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妄念就好像是猴子那样整日跳跃不停,所以孙悟空就是人的妄念。我们为了降伏妄念,就得受持八关斋戒来对治,猪八戒就是代表人心贪婪,好逸恶劳的一面。
那座火焰山,就是代表人心中的无明火,需要巧籍诵经、念佛、持咒、参禅的芭蕉扇,来吹熄这无明火。
路经的流沙河,则代表生命中的烦恼河,若我们内心不起烦恼无明时,就能安然地渡过此河。
在上西天途中,沿途所遭遇的妖魔鬼怪,就是我们人生旅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
唐三藏能历经万千艰难,也正是得力于虔诚地研习佛学的心经,这才绝处逢生,化险为夷。
偈曰:唐僧正心,猴王妄念,西行万里,功德始圆。
121.换工种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各个企业都进行了体制改革。过去吃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情况,不复存在了。当然,现在的工作节奏比起以前要快多了。
牟先生的厂以前是国营的,他又是老职工,车间主任、厂长都得给他点面子。纵使是迟到、早退,也是因为照顾家庭。况且年纪大的职工都有这些问题,所以也从来未作什么处理。
说实话,牟先生可是个挺有觉悟的好工人,年轻时干活从不讲报酬,所以领导对他的印象甚好。其实他所作的贡献,比起他当时所拿的工资来,算起来实际价值要大得多。
现在,工厂转型了,不再由国家包起来了,而足变成了股份制,让一个老板兼并了。也就是说,牟先生现在是替老板打工了。
给老板打工,牟先生心里总是感到别扭。现在干活可不比以前,是计件工资。干多少活给多少钱,就像做买卖一样。
为了多挣点钱,工人们就得手勤脚快。牟先生不比年轻时了,手脚不可能那么麻利,这么快的工作节奏,他可受不了。没干出两个钟头,他已经是气喘呼呼了。
于是,他常常抱怨说:“现在生产太紧张了,根本没有考虑我们老工人的承受力,也难怪,老板只顾自己赚钱,根本不会想想让我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牟先生怨气冲天的事,终让老板知道了,老板曾经是牟先生的徒弟。为此,老板便对牟先生说:“好吧,员工的困难我当然要考虑。我想你到办公室上班会轻松点,只是洒扫庭除、收文送报而已。”
对于像牟先生那样的上了年纪的人,这可是相当理想的工作了。
牟先生觉得还满意,便对老板说:“那就十分感谢你了,真不枉我们师徒一场。”因此,他打心里头感激老板的额外照顾。
不过,没多久,牟先生在办公室又感到乏味了。天天拖拖地,抹抹桌子,收收报纸,发发信件,极是无聊。
他又去找老板说:“像我这样有手艺、有技术的工人,实在难得呀。整天送送报纸,收收信,实在是太窝囊了。还有没有稍微灵活点的工作千千呢?”
牟先生始终没有觉察到是他自己使得自己的工作无聊了,他只是以为自己不适合现在快节奏的工作,于是就满腹牢骚。
人总是希望改革,又害怕改革,进步与保守的意识夹杂其中,相持不下。人的心就为环境所左右,以至不得自在。这好像在大热天,虽有电风扇吹着,而闷热的心仍然觉得暑热扑面而来。如果我们用心理的观照,使得内在的心理力量大于外在的环境影响力,那就能得到自在。
凡夫的心是见顺境就喜,对逆境就起苦恼。对一切境都能无碍,那就是“色自在”了。
人的心总是跳动不安,就像奔流不息的河流,没有稍稍的停顿,使人的心常常为境遇遭际浮躁骚动,胡思乱想,寝食不安。如果能收拾起这乱七八糟的心,那就得到了“心自在”。
人对于过去的无知,现在的迷惑,未来的茫然,无法掌握命运。如果对世事通能以达无碍,这就是“智慧自在”了。
偈曰:一切烦恼,在于我迷,能得自在,全然不知。
122.小偷、教授与高僧
有一天,有个小偷钻进了霍先生的卧室,就躲在大衣橱里。霍先生也发觉了,只是不惊动他。
他把儿孙们都叫来,很严肃地教训他们说:“一个人不可能不识羞耻,人人都懂得自食其力的道理,不断地求上进。那么坏人的本质未必是坏的,只是沾染了一点坏习惯,才到不知羞耻的地步,才会做出偷盗的行为。那位在衣橱里的,本来就是一位好人嘛!”
