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辍学的孩子们并不比那些完成了高中学业的孩子们智力差了多少或者是缺乏动力。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会用一种与典型的教育体制不相容的方式进行学习。当我们用他们可以接受的最佳方式教育他们时,许多具有潜力的辍学孩子仍旧拥有学习的动力,并且是可以毕业的。
教育的缺陷
独立于所有其他的危险因素之外,在学校里的失败最能昭示少年犯罪现象了。监狱里有许多中途辍学的孩子和被开除的孩子。他们都是从学校里的失败开始走上犯罪道路的。我们还知道,大部分积习难改的少年犯们都拥有感情混乱问题和学习障碍,这妨碍了他们在学校里获得成功。其实,许多人并没有得到他们被赋予的特殊教育服务。
某些行为和学习障碍与各种脑功能失调有关。例如严重的酒精中毒和滥用毒品的后果是使得许多孩子致残。有时这些孩子表现出在学习文化知识和社交技巧方面反应迟钝,在培养道德方面受阻。那些患有注意力缺乏或极度活跃征(ADHD)的孩子们最容易变成少年犯了。即使是脑功能障碍,正确的特殊教育还是可以避免学校失败,因而减少发生犯罪的危险。
许多ADHD病例是由于铅中毒而引起的。美国是世界上患此类疾病最多的国家,尽管通过清除城市中心廉租公寓里的铅污染,有些病例是可以被预防的。我们也可以很容易找到那些正遭受铅污染威胁的孩子们,并为他们提供他们需要的救助式教育服务。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历经数十年的研究发现,在非裔美国儿童中间,铅中毒仍然是智力迟钝和行为混乱的一个显著的原因。但是,面临着铅中毒威胁的并不仅仅是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们。研究表明,有多达9%的来自中产阶级社区的孩子患有不同程度的铅中毒。
家长支持组织诸如PACER(家长支持教育权利联盟)就领导着提倡给情感和行为残疾的儿童提供正确的特别教育运动。这些学生们与那些智力缺陷的学生相比更容易辍学。许多少年犯们都需要一种特别教育,来培养他们在信息社会中生存竞争的技能。
孩子为什么喜欢和坏孩子一起混
当孩子一开始上学,他就开始处于伙伴的影响之中了。很典型的是,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孩子会变得更容易与他或她的同龄人产生共鸣,而不再依赖于成年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那种积极的关系会缓解来自同龄人的那些消极的影响。
虽然父母不能完全控制他们的孩子找谁做朋友,但在许多时候,孩子很容易被同龄人所吸引,因为这些人并不对他们的价值观构成主要的威胁。与大众的想法不一致的是,绝大多数和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的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拥有相似的价值观,在遇到困难时会向父母求助。
但是,当成年人不是儿童和青少年生活中的重要力量源泉时,同龄人的文化,匪帮们,另类,街头文化就会强有力地控制孩子的生活。和成年人缺少积极交流的孩子们通常会去寻找那些和他们有着相似问题的同龄人。即使是来自良好家庭背景的儿童,有时也会被同龄人的组织引入歧途。虽然同龄人可能是向上的一种动力,消极的团体也可能促进少年犯们的思维和价值观,麻痹他们的意识,从而导致他们毁灭性的行为。
