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一本通
28514800000040

第40章 衣食住行(4)

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80℃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窑洞

窑洞是沿土壁掘出的与地面平行的洞穴,是一种特殊的“建筑”,流行在中国西北部黄土高原地区。

穴居之习,古已有之。《诗经·大雅·绵》中记载:“古公亶父,陶复陶穴,未有家室”。亶父,周文王的祖父。陶,借为掏;复,借为覆。从旁掏的洞叫覆,即窑洞或山洞;向下掏的洞叫穴。周人不修房室(“未有家室”)的穴居习俗,与现在仍然存在的窑洞是一脉相承的。

窑洞与天然洞穴颇为相似,可能是古人最早创造的建筑形式,现存实例可见宁夏海原县菜园村遗址。在人们生产能力和生活水平低下的情况下,用简单的生产工具就可以挖掘窑洞,供人们生息,所以穴居之风沿习至今。

黄土高原地区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为窑洞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提。同时,中国西北部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较少等自然状况,也为冬暖夏凉、十分经济、不需木材的窑洞,创造了发展和延续的契机。

在黄土高原一带农村,自古以来就有住窑洞的生活习惯。尤以村民们居住的窑洞天井四合院最有特色。当居民选择好要居住的地点后,先在地面上挖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大坑,然后在四面打出几孔窑洞,旁边挖一条通往地面的地道,院内中间挖一口渗水井,坑沿四周砌一圈矮墙, 便成为一处防雨挡风、东暖夏凉的地下天井四合院。整个村庄坑连着坑、户连着户。站在坑上村边,只闻鸡犬相吠,却不见村庄的踪影,颇为奇特。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既节省土地,又经济省工,确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同时,由于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温差较小,居之能延年益寿。

吊脚楼

吊脚楼也叫“吊楼”,是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民族的传统民居,多依山就势而建。

吊脚楼多为外廊式二三层小楼房,楼下安置石碓,堆放柴草杂物,饲养牲畜。楼上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楼上前半部光线充足,是一家休息或手工劳动之所;后半部为室,其中设有“火塘”,这是“祖宗”之位,也是取暖炊饭和待客的场所。

第三层楼上设卧房。一般一家一栋,也有的村寨,如广西三江县的苗江、八江、林溪一带,多聚族而居,将同一族的房子连在一起,廊檐相接,可以互通,喜庆佳节,聚集于此,设宴接待宾客。平坝侗族,如天柱、新晃、榕江县的连江一带,大都是两层楼房,楼下住人,楼上存放粮食杂物。堂屋中设有“神龛”,两侧为卧室、厨房,猪牛圈都在屋侧房后。

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建造吊脚楼是当地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是“伐青山”,主要是准备木料,一般选椿树或紫树,“椿”、“紫”与“春”、“子”谐音,意为春常在,子孙旺;第二步是“架大码”,即加工大梁及柱料,在梁上要画上八卦、太极图、荷花莲籽等图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梁柱接上榫头,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坚柱”,主人选黄道吉日祭梁,请众乡邻帮忙将一排排木扇竖起。之后还要钉椽角、盖瓦、装板壁。富裕人家还要在屋顶上装饰向天飞檐,在廊洞下雕龙画凤,装饰阳台木栏。吊脚楼,有的高达五六层,结构谨严,不用一颗钉子,全系卯榫嵌合,显示了高超的建筑工艺。

人们还在屋前屋后栽花种草,各种果树,但是,前不栽桑,后不种桃,因与“丧”“逃”谐音,不吉利。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吊脚楼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

四合院

四合院是中国北方的传统民居,总的特点是以院落(或天井)为核心,依外实内虚的原则和中轴对称格局规整地布置各种用房。其中以北京四合院水平最高,也最为典型。

北京的四合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连,其中也包括着中国传统理念。由于在《易经》中贯穿着一种阴阳五行的学说,它对四合院建筑的营造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周礼·考工记》认为:“天为乾、为圆,地为坤、为方”。“圆象征天上万象变化不定,方象征地上万物有定形”。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正是以民居形式来体现地面的“四方”观念。对于四合院中房屋、天井、门口等布局,古人有着许多说词和规范。

