,要求哈佛提前批准入学。

“你可以说你帮我做过的那些事!”我建议。

“那不重要!因为学校不把靠自家人的成就算进去。”

“我们可以请大学校长写推荐函。”你母亲说。

那也不重要!恐怕自己老师写的反而更可信。

我们不再多说了,任你自己去实现梦想。只是当你把自传拿给我看时,令我湿了眼眶,你说:

“作为一个移民,我能以新的眼光来看美国文化;但是反过来说,我更能从西方的观点,回顾中华文化的遗产。由于流着中国的血液,如果能进入哈佛,我们希望在西方的个人主义与中国的儒家思想间,找到一种交融之道。我要用自小的中文训练,帮助我完成这双国文化的桥梁工作……”

我发现,从你七岁来美,我就天天逼你学中文,不知为此发生多少父子争执,也不知费了我多少心力。而今天突然有了收获,有了认同。

今天,在这个圣诞前夕,我从地球另一边写信给你,充满激动与对上苍的感恩。而在信的结尾,我要说:

“贺你成为哈佛人!我们以你为荣!”

刘轩的话

哈佛经验

看到这篇文章,相信很多家长会说:“这本书要买!”

其实,我不太记得自己当初怎么申请哈佛的。我没把这件事看得很重,因为说实话,谁也没指望我能进得了,况且还是提前得到批准。我的导师、同学,尤其在第一堂课坐我对面,说我铁定没机会的家伙J.D.Larock(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全跌破眼镜。

现在回头分析自己的申请过程,关键可能在于我的作文与作品里有很强的个人想法。我证明自己理解身为一个美国华侨的意义,也明白自己的长处与优势。我爱玩,喜欢搞戏剧、音乐、电影,可能也使我的申请书增加不少色彩。

我真希望能够告诉大家如何进哈佛,但我真的不确定。我甚至认为连哈佛入学部也不确定。我只能说,如果真的有一套公认的“入学方法”,哈佛一定不会遵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