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一本通
28514800000041

第41章 风俗(1)

风俗,是一个民族相沿积久成习的文化现象,它普遍存在于人民生活当中。一般来说,一个民族的历史越长,风俗文化积淀就越深厚、越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历来被看作风俗文化最发达、最丰富的民族之一。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风俗文化达到了繁盛时期,并且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地显示着我们民族的生活特征和精神面貌。

元旦

每年的1月1日为元旦,是新年的开始。“元”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字的原意是天亮或早晨,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但是,我国古人说的元旦,却并不是公历的1月1日。

中国历史上的年号并不是公元纪年,而是每个皇帝每个朝代都有单独的纪年,是阴历纪年。我国历代元旦的日期也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代是十月初一。汉武帝时期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

现行的公元纪年,是西方历法的体现,是以基督诞生那年为公元1年。中国只是到了中华民国以后才逐渐改用公元纪年。因此,中国农历的正月初一,即春节,比公历的元旦更有节日气氛。

春节

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俗称“过年”、“新年”。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

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至于“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

古代“春节”与“春季”为同义词。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除夕之夜,待新年的钟声敲响,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大年初一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年轻人给长者拜年祝寿,长者给儿童压岁钱,一家人还要聚在一起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比如,迎龙舞龙为取悦龙神,保佑风调雨顺;舞狮是为了镇慑糟蹋庄稼、残害人畜的怪兽。

随着社会的发展,接神、敬天等活动已逐渐淘汰,燃鞭炮、贴春联、挂年画、耍龙灯、舞狮子、拜年贺喜等习俗至今仍广为流行。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除夕守岁

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直到今天,人们还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或闲聊,或猜谜下棋,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守岁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吉祥如意的美好期待。

零点时,众人争相奔出,在庭前拢火燃烧(古称“庭燎”,取其兴旺之意),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此时,爆竹声、欢叫声响成一片,一派“爆竹声中除旧岁”的景象。

拜年

拜年是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既可表达相互间的祝贺与祝福,又有利于增进友谊和联络感情。我国拜年习俗始于古代,又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贺年是平辈相互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大年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吉祥语,左邻右舍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从宋朝开始,亲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遣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如今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现在,有些机关、团休、企业、学校,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就称为“团拜”。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利用便捷的通讯工具进行电话拜年、短信拜年等。

压岁钱

春节拜年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最早的压岁钱也叫压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为了佩带玩赏铸成的钱币形状的避邪品。这种钱币形式的佩带物品,正面铸有钱币上的文字和各种吉祥语,如“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背面铸有各种图案,如龙凤、龟蛇、双鱼、斗剑、星斗等。

贴春联和门神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俗。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在明代,贴春联的习俗尤其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影壁中。

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因此,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也称灯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晚上,人们会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

民间有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端午节

端午节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等。端午节原是月初午日的仪式,因“五”与“午”同音,农历五月初五遂成端午节。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但流行最广的一种说法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屈原忠而被黜,投水自尽,于是人们以吃粽子、赛龙舟等来悼念他。端午习俗有悬钟馗像、喝雄黄酒、挂香囊、挂艾叶菖蒲等。

赛龙舟: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悬钟馗像:是因为传说中钟馗能捉鬼。在江淮地区,每逢端午节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

佩香囊: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可起点缀作用。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系起挂在脖子上。香囊形状不同,形形色色,挂在脖子上非常好看。

吃粽子: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恐糯米被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饮雄黄酒: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如今认为雄黄酒有毒不宜饮用。

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中秋节

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在秋季之中,八月十五又在八月之中,故称中秋。中秋节与元宵节、端午节并称中国三大传统佳节。

秋高气爽,明月当空,故有赏月与祭月之俗。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是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节又称“团圆节”。

圆月带来的团圆的联想,使中秋节更加深入人心。唐代将嫦娥奔月与中秋赏月联系起来后,更富浪漫色彩。历代诗人以中秋为题材作诗的很多。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顿首与稽首

古代行礼有“九拜”,“九拜”是我国古代特有的向对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礼。《周礼》谓“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这是不同等级、不同身份的社会成员,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规定礼仪。

顿首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行礼时,头碰地即起。因其头接触地面时间短暂,故称顿首。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如官僚间的拜迎、拜送,民间的拜贺、拜望、拜别等。也常用于书信中的起头或末尾,如丘迟《与陈伯之书》:“迟顿首。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幸甚……丘迟顿首。”

稽首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家宴

家宴多用于招待亲朋好友,也可以作为现代社交活动的一种方式,用于招待尊贵的客人和工作同事。家宴往往由主妇亲自下厨、烹调,也可以请亲友或厨师掌勺,采取全家人共同招待的方式。可以不排席位,也不必讲究严格程序。应该充满亲切、温馨的生活气息。

席前,要根据宴请的人数和酒菜的道数准备好足够的餐具,而且餐具应在客人入座前摆好。

入席时,主人应该对座位的安排打个招呼。如果不排席位,可以说:“请大家随便坐!”如果客人中有主宾长者,可先招呼这位主宾或长者坐在主人的右边,其他人随意。

入席后,主人应先为客人斟酒。如果客人不喝酒,最好不要强人所难,可代之以饮料,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在饮第一杯酒前,主人应致祝酒词。祝酒词要围绕聚会的中心话题,语言应简短、精炼、亲切,有一定内涵,能为宴会的进行创造良好气氛。碰杯时,主人和主宾先碰,然后再与其他客人一一碰杯。如果人数较多,则可以同时举杯示意。

上菜应先摆冷盘以佐酒,让客人慢慢饮酒叙谈。然后上热炒,大菜(整荤、整鱼等),最后上点心和汤。上整鸡整鸭或整鱼时,不能把鸡头鸭尾鱼尾朝向主宾,而要将多肉的部位献给客人,以示尊重。

第一道菜上来,主人应先请主宾或长者品尝。主人也可站起来用公筷、公勺为客人分菜。 宴会进行中,主人应该时时注意与客人之间有简短的交谈和应酬。每上一道菜,主人在介绍菜品的同时,应热情招呼客人动筷。吃海鲜或鸡这类菜肴时,可示意让大家用手撕开吃。

举办家宴目的在于增进主客之间的了解和友情,所以对于主人来说,应当善于安排,做到恰如其分。

座次

古时官场座次尊卑有别,十分严格。官高为尊居上位,官低为卑处下位。

古人尚右,以右为尊,“左迁”即表示贬官。《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古代建筑通常是堂室结构,前堂后室。在堂上举行的礼节活动是南向为尊。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室东西长而南北窄,因此室内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东,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东面西。《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古代宴会席次,尊卑很有讲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门,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设两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与散座的区别:上桌与单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则不分席次。

1  2

3     4

5     6

7  8

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