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思想课堂-家庭笔记
28650900000007

第7章 论家训(2)

余庆藏书阁,色色已具,不幸中遭扰乱,至今未能建立,吾寝食未尝去心,若神明垂祐,未死间或可遂志,万一志及泉,汝辈切宜极力了之,至祝而望。此阁本欲藏左丞所著诸书,今族人又有攘取庵中供赡储蓄及书籍者,则藏书于此,必至散亡,不若藏之于家,止为佛阁,略及奉安左丞塑像可也。此事本不欲书,然势不可不告子孙,言及于此,痛心贯涕而已。

子孙才分有限,无如之何,然不可不使读书,贫则教训童稚,以给衣食,但书种不绝足矣。若能布衣草履,从事农圃,足迹不至城市,弥是佳事。关中村落,有魏郑公庄,诸孙皆为农,张浮休过之,留诗云:“儿童不识字,耕稼郑公庄。”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

后生才锐者,最易坏,若有之,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切须常加简束,令熟读经子,训以宽厚恭谨,勿令与浮薄者游处,如此十许年,志趣自成。不然,其可虑之事,盖非一端。吾此言,后人之药石也,各须谨之,毋贻后悔。陆游《放翁家训》丛书集成本

第一项:闺门之内,以孝友为先务,平日教子孙读书为学,正为此事。前人遗训,子孙自有一书,并司马温公家范,可各录一本,时时一览,足以为法,不待吾一一言之。

第二项:凡在士宦,以廉勤为本。人之才性,各有短长,固难勉强,唯廉勤二字,人人可至。廉勤所以处己,和顺所以接物,与人和则可以安身,可以远害矣。

第三项:诸位中以最长一人,主管家事及收支租课等事务,愿令已次人主管者听,须众议所同乃可。

第四项:子孙所为不肖,败坏家风,仰主家者集诸位子弟,堂前训饬,俾其改过,甚者影堂前庭训,再犯再庭训。

第五项:岁时享祀,主家者率诸位子弟协力排办,务要如礼,以其享祀酒食,合族破盘。

第六项:旦望酌酒献食如平日,长幼毕集,不得懈慢。

第七项:远忌供养饭,僧追荐如平日,合族食素。……

第十四项:士宦稍达,俸入优厚,自置田产,养赡有余,即以分给者均济诸位之用度不足或有余者,然不欲立为定式,此在人义风何如耳,能体吾均爱子孙之心强行之,则吾为有后矣。……

第二十八项:同族义居,唯是主家者持心公平,无一毫欺隐,乃可率下,不可以久远不慎,致坏家法。

第二十九项:古今遗法,子弟固有成书,其详不可概举,唯是节俭一事,最为美行,司马温公训俭文,人写一本,以为永远之法。

第三十项:应该载不尽事件,并仰主家者公共相度,从长措置行之。 赵鼎《家训笔录》丛书集成本

陆象山家于抚州金溪,累世义居,一人最扫者为家长,一家之事听命焉。逐年选差子弟分任家事,或主田畴,或主租税,或主出纳,或主厨爨,或主宾客。公堂之田仅足给一岁之食,家人计口打饭,自办蔬肉,不合食。私房婢仆,各自供给,许以米附炊,每清晓附炊之米交至掌厨爨者,置历交收,饭熟按历给散。宾至则掌宾者先见之,然后白家长出见,款以五酌,但随堂饭食,夜则卮酒杯羹,虽久留不厌。每晨与家长率众子弟致恭于祖祢祠堂,聚揖于厅。妇女道万福于堂,暮安置亦如之。子弟有过,家长会众子弟,责而训之,不改则挞之,终不改,度不可容,则告于官,屏之远方。晨揖击鼓三叠,子弟一人唱云:“听听听,劳我以生天理定,若还懒惰必饥寒,莫到饥寒方怨命,虚空自有神明听。”又唱云:“听听听,衣食生身天付定,酒肉贪多折人寿,经营太甚违天命,定定定!”罗大经《鹤林玉露》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3年版笔记小说大观本

