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文化一本通
28514800000045

第45章 文化拾遗(2)

画到簿为官吏考勤的重要凭据之一,与红本一起存入内阁大库,以备查验。但由于它反映不出迟到、早退等情况,所以没有多大约束力。

咸丰年间,成立了总理衙门,为了防止画到溜号的弊端,提高办事效率,就规定对其官吏“核其勤惰”,分别给予“请奖”或者“参劫”,这便是历史上考勤与奖惩相结合的开始。

纪年法

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以王公即位年次纪年。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如《左传。骰之战》中:“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以年号纪年。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春”、《琵琶行》中:“元和十年”、《游褒禅山记》中:“至和元年七月某日”、《石钟山记》中:“元丰七年”、《梅花岭记》中:“顺治二年”、《雁荡山》中:“祥符中”(“祥符”是“大中祥符”的简称,宋真宗年号)等。

干支纪年法。如《五人墓碑记》中:“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丁卯”指公元1627年;《〈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中:“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辛亥”指公元1911年;《与妻书》中:“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辛未”应为辛亥。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扬州慢》中:“淳熙丙申”,“淳熙”为南宋孝宗年号,“丙申”是干支纪年;《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明熹宗朱由校年号,“壬戌”是干支纪年;《祭妹文》中:“乾隆丁亥冬”,“乾隆”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丁亥”是干支纪年;《梅花岭记》中:“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八仙桌

八仙桌又称方桌,是一种桌面四边长度相等的大方桌子。大方桌四边,各安一张长凳,一张长凳坐两人,一共可坐八人,俗称“八仙桌”。

八仙桌是尺寸较大的一类方桌,在传统堂屋陈设中,往往与条案(条几)、太师椅组合,摆放居于堂屋中轴线靠北墙的重要位置。八仙桌桌面四四方方,四个立面的装饰也完全一样。据说,八仙桌是结构最简单,用料最经济的家具,一件家具仅三个部件:腿,边,牙板。

八仙桌的最大特点是形态方正,有安定感。无论多杂乱的房间,摆上一张八仙桌,两侧放两把椅子,马上产生超稳定的感觉,这是儒家文化的体现。一张方桌,使用方便,结体牢固。没有特殊变故,能留存使用二三百余年而不解体。古家具收藏家给它这样的评价:亲切实惠又不失尊严。

八仙桌最早出现在辽金时期,由席地而坐时使用的小案子发展起来。从元代壁画和史料里看,最早的八仙桌主要是带束腰,内翻马蹄,带明显的壸门的。壸门在古代文字里指宫廷的门,是受中亚地区阿拉伯等国家土石建筑风格的影响。

八仙桌真正盛行是在明清,从明代版画中可以看到在江南园林、厅堂中用的八仙桌。明代,八仙桌的造型已基本完善,分为有束腰与无束腰两种形式,有束腰的工艺是在桌面下部有一圈是收缩进去的,而无束腰的即四腿直接连着桌面。至清代时,八仙桌大部分改成带束腰的,腿有的也改成了三弯腿,牙板加了很多如拐子龙、浮雕吉祥图案等装饰性的部件,美观性很强,做工很精巧。

在清代,无论贫富人家,使用的桌子基本就是八仙桌,比八仙桌再讲究一点的桌子类家具还有条桌、画案、琴桌。最普通的人家里最基本的家具就是一张方桌两把椅子。八仙桌成了每家必备的家具。

到了民国时期,出现了带抽屉的牌桌,桌面有了拦水线。八仙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现在方桌用法很多,两张方桌拼起来,组成一张大餐桌,可供多人用餐;还可当书桌。其简单的造型,摆在现代居室之中,更显风韵。只是如今随着居住面积减小,由于八仙桌出入房间不便,所以近几十年在城市里已很少使用。

太师椅

太师椅是中国古代一种以官衔命名的家具。其造型特点是体态宽大,靠背与扶手连成一片。

太师椅兴于北宋。有关太师椅名称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张瑞义的《贵耳集》。文中提到太师椅与当时任太师的大奸臣秦桧有关。说是秦桧坐在那里一仰头,无意中头巾坠落。吴渊看在眼里,便命人做了一种荷叶状的托首(类似于现代汽车、飞机靠背椅上的头枕),由工匠安在秦桧等人的椅圈上。太师椅由此产生,太师椅这一名称也由此传开。

