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想课堂-民俗笔记
28612400000008

第8章 民俗与语言、文艺(1)

小说为社会之反映。中国俗恶小说甚多,其所描画多为中国多数人之俗恶思想。读者于不知不识之间,印入此种思想于脑中,遂不觉同化于俗恶之社会,其关于人心风俗者甚大。

摘自杨昌济《静观室札记》(1914年)《杨昌济文集》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213页

民间文学的意义,与英文的“Folklore”德文的“Volkskunde”大略相同,是指流行于民族中间的文学,像那些神话、故事、传说、山歌、船歌、儿歌等等都是。

摘自愈之《论民间文学》(1921年)《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页

民间文学的作品,有两个特质:第一,创作的人乃是民族全体,不是个人。……老农所讲的故事,婴儿所唱的乳歌,其实的创作家是谁,恐怕谁也说不出的。有许多故事、歌谣,最初发生的时候,也许是先有一个创意的人,但形式和字句却必须经过许多的自然修正,才能流行民间;因为任凭你是个了不得的天才,个人的作品,断不能使无知识的社会永久传诵的。个人的作品,传到妇女儿童的口里,不免逐渐蜕变,到了最后,便会把作品中的作者个性完全消失,所表现的只是民族共通的思想和情感了……第二,民间文学是口述的文学。……因为故事、歌谣的流行,全仗口头的传述,所以是流动的,不是固定的。经过几度的传述,往往跟着时代地点而生变易;……这也是民间文学的一个特征。

摘自愈之《论民间文学》(1921年)《中国民俗学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从艺术的本质看来,文学的发生,是由于原始人类的艺术冲动(Art-impulse)。表现这一种艺术冲动的,在野蛮人类是跳舞、神话、歌谣等等,在文明人类便是儿童和无知识人民所传述的故事、歌曲等等;这种故事、歌曲,虽然形式是很简陋的,思想是很单纯的,但也一样能够表现自然,抒写感情。而且民间文学更具极大的普遍性。又因为民间文学是口述的文学,是耳的文学,不是目的文学,所以在有韵的民间歌谣中,往往具有很自然的谐律(rhythm)。有许多歌谣当中的音律,决不是文学作家所能推敲出来的。

摘自愈之《论民间文学》(1921年)《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再从心理上看来,民间文学是表现民族思想感情的东西,而且又是表现“人的”思想、“人的”情感的最好的东西。因为个人的文学作品,往往加入技巧的制作,和文字形式的拘束,所以不能把人的思想感情很确切很真率地表现出来。只有民间文学乃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而且流露出来的是民族共通的思想感情,不是个人的思想感情。所以研究民族生活民族心理的,研究人类学、社会学或比较宗教学的,都不可不拿民间文学做研究的资料

摘自愈之《论民间文学》(1921年)《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再从教育上看来,民间文学全是原始人类的本能的产物,和儿童性情最合,所以又是最好的儿童文学。

摘自愈之《论民间文学》(1921年)《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页

中国民族在世界上占特殊的位置,所以中国的民间风俗、民间文艺,当然是极有研究的价值。可是中国的故事、歌谣,却从来没有人采集过;虽有几个外国人的著作,但是其中所收的,也不过是断片的材料罢了。现在要建立我国国民文学,研究我国国民性,自然应该把各地的民间文学,大规模地采集下来,用科学方法整理一番才好呢。

摘自愈之《论民间文学》(1921年)《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研究民间文学应该分两个阶段:最先把各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民间歌谣采集下来,编成民间故事集、歌谣集等;随后把这种资料,用归纳的分类的方法,编成总合的著作。……但现在研究我国民间文学,还没有现成的研究资料,所以应该从采集入手。采集民间文学有几桩事情应该注意:(1)下手时候应该先研究语学(Philology)和各地的方言;因为不懂得语学和方言,对于民间文学的真趣,往往不容易领会。(2)用文字表现民间的作品很不容易,因为文字是固定的、板滞的,语言却是流动的;最好是用简单的辞句,把作品老老实实地表现出来,切不可加入主观的辞句和艺术的制作,像丹麦安徒生(ChristianAnderson)那种文体最为合适。(3)采集的时候,应当留心辨别,到底所采的故事或歌谣,是不是真正的民间作品;因为有许多故事或民歌,也许是好的文人造作出来的,而且造作得未久,还没有变成民族的文学,所以不应该采集进去。(4)民间作品的价值,在于永久和普遍;流行的年代最久而且流行的地方最广的,才是纯粹的民间文学;采集的时候最应该注意。

