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三代及至春秋战国随着汉族先民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风俗文化也随之变异发展,服饰风俗完成了从芾到衣、裳和深衣的发展,并从头到脚相应配套,形成了完善的宗法礼服制度;饮食风俗完成了从燔、炙、炮到煎、炒、烹、炸,以及从抓食到用箸、从陶制饪具到青铜饪具的发展,并形成了系统的宗法饮食礼制;居住风俗完成了从宫室到明堂的发展,并形成了以半横为特点的建筑风格;交通风俗完成了从跬步之行到用车及骑马的发展,并形成了径、畛、诗、道、路的道路网络;医药风俗完成了从砭石到针刺,从追长生药到“以毒攻毒”用草药治病的发展,在汉民族形成的过程中,也同时形成了具有先秦特色的生活风俗文化。
一、服饰风俗
1.从芾到衣、裳和深衣
先秦之时汉族先民的服装经历了一个从芾到衣、裳和深衣的发展过程。
图6芾《礼记·礼运》云:“昔者,先王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东汉学者郑玄对此作注云:“古者田渔而食,因衣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是亦说芾之元由也。”《左传》桓公二年,孔疏引。这就是说作为遮羞布的“芾”是汉族先民最早的服装。后来演变礼服冕服系于革带上而垂于之膝前的蔽膝。此俗用于其他装上则称为“”,《诗经·小雅·采菽》云:“赤芾有股,邪幅在下”。郑玄笺:“芾,大左蔽膝之象也,冕服谓之芾,其他服谓之。”《说文》亦云:“市,也,古知蔽前而已。”据郑玄所考:芾,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颈五寸。《诗经·小雅·采菽》郑玄笺。
从芾到衣、裳是汉族先民服装上划时代的进步,据传“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易经·系辞下》先秦之时上衣俗称“衣”,下衣俗称“裳”,《诗经·邶风·绿衣》云:“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汉毛亨注云:“上曰衣,下曰裳。”汉刘熙在《释名·释衣裳》中亦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的依以庇寒署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上衣下裳是商周时期最流行的服装。上衣中短上衣俗称“襦”,《说文》:“襦,短衣也。”为一般人平时所穿,分齐腰短衣和齐膝短衣两种。《谷梁传》宣公九年云“陈灵公通于夏微舒之家(妻),公孙宁,仪行父亦通其家,或衣其衣,或衷其襦,以相戏于朝。”贫民用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制称为“褐”,《诗经·豳风·七月》云:“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贴身的上衣俗称“衷”,又称“亵”。《说文》:“襄,私服也”。“衷,里襄衣。”《诗经·周南·葛蕈》云:“薄汗我私,薄瀚我衣。”《左传》宣公九年亦云:“皆衷其袒服以戏于朝。”这种内衣又可当作休闲服穿,俗称“袍”,亦作“袍泽”,《诗经·秦风·无衣》云:“与子同泽”。郑玄笺:“泽,亵衣。”而天子穿的休闲服俗称“燕衣”,《周礼·天官·地府》云:“掌王之燕衣服。”郑玄注:“谓燕寝中所有衣服之属。”单上衣服俗称“禅”,即“有衣裳而无里”《礼记·玉藻》郑玄注。之衣。夹衣俗称“褶”,《礼记·玉藻》云:“帛为褶。”郑玄注:“衣有青里而无著也”,即没有充絮的夹衣。《仪礼·士昏礼》郑玄注,“著,充之以絮。”充絮的长上衣俗称“袍”,《礼记·玉藻》云:“为袍。”即用旧丝棉做的长上衣。
下衣裳,又作“常”,是商周时男女遮蔽下身的主要服装,《说文》云:“常,下也。”“,下裳也。”《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云:“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东方未,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合之”。裳的形制与后世的裙相似,但裳与裙之不同大于裳分前、后片,一片蔽前,一片蔽后,前片用帛3幅,后片用帛4幅《仪礼·丧服》郑玄注,“凡裳前三幅,后四辐也。”古制每幅宽2尺2寸。联缀,裳的上端有折裥,折裥的多少依穿著者腰身的粗细而定,并另装一条腰带。由于这种裳分前后片,两侧不相联缀,开合方便,男女解手时只要将裳撩开即可行事。
