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国古代的兵器远远不止“十八般”。十八般兵器也并不是一个准确科学的军事用语,其中有些并不用于实战,也未曾装备军队。古人以9为数字以极,所以历来都喜欢9或9的倍数表示数目众多,18为9的2倍,听来吉利且上口。因此,“十八般兵器”的说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并成为我国古兵器文化灿烂的一页。
冷兵器
冷兵器是一种只用人力和机械力操持的作战器具,构造一般都是很简单,适宜于近战杀伤和白刃格斗。冷兵器出现于太古时代,从上古到五代这一历史时期,火药还没有应用于军事,属于冷兵器时代。
冷兵器种类繁多,按其用途可分为进攻性兵器、防护装具和攻守兵器械三类。而在进攻性武器中,又分为格斗兵器、护身兵器和远射兵器。
冷兵器最初是用木、骨、石,后来用铜、铁等材料制造,其种类和质量,也随着生产水平提及战争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从公元十世纪初火器发明以后,冷兵器仍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与火器并用。直至清末,新式军队的出现,冷兵器才退出了战争舞台。
战车
中国古代用于战斗的马拉车辆,又叫“兵车”、“武车”、“戎车”。
战车一般为木制,马拉,用来载人或载兵器粮草。一般为独辀(辕)、两轮、方形车舆(车箱),驾四匹马或两匹马。车上有甲士三人,尊者居左,右边为骖乘,中间一人为驱车手,左右两人负责搏杀。战车的种类很多,有轻车、冲车和戊车等。
我国用车作战始于夏代,最早在夏王启指挥的甘之战中使用,以后在战争中使用的规模越来越大,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常见。战斗时,战车用来冲击敌军,行军时用来运载粮草,驻军时用作安营扎寨。
战车的单位为“乘”,一乘包括一辆车、四匹马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战士。所以,“乘”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到春秋时出现了“千乘之国”、“万乘之国”。到了汉代,随着骑兵的兴起,战车逐渐退出了战争舞台。
长城
长城是我国冷兵器时代直到冷兵器与火器并用时期规模最大、最坚固完美的筑城体系,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工程。它由绵亘的城墙、关隘、敌台、烽火台以及城堡等组成,以关隘为重点,与绵亘的城墙相连接,构成了点线结合,以点护线的防御筑城体系。
长城东起河北山海关,西到甘肃嘉裕关,直线距离为2700千米。长城蜿蜒曲折,有的地段有二道、三道,甚至四道弯,加上关口、要塞的弯曲路线,实际长度至少要翻一番。如果再加上早期修筑的部分,其总长度约达10000千米,比地球周长的百分之二十还要多。现在幸存的20000个城楼、10000个独立的烽火台的石头及砖块,可以修建一座1米厚,5米高,环绕地球10圈的城墙。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由修建于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长城组成。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先后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随后是齐、燕、魏、赵等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抵御匈奴,派大将蒙恬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自此,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始呈万里之势,遂称万里长城。
汉朝(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时期,长城达到了最大的长度,并且向西转了个弯,以保护位于甘肃的河西走廊。这是丝绸之路通向中亚的关口。后期长城的修建,主要为了抵御中国北部的其他民族,统治者希望借此保护自己,抵抗新一轮的入侵者。
今天我们看到的长城,大部分是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所建。其底部宽6米,高6—8.7米,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城墙内的走道上铺有四层砖,侧面高高的城垛面向外部,胸墙则位于内部。城垛和胸墙之间,可够五匹马并排行走。在关口和山谷,另外建有城墙,以加强防护的力度。
城墙之上,每隔70米就建有一座烽火台,通过旁边的石阶,可以到达烽火台。长城上还有一般的坡道,专供马匹在长城上行走。长城上的10000个烽火台,可使人们沿着长城快速传递消息:白天通过浓烟作为信号来传达,夜晚则用火焰。在7世纪,此类信号一般要求在24小时之内传达1064千米,进攻规模的大小则由信号的大小来显示。