四合院是由正房(一般是北房)、东西厢房和南房组成的一个独立的院落,正房旁有时还有东西耳房,有抄手游廊将四面的房子联接,可避风雨。

一般的四合院都有二进院落,大型的有三四进院落和花院,二进院落一般是在东西厢房之间建一道隔墙。外宅一般是工作人员居住的,内外宅之间一般建豪华的垂花门,垂花门内有影壁,只在有重大活动时才打开。旧时说的大户人家的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既指此门,家中的男仆一般也不得进此门。街门比较简单,街门一般建在院子的左边。大型四合院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

门楼及门道是各家的门户和门脸,它代表着主人的身份,地位与穷富,门楼的建筑形式备受人们的关注。北京的胡同一般是东西走向的,以走人为主,胡同北边的四合院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南边的四合院门一般开在院子的西北角。

在四合院建筑中,木材发挥了重大作用。为了使屋架牢固,匠师们采用了特殊方式将其各部位紧密联在一起。斗、拱、昂、枋就是最常见的物件之一,这些部件在木结构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北京四合院建筑木结构的制作和使用,不但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更具有一种很高的艺术性。观赏那些青砖磨缝、雕梁画栋、飞檐斗山的四合院建筑制造工艺,处处都有一种诱人的魅力。

老北京人讲究较多,如院门前不能种槐树,因以前槐树上会掉下来一种虫子,俗名“吊死鬼”;因桑树与“丧”同音,四合院边也不种桑树。北京人大都爱在院子中种夹竹桃。

轿子

骄子是一种靠人或畜扛、载而行,供人乘坐的交通工具。就其结构而言,轿子是安装在两根杠上可移动的床、坐椅、坐兜或睡椅,有篷或无篷。

轿子最早是由车演化而来。汉时的所谓轿实际上是能行山路的车。《明史·舆服志》上说:“轿者,肩行之车。”所以旧时的轿又称“肩舆”、“平肩舆”。“轿子”之名,据说最早始于宋。

中国的轿子曾流行于广大地区,自古以来历代相袭。因时代、地区、形制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如肩舆、檐子、兜子、眠轿、暖轿等;在种类上,有官轿、民轿、喜轿、魂轿等不同;在使用上,有走平道与山路的区别;在用材上,有木、竹、藤等之分;在方式上,有人抬的和牲口抬的,如骆驼驮的“驼轿”、“象轿”。

清末民初流行过一种“骡驮轿”,实际上是“骡抬轿”的讹音,轿子由二匹骡子前后抬着。轿杆固定在骡背鞍子上。轿夫跟着边走边吆喝。轿内坐人,大轿可坐3—4人。骡驮轿多用于山区或乡间崎岖小路。

现代人所熟悉的轿子多系明、清以来沿袭使用的暖轿,又称帷轿。木制长方形框架,于中部固定在两根具有韧性的细圆木轿杆上。轿底用木板封闭,上放可坐单人或双人的靠背坐箱。轿顶及左、右、后3侧以帷帐封好,前设可掀动的轿帘,两侧轿帷多留小窗,另备窗帘。

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轿子和其它事物一样,在使用上也是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违规则要受罚。历代统治阶级都曾制定过轿子的形制等级,体现在轿子的大小、帷帐用料质地的好坏和轿夫的人数等方面。二人抬的称“二人小轿”,四人抬的称“四人小轿”;八人以上抬的则称之为大轿,如“八抬大轿”等等。民间所用的轿子分素帷小轿和花轿两种。前者系一般妇女出门所用之物,后者则专用于婚嫁迎娶。