商代服装在中上层贵族间流行窄长袖花短衣,如1935年殷墟12次发掘,西北岗1217号大墓出土大理石圆雕人像身着交领左衽短衣,衣长及臀,袖长及腕,窄袖口,配以带褶短裙,衣饰回纹、方胜纹即是一例;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第2页,图1:中上。在中下层民间则流行窄长袖素长衣,如安阳殷墓出土玉人立像(现藏美国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身着交领右衽素长衣,长袖,窄袖口,前襟过膝,后裾齐足即是一例。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381、335页。
先秦之时以上衣像天而服色用天未时之玄色,下裳像地服色用黄色,形成上玄下黄的服装流行色,此即《易·系辞下》所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
春秋战国之际一种被称为“深衣”的服装流行起来。深衣就是与裳相连的衣服。《礼记·深衣》郑玄注:“深衣者,谓连裳而纯之以采。”孔颖达疏:“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其特点是有一幅向后交掩的曲裾,便于举步又不致内裤外露。孙机:《深衣与楚服》,《考古与文物》1982年第1期。这种深衣缝制容易,穿着方便,既利于活动,又能严密地包裹身体,于是逐渐在各阶层中流行开来。《礼记·深衣》云:“圣人服之……先王贵之,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槟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孔颖达疏:“凡深衣皆用诸侯士大夫,夕时所著之服,故《玉藻》云:“朝玄端,夕深衣。”庶人吉服亦深衣。”据考深衣早在商代低层社会中已出现,前举安阳殷墓出土玉人立像双手拱置腰前,身穿长袍,交领右衽,前襟过膝,后踞齐足,内裤稍露。《礼记·内则》云:“有虞氏皇而祭,深衣而养老”。可见深衣最早可能滥觞于低层社会缝制简单的连衣。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9月版。
《礼记·深衣》云:“古者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短毋见肤,长毋见土。”深衣由短不能露出肤肉,长不能及于地面,一般下垂到足踝部,上窄下宽,为圆形,长1尺2寸至腕,领为矩形,裳由12幅构成,以应1年有12个月,喜在领、袖、襟、裾等部位镶以彩色边缘,衣料多用麻布。战国时的中山国遗址中出土了一件人形铜灯的人就是身着宽袖交领长袍,右前襟掩在下面,左前襟压在下面;衣襟的左下部横向接出一条三角形曲裾向右缠绕在身体上,尖端掩在背后或掖入腰带下的标准深衣。
楚国女子足不外露的深衣战国之时,南北深衣各具特点,北方的深衣衣袖窄长,上衣紧贴身体,下面的衣裾宽大,如在山西侯马出土的战国陶器残片,山东临淄出土的齐国漆盘上都有穿这一类深衣的男女人物。南方的深衣式样较多,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出土的两件深衣实物,一件是垂胡式衣袖袍,衣袖肥大而下垂,衣袖口收紧,衣据拂地;另一件是素纱袍,其肩部、腋下比较宽松,衣袖从肩往下逐渐变窄成小袖口,衣裾拂及地面,使足不外露赵超、熊存瑞:《衣冠灿烂——中国古代服饰巡礼》,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6版,第68—69页。
2.绔与胫衣
先秦之时汉族先民的下体着绔,不着裤。“绔”又写作“”。《说文》云:“绔,胫衣也。”《释名》亦云:“两股各跨别也。”清段玉裁注:“今所谓套也,左右各一,分衣两胫。”这种没有裤档、裤腰,是与袖套相似的“裤套”,穿时套在小腿胫上。湖北江陵马山楚墓中出土的两条裤退在前面连在一起的裤子,但仍然没有裤档,也没有殿部和后腰。
