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学会走商路
28648200000031

第31章

布氏集团的总部设在曼哈顿的公园大道,在这个“布氏帝国的首都”里,处处可以看到一种以享受和忠诚为标志的公司文化。员工们的薪水很高,工作条件也很舒适。布氏大楼的15层有一个灯火通明的大厅,里面摆放着各种精美糕点、水果及饮料,还有一些赏心悦目的观赏鱼缸,这里就是700名高级雇员的工作场所。布隆伯格本人和一些低级雇员则挤在条件简陋的格子间里。他经常在周末的早上,一手端着咖啡、一手拿着一片抹了黄油的面包出现在大家面前,无形中创造了一种忘我工作的气氛。此外布隆伯格还经常为员工及其家属举办高档次的联欢活动。但员工们享受这种“宠爱”也是有代价的:布氏对员工要求非常严,有时工作时间会很长,电脑中还安装了特别的程序来审查有无对布隆伯格本人及公司不敬的言论;此外一旦你跳槽,就休想再迈进布氏集团的大门。

布隆伯格其实是很懂得享受生活的。他在纽约、伦敦和百慕大建了3座豪宅,他是纽约和伦敦社交界的名人,曾被英国女王授予“男爵”头衔。他还经常举办个人艺术品收藏展览和聚会。1993年与妻子离婚后,身边的漂亮女友也一直没断,包括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李·萨尔克的遗孀和好莱坞女星戴安娜’罗丝等。

美国的有钱人大都热心于慈善和公益事业,布隆伯格也不例外。他资助了纽约市“保护家庭暴力受害者计划”;赞助了“儿童健康基金”的“流动医疗单位计划”,专门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儿童;还出钱在高中校园新建运动场。此外他还是霍普金斯大学的理事会主席,个人为母校捐款达1亿美元。1997年他的自传《布隆伯格的布氏帝国》出版后,他把所有收入都捐给了“保护记者委员会”。随着公司实力的增强,布隆伯格也与许多达官显贵交上了朋友。罗伯特·鲁宾当上美国财政部长后,曾在一次宴会上对布隆伯格拍胸脯说:“如果需要的话,我愿意先接受你们布氏记者的采访,其他各大电视台可以先等一等。”

2000年布隆伯格结识了参议员麦凯恩,在后者的鼓励下他开始考虑从政。布隆伯格当时对记者说:“出钱让别人去改变世界是一回事,自己花时间做是另一回事,现在我想寻找新的挑战。”在他的心目中,世界上有4份最好的工作:美国总统、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总裁和纽约市市长,其中前3项已经名花有主,只有朱利安尼的位子还有机会坐一坐。他花大价钱从华盛顿和纽约请来政治顾问为自己制定竞选纲领,并在当地电视台大谈政治抱负。2001年年初,60岁的布隆伯格作出了一个决定:打算作为共和党候选人,参加11月份纽约市长的选举。3月,他从彭博公司的总裁职位上正式退了下来,但仍留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据说,他这么做,就是为了有充足的时间备选公职。他还特意请来了曾经成功辅佐朱利安尼出任纽约市长、对竞选极为在行的政治战略家大卫·加思,作为自己的竞选顾问。

为夺取纽约市长一职,这位大富豪曾扬言,“愿以年薪1美元为公众服务”。面对纽约市长19.5万美元的年薪,这位当时个人身价40亿美元的大富豪显得毫不在意。爱在每项经手的业务上冠以自己大名的布隆伯格先生当时信誓旦旦地称,如果他在选举中胜出,并荣任纽约市长的话,他将为1美元年薪而奋斗。因为纽约市长一职在布隆伯格心目中是世界上最棒的四项职业之一,与美国总统、联合国秘书长和世界银行总裁并列。谁都不知道这个想法是什么时候跑到布隆伯格脑中的,按布隆伯格自己的说法,他参加纽约市长的选举,目的也是为了服务公众。多年来,他一直为教育机构和美国的多家博物馆慷慨解囊。但布隆伯格并不是那种默默行善不事声张的人,他希望天下人都知道他的“义举”。他说:“要是有朝一日人们说,你拯救的生命比历史上任何人都多,那岂不是一件很棒的事?”

