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学会走商路
28648200000030

第30章

世界电器之王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企业从一个3人的小作坊起步,经历了半个世纪的拼搏,发展成为拥有职工5万人的跨国集团。在几次大的经济危机冲击下,许多企业倒闭,他却稳稳地站住了脚跟,从他的一生可以看到日本现代工业发展的轨迹。

1894年,松下幸之助出生在和歌山县海草郡和佐村,排行老八,是最小的一个。幸之助4岁时,家境开始没落。后来,大哥、二哥和大姐先后因病逝去。幸之助只读到小学4年级就被迫辍学,到大阪一家做火盆买卖的店里当学徒。1910年,17岁的幸之助进了大阪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当一名安装室内电线的练习工,后被提升为检查员。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成为战场,物资奇缺,日本的产品成了抢手货,不管什么都能卖得出去,这就大大地刺激了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国内工商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幸之助萌生了独自办企业的念头。

他毅然辞职。但是,他的全部积蓄,加上刚领到的退职金,也才只有100日元。他的两位老同事森田延次郎和林伊三郎是他的支持者,加上他的妻子和内弟井植岁男,一共只有5个人。就这样,工厂办起来了,生产幸之助设想中的改良电灯灯头。

当他们历尽千辛万苦,生产出一部分样品之后,却又推销不出去。他们拿着样品,走遍了大阪的大街小巷,几乎问遍每一家销售电灯的商店,一天最多也只能卖出10只灯头。10天下来,总共只卖了100来只,收入不过才10块日元,这就是他们奋斗了4个月的结果。出师不利,两位伙伴都自谋生路去了。幸之助夫妇和内弟3个人仍苦苦地支撑着。那段时间真是异常艰难。从1917年4月13日起到1918年8月止,幸之助共十几次将他夫人的衣服、首饰等物品送进当铺抵押借钱。

就在他几乎绝望之际,曾是合作者之一的森田延次郎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有一家北川电器器具制造厂对他的产品感兴趣,看过样品之后,要订购1000只电灯底座,并且不需要任何金属配件。

夫妇俩和年幼的内弟一起投人紧张的生产,大约10天工夫,完成了全部订货。不久,幸之助收到货款160日元,扣除成本,获毛利80日元,基本收回了当初开业时的投资。第二年年初,他又接到2000个底座的订单。幸之助意识到必须扩大规模,小小的家庭作坊已经显得地方太小了。于是他决定搬迁到大开町街,租赁一座新建的两层楼房,楼上住家,楼下当工厂。从此,松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松下电器器具制造厂诞生了。

幸之助是个善于发明、勇于改进的人。他紧紧抓住“研制新产品,开拓新市场”这一环。以电灯为中心,不断发明出一些相关的新产品。但从市场销售来看,主要产品仍是“电灯改良插头”和“双灯用插头”,这两种产品品质优良,价格低廉,其他厂家无法与之相比,因此需求量年年上升。市场渐渐扩大到东京、名古屋、九州乃至日本全国。

这时,幸之助手下雇员有50人,每月营业收人达到1.5万日元,在当时国内的电器产品生产厂家中,无论企业规模还是生产能力,都属于“小人物”。幸之助知道,要想赶超同行,只有一个办法:研制新产品。

那时候,自行车已成为日本日常交通工具,而城市的市政设施还比较落后,道路和路灯跟不上,人们夜间骑车面临着照明的问题。虽然用干电池的车灯已经问世,但由于电池使用时间太短,仅有3个小时。所以几乎没有实用价值,人们甚至用煤油灯挂在车头。夜间骑车极为不便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

松下幸之助认为只要能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一种理想的车灯是应该能生产出来的。一次,在拜访生产干电池的朝日公司总经理松本时,松本告诉他,如果能将这种车灯的小灯泡重新设计,把干电池进行改良,那么市场潜力将会很大。松下幸之助经过约半年的试验,终于制造出一种炮弹型的电池车灯,用3节干电池,使用时间可达40余个小时。这种车灯设计巧妙,价廉物美,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人们欢迎。

这时候,有一个叫山本武信的商人找上门来,这人极有商业头脑,在大阪商界颇有声誉。他向松下幸之助提出,由他担任大阪地区总代理商,保证1个月售出1万只炮弹型车灯,3年代销36万只。如果销售不出去,山本商店愿意承担一切损失。更令幸之助大为吃惊的是,山本武信答应将3年的货款一次付给松下电器制造厂。

松下幸之助还是第一次和这样爽快的商人打交道,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样一来,松下幸之助可以及时收回货款,而且不用为销售操心了。在后来的岁月里,松下幸之助常向人说:他平生最佩服的人有两个,一个是美国的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另一个就是山本武信。因为这两个人教给了他经商之道。松下电器从此发展迅速,松下幸之助不断地把新产品推向市场。

他多次扩建工厂,并先后购并一些私营企业。到20世纪30年代初,松下电器公司已是拥有8家工厂的著名大企业了。产品有配电线器具、电热器具、收音机和车灯干电池等4大部分,产品项目扩充到200多种。总公司、分公司、营业所及8个工厂的从业人员近1000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战争需要大量军用和民用物资。松下幸之助抓住机遇,与荷兰菲利浦公司合作,引进技术项目,大量生产高质量的电灯泡、日光灯和电子管,大大发了一笔战争财。

短短几年间,日本工商企业的复兴速度令人吃惊,到1954年,日本国民的生活已超过了战前水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人想也不敢想的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开始进入普通人的家庭,这标志着一个消费革命时代的到来。在这场“革命”中,松下电器公司理所当然地担当了主角。虽然同行竞争激烈,但松下电器毕竟是在战前就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而且在企业管理方面更是率先采用了欧美的先进经验,产品不停地更新换代,质量和价格都占优势,加上松下幸之助高明的销售手段,自然能力挫群雄,战胜同行,企业在这个时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968年,恰逢松下电器公司成立50周年——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年里,公司的销售额为4671亿日元,银行存款超过了1800亿日元。算起来,每天平均获纯利1亿日元,松下电器公司一跃而成日本电器制造业的霸主。

