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最爱学习的孩子
28513900000027

第27章 让孩子习得一技之长(4)

亮亮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孩子,放在孩子堆里,丝毫不显眼,也不会让人多看两眼。但是亮亮却非常想让同学们注意到自己,然而同学们似乎都不太愿意理他。亮亮认为,可能是因为自己没有地位,所以同学们才会不想理他。于是,他觉得自己必须得争取一点地位。然而,怎么去争呢?他的学习成绩虽然不能说太差,但是也只是在中等徘徊,至于艺术方面,他又没什么天赋。为此,亮亮十分苦恼。看着亮亮苦恼的样子,爸爸说:“亮亮,虽然你没有什么天赋,但是你可以练体育,你看你手长脚长的,不就是一个练体育的料吗?从明天开始,爸爸陪你一起晨跑!”亮亮听了,觉得爸爸说的是一个好主意。于是,亮亮开始了体育锻炼。在学校举行的一次体育比赛中,亮亮获得了长跑第一名。这个名次还挺管用,刚从场上下来,同学们就把他围了起来。亮亮的感觉可好了,从此,他做什么都有劲,学习成绩也提上去了。

其实,亮亮要的只是一种赢的感觉,这是小孩子的一种很正常的心理需求,很多体育运动都可以给孩子这样的感觉。这里,亮亮的爸爸给亮亮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试想,如果爸爸对亮亮的苦恼视而不见的话,如果爸爸不陪亮亮晨跑的话,可能亮亮就不会取得好成绩了。所以,父母应当重视孩子的体育锻炼。

有很多父母都不太清楚体育的意义,他们只看到了“体”字,而没发现“育”字。他们认识,体育就是强身健体。其实,事情不是那么简单。从智力上讲,体育活动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生理刺激,对孩子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作用。智力之外,体育的意义更为深远和神奇,体育比赛可以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体育对抗可以培养孩子勇敢精神;团体项目可以帮助孩子学会协作;耐力项目可以锻炼孩子坚忍不拔……

在体育活动中,孩子可以扮演很多角色。在这样多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过程中,孩子的社会化进行也能得到有力的推进。智力、心理、品质、社会化等等,这些都是现代家长最为关心的孩子的素质,而在体育里面,都能找到它们的因子。

体育锻炼是孩子终身的事情,正像智力开发有一个关键期一样,体质潜能开发也有一个最佳期。根据儿童身体发育专家的研究,4岁是开始体质潜能开发训练的最佳年龄,4至12岁是实施该训练的最佳时间段。所以,父母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而不是扼杀孩子的兴趣。

选择适合孩子的体育锻炼方式

父母箴言

父母应根据自家孩子的不同情况,并针对其性格中的不同缺陷,有选择地给孩子安排所适合的体育训练项目,不同的项目侧重培养的品质有所差别,比如游泳属于耐力性项目,更需要坚持性,而球类运动因场上瞬息万变,则更需要果断和独立性。

孩子应多参加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运动项目,或进行多种体育活动的锻炼。父母应该替孩子选择可以促进身体全面发展的运动项目。广播操、武术、田径、体操、游泳、球类等运动,不仅对身体各部分的肌肉、骨骼和器官的生长发育都有好处,而且对主要的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性、灵敏度等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不同的运动项目和动作类型对身体各部位的影响不同,对身体各种素质的锻炼也各有侧重。单一的运动项目、片面地发展专项素质容易导致身体畸形发展。

1.根据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

根据孩子的性别、年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运动。不同的运动项目对身体部位及身体素质的训练有所不同。如加强足部弹跳的项目可以锻炼足弓承重能力,预防扁平足;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跑、跳、投掷、游泳等活动项目,可以发展平衡、协调、反应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2.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项目

根据个人身体素质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项目。例如:力量不足的可以练习单、双杠;速度不够的可选择短跑;耐力不好的可选择竞走、游泳;灵敏度差的可以选择武术和乒乓球运动;臂力不足的可以练投掷等。体弱多病的孩子也应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可进行体操、快慢交替走步、太极拳等活动。

3.体育锻炼应照顾到女孩子的生理特点

女孩更适宜参加如高低杠、平衡木、体操、跑步、花样滑冰、游泳等力量性要求不高,而柔韧性较好、平衡性较强的活动。不宜多做支撑、悬垂、负重等静力性练习。训练的时间也应较男孩稍短。女孩在月经期间宜选择那些不太剧烈、震动较小、不用憋气的运动项目,如徒手操、活动性游戏,羽毛球、慢跑等,不宜进行短跑、拔河、跳高、腾越、劈腿、游泳等活动,以免引起经期紊乱或造成感染。