无论在任何一种文化下,都是由于在孩子和成年人之间存在着隔阂,而造成了各种反社会的青年帮派。那些和父母联系并不紧密的孩子,或者是那些过早获得独立的孩子,形成了他们自己的文化,包括可供选择的价值、英雄、神话和典型产物。
世界范围的青少年文化
当我们周游不同大陆时,我们都会惊奇地发现各地孩子都表现得极其的相似,并且与他们自己长辈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美国式的服饰、音乐和娱乐方式在世界范围内都成了青年们所追求崇拜的偶像。生活在部落村庄的孩子们骄傲地向人展示着他们的T恤衫,可他们之中没有人能看懂上面印染着的英语标语。南非的一个主要的青年团体称自己为“美国佬”。在开普敦的一个机构里的孩子们给我们表演了最流行的摇滚音乐,一首几乎是不为世界上任何地方成年人所熟悉,但却是所有的孩子都共知的音乐。
不再是城市里一种暴力的亚文化代表,流行的衣着现在更多来自洛杉矶、芝加哥和纽约街头青年小混混们身上,而并非出自加尔文·科雷恩的设计师手里。事实上,有些运动鞋设计师们在为孩子消费群体进行大规模地投产某种产品之前,甚至是到纽约城里的那些少年犯们中间去做市场调查。由于混混们的衣着样式时尚,适合开发,就变成了流行的主流。并且伴随着毒品文化的泛滥,看起来青年文化中那些几乎毫无价值的信息被媒体和广告商们评价成了流行的前卫先锋。
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教授卡尔·泰勒也是一名青少年匪帮暴力研究员,他给我们讲述了近来的一次德国旅行,在那里他研究了一些边缘孩子。在他和一名非常冷漠的孩子进行的交流中,泰勒询问他什么是他真正在乎的一件事。这个一头金黄色头发的孩子回答说“图帕科”。当1997年希普霍普音乐的说唱歌手图帕科·沙酷尔遭到谋杀后,他却变成了一个不朽的人物,这如同“猫王”对于以前的一代人一样。许多孩子都强有力在坚持认为图帕科仍然活着,就如同在死去许多年之后还会有一些人相信“猫王”仍然活着一样。
在许多不发达国家里,我们找到了街头青少年的全部文化,这与任何成年人和根据他们自己礼法形成的生活毫无干系。杰克·科克兰德是一位青少年研究的国际专家,他预测说不久美国就会在每一个城市里看到许多这种街头孩子。
孩子为什么喜欢成帮结派
对于那些被社会的主流抛弃的孩子来说,帮派可以满足他们最基本的作为人的需要。一个少年这样对我们说:
帮派给了我一些东西让我能感觉到我是其中的一分子。在我的生命里,我第一次有了一个目标——我能为之奋斗的东西。我想在帮派里获得一个地位,一个可以被所有人承认并尊重的地位。我会为它在所不惜的。
那个帮派很快成了我的家。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这里:挣更多的钱,参加聚会,和女孩子住在一起,喝酒并寻求刺激。那就是我认为的生活的意义——干这些所有的愚蠢的事情。
我记得有一个老大像父亲一样对我,尽管他才18岁。在社区里人们对他既尊敬又畏惧。我会到他那里去寻求一些忠告,是他给了我第一支枪。
尽管人们主要把帮派看做是现代的一种现象,弗雷德里克·斯拉舍在他1927年的社会学作品《帮派》里,指出了1300多个芝加哥帮派。他得出结论说孩子需要帮派。对于从11到17岁的青春期时期的孩子来说,通常他们都有想要加入某个帮派的欲望。唯一的问题是:他们要加入什么样的帮派?