他表示,如果竞选失败,他会厉兵秣马,在下次选举时卷土重来。这倒很符合他的个性,那就是,越是人们认为不可能的事,他就越是要去尝试。为了增加选举的胜算,确保赢得党内提名,布隆伯格不惜宣布退出他一向所属的民主党,而改入共和党。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今年有意问鼎纽约市长职位的民主党人已经有好几位,而共和党方面人选寥寥,现任共和党市长朱利安尼按规定已不能再连任。作为彭博金融新闻帝国的创立者,60岁的布隆伯格可谓财大气粗,他公然声称,自己将不接受政治捐款和公众基金作为竞选资金,完全用自己的钱办自己的事。同时在寻求表明自己不同于一般纽约政界人士的努力中,布隆伯格避免采取公开现身的方式,而以罕见之举,在一连串付费电视广告中宣布他将代表共和党出马竞选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在电视广告中赞扬朱利安尼说:“我热爱纽约市,但我知道这个城市是一个难以管理的城市,而一位强势市长坐镇市政府已使它大为改观。”布隆伯格说:“如今犯罪率已下降,纽约市在进步中。我的名字是迈克尔·布隆伯格,我将竞选纽约市长。”纽约是外来移民汇聚之地,贫富差距悬殊。有人怀疑,腰缠万贯的富翁布隆伯格将很难获得中下层选民的认同。但布隆伯格本人认为这不是问题。“我就是他们眼中的‘美国梦’。”他说,“我起初和别人一样也一无所有,但我凭自己的努力出人头地了。”除美林公司有彭博公司20%的股份,6个长期雇员有公司8%的股份外,公司其余股权全部掌握在迈克尔·布隆伯格一人手中。布隆伯格通过他的发言人放出风声,他将不会放弃彭博公司的所有权。虽然公司从不向外界公布收益报告,但它的利润率估计为20%,年收入增长速度为25%。布隆伯格对记者说:“离开公司我会不会痛苦?当然会。可你要是打算更上一层楼,就算痛苦,也得在所不惜。”

对于他自掏腰包竞选市长一事,他的竞选对手马克颇有微词:“这不是在竞选市长,而是想花钱买下市政府。”而布隆伯格本人则十分得意,他自信地说:“正因为我是自掏腰包竞选市长的,所以我未来的政策不会被竞选资金的投资者所左右。”

为了竞选成功,布隆伯格花钱如流水。借着自己的传媒背景,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话、电子邮件狂拉选票。《纽约时报》甚至这样报道:“纽约市几乎所有的无线电波中都充斥着迈克尔·布隆伯格的名字。”不仅如此,他还高价请出全美最棒的两家民意调查公司对选民的意见进行反馈,并且组建了一流的竞选智囊团。截至竞选结束,布隆伯格已经掏了5000万美元的钞票。事实上,2001年11月7日,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Bloomberg)已经战胜了所有的竞争对手如愿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市第108任市长,由一个金融信息帝国的掌门人一跃而成美国仅次于总统的最有权势官员。

对首次从政的布隆伯格来说,纽约市长并不是让他有机会出风头的头衔。他接手的是一个充满了骚乱、丑闻和清洁工罢工的城市,“9·11”事件使经济萎靡不振的纽约市面临更严重的财政和社会问题,财政赤字不断上升,失业大幅增加,重建任务极其艰巨。首次从政的布隆伯格上任后面临克服恐怖袭击事件影响、重建纽约市的艰巨任务。此外,有批评人士对布隆伯格管理公司的家长式作风发出了警告,还有记者重新调查几年前布隆伯格受到的性骚扰指控:“当时之所以让他侥幸脱身,是因为他还算不上政治人物,现在情况就不同了。”在竞选之初,布隆伯格曾表示不要法律规定的19.5万美元的市长年薪,只象征性地拿1美元。但就是这1美元也不是那么好拿的。

当今,彭博新闻这个名字是金融新闻的同义词。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是它的客户,美国之音也是它的服务对象,甚至连罗马教皇所在的梵蒂冈也购置了它的接收终端。当今美国的大型证券投资机构和资金管理公司等都是彭博新闻财经数据终端的主要客户。但其服务价格可谓不菲:每月1285美元,不论你订阅多少内容,都是一个价。媒体商业银行苏勒合伙公司的马林说:“放在你办公桌上的一台彭博新闻终端并不仅仅是一件设备。它是一个地位的象征。它表明你对赚钱态度是认真的。”彭博新闻王国拥有8000多名雇员,机构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主打的财经数据终端(收入占总收入的95%)和新闻采集(每日4000条信息供应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等)外,还包括电台、电视台、杂志书籍出版、因特网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网(ECN)。彭博新闻能提供最详尽的财经信息,从债券收益,到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到有关公司首席执行官的自传以及分析师的分析报告,应有尽有。