民轿盛行于清末和民初。解放后轿行自行歇业。

黄包车

黄包车是一种用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工具,为引人注目,招徕生意,车身涂黄漆,故名黄包车。

黄包车大约创制于1870年。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法国人米拉看到黄包车便利,拟从日本购进,并向法租界公董局呈报一份计划,要求“在两租界设立手拉小车客运服务机构”,并申请十年专利经营。后经法租界公董局与公共租界工部局协商,同意由两局发放人力车执照,并批准路程价格。次年1月,黄包车从日本输入上海。因从日本输入,故当时沪人又称之为东洋车。

民国初年,黄包车已风靡京、津、沪、汉等大都市。

黄包车初时为双人同坐,男女可同坐,1879年,因认为男、女同坐有伤风化,车夫拉双人车也颇困难,因而禁止双人同坐。1890年车价约为1英里内5分,2英里内1角。

黄包车以其适应性强,雇用方便,车资低廉而久盛不衰。旧上海的黄包车绝大部分是车行出租给车夫的,肮脏破旧者居多;也有有产者私人配置,雇佣车夫拉的,俗称“包车”;还有一种车夫自购的车,多为半新旧的车,车身油漆一新,可包月,亦可临时雇坐,俗称“野鸡包车”。凡在租界上通行的黄包车须向工部局捐照会。随着三轮车的兴起,至20世纪40年代后期黄包车逐渐被淘汰。

独轮车

独轮车以只有一个车轮为标志,俗称“手推车”。 在近现代交通运输工具普及之前,是一种轻便的运物、载人工具,特别在北方,几乎与毛驴起同样的作用。

过去的独轮车,车轮为木制,有大有小。小者车盘平;大者高于车盘,将车盘分成左右两边,可载物,也可坐人,但两边须保持平衡。在两车把之间,挂“车绊”,驾车时搭在肩上,两手持把,以助其力,独轮车一般为一人往前推,但也有大型的独轮车用以载物,前后各有双把,前拉后推,称作“二把手”。

据说独轮车的发明者是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三国志》中也有“木牛流马,皆出其意”的文字。据考,木牛流马也就是独轮车。独轮车使用便利,远途运输,无夜起铡草喂料之苦,不用牛马而能行走,一个人就可以推运。所以民间称其为不吃草的牛(木牛),能流转的马(流马)。

宋代高承撰《事物纪原》也将造独轮车之功归于诸葛亮。然而,根据汉画像砖和一些文字记载,独轮车的发明时间可上推到西汉晚年,或称为“鹿车”、“辘轳车”。后汉晚期应劭著的《风俗通义》中说:“……乘牛马者,斩饮饲达曙。今乘此(鹿车)虽为劳极,然人传舍偃卧无忧……无牛马而能行者,独一人所致耳。”

三国以后,独轮车被广泛使用。宋应星在《天工开物·舟车》中描绘并记述了南北方独轮车的驾法:“北方独轮车,人推其后,驴曳其前;南方独轮车,仅视一人之力而推之。”

在北方汉族,独轮车与排子大车相比身形较小,俗称“小车”,在西南汉族,用独轮车行驶时“叽咯叽咯”响个不停,俗称“鸡公车”。江南汉族因它前头尖,后头两个推把如同羊角,俗称“羊角车”。古时候,女子结婚后回娘家时,用的就是独轮车。回娘家时,丈夫推着车子,妻子坐在上面,就这样两人双双回到娘家。

独轮车在狭窄的路上运行,其运输量比人力负荷、畜力驮载大过数倍。独轮车可以在乡村田野间劳作,又方便在崎岖小路和山峦丘陵中行走。在当时是一种既经济而用得最广的交通工具,这在交通运输史上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发明。

中国的独轮车,除由人推畜拉之外,更有在车架上,安装风帆以利用风力推车前进的发明。这种车称为“加帆车”,大约创制于5世纪。

独轮车在明末清初传到欧洲后,引起了巨大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