这种裤套似的,主要在冬天对腿胫起保暖作用,至于膝盖以上则无遮护。《韩非子·外储说》记载一则故事说:“齐有狗盗之子与刖危子戏而相夸。盗子曰:‘吾父之裘独有尾’。危子曰:‘吾父独冬不失。’”佚名者注:“刖足者不衣,虽终其冬丰,无所损失也。”转引自周汛、高春明:《中国古代服饰大观》,重庆出版社,1995年3月版,第357页。可见,对先秦的人是可有可无的,因为有裳将身体全部遮盖。没有裤档的绔流行于整个先秦时代。
3.袊和腰带
先秦汉族先民在服装的衣襟处缝几根小带用以系结,俗称“袊”。《说文》云“袊,衣系也。”段玉裁注:“联合衣襟之带也。令人用铜钮,非古也。”
先秦除用袊系结衣服外,按习惯还要在衣服外边的腰部系一根带,以把宽大的衣服束紧。《礼记·深衣》云:“带,下毋厌髀,上毋厌胁,当无骨者。”带有两大类,一类用皮革制成,俗称“革”,或称“革带”;一类以丝帛制成,俗称“大带”,或称“丝带”。按习惯男子多用革带,妇女多用丝带,此即《说文》所云:“男子带革,妇人带丝。”但男子亦可用丝带,《诗经、曹风·鸠》即云:“淑人君子,其带伊丝。”郑玄注:“其带伊丝,谓大带也。大带用素丝,有杂色饰焉。”
用丝带束腰打成环状的活结,俗称“纽”,《说文》云:“纽,系也,一曰结而可解。”打成扣紧的死结俗称“缔”,《说文》云“缔,结不解也。”而用革带束腰用钩固定,俗称“带钩”,呈钩状。《管子·小匡》云:“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史记·齐太公世家》亦云:“谢中小白带钩”。带钩的造型繁多,或成棒形,或成耜形,或成兽形,或成人形,或成龙形,或成琴形,不胜枚举。
4.形形色色的冠帽
先秦风俗把男子头上的各种饰物统称为“冠”。《释名·释首饰》云:“冠,贯也,所以贯韬发也。”《说文》亦云:“冠,冕弁之总名也,”冠的形制与后世的帽子大相径庭,它是用一个冠圈套在发髻上,上面有一根冠梁从前到后把头发束住,再用笄簪左右横穿过冠圈和发髻,加以固定,冠圈两旁有丝绳,俗称“缨”,在下巴下打结,把冠固定在头顶上,缨打结后余下的部分垂在颌下,称为。由此可见,冠开始主要起束发作用,为成人的樗,此即《仪礼·士冠礼》所云:“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就是加冠以后用表字来称呼他,以示尊重他的名。后来装饰作用占了主导地位,加冠以美化发型,展示人的气质和仪表,所谓“冠冕堂皇”也。
先秦的冠,《仪礼·士冠礼》云:“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周弁,殷,夏收。三王共皮弁素积。”这就是说夏代的冠以朴素无华为特征,俗称“收”;商代的冠以华丽气派为特征,俗称“”;周代的冠以安稳重端庄为特征,俗称“弁”,实际上都是贵族的礼冠。
实际生活中,先秦的冠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且大多能在商代的人像雕塑上得到印证,据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中的研究主要有:
玄冠,是以玄色帛为冠衣,冠上缀以玉、石之类的饰器的冠。如1935年殷墟西北岗1550号大墓中出土的浮雕形玉饰的人像头戴高冠,冠顶前高后低呈斜面,冠上透空,周边有扉棱,以示冠上附有玉、石等装饰品。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版,第2页,图一:中上。《仪礼·士冠礼》云:“主人玄冠”,郑玄注:“玄冠,委貌也。”又云:“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可见这种冠可能正是商代的“章甫”。
缁布冠,是以黑色布为冠衣的冠。《礼记·郊特牲》云:“太古冠布,齐则缁之。”如小屯出土浮雕璜形玉人头上雕有一种前高后低,后向下卷,顶作斜面的中高冠,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版,第2页,图一:中左。仅双“章甫”冠略低小,且不缕空,冠上饰品也较少。