彭博新闻公司是在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牛市之中成长起来的。在大量新钱注入股市的推动下,华尔街公司纷纷增大其数据资料的预算,大力推崇需要新的分析性信息的投资产品(比如衍生金融工具),而彭博新闻提供这种信息的速度比任何竞争对手都快。彭博新闻社的服务很少受到人们的挑剔。其客户可以每日24小时随时打服务热线,或直接发送电子邮件给他们。技术和推销人员经常走访客户,产品也不断得到改进。在过去几年里,彭博新闻社数据终端租户的数量已经翻了一番,达到16.5万个。虽然这家公司并不报告赢利情况,但是利润率估计为20%,收入一直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彭博新闻公司里弥漫着一种强制性的、亢奋的工作狂热氛围,员工们每日不间断地工作10小时是家常便饭,用“新闻业血汗工厂”来描述最贴切不过。彭博新闻公司总部设在曼哈顿公园大道,一个个工作间密密麻麻排列,活像一座迷宫,布隆伯格称之为“敞开式工厂”,但人们宁愿形容它为一个紧张忙碌的证券交易场。公司里奖励忠诚,布隆伯格从来不雇用吃回头草的员工。为了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公司从成立起,布隆伯格就拒绝设立公司规章,也从来不称谓头衔,更别提显示地位的办公室了。

虽然在他参加竞选纽约市市长时,曾有民意调查显示65%的纽约人并不知道布隆伯格是何许人也,但是在财经界、尤其是财经新闻界,布氏的大名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他是“布隆伯格咨询公司”(又译彭博社)的创始人,该公司是一个以提供金融信息为主的综合性媒体集团,旗下有“布氏新闻”、“布氏广播电台”、“布氏电视台”等多家传播机构,此外它还出版两套丛书和五本杂志。布氏集团的招牌产品“布隆伯格股票终端机”(又译彭博机),已经成为投资银行、跨国公司以及财经新闻机构的“必需装备”,无论在美联储总部还是梵帝冈教皇的私人投资公司,到处都能见到它的身影。

布隆伯格就任纽约市长以来,纽约的经济一直低迷,再加上他上任后又是增税,又是禁烟,还精简政府机构,让许多曾在“9·11”事件中立过汗马功劳的消防人员也丢了饭碗,大家对他的怨言颇多,其支持率在不断下降。如今面对下一届的市长选举,竞争依然激烈,但布隆伯格对媒体声称自己有希望连任,而他本人2004年仍然凭借49亿美元的家产再度被《福布斯》杂志收入“世界100位大富翁排行榜”,排名第87位。

不管如何,布隆伯格由商而政,比之想从政的俄国大亨格尔曼·斯捷尔科夫,他毕竟是当代成功的从政商人。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格尔曼抓住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带来的机会,开始涉足商海。1991年他建立了阿利萨商品交易公司,导速度暴富。

事业蓬勃给格尔曼带来财富的同时,也给他带来了麻烦。商业对手和黑帮团伙不断发出死亡恐吓,为此他只好不停地搬家,甚至足不出户,还雇了60名特种兵当保票。

2002年,格尔曼曾竞选西伯利亚地区的地方长官,后来还竞选过莫斯科市市长。但两次竞选均以失败告终。2003年他还曾试图参加总统竞选,但最终被克里姆林宫拒之门外。格尔曼称,这3次竞选失败使他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布隆格,并没失去什么。

[评析与顿悟]

布隆柏格被扫地出门,殊料,这种霉运反而是成全了他。可见,人生中的许多变数,有坏有好。坏数能转化为好数。因为有了工作经验,他要做一个不受股东掣肘的人,有合伙,但也要拥有绝对权威。布隆伯格把这商道,运用于后来从政之道。当有人对他花钱竞选市之一事颇有微词时,他则坦然告知:“正因为我是自掏腰包竞选市长的,所以我未来的政策不会被竞选资全的投资者所左右。”这正是他多年经商的教训和他的自信心。

从走商路到走官路,这是商人的飞跃。但并不是说会走商路的人就会走官路。也不等于会走官路的人就能走好商路。能够两者兼得的人不多。纵观布隆伯格,他相信商业权威。他不能容忍下属的不敬言论。他要求下属只讲忠诚,而不论聪明与否。这就说明了优秀的老板实际上就是一个政治家的理念。我们应该像他那样,做一个拥有绝对权威的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