摘自愈之《论民间文学》(1921年)《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民间文学……分为三类:(1)故事,(2)歌曲,(3)片断的材料。现在再把细目分列如下:——

(1)故事:

(A)演义(Sagas)即俗传的史事;

(B)童话(Marchen or Nursery tales);

(C)寓言(Fables);

(D)趣话(Drolls)、喻言(Apologues)等;

(E)神话(Myths);

(F)地方传说(Place legends)。

(2)有韵的歌谣和小曲。

(3)片断的材料,例如乳歌(Nurseryrhymes)、谜(riddles)、俗谚(proverbs)、绰号(nicknames)、地名歌(placerhymes)等。

以上的分类自然不能说十分完全,但是民间文学的普通种类,大多包括在内了。其中歌谣和小曲一类最为复杂,形式和格调种类极多。我们现在既没有完善的分类法,那么便依据了这种分类从事采集,也未始不可以。

摘自愈之《论民间文学》(1921年)《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页

从历史上演成的一种势力,使社会分出贵族和平民的两个阶级,不但他们的生活迥异,而且文化悬殊。无疑义的,中国两千年来只有贵族的文化:二十四史,是他们的家乘族谱;一切文学,是他们的玩好娱乐之具;纲常伦理、政教律令,是他们的护身符和宰割平民的武器。平民的文化,却很少有人去垂青。但是平民文化也并不因此而淹灭,他们用口耳相传来替代汉简漆书,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艺术、礼俗、道德及一切,都尽量地储藏在他们的文化之府——《民间文艺》的宝库里,永远地保存而且继续的发展着。

摘自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1927年11月1日)《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民间文艺,是平民文艺的结晶品:我们要了解我们中国的民众心理、生活、语言、思想、风俗、习惯等等,不能不研究民族文艺;我们要欣赏活泼泼赤裸裸有生命的文学,不能不研究民间文艺,我们要改良社会,纠正民众的谬误的观念,指导民众以行为的标准,不能不研究民间文艺。

摘自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1927年11月1日)《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我们所谓“民间”,不限于汉族;凡属于中国领域内的一切民族,如苗、瑶、畲……皆是。我们所谓“文艺”,不限于韵文的歌谣、谜语、谚语、曲本、唱书……凡神话、童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等等皆是。……在我们的眼眶中,歌谣、谚语的价值,不亚于宋词、唐诗;故事、传说的重要,不下于正史、通鉴;寓言、笑话,不让于庄生东方的滑稽;小曲、唱书,不劣于昆腔乐府的美妙。因为这是民族精神所寄托,这是平民文化的表现。

摘自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1927年11月1日)《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页

我国风诗的采集发达最古,都把地方的名词来作为一种标记。因为各地风俗不同,所以古代把各地的歌诗采来,作为观察风俗的材料,这就是称为风诗的缘由。他的目的,在乎实用方面,文艺的赏鉴,却是在其次;就是赏鉴,也重在听他的歌声,文采却在其次。

摘自朱希祖《粤东之风序》《民俗》1927年第33期第1页

现在党国对于农村生活,主张切实地改良了;欲有尽善尽美的改良计划,必先明白农民的痛苦和其思想,欲知农民痛苦和思想,一定要征集歌谣;因为歌谣多半是农民所吐出的东西,就是农民思想的表现。

摘自陈元桂《台山歌谣集自序》《民俗》1929年第49、50期合刊第4页

日常的生活,在平民中和士大夫中是不同的,惟有童歌是没有阶级分别;人们的性情也有掩饰的地方,惟有民歌是赤裸裸的表现。言语及风俗,自然是以歌谣里面的表现为最真。

摘自容肇祖《福州歌谣甲集序》《民俗》1929年第49、50期合刊第10页

其实民间通行的文学,就是培养成民间的思想,感情,信仰,意志,行为的一种模型。谈改造社会的,就是要改造这些模型;而研究民俗学者,便得要找求这种材料以备研究某种社会及人民的思想,感情,信仰,意志,行为的起源及其关系。同时某时代某地方通行的作品,不啻有某时代,某地方的风俗现实于我们的眼前。

摘自容肇祖《湖南唱本提要序》《民俗》1929年第66期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