在威廉·托马斯1923年的一本书《未被调整的女孩:一个对妓女,出逃者和不适应环境的女孩的研究》里,他发现那些未调整的女孩们不能恰当地满足她们对冒险、安全、爱和得到承认的基本需求。如果在上面提及的其中之一或是几个方面得不到满足,孩子们非常容易加入对某种具有破坏性的帮派里,来满足他们的需要。
帮派能有益处吗?答案是肯定的。在许多方面,很多小组如“女孩童子军”,体育队,音乐小组,戏剧俱乐部和忠信团体都像是一个帮派。可能最好的事例之一就是二十一世纪教堂。所有的四个基本需求都在极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冒险和生活在边缘已经非常普通,而且这里有一种清晰的目的感和自豪感,因为他们是某个大型的且有影响力组织中的一分子。教会以成员相互之间的爱慕和承认个人的天智而著称。这是一种怎样的同志情谊啊!这个团体,和他们之间坚实的信任一起,让他们感觉非常安全:
所有信任的人都在一起,大家拥有共同的爱好。他们按照别人需要把自己的财产和商品卖给别人,分发并继续下去。日复一日,在他们在圣堂里一起度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在家里也会掰开面包,用一颗快乐并且慷慨的心分享他们的食物。
希腊语里的“koinonea”可以描述这种关系,这个词的字面解释是说:“给予,捐献,分享;传授机密;参与到他人的行为当中,对他人同等负责。”帮派定义的核心,就是包含了“koinonea”的精髓。
在波士顿有一个组织叫做“神命搜索队”,在他的对犯罪青少年进行的工作中收集了许多帮派生活中的积极的素材。结果,许多孩子选择接受基督教育而离开了具有毁灭性破坏力的帮派。
同样,“直接前进部”的安置家庭也在这一概念上设立了相同的机构。随着孩子的入住,人们制定了一个“承诺契约”,每一个人都必须在上面签字(参见附录)。每一个人都被要求真实地讲述他或她的生活,并且要承诺对他人也是如此。并不是所有在这个大家庭里的人都准备好要这么做,或者是想要这么做。但对于那些选择签字的人来说,和这个计划中的其他部分相比,这个契约几乎帮助青年培养了更多的成熟的性格。差不多孩子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最终得到了解决的主要的问题,都是因为相互之间对“koinonea”的承诺的结果。
“坏”孩子到底有没有希望
孩子们需要强有力的文化和精神基础来培养个人的特征和价值。丧失了一般的文化特征和精神价值使得孩子们在快乐主义的和物质主义的社会中漂流,毫无根基和方向而言。这种亚文化的社会的反常状态,既不能为道德提供一个基础,也不能提供目的感和希望感。
爱是一个图腾
16岁的劳拉已经在街头上流浪3年了,在她的生活中没有一个积极的成年人。当我们第一次在监狱里遇到她时,她在自己的指关节上刻了一个“爱”字。她吹嘘说她几乎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穿过孔。
她曾经试过用行乞来谋生。她用一种粗暴的气氛来保护自己,清楚地表明了她憎恨一切男人。尽管她有过许多性伙伴,她却说在这一生里只做过一次爱。当被问道她是否信任某个人时,她想了一会儿,接着严肃地说:“是的,我曾经养过一只猫,我对它无所不谈。”
她非常骄傲自己进了监狱是因为她残暴地攻击了一个街头男人,因为人们谣传他虐待女朋友。劳拉鄙视自己的那个漠不关心的父亲,和自己的母亲来往也不多。这个无家可归的女孩,住在离母亲一千多英里的地方,没有一个人养育她,给她疗伤。当人们看到她的身影出现时,他们立即把眼光挪开,向街道的对面看过去,正如那个在撒马利亚好人的寓言里的牧师一样。
对于我们的问题,她一直做着高度的自我保护,直到我们问她是否需要什么东西时。她很害羞地说自己已经被关了四个月了,现在还没有一双袜子。我们向她保证一定会给她送来一些。访问之后,劳拉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小姑娘,用这样的话来结束这次的访问,“你们还会来看我吗?”她还处在一种精神讨论的矛盾心理之中。憎恨地球上的父亲,她怎么才能相信天堂里的那个“父亲”呢?
传统教育观点与墨守成规的教育观念的对比表
1.学习开始于关爱的社区——1.学校规模大,缺乏个性2.认为孩子具有精神性——2.精神范畴的事物远离了学校3.家庭是学习的源泉——3.教育是一种职业化的工作4.长者扮演重要角色——4.只有取得资格的人才可任教5.鼓励不同年龄段的少年一起学习——5.学生按年龄严格地分开6.手拉手,在友好的气氛中学习——6.提倡互相对立、抵制的状态7.教学由故事和典礼完成——7.老师按课程授课8.与伙伴们一起比赛——8.同伙伴们竞争9.以任务为中心的激励机制:“尽力而为”——9.以自我为中心的激励机制:“一定做最好的!”10.学习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别人——10.学习是为了获得比别人更强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