松下幸之助很想活得比人家都长寿,因此,他每天必须晨练,到公司上班也多半就是安步当车。他85岁高龄时,仍然耳聪目明,精神健朗。知道他的根底的人,都很惊异,想不到幼年身体羸弱的他竟能如此长寿,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有人说松下幸之助的一生简直是幸之助,天之助,是求财得财,求名得得名,求寿得寿。

[评析与顿悟]

有人说:这世上有二种人最有出息,一是出身寒门的人,一是出身书香世家的人。但并不所是有贫寒之子都有所作为。

松下幸之助的一生多姿多彩,充满刺激性和传奇性。他自己则认为除了运气好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是个弱者,从小既非生在富贵之家,也没受过高等教育,正因为这样,他经历了人世的酸甜苦辣,在摸索和实践中产生了自己的主见。他这个创新的主见,就是他求财的创见。

据说松下幸之助经常以“甘薯”自喻。每当受到挫折时,他就会提到乡下人洗甘薯的景象来抚慰自己,他说:甘薯的浮浮沉沉,互有交替的样子,就和人生一样,每个人的一生也会浮浮沉沉的,不会永远春风得意,也不会永远贫困潦倒,这持续不停的一浮一沉,就是对每个人最好的磨练。

我们学走商路,就是要像松下幸子助那样不怕穷困,勇于奋斗!勇于创见。创见,不仅是商路上的灵魂,也是立足“原在破岩中”的做人的根本。

商路39:只要忠诚,不要聪明

[提示]

传媒大亨迈克尔·布隆伯格,他在15年时间里成了金融信息业的大王,并建立了自己的“帝国”。2001年11月7日,布隆伯格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成功获得了纽约市第108任市长的宝座,由一个金融信息帝国的掌门人,一跃而成美国仅次于总统的最有权势官员。

1942年2月14日,迈克尔·布隆伯格出生在波士顿市郊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当地一家牛奶场的簿记员。布隆伯格从小就表现出对信息与技术的强烈好奇心,周末经常到当地博物馆听报告,还曾利用暑假在一家电器公司打工。后来,靠着自己半工半读,布隆伯格攻下了哈佛商学院的硕士学位。高中毕业后,他考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之后又从哈佛大学拿到“商业管理硕士”学位。他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上学的时候,还干过一段时间“代客泊车”以贴补学费。1966年,24岁的布隆伯格被著名投资银行“所罗门兄弟公司”(SalomonBrothers)聘用。他从华尔街的普通交易员干起,逐步升到交易主管和信息主管,1972年成为公司合伙人,主管股票贸易、信息服务的工作。

当布隆伯格还是一名普通的交易员时,就对华尔街上信息储存的古老方式深感不解:交易所员工用手工方式将交易情况登记到特大号分类账目上,如果某人想了解一支股票3周前的交易情况,就只有查阅当时的《华尔街日报》。布隆伯格对此产生疑问:为什么不能用计算机技术来收集和分析股票数据,并将研究成果卖给用户呢?1981年“所罗门兄弟公司”被菲尔伯罗财团收购,布隆伯格也被扫地出门。拿着1000万美元的“遣散费”,他终于有机会从事自己喜欢干的事业了。他成立了“布隆伯格财经市场公司”,通过“布氏股票终端机”向基金经理们提供股票适时信息和分析结果,为他们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为美国的金融公司提供咨询,开始向IT业进军。第二年,彭博新闻公司与美林证券合作,他在美林公司安装了20台数据终端,这样,他在新公司中获得了309/6的股权,价值3000万美元。后来,他又花费3亿美元从美林购回了1/3的股份,并最终在彭博新闻公司占据了近3/4的股份,美林仅拥有209/6股份,其他6名元老共拥有其余的8%股份。彭博咨询的信息分类详细、渠道广,对客户来说十分有价值。彭博新闻公司作为一家私人有限合伙人公司,布隆伯格本人拥有绝对的权威,他可以不受股东的掣肘。

20年后,布氏终端的全球订户已经达到16.5万个,它利用电视、广播、文字、数据、软件分析等手段向客户提供金融信息服务,每个用户每月租金1300美元。1990年,布隆伯格又开创了“布氏新闻”业务,标志着布氏集团开始进军传媒业。他相继成立了“布氏广播电台”、“布氏电视台”、“布氏网站”等。其中“布氏新闻”发展到现在,已经拥有1200多名记者和编辑,在全球建立了82个记者站,报道内容覆盖了经济、商业、政治和体育等各个方面,全球650家主要报纸转载它的报道。1994年成立的“布氏电视台”,目前则通过7种语言10个电视网在全球播出。1995年创建的“布氏网站”(Bloomberg.com)则成为互联网上最受欢迎的个人理财网站。到了2000年,彭博咨询能够提供全球范围内15.5万多个专业的信息,同年的销售额更是达到了23亿美元。在彭博咨询不断扩张的同时,布隆伯格还果断地走上向传播业发展的路。他逐渐将业务拓展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在自己新拓展的业务中,彭博咨询也走着自己一贯的道路——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为客户提供产业分析和投资策略。彭博咨询旗下的彭博社(BloombergNews)甚至成为路透社在财经媒体领域内的主要竞争对手。

如今,彭博咨询公司在全美金融信息服务业中首屈一指。目前布氏帝国的雇员已经超过8000人,在全球设有100多家办事处。而布隆伯格不仅独占公司约75%的股份,还亲自出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执掌经营管理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