除此之外,在指导孩子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父母应注意以下事项:

★锻炼时注意运动量要逐步增加或减少。练习应有节奏地以中等、平稳的速度进行。要注意运动后的身体反应,如脉搏、食欲和睡眠等,以便随时进行调整。

★不宜让孩子过早地进行超负荷锻炼。进行体育锻炼会使人体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孩子的骨骼富有弹性,虽不易骨折但易发生变形,关节活动范围虽大但牢固性差,因此超负荷锻炼会造成一定危险。

★孩子在体育锻炼时,既要注意正确姿势的训练,又要避免过早地进行超负荷的训练,以免造成脊柱弯曲异常、身体其他部位的畸形或关节的脱位与扭伤。

让孩子成为小舞蹈家

父母箴言

看到孩子跟着电视中播放的儿歌扭动着小身体,父母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跳舞的兴趣呢? 对于孩子来说,舞蹈可以锻炼身体,培养孩子气质,增强身体协调能力等,值得父母们投入时间和精力让孩子学习。

舞蹈是美的艺术,它是一种用规范化了的、有组织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它是用人体动作、造型来抒情的视觉艺术。那么,练习舞蹈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1.通过舞蹈训练,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

孩子由于其年龄特点,骨骼、肌肉及肌腱非常嫩,可塑性非常强,从孩子时期开始训练舞蹈,可以矫正一些不良习惯导致的形体毛病。比如:有的孩子由于习惯于内八字脚形走路导致小腿内侧弯曲或是“X形”腿形;有的孩子凹胸;有的习惯端肩;还有的轻微驼背等不良形态。这些形体毛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舞蹈训练后都能得到矫正和改善。舞蹈训练除了能促进孩子们的身体的健康发展,还有利于他们气质、风度、仪表等方面的健康发展。

2.通过舞蹈训练,开发孩子的智力

(1)培养孩子奋发向上的心理素质

舞蹈课的训练是很艰苦的,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孩子刚开始练功时,因为苦、因为累、因为疼而掉泪。父母通过引导,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吃苦是为了什么,还要告诉他们“苦尽甘来”的道理,告诉孩子只要努力拼搏,汗水、泪水都不会白流,总有一天会换来鲜花和掌声的。

舞蹈训练,锻炼了孩子的意志,增强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舞蹈队的每堂课,都时刻贯穿着竞赛意识和挑战的风气,不允许消极懒惰和漫不经心,这就需要每个孩子的刻苦努力和持之以恒。通过训练,孩子们忍受着苦,忍受着痛,培养了自尊、自爱、自强、自信的健康个性,从小就树立了知难而上、奋发进取的精神

(2)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优美动人的儿童舞蹈能调动孩子们的无意注意,激发他们学习舞蹈的兴趣,从而发展了他们的有意注意,通过高度的指向和集中力去感受舞蹈的内在情感、韵律、节奏。在他们的脑海中对于舞蹈动作的变化、舞蹈情感的变化都有了深刻的印象,使之融入自身的舞蹈表演当中。当他们立于舞台上,迎着强而刺眼的舞台灯光,面对台下众多企盼的目光时,没有良好的记忆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怎么能有台下热烈的掌声和成功的鲜花呢?由此可以看出,经常参加舞蹈训练演出的孩子在接受新事物、反映新事物时的综合能力等方面,远远高于同年龄智商水平相当的孩子。

(3)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

孩子有着奇特、美丽而又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多变的情绪,甚至我们成人乍看起来不太合乎常理的情趣,都是儿童世界的“真理”。父母可以有机地结合这一特点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充分调动孩子的心理最活跃的因素,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地探索、创新。正因为有了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理解力,才会对孩子的想象力及创造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3.舞蹈艺术的特有感染力,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我国著名的舞蹈家吴晓邦说:“艺术以它的感染力去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品质,鼓舞人们的乐观主义和进取精神。”孩子的舞蹈以感情活动为中心,通过潜移默化来塑造美的心灵,让孩子来辨别真、善、美和假、丑、恶,这也是德育的基本要求。

4.舞蹈艺术使孩子学会感知美、表现美,提高审美能力

舞蹈有诗意的构思,有美的艺术造型,有活泼可爱的儿童形象,有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舞蹈艺术通过孩子们的内在韵律和形体节奏的揉合,展示多彩的思想感情,在身心自美的过程中给人以美,是一种集内涵外表于一体的理想的美育形式。它通过无声胜有声的美陶冶了孩子们的道德情操,美化着孩子们的思想感情,让孩子们从中去感知美、表现美。