那个躲在衣橱里的小偷一听,大吃一惊,慌忙羞惭地走出来,向霍先生认错。
霍先生也不责备他,而是很和霭地开导他说:“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的本质不坏,你应该痛改前非,重新做个好人。你之所以要偷,大概是因为没钱吧!”
那小偷很惭愧地点点头,小声地说:“是呀,从乡下进城,原想找个工厂打工的,呵是找了很长时间,还是找不到。实在是没有钱,只好钻进来,偷点什么换几块钱,填饱肚子再说。”
霍先生说:“我这里有十米块钱,你先拿去买盒饭吃了,再去找工作吧!你年纪轻轻的,有手有脚的,应当自食其力才是。”
对待道德不端之人,抱严厉的态度并不难,难就难在内心不憎恶他们,平等以待,晓以大义,邱先生到国外去求学,那足一间享誉国际的高等学府。亨利教授很有学问,可以说是科技界的权威。
刚进学院时,亨利教授对邱先生不以为然,流露了几分怠慢的神色。他问邱先生说:“你是从哪里来的呀?”
邱先生答道:“我是从中国来的。”
亨利教授怔了一下,说:“你到这里来干什么?”
“我想向您求学。”邱先生很恭敬地说。
“你们中国人能学得来吗?”亨利教授不客气地朝邱先生兜头一盆冷水。
“尊敬的教授,我想人虽然有种族之分、国籍之分,但是科学不会有这个分别吧!”邱先生不亢不卑地答。
亨利教授望望这个中国人,不由得表示赞许:“对对,一切科学技术都是人掌握的,什么人都能学习并掌握。”
外国人、中国人都是人,这就是邱先生的智慧,在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一位高僧接受了另一位高僧的来访,于是互致问候。“请教法师的大号?”主僧问道。客僧答:“贫僧法号无漏。”而无漏正是主僧的法号,很明显这位是来者不善了,他在话语间已透出了禅锋。
无漏法师便道:“老衲的法号正是无漏。”
客僧笑笑,漫不经心地说:“可不是?贫僧的法号是无尘。”
无漏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赞无尘道:“好一个无尘,真是好禅机啊!”
无漏就是无尘,无尘也就是无漏,他们处于平等的统一体中,无漏无尘在这个整体中是平等的。是在自他不二的世界中,个体。与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人与人应当是平等的,之所以常常会无端摩擦,就是缺少一分和谐的润滑。比如,每当停水、停电、公共汽车挤迫和误时,人们就会烦躁起来。人与人之问是在同一蓝天下,生活在同一地球上,呼吸共同的空气,应该是息息相关的。
偈曰:人与人间,同济同荣,不分彼此,相互坦诚。
123.家用电器
钟先生这几年可谓事业有成,家里也积蔷了不少钱。用他的话说,钱赚是为用的,不用的钱等于没有,因为钱用掉了,才是自己的。
他的太太很同意这种观点,于是两夫妇便上商场大举采购。
钟太太是个很会过日子的妇女,她当然知道家里应当购进些什么。比如说,现在兴起了厨房革命,要把厨房变得像厅堂那么干爽明亮,那就得有助于现代化的厨具了。
“买一台微波炉吧!那可是最先进的煮食厨具,现代家庭的好帮手,广告里也是这么说的。”钟太太很中肯地向丈夫提议。钟先生一向是很听从夫人意见的,于是很爽快地买下了一台微波炉。
“电冰箱要买三门的,要大,以后也好节约些时间,不用每天往肉菜市场跑了,省下的时间,我们可以多在一起嘛!”当然这也是一条很好的意见,对加强夫妻间的感情很有裨益。所以,钟先生也很爽快地答应了。
如是,两夫妻在商场里整整泡了一天,几乎要把商场的电器,接购一空。好在商场里实行优质服务,他们选购的所有东西,替他们往家里送。不然,凭钟先生手无缚鸡之力,钟太太纤弱女流,无论如何也是搬不动的。
