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章写妻子鸡鸣即起,开始一天的劳作,并婉言催促丈夫起身。她不是直接命令,而是用"鸡鸣",和"明星有火阑"进行委婉的暗示。表现出女子的温驯性格和对丈夫的爱怜之意。丈夫在妻子的温存中起床,毫无不快之意,而是兴致勃勃的说起了一天的劳动,似乎在向妻子许诺,用丰厚的劳动收获,报答妻子对他的深爱。二章女子作答紧承首章文意,先对丈夫出猎进行祝福,再叙打猎归来,为丈夫治美肴、备美酒的殷勤之意,然后又畅想夫妇和睦融洽的生活情景。这一章既表现出劳动为他们带来的喜悦,又反映了他们希望家庭生活美好快乐的心愿。末章丈夫作答之词,全是针对妻子的话语而发,是有感于妻子对自己的深爱而发的爱情誓言,表明丈夫决心加倍的报答妻子。
这首诗采用夫妻对答的方式,恰似两个人扮演的独幕小戏,语言情态可闻可见,饶有趣味。
子衿--《郑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郑风》,诗写女子盼望与情人相会却久等不来的焦急心情。诗歌感情缠绵真挚。曹操《短歌行》诗,引用"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渴求之情。
原文
青青子①衿②,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③?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释
①子:男子的美称。②衿:衣领。③嗣音:传音讯。
赏读
诗的前二章,采用重章复唱的形式,诗的首句用男子的衣着,佩饰代指男子本人,突出了情郎在女子心中的印象。二句直接抒写女子对情郎的思念之情。三四句则表现了由久等不来而产生的埋怨心情,在揣想对方为什么不给音信的思索中,流露出疑虑之情,而且这种思想和疑虑,只有情郎到来之时才会打消。末章改变了重章复唱的形式,四句诗构成两层意义,前两句写少女动作,交待等待地点,借少女的外在表现,突出她焦躁不安的情绪。后两句则是直抒胸臆,采用夸张的手法,利用对时间的心理错觉,表达姑娘会见情郎的急切心情。
出其东门--《郑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郑风》,表现男主人公在爱情生活中面对其它异性诱惑而不改初衷的思想感情。
原文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①衣綦②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③阇④,有女如荼。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
缟衣茹⑤藘⑥,聊可以娱。
注释
①缟:音稿,素白绢。②綦:音机,暗绿色。③闉:音因,外城。④阇:音都,外城门。⑤茹:茜草。⑥藘:音虑。
赏读
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两章内容基本相同。都是写抒情主人公--一个青年男子,漫步走到城门外,突然发现那里聚集着众多的美丽女子。面对众多的美女,他没有见异思迁,移情别恋,而是始终理智清醒的告诫自己,这些美女里面没有自己的意中人。自己只能和"缟衣綦巾"的意中人相亲相爱。同一内容在两章中反复咏唱,表现男主人公对意中人用情的专一与执着。
伐檀--《魏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魏风》,是一首揭露奴隶主贵族不劳而获,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的罪行的诗。是诗经中最著名的反映阶级对立的诗篇之一。
原文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①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②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③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④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⑤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注释
①廛:音蝉,古制百亩。②县:古悬字。③特:小兽。④漘:音纯,河坝。⑤囷:音逡,粮食囤。
赏读
这首诗全诗三章,每章九句,各章之间结构内容基本相同,只更改了个别字词,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使感情的抒发逐步强化。每章的前三句都是描写农奴的伐木劳动,表面上虽没有感情的流露,但河水由平静到逐渐泛起波浪,形象的表明农奴的胸中的不平之气,已积蓄的越来越多。每章的四、五、六、七句,是奴隶向奴隶主不劳而获的行为发出的反复质问,与前三句平静的叙述形成强烈反差,不仅有力的揭露了奴隶主强取豪夺的罪恶嘴脸,还为未尾二句打下铺垫。结尾二句是两句反语,它点明了奴隶主不劳而获的本质,揭示出诗歌主题,具有深刻的讽刺意味。
这首诗善于运用排比和反问,使诗歌对奴隶主的揭露具有一种不可遏止的力量。诗歌句式结构整齐对称,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性。
硕鼠--《魏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魏风》,是一篇对剥削者进行血泪控诉的诗。诗歌反映了农奴对农奴主自觉的反抗行为,也反映了农奴寻找乐国而不得的痛苦失望的心态。
原文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赏读
全诗三章,每章都采用了比喻手法,把农奴主比作大老鼠,这既揭露了农奴主不劳而获,贪得无厌的本质,也表露出作者的厌恶之情。在内容上每章都包含两个方面,前四句是对农奴主的斥责控诉,后四句在前两章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最末一章则是写寻找乐国而不得的失望情绪。在结构上全诗三章层层递进,连贯一气,虽然只有个别字词的更换,却展示了农奴主对农奴日渐加重的掠夺和农奴日益悲惨的生活,也展示了农奴希望摆脱农奴主的剥削,寻找乐国而最终失望的全过程。
农奴依附于土地和农奴主,是奴隶社会的重要特征,农奴的逃亡,正是他们对农奴制度的一种自觉反抗行为,是值得肯定的。这首诗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语言明白晓畅、韵律整齐和谐。全诗各章以硕鼠比喻农奴主,并以叠词形式反复咏唱,使农奴主的丑恶形象变得更加鲜明,对乐土、乐国、乐效的叠词咏唱,又与残酷的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加深了这首诗揭露的主题。
绸缪--《唐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唐风》,是一首祝贺新郎娶妻的诗。诗歌表现了新郎忘乎所以的得意之情,也表现了新郎对新娘浓厚真挚的感情。
原文
绸缪①束薪②,三星③在天。
今夕何夕,见此良人。
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
今夕何夕,见此邂逅。
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
今夕何夕,见此粲者。
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注释