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是孩子能歌善舞,希望孩子能够多才多艺。当父母看到孩子能够着着儿歌摆动自己的小身体的时候,不妨培养一下孩子跳舞的兴趣,让孩子感受一下舞蹈的魅力。当然,这也需要孩子对舞蹈感兴趣才行。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呢?以下这些建议可供父母们参考。

1.最好父母本身能够对舞蹈感兴趣

孩子是一种最爱模仿的动物,而且对成人的举止、言谈、爱好都非常感兴趣。如果父母能够表现出对舞蹈的兴趣,对孩子就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不知不觉间,孩子就会对舞蹈产生兴趣了。

2.可以利用电视、电影的传播媒介

现在的孩子对电视、电影都非常感兴趣,父母可以有意识的带着孩子观看其中的舞蹈表演,让孩子从对电视的兴趣中感受到舞蹈的优美,慢慢的,就可激发出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3.为孩子创造一个美的环境

想要让孩子对舞蹈产生兴趣,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跳舞的环境。父母可以在窗户上贴一些有关舞蹈造型的窗花;墙壁上可以剪贴一些有关舞蹈的形体图;书橱里为孩子添置一些有关舞蹈的画册,等等。以便让孩子观察、模仿、阅读,使孩子的生活空间充满舞蹈的情趣,由此而对舞蹈产生兴趣。

4.为孩子播放乐曲

父母可以经常播放一些优美、抒情、活泼的乐曲或者是孩子喜欢的乐曲,让孩子听一听,跳一跳。也可以播放一些有关小动物的乐曲,让孩子伴随着欢快的乐曲蹦蹦跳跳,感受一下情趣。要知道,小孩子最喜欢动物,所以这方面的乐曲对孩子会比较有吸引力,还可以让孩子在音乐声中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在观察中加以美化和创造。

5.召开家庭音乐会

父母可以抽空和孩子一起表演节目,尽量让孩子多表演,父母在一旁观看,看完之后,父母一定要记得夸奖孩子,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这样一方面可以培养孩子对舞蹈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多一些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机会。

6.运用游戏法

游戏法是运用游戏的形式和口吻进行辅导的一种方法。舞蹈学习也应该让孩子感到是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娱乐。如学习鸭走步,妈妈就可以扮演鸭妈妈,让孩子当鸭宝宝,请鸭宝宝跟着鸭妈妈学本领,还可以戴头饰或穿上服装。还有小碎步,可用鸡妈妈带小鸡练习;蹦跳步,兔妈妈带兔宝宝练习等。此方法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

7.投其所好

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爱好,为孩子制作一些动物头饰、服装、道具等。这样可以让孩子在一种愉快、欢乐、轻松的情景之下,感受到舞蹈的高雅情趣。

平时,父母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去参加一些集体活动,让孩子感知艺术美,让优美的舞姿吸引住孩子的目光。当孩子在观看的时候,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关于舞蹈方面的知识,相信那些充满儿童化、趣味化的舞蹈动作再加上艺术化的语言一定会激发孩子对舞蹈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一定会对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孩子剪出小花儿来

父母箴言

剪纸是一门综合艺术,有利于孩子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增进,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观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很有帮助。当然,一定不要忘了孩子的安全,毕竟孩子手里拿的是一把剪刀而不是一个玩具。

有些孩子就是对剪东西感兴趣,当一把剪刀在他们手中的时候,他们会把那些单一的纸片变成一个个美丽的小东西。面对孩子这门技能,有的父母不但不会欣赏,还会把孩子的剪刀给藏起来,或是直接告诉孩子不能用剪刀乱剪东西。父母这样做可能是害怕孩子会用剪刀伤害到自己,又可能是因为孩子乱剪东西会把屋子弄得乱七八糟,总而言之,对于孩子剪东西,父母是一万个不同意。然而,父母有没有想过,孩子对剪东西这么感兴趣,可能是因为他在这一方面有些天赋,如果加以发展的话,很有可能会在这方面做出成绩。但是,经过你这么一阻止,再有天分的孩子也会变成没有天分了。

如果孩子真的喜欢剪东西,父母可以有意地发展孩子对剪纸的兴趣。剪纸是一种在中国民间非常流行的一种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生活积淀与底蕴,体现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同时,剪纸也是一种综合的艺术,有利于孩子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增进。比如,对孩子创造力的发展,观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提升等方面都很有帮助,并且,还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一种继承,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当父母看到了这些,是不是有些心动了呢?是不是想要知道更多剪纸所带来的好处呢?下面就请父母看一下剪纸具体能为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吧。

1.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剪纸这种民间艺术的题材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因此,在孩子创作剪纸的同时,首先必须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学会观察,并且善于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