它具备了望、传递信息、召集部队,反攻作战的作用,以至于发展到后来成为攻防兼备的军事实体。在军事方面,它变被动为主动,亦可转守为攻,攻守自如。登上烽火台可居高临下,以逸待劳,不但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杀伤敌人。这些都使得长城不再是静止的单一物体,而是人、墙、物的军事结合体。
假途灭虢
春秋初期,诸侯并立,位处中原地带的晋国,在这场弱肉强食的大混战中不断兼并征服小国,势力迅速崛起。晋献公在位时,为了夺取崤函要地,又把其南面的两个小国——虢国和虞国预定为吞并的目标。
可是,晋国要顺利实现这一目的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虢、虞两国虽然地狭人稀,国力弱小,但却是同姓毗邻,结有同盟。晋国同其中任何一国开启战端,都意味着要同时和两国之师相抗衡。如何拆散虢、虞两国的同盟关系,使自己避免陷于两线作战,这乃是晋国在吞并两国军事行动中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
公元前655年的一天,晋献公问大夫荀息:“现在能讨伐虢国吗?”荀息说:“不能。因为虞虢两国的关系很好,再说虢国戒备森严。我看这样,先给喜欢玩乐的虢公送些美女去,让他尽情享乐,消磨他的意志。”
虢公得了晋国的很多美女,果然只顾玩乐,不理政事了。这时荀息对晋献公说:“现在可以攻打虢国了,不过,我们最好不要让虞国去援救它,我们可以给虞公送一份厚礼,向他借条路去讨伐虢国。这样一来,虢国就会恨虞国,虞国也就不会帮助虢国了。”晋献公就派荀息出使虞国。
到了虞国,荀息晋见了虞公,献上珍宝,并向虞公正式提出借道攻虢的要求。虞公贪利,当即便收下了良马、美玉。虞国本来就不敢轻易得罪晋国,现在拿人手短,更是乖乖的就应允晋国军队通过虞国土地去征伐虢国,甚至还表示愿意出兵协助晋国作战。宫之奇认为此事大为不妥,在一旁加以谏阻,但虞公根本听不进去,只是一意孤行,硬朝荀息设下的圈套里钻。
公元前658年夏,晋大夫里克、荀息统率晋国军队通过虞国的土地去攻打虢国,虞公践约派出军队同晋军会师,然后协同晋军展开军事行动。荀息说:“我听说虞公正和犬戎打仗,您假装上去助战,虢国一定放您进城。您的兵车都装上晋兵,只要他们一开城门,我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拿下他们的下阳关。”
就这样,晋军在虞军的积极配合下,进展顺利,很快就攻占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平陆境),一举控制了虢、虞之间的战略要地,并通过此事进一步摸清了虢、虞两国的虚实,为下一步行动创造了条件。
三年之后,晋献公故伎重演,又一次向虞国提出了借道伐虢的要求。这时虞国大夫宫之奇更透彻地看清了“假道”背后所包藏的险恶用心。宫之奇走到虞公面前劝阻道:“大王!不行呀!虢国跟敝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俗话说:‘唇亡齿寒。’如果没了嘴唇,牙齿就会挨冻。虢国灭亡了,咱们虞国就一定保不住。”
可是虞公利欲熏心,根本不采纳宫之奇的建议,他嘴唇贴着玉璧吹了一口气,瞪了宫之奇一眼,说:“人家晋国送来这么多好的宝贝,咱们连条道也舍不得借给他们,这说得过去吗?再说,上次人家借道不是还给了我们很多财宝吗?交结一个强国,总比交结弱国合算。”宫之奇见虞公听不进自己的忠言,料定虞国必然要被晋国灭亡,为了避祸,他便率领族人逃离了虞国。
这次晋献公亲自统军借道虞国攻打虢国,声势远比前一次大,可见其志在必得。晋军进展迅速,很快兵临虢都上阳(今河南陕县境)城下,加以团团围困。虢国弱小无援,数个月后即为晋军所灭,虢公仓皇逃奔京师(今洛阳)。晋军随即凯旋回师,行经虞地驻扎时,乘其不备发动突然袭击,生俘虞公,轻而易举地灭亡了虞国,最终达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虞公糊里糊涂地做了俘虏,那些珍贵的财宝,自然又回到了晋国。
晋军的胜利,在于它能够做到“必胜之兵必隐”这一点,以借道的假象巧妙掩盖自己各个攻灭虢、虞的真实企图。“兵不厌诈”,晋国君臣深谙此中奥秘,故能确保自己以强击弱、以大攻小战略意图的实现。在行施“借道”这一计谋过程中,晋国君臣还能针对虞公贪利爱财的弱点,诱之以利,迷惑其心智,使敌人无所作为,始终由自己牵着鼻子走。
虞国的失败,首先是国力、军力远不如人,故成为晋国垂涎的对象。其次是其最高统治者虞公不仅昏聩庸劣,贪图眼前小利,破坏了与虢国的战略同盟关系,而且文过饰非,拒纳谏言,终于引狼入室,自取灭亡。第三,与上两点相联系的是,虞国对晋国灭虢后的战略新动向竟然毫无察觉,没有一点警惕性,也不作任何戒备,以至晋军发动突然袭击之时,无力抵抗,只能束手就擒。
假途灭虢之战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揭示了军事斗争中强兼弱、大吞小等重要规律,体现了相当丰富深刻的军事斗争艺术,给后世留下了重要的启示和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