①绸缪:音仇谋,缠绕,捆束。②束薪:喻婚姻爱情。③三星:即参星,是由三颗星组成。
赏读
诗的首句以"绸缪束薪"起兴,借用捆扎缠绕打来的柴禾,象征新郎新娘的结合。表现出新郎拥有新娘的激动心情。二句"三星在天"点明结婚时准确的时间,也暗含此时正是佳日良时之意。三、四句"今夕何夕,见此良人",虽是问句,却并非表疑问,而是新郎取到新娘高兴的不知所以之词,是新郎极为兴奋的心理状态的写照。他赞叹今夕的不同寻常,正是为了表明他获得新娘后的巨大幸福。末尾二句是诗人大喜过望的自言自语,他高兴的已不知如何是好了。二、三章是对首章的复唱,由"三星在天"而"三星在隅"而"三星在户",表明时间的推移--由初夜到夜久,由夜久到夜半。而由"见此良人",而"见此邂逅",而"见此粲者",对美人的赞美一句比一句深入,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新郎对新娘的喜爱之情更加热烈,更加浓厚。
蒹葭①--《秦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秦风》,是一首表现男女恋情的诗。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执着坚韧,而诗的意蕴却极为空灵虚泛,具有浓厚的象征色彩。
原文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②。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③。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④。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⑤。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⑥。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⑦。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⑧。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⑨。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⑩。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①秦:指春秋时的秦国,故址在今陕西、甘肃一带。②蒹葭(jiānjiā):泛指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③伊人:那人。一方:另一边。方:旁。④溯(sù)洄:沿着弯曲的河道向上游走。从:追,寻求的意思。阻:险阻,道路难走。⑤游:指直流的水道。宛:仿佛,好像。说好像在水的中央,言近而不至。⑥凄凄:同"萋萋",茂盛的样子。晞(xī):干。⑦湄(méi):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⑧跻(jī):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⑨坻(dǐ):水中高地。⑩采采:众多的样子。已:止。涘(sì)水边。右:迂回曲折。沚(zhǐ):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
赏读
诗分三章,每章均采用了先写景后叙事抒情的模式。首章前二句写秋日清晨河边上芦苇苍苍,露水盈盈,晶莹似霜。从而构筑起清虚旷远的意境,流露出凄清的色彩,与主人公忧伤的心情非常和谐。三四句点明思念之人所在。心爱之人与自己秋水相隔,虽然相思情深却不能相近相亲。诗中的"在水一方"并非实指,而是暗示有某些障碍阻拦自己与情人的相会,从而表现出主人公的忧苦之情。以下四句写主人公对情人顺流逆流的反复寻找。他费尽艰辛,却依然渺然难即。表现出主人公对情人的挚爱,也流露出失望后的空虚怅惘之情。
本诗采用重章复唱的方式,二、三章与首章含义基本相同,变动的几个字词,表明了时间的推移,也表现了主人公反复寻找的过程。章节的回环往复更显示出追求的愈加强烈,反映出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
这首诗虽然写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却并不表现具体的爱情故事和场景情节,诗的意蕴空灵虚泛,具有象征色彩,可以使人产生丰富深远的联想。
无衣--《秦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秦风》,反映出征将士同仇敌忾、慷慨激昂之情。
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
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③。
与子同仇④!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⑤。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⑥。
与子偕作⑦!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⑧。
与子偕行⑨!
注释
①袍:战袍。②王:指秦王。于:语助词。兴师:指发兵打仗。③修:修整。④同仇:共同对敌。⑤泽:内衣。内衣易染汗泽,故云。⑥戟:一种长兵器。⑦偕:一同。作:行动。⑧甲:盔甲。兵:兵器。⑨偕行:一同去。
赏读
首章分三层,首二句为一层,提出反问而又自作解答,既表明无衣的艰苦现实,又表明无衣根本不是参战的障碍;这一层既表现了战士间兄弟般的友谊,又表现出诗人慷慨从军的激情。三四句为一层,先交待出国家要出兵打仗这一背景,进而用"修我戈矛"这一典型化细节表现出士兵们积极备战的紧迫感和高昂的参战热情。最后一句是首章的总结性话语,表明战士们结伴并肩,共同战斗是有着相同的维护国家利益的目的。
二、三章与首章结构、句式意义相同,使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反复咏唱,诗人的思想感情逐层深化,诗的主题益发突出,全诗语气层层递进,具有慷慨激昂的情调,显示出秦地剽悍的民风。
月出--《陈风》
读前须知
这首诗见于《陈风》,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诗人以月引情,以月寄情。诗人把向往与失望融注于同一月亮之上,感情缠绵而悠长。
原文
月出皎兮,佼①人僚②兮。
舒窈纠兮,劳心③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④兮。
舒忧受兮,劳心慅⑤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
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注释
①佼:姣之借。②僚:美丽。③劳心:思念。④懰:音刘,妩媚。⑤慅:音骚,心神不安。
赏读
这首诗采用了重章复唱的形式,三章结构内容基本相同,通过反复咏唱,不断加深主题。每章首句都是叙写月夜的皎洁明亮,二、三句都是描写在明媚的月光下,美人艳丽多彩、优美动人的身姿,最后一句咏叹相思之苦。
有情人身处异地,却能感受相同的月光。诗人睹月怀人,借月寄情。月亮成为情人之间感情联结的纽带,然而月亮同照二人,情人却不得相见,月亮带来向往,月亮也加重了失望。用月光将两个有情人联在一起,更显得相思之苦的绵长悠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