岳飞的孙子岳珂在《桯史》中也提到了秦桧与太师椅的关联,只是情节不同而已。说是秦桧宴请宾客,席间有个参军大肆吹捧秦桧的“功德”。秦桧十分高兴,命一伶人赐坐。参军受宠若惊,在拱揖就坐时,因举止失措,忽坠其幞头,露出了巾环。伶人即问参军这是什么巾环,参军回答是:“二圣环”。伶人一听,便一语双关地对参军说:“你只顾自己坐太师椅,却把二圣环丢在脑后,讲得过去吗?”“环”与“还”谐音,“二圣”即被金人俘虏的徽宗和钦宗。伶人此言一语双关,表面上是批评参军的失礼行为,实际上是暗讽秦桧只顾自己做太师,却把徽、钦二帝的回归忘得一干二净。在文中,岳珂将带有荷叶托首的交椅明确称为“荷叶交椅”、“太师交椅”。

宋人王明清在《挥尘三录》中记载了当时其他朝臣用太师椅“仰首而寝”的情形,并说“达宦者皆用之”。可见“太师椅”之名流传颇快。宋代名画《春游晚归图》中将太师椅描绘得十分清晰。图中一个官员游春归来,鞍前马后簇拥十余侍从。其中一个肩扛的就是这种带荷叶托首的太师椅,用以供主人随时休息。

明代时,“太师椅”仍很流行,但椅形已有改变。此时的太师椅下部有框式方座,上部安栲栳样椅圈儿。

清代把屏背式扶手椅称为太师椅,除了对使用这种椅子的官宦、长辈们表示尊敬外,还因为这种椅子多用狮子纹作装饰。称其为太师椅也就不足为奇了。

扳指

扳指,又称“搬指”或“班指”,原本是满清和其他游牧民族日常用的一种防止大拇指被弓箭磨伤的用具,一般用兽骨做成,身份高贵的人用玉或其它贵重材料制成。演变到后来就成了一种显示身份的装饰。

扳指形似戒指但比戒指大得多,一般为两端平齐、外周平滑高约3.5厘米的圆筒形。满人入关前通用的扳指,以鹿骨制成,上有小孔,可穿细皮条系在手腕上,既取戴方便,又可防止丢失,十分便于骑射。

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殷王之妾,一位常常带兵出征的女将)墓中,出土了一件人们在其他商代墓中未见过的最早扣弦器——玉蹀,其外形一端平齐,一端斜口,可大套入成年人拇指。它与常见的扳指形式略有不同,可能是最早的扳指。说明这种防止拉弓时勒伤手指的玉器,最晚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殷商时期已开始制作和使用。

扳指在清代十分盛行。由于清代皇帝十分喜爱扳指,为迎逢帝意,王公大臣以及地方官员纷纷将扳指进贡宫廷。据清代《内务府奏底档》记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春,乾隆巡游山东,九江关监督全德“恭进”掐丝珐琅扳指20个;广东总督李侍尧“恭进”子儿皮钉花扳指50个、象牙扳指50个等等。为博皇帝欢心,众大臣还挖空心思地在扳指面上饰以浮雕纹饰,雕有“万寿无疆”、“古稀天子”及御制诗等。

清代乾隆以后,扳指实用性逐渐丧失,以装饰性为主,做工越来越精益求精,质料非常讲究,出现了玉石、翡翠、玛瑙、珊瑚、茶晶、墨晶、水晶、金、银、铜、铁、瓷等品种。其中以翡翠为最珍贵。当然这些扳指质脆,根本不能用于挽弓。

鼻烟壶

鼻烟是在研磨极细的优质烟草末中,掺入麝香等名贵药材,并在密封蜡丸中陈化数年以至数十年而成。吸闻此烟,能缓解疲劳。鼻烟起源于美洲印地安,十六世纪后,通过欧洲、菲律宾、日本、朝鲜传入中国东北地区。我国的游牧民族在野外无法用烟筒吸烟,因此鼻烟非常适合他们。

鼻烟壶是盛装鼻烟的工具。为了让鼻烟壶更坚固,游民们尝试着用各种玉器、金属、骨角材料来制作鼻烟壶。据史籍记载鼻烟在当时蒙古人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遇客人拜访,主人必须鞠躬,用双手捧着鼻烟给客人,而客人也必须用双手接过鼻烟吸闻一会儿,然后再双手还给主人。这一非常细小的举动,却充满文明的礼仪,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相互尊敬和信任。

汉人吸闻鼻烟始于明代。康熙开放海禁后,吸鼻烟渐成风尚。最初到中国的外国鼻烟壶,均是玻璃制品。然而舶来品,终究满足不了中国百姓的需求。中国人先是利用传统药瓶盛放鼻烟,在此基础上利用了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完善鼻烟的盛具。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口小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烟更有好处,能够保证鼻烟长期使用不变质,并且携带方便,样式具有中国传统的美感,因此受到鼻烟烟民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清代,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上下沿习,吸鼻烟渐渐成为社会时尚。以皇帝为首的封建贵族,奢靡至极,他们使用的鼻烟壶往往搜集名贵的材料,技艺精湛的工匠为他们设计、制造的。在国际上有的收藏家认为,鼻烟壶是集中国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