家里堆满了崭新的家电用品,两夫妻心里甜滋滋的,结婚时所憧憬的美好生活就在眼前。那可是现代化的家居生活呀,尽管水平还不算太高,但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现在,钟太太不再为干家务活伤透脑筋了,既不怕被油烟呛着,也不为下雨买菜犯愁……当然,现代化的生活好处说也说不尽。
可是现代化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很快钟先生的兴头戛然而止。因为连续几天停电,所有的家用电器都瘫痪了,如同一堆废物。这几天,使钟先生一家又陷入更伤透脑筋的地步……
三门大冰箱里发出臭烘烘的气味,因为储在里面的食物开始发馒了;吸尘器也比不上扫帚了;油烟机也不动了,炒起菜来,照样呛得钟太太吭吭地咳个不停;至于微波炉黑洞洞的,送不出一碟美味佳肴来,只不过是一只空匣子罢了……
太多的不便,使得钟太太怨声载道,钟先生为避免火上加油,只好在一边闷声不哼,免得被太太当作出气筒。
“这不是存心要跟人过不去吗!买了这么些家用电器,目的就是为了省时省力,岂料更添麻烦了。喂,快想办法替电冰箱除除臭!”太太在抱怨的同时,也不会忘记对先生发号施令。
钟先生只好放下手头的事,去完成太太交代的工作,以尽为人之夫的职责。
一切物质的,佛都称为“色”。“色”是由地、火、风、水四大所和合,总有一天会败坏的。所以佛法上说:“一切色皆是假的存在。”
面对种种的“色相”,我们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当它们变化时,残缺时,要能适应,处之泰然。如果依赖于它,就会有很多的烦恼产生。
电冰箱也好,微波炉也好,空调机也好,也不过因缘而起。一旦停了电,因缘灭而无,所以有电才有作用。宇宙万物都是依赖各种条件配合才可能发挥作用的。因此,它们也都是空有其名,故佛法称之为“空”。新衣变旧,容颜衰老,花开又落,凡是会变化的事物都是空,而变化是苦的,却蕴藏着很多生机。所以这才有花谢花开的春天。人通过学习变得聪明,病人通过调养可以康复。
偈曰:因缘生有,因缘灭无,四大皆空,春绿平芜。
124.病倒
屠先生病例了,这消息真令人难以置信。屠先生一向以强者的面目出现在全公司同人面前,身材健硕,肌肉发达。在网球场上更常见他矫健的身影在驰骋,几乎像一匹高头大马,谁看了都会感到振奋。
这一天,他和朋友如常在网球场上打球,他的抽球是相当出色的,常常使对手应接不及,一败涂地。当然这一场球,仍是以屠先生大获全胜而告终。他是满怀着胜利喜悦走回家的。
问题就出在回家后,他淋了一次浴,又咕咚咕咚喝了一瓶啤酒,于是就感到了不舒服。他回卧室休息了,睡了一会,发觉自己的手脚部麻木了。屠太太看事情不妙即召来急救车,把他送进了医院。
现在詹先生躺在病床上,口不能言了,只能把话写在纸上,向来看他的同事表示感谢。
真是没法想象,一向强壮如牛的屠先生,竟然半身不遂了,但这确是无法不接受的事实。
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悄悄地睡着了。在他的脸上,再没有一丝在公司里那种潇洒的神态了。只是他的睡相比以前要单纯多了,一种很值得人怜爱的样子。
想当初,屠先生是那么孔武有力,常常领着公司的员工足球队南征北战夺取全系统的冠军。那种大将风度,似乎很难再重现了。全公司都为屠先生的不幸深表同情,并为之惋惜。
一个星期之后,屠先生渡过了危险期,凭着他天生的强健体质,恢复得很快,手和脚再不感到麻木了。
很快他可以出院了,又恢复了往常的活力,还是那么的热情奔放,一派潇洒。
“太谢天谢地了,我的手和脚又灵活自如了,这个结局真是太理想了。”屠先生一再向关心他的人致谢。