皮弁,是以皮革为冠衣的冠。《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云:“楚子玉自为琼弁玉缨。杜预注:“弁以鹿皮为之”即是一例。这种皮弁冠,前高后卑,形帛似委貌冠。大殷墟妇好塞出土的浮雕人形玉饰(原编号518)的头上戴冠,冠型的前高后卑,前面和上侧有扉棱,后侧平滑,冠身不透空可印证。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379页。
爵弁,是鸟雀色为冠衣的冠。古:“爵”通“雀”故名“爵弁。”郑玄注《仪礼·士冠礼》云:“爵弁者,冕之次,其色赫而微黑,如爵头。”这种冠似冕旒,前小后大,如殷墟好墓出土浮雕人形玉饰(原编号357)的头上戴的冠型前低后高即可佐证。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379页。
冠卷,是带俗称为“武”的卷状饰件的冠。《礼记·玉藻》云:“缟冠玄武,子姓之冠也。”郑玄注:“武,冠卷也。”如殷墟妇好墓圆雕女玉人(原编号371)头上戴的冠前有横式筒状卷饰可为佐证。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9月版,第376页。
,是从临时用布或革条箍束头发的、从形式发展而成的一种有固定帽式、有帽顶的扁平冠式之“”,如殷墟妇好墓出土圆雕石人头戴一圆箍形“”可佐证。比冠在商代广泛流行。
巾帻,是用巾襄摞头上,做成各种帽式。商代的巾帻有两类,一类是高巾帽,大头上卷帻至四层高,前高广,后低卑,帽顶自前向后倾斜,如藏于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馆的安阳殷墓出土玉人立像就头载高巾帽蒙覆头发可佐证;另一类为外罩式,随头上发型而裹罩之,如殷代浮雕跪坐侧面人形玉饰人头的发型外似用巾类裹罩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版,第5页,又插图4:8。可佐证。
胄,是用青铜制成的武冠,甲骨文中作“胄”,安形象胄顶有缨饰,如1981年山西柳林高红琥士墓中出土的一顶青铜胄,胄顶有纽可作系缨用可佐证。《山西柳林县高红发现商代铜器》,《考古》1981年第3期。
商代这些形形色色的冠帽发展到周代形成了礼冠制,俗称“冕冠”,亦可称“冕”,这种冕冠顶部盖一木板,称为冕板,俗称“延”。冕板为长形,前圆后方,象征天圆地方;前低后高,有前倾之势,以示俯伏谦逊。冕板的表面裱以细布,上面漆成玄色,下面漆成熏红色。两端分别垂挂数串玉珠,俗称“旒”。旒的多少视戴冠者的身份而定,有3旒,5旒、7旒、9旒、12旒之别,以12旒为贵。《礼记·礼器》云:周代规定:天子用12旒,诸侯9旒,上大夫7旒,下大夫5旒,士3旒,俗规一串玉珠要采用5种不同颜色的珠子相间而串,常用颜色有赤、青、黄、白、黑等。
周礼俗规规定士以上才能戴冠,作为养老、燕饮、燕居的常服;庶人不准戴冠,但逢祭礼时可例外。
春秋风俗视冠极重,以不冠为不礼,去冠则失礼,无冠则菲礼。
5.束髻与梳辫
先秦汉族先民男女传统的发式是将头发挽结于顶或脑后,用笄固定成髻,此俗在夏代已十分流行,如二里头遗址81YLRM3墓主人头盖骨上有一骨笄出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这枚骨笄就是束髻用的。
由于束髻必须用笄,故笄成了重要的束髻必备用品。夏代的笄比较朴素,造型简单,用骨制成,如河北磁县下七桓遗址相当于夏代的第四层出土了6枚锥形骨笄,均为圆平形顶。《磁县下七桓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9年第2期。及至商代笄的造型多样化了,如上述下七遗址分别相当于商代早、中、晚期的第三到第一层出土的骨笄不仅数量多,而且除锥形外,还有钉形、凤头、方丁形头、垂帽形头、刻花等。殷墟妇好墓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骨笄,仅1976年在妇好墓一下就出土骨笄499枚,而且还有28枚玉笄,造型列是五花八门,有夔形、鸟形、圆盖形、方牌形、鸡形、四阿屋顶形等。
商代在流行发髻之时,也出现了梳辫风俗的流行。殷墟出土的一个玉人,两腿跪坐,双手抚膝,所有头发都汇集于头顶,并把多余的额发和髻发全部剃去,于脑后编成一条短辫垂下,犹如载了一顶帽子,又如陕西宝鸡,竹园沟出土的銎形茂铖的上齿端铸有一个圆雕人头,比人头于脑后垂一条小辫,额发也被修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