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先生足个火画家,连国际上的大画展也展出他的作品。不过,有些人看了不以为然,说:“乱涂乱抹的,好像足小孩涂鸦。”
美术学院里,漆先生正在上课。他正指着一幅画,对学生们说:“就这一笔,非要练十年的工夫不可。”
一垃学生左看右看,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便问道:“先生,这一笔我看没什么特别呀!”
漆先生答道:“要看得懂这一笔,也非得有十年的功底不可。艺术是大巧若拙的,才能掩盖锐利的光芒。”
禅也好像是艺术一样,上乘高深的作品往往会被一些人浅解了,俗解了,就好比漆先生的画也在所难免地被人误解。
从前,一座寺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他的徒弟。这徒弟在寺里修了两年,觉得什么都没有学着,便对师父说:“师父,我想外头去学点禅的学问回来。”
师父闭着眼,静心地打着座,没理他。
徒弟说:“那我走了。”师父还是不响,这徒弟便兀自走了。
又过了两年,徒弟自以为学有所成,又回到达座寺庙里来。
当着师父的面,徒弟朝佛像啐了一口痰。
这种乖张的行为自然要受到师父的责备,师父说:“你怎么可以胡乱把佛像弄脏了?”
徒弟摆出一副悟“弹”的样子,以深不可测的口气说:“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如来,我不知道哪个地方没有如来呀!”
于是,师父也不声不响的拿起一支毛笔。
徒弟问道:“师父,你拿毛笔做什么?”
“没有啊!”师父答道。
正当徒弟发愣的时候,师父就把徒弟的脸也抹黑了。
徒弟大叫:“师父,你怎么抹黑我的脸呀!”
师父答道:“一切山河大地都是如来,那你说什么地方没有如来,我就在那里抹。”
徒弟这才明白,原来师父这处也有禅。当他拿起毛笔说“没有”时,已经是明明白白的事情,已经不须再表现于所回答的话里了,这已经就很“空”,深藏着禅锋了。
我们说一个人好,那一定有坏人与之相比,才能得出好的印象;说一个人高,那一定有矮的人与之相比,才能得出高的印象。这就是一个相对的境界,这就是人们想了解一切事物真相的办法,也就是凡人所执着的名相。
若是我们向人家问路,人家就会伸出一个指头,指着前方。我们的目标可以循若他所指的方向找着,而不是在他的指头上去找。漆先生的艺术造诣从那一笔里去品味他那十年寒窗之苦,而不是他那“不经意”的一笔的形态。而往佛像一啐,也不是悟禅的禅机,而是在于佛相之外。
偈曰:不生不灭,不亏不盈,不净不垢,我心自明。
127.花月
卓太太上市场买菜,买了一束鲜花回来,并把它插进花瓶灌上水,放在案头,屋子里马上增色不少,就像春风吹进了屋里,生机勃勃的。
为此,卓先生很感心情舒畅,觉得太太真懂得生活。对若鲜花,他大声地赞美太太:“哎呀,这实在是太美啦,使我想起太太也是那么的美丽,我们的生活真是充满若明媚的春光呀!”
太太一听先生的赞许,娇羞地嗔了先生一声:“你就爱耍贫嘴。”其实她是十分开心的,情绪自然提高了不少,捧着那瓶花,不辞辛苦地忙着剪弃一些多余的残枝和败叶。可想而知,卓先生和卓太太的生活是多么的美满。
如是,过了三天,花瓣渐渐地褪落,不落的花瓣也开始皱巴巴的了,叶子也蔫黄了,无精打采地搭拉着。
“快把这垃圾扔了吧!多难看呀,还散发着一股气味,难受死了。”卓先生朝着太太嚷嚷。
“这怎么会是垃圾呢,这是一瓶鲜花呀!”太太试图更正丈夫的话。因为她对鲜花仍然是那么喜欢,尽管它已经是昨日黄花了。
“难道这么枯萎的花不算垃圾还能算什么?放在家里真是大煞风景。”卓先生仍然坚持己见。
卓太太真是依依不舍,囡为她的花容月貌也终有一日会像这花一样谢去。岁月是那么的无情,她也不可能永远地保持娇嫩。丈夫会不会如同嫌弃这谢了的鲜花一样,赚弃自己呢?