从存世遗物中,顺治程荣章造的铜雕云龙鼻烟壶二十余件鼻烟壶,是最早的鼻烟壶。康熙对西方工艺品情有独钟,他吸纳了一批通晓玻璃烟壶制作和画珐琅的西方人,于紫禁城内制作鼻烟壶。鼻烟壶艺术在乾隆一朝达到极盛。玩赏收藏鼻烟壶成风,盛入鼻烟的用途渐至其次。中国传统艺术的全部技艺:绘画、书法、烧瓷、施釉、碾玉、冶犀、刻牙、雕竹、剔漆、套料、荡匏、镶金银、嵌螺钿、贴黄等等,都用在了鼻烟壶上。乾隆时鼻烟壶成了斗富显示身份的东西。

内画鼻烟壶出现于嘉庆末年道光初期。它是用特制的微小勾形画笔,在透明的壶内绘制而成的。最初的内画鼻烟壶是内壁没有磨砂的透明玻璃壶,因为内壁光滑,不易附着墨和颜色,只能画一些简单的画面和图案,比如:蝈蝈白菜、龙、凤和简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用铁砂和金刚砂加水在鼻烟壶的内面来回磨,使鼻烟壶的内壁呈乳白色的磨砂玻璃,容易附着墨色。后来,内画鼻烟壶出现了一些比较精细的作品,再后来发展为诗书画并茂艺术精品。

18世纪初中国制作的鼻烟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品,通过欧洲商人、罗马教皇的使节、各国的使节和传教士、官员们流传到国外。

拨浪鼓

拨浪鼓,又称“波浪鼓”、“摇咕咚”等,是我国最传统、最古老的玩具之一。

拨浪鼓的鼓身扁平,样子跟现在的鼓差不多,只是多出了手柄和双耳。双耳是与手柄垂直的方向上系有重物的两根绳子。拨浪鼓就是靠转动手柄,使双耳转动敲击鼓面来发声的。如今的庙会上依旧可以看到许多卖拨浪鼓的摊子。

从形式上划分,拨浪鼓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鼓面加彩绘装饰,另一种是在鼓身加彩绘。这些装饰,增加了拨浪鼓的审美特色,从视觉效果上强化了这种玩具的娱乐特征。鼓面材料以牛皮、羊皮最为常见。鼓身多为木质,如今塑料拨浪鼓也较为常见。鼓耳则以玻璃珠最为常见。

拨浪鼓的历史悠久,最早的拨浪鼓产生于战国时期,被称作“鼗”。当时的鼗是一种打击乐器。它依靠摇动时双耳自击发声,发声的节奏轻重、音律高低、声音大小都不容易控制,还不能圆满准确的完成复杂的鼓点。

到了宋代,拨浪鼓已经具备了三大用途:一是礼乐之乐,二是商业之用,三是儿童玩具。历代礼乐中都有鼗,宋代当然也不例外。商业上所用的拨浪鼓被称为“货郎鼓”,民间货郎一般是持拨浪鼓招徕顾客的。与此同时,拨浪鼓也成为深受儿童喜爱的玩具。南宋李嵩的《货郎图》中的拨浪鼓,造型颇为考究,鼓柄做成葫芦把,鼓形如罐,双耳较特殊,类似皮条,持柄摇之,皮条抽打鼓面发声。

还有多层拨浪鼓,即由多小鼓逐个叠摞在一起(类似糖葫芦的样子),每个鼓各有弹丸做的双耳,共用一个手柄。一般而言,鼓面越大,发音越低沉,反之发音越高亢。多层拨浪鼓大小不同,摇动时一起发声,高低错落,叮咚悦耳。

拨浪鼓之所以能广泛流传,且经久不衰,得益于它的音响效果与娱乐效果的共同发挥。古代货郎有腔有调地吆喝的同时,其手中的拨浪鼓也欢快、轻松地响动,这很能吸引人们,尤其是孩子们的注意力。在古代孩子们的眼中,拨浪鼓本身是既好看,又好玩的,同时它还代表着货郎来了,可以买到好吃好玩的东西了。

弹弓

弹弓是中国古代一种“射”的工具,其原理与弓箭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弹射力来进行发射,只是弹弓用的是弹丸,而弓箭用的是箭。

提起弹弓不免使人想到小孩打鸟玩的弹弓,其实真正的弹弓运动是一项非常古老而久远的项目。弹弓是中国武术中最为厉害的一种暗器之一,也是武术中的十八般武器之一,是一项古老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