现在他有了一点变化,那就是对那些失去健康的人有了更多的关心。他说:“命运让我在病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星期,我几乎是在生死的胡同里徘徊,自从这次大病,我觉得人更应当努力地活着,尽管是在重病中。这一点,一个健康的人,没有经历过大病的人是无法理解的。”
释迦牟尼教示我们要放弃强者弱者分别之妄见,实现“空”的世界。寻找自己没有滞碍、没有拘束的“空”的心。
空与色是不二不一、不离不弃的。手与力同时存在,才能提起百斤之重。屠先生重病时,他的手全无力量了,可见手与力是不一样的,离开了手,力量也无从得以发挥。此即“色不异空”。
力量是无痕无迹的,但没有它,手又无用武之地。此即“空不异色”。总之,“空”不是什么都没有,只是世间的一切一切都是空无自性的,无实体的,无论是感情、意志,都是意念迁移变化。了解到它“空”的变化性,去除心的执着,就能远离众多的烦恼了。
偈曰:力之于手,不离不一,空色相即,同为不异。
125.佛跟我一样
一位母亲领着孩子进庙烧香,她让孩子学着跪在佛像下,叩头礼拜,并教他怎么向佛祈求。
“为了让佛明白你的诚心,你要把头叩得低一点,当然不必把头碰破了,双手要合着,两只眼睛闭上。让佛看见你睁着眼,佛就会认为你对他不恭的。许愿时要默默地念,千万不要咋咋呼呼的。”母亲谆谆地教诲若孩子。
“妈妈,我都明白了。”看来孩子很聪明,一学就会。孩子表现得好,母亲总是很高兴的。
不过,孩子到底还是忍不住了,睁开了双眼,好奇地打量着上头座着的佛,问母亲:“妈,上头坐若的大胖子,是什么人啊?”
母亲发现孩子对佛这么的不恭,心里很是惧怕,连连地向佛赔不是,一边还堵住孩子的嘴,不让他再胡言乱语。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心里的疑问还未得到解答,是决不会罢休的。他把堵在嘴上的母亲的手挪开,还是打破沙锅问到底:“妈,他到底是谁呀?”
没有办法,只好对他说:“那就是佛,我们要求他保佑的佛。”
孩子说:“嘿,我当是什么,原来佛也和我一样是人。”
“不许乱说,你是凡人,可佛就是佛。”母亲马上严厉地教训孩子。
“不是嘛,他有手有脚,也有脑袋,也有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我想我也可以做的吧!”
孩子的话越来越离谱,吓得母亲把头叩得更频密了,口不停地向佛表示忏悔。
其实,孩子的话一点也没有错,人人皆可成佛,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世界的万事万物皆是为我而显现的,这心就是我,我就是这个世界。神也好,佛也好,上帝也好,都不过是把我神格化了。实际上所谓的佛、菩萨、上帝,都不过是我自己的化身,人其实是崇拜自己。
老庄提倡无为出世,儒家主张进取人世,禅则认为“缘起性空”。一位自以为研究禅理很深的宋先生在禅院里问一位僧人道:“这世间的一切,这山、高楼大厦和汽车什么的,甚至包括三世诸佛,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呢?”
“有!”僧人答道。宋先生笑笑说:“你说错了,根据佛理说是四大皆空,应该是说无呀。”
“那么先生你是什么人?你有没有家庭呀?”僧人问道。
“噢,我是一家公司的经理,当然有家,有老婆孩子。”
僧人笑了:“先生,你若是也和我们一样,才能说四大皆空这句话,才可以说这一切都无。”
宋先生这才无言以对。后来,他虚心地向这位僧人请教禅理的奥妙,得到大悟。
其实,释迦牟尼只是一个象征,切不可只将他看作是二千五百年前的印度人。谁只要是悟了道,谁就是释迦牟尼。从自身、现在起就成为释迦牟尼,当仁不让,这就是佛法的秘诀。
偈曰:心有真佛,佛即真心,佛心人心,心心含灵。
126.十年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