卓先生看见太太捧着那堆残花还在发愣,便说:“这么脏的垃圾,还有什么好留恋的,扔掉算了。”
现在,鲜花不再被叫作鲜花了,连名称也改变了,被唤作了垃圾。扔到垃圾站后,会在那里发臭,腐烂,然后又被制成肥料,再没有一点美丽的痕迹了。想到这里,卓太太不禁黯然伤神……
鲜花的名字终变成垃圾、肥料,到底哪一个是它真正的名字呢?花不过是暂时存在的假名相罢了,时过境迁,只不过是一堆黄土,故谓之“空中无色”。
一群猴子在树上玩耍,发现了井中的明月,以为月亮掉进了井里,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情。猴子们决意要从井里捞出月亮来,于是它们一只一只地连起来,一直延伸进井里头。
可是,无论它们多么努力,累得腰酸腿痛,还呛了不少口井水,弄得浑身湿透,也休想从井里捞出月亮来。
人们也常常把虚假的东西当作真的,穷追不舍,到头来,只落得两手空空。
如果了解“空中无色”、“假名非实”,那就不会被表面的假象迷惑了心。我们的心对外境的转化,就会处之泰然,安稳自在了。
偈曰:昨日鲜花,今日垃圾,水月虚幻,捞之岌发。
128.宝盒与杯
有一个小偷,潜入一户人家偷盗,发现那家有一个大宝盒,猜想里面一定收藏着很多珠宝。
他悄悄地打开了这个宝盒,里面果然全是珍贵的金银首饰、珍珠美玉。心里不禁一阵狂喜:“这下我可发大财了!”
但再一看,这宝盒盖一翻起来,里面有个人正朝若他看。“糟糕!怎么被人发现了。”小偷心一慌,吓得拔腿就跑,再也不敢回头看那宝盒了。
这个宝盒象征佛法,珠宝象征修得的正果,盒盖上其实是镶嵌着一面镜子,小偷看见的其实就是自己,象征着“我相”,也就是自我、我执。人们总是念念不忘离不开一个“我”。为了自我,竟把佛宝也抛弃了。我们只有彻底地抛弃我执、我见、我相,才能领受佛法的实益。
有一位大学生自以为学问很深,甚至在教授面前也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卖弄他读的书。
“教授,你是很有名望的老前辈了,我是来向你请教的,就请你传授一些学问给我吧!”
教授也不哼声,任他天南地北地胡吹。一面默默地听他讲,一面替他斟茶水,眼看着茶水已经满溢出来了,可教授还是不停手地斟着。
大学生连忙说:“哎呀!教授呀,茶都满溢出来了。”
“不错,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教授说。
“哦!”大学生心里有点不高兴。
“你脑子装满了哲学、科学、经济、政治,我要是再跟你说,你也装不进的呀!”教授说。
后来,大学生才弄明白教授的用意,感慨地说:“啊,原来茶杯的价值,不是它的质地,瓷釉有多好,描的图案有多么好看。而是在于它是空心的,才可以装得下茶水。”
耶稣说过,心贫者有福。自满的心,再朴实的真理也打动不了。
在众生所感受的世界里,都认为有一个我的心的实体存在。可是在般若的观照下,这个我的心是没有一个实体存在的,也是“空”的,“我”也不过是宝盒盖的镜中所现,也不过是杯子中的“空”。
杯子是要盛水的,如果不是做成空心的,也就盛不了水,不成其为杯子了。杯子捧破了,空就不复存在,杯子也不复存在,毋言盛水了,杯子的实体也没有了。
偈曰:心之所执,“我见”所抱,随念而生,不纳珍宝。
129.两夫妻打架
在香港,有一个露宿者,当然是穷得无家可归的人。不过,他并不怨天尤人。白天,他可以逗着狗玩。晚上,就在天桥底下,公寓的楼梯底下过夜。
这一天,天气闷热。香港是个海风阵阵的城市,于是他打算就在海边的长椅上睡一晚了,这才叫凉快呢!
这一天在海风的吹拂下,他很快就入睡了……
不过,第二天一早醒来,他觉得腰酸骨痛。他百思不解,于是在这张长椅上遍寻是什么东西,使他睡眠后果这么不佳。
很快他就发现,原来长椅上有一根鹅毛,被他压着了。他忿忿地拈起那根鹅毛,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我只睡一根鹅毛,尚且这么难受。可想而知,那些阔佬们睡着鹅绒、鸭绒的,那该多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