维人之生,或孩而殇,或冠而夭,或壮而疾废,幸而不殇不夭、不疾废,则生于陋邦遐邑而不于中原,幸而生中原则又属沽贫贱而不于富贵好礼之家呜呼?其孩焉而不殇,冠焉而不夭,壮焉而无疾废,而又生于中原好礼之家者,天既全之,如此而人之所以求称其全者,顾可苟简而不力哉!夫学不求至于圣贤,皆负德造物者也。道万里而不以为远,陟干仞而不以为高,洞金石而不以为难,蹈水火而不以为殆者,志焉而已矣。志苟一立,天下无不能为之事,而况读书乎!志苟不立,目击所有而不能致,而况为圣贤乎!呜呼!士而无志,可与有为耶。自开辟以来,不知为年几千,而汝始生焉。自祖宗以来,不知传世几百,而汝始承焉。呜呼!以开辟以来,始有之身,祖宗以来,承传之绪,而于汝托焉。则汝所以兢兢业业,殖学提身克肩厥任者,当何如哉?汝其斋心凝虑,以思古之学者,皆有所志,志者,心所向也。志高而或下者有矣,志下而能高者,未之有也。故古人谓取法于上,犹得于中,取法乎中,不免为下也,信矣。张养浩《归田类稿》卷八《家训》四库全书本

干戈恣烂熳,无人救时屯。中原竟失鹿,沧海变飞尘。我自揣何能,能存乱后身。遗芳藉远祖,阴理出先人。俯仰意油然,此乐难拟伦。家无儋石储,心有天地春。况对汝二子,岂复知吾贫。大儿愿如古人淳,小儿愿如古人真。平生乃亲多苦辛,愿汝苦辛过乃亲。身居畎亩思致君,身在朝廷思济民。但期磊落忠信存,莫图苟且功名新。斯言殆可书诸绅。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一《古风·训子》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正伦理,笃恩义,家人之道也。人之处家,在骨肉父子之间,大抵以情胜理,以恩夺义;惟刚立之人,则能不以私爱失其正理,故《家人》卦,大要以刚为善。许衡《许文正公遗书》卷一《语录上》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人之父母,孰不知爱其子弟,然徒爱而不知训以义方,适足以长其骄傲,滋其怠情。士、农之子,不务学问,不勤耕桑,工商之家,不习本业,不慎行止,年齿渐长,凶悖日增,此等之人,又岂知爱亲、敬兄、事长上、睦亲友之道哉!今后凡四民之子弟,自幼更令入学诵书,教以事亲、事长之礼,又常叮宁训导,使之谨慎笃实,恭敬逊让,习熟见闻,渐能成立,稍长资性明敏者,可使习儒。其余诸人,农、工、商、贾,各守其业,亦不失为乡里善人矣。又有父母慈爱不均,好恶偏党,数子之中私其一二,衣食赀财妄分彼此,以致昆弟不睦,娣姒不和,则骨肉猜怨,而家道乖离矣,为人父切宜戒之。王结《文忠集》卷六《善俗要义》四库全书本

(明太祖)曰:“齐家治国,其理丸二。使一家之间长幼内外各尽其分,事事循理,则家治矣。一家既治,达之一国,以至天下,亦举措之耳。朕观其要,只在诚实而有威严,诚则笃亲爱之恩,严则无闺门之失。”《明太祖实录》卷一七五洪武十八年九月庚午

子孙年未三十者,酒不许入唇,壮者惟许少饮,亦不宜沈酗杯酌,喧呶鼓舞,不顾尊长。违者箠之。若奉筵宾客,惟务诚实,不必强人以洒。曹端《曹月川集·家规辑略》四库全书本

子孙只守农士家风,求为可继惟此而已。切不可流入倡优下贱及市井罡棍、衙役里胥一路。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四七《训子语上》同治辛未江苏书局刊行

有田亩便当尽力开垦,有子孙便当尽力教诲;田畴不垦,宁免饥寒?子孙不教,能无败亡?疏沟导渠以备旱涝,蓄粪完器以乘时令,治日畴之急务也。择业授事以戒惰游,延师肄经以远非慝,教子孙之急务也。人生无一事可不尽力,此其大者。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四七《训子语上》 同治辛未江苏书局刊行

贫家役使之人,第一是勤;贵家役使之人,第一是谨,要之不欺为本。有才智者害多利少,且于义未当也,总不宜多畜及轻于进退。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四八《训子语下》 同治辛未江苏书局刊行

少年血气未定,善者固易流于不善,不善者亦易反而之善。若已向三十四十,习积既深,心思用熟,胸中别有一种牢固局面,虽有贤人君子,相与薰炙,只可去泰去甚。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二七《愿学记二》同治辛未江苏书局刊行

士农工商无一业,俗所谓破落户子弟;酒色财气有一好,俗谓浪子,亡家丧身有余矣。其原未始于游闲,成于比匪。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四八(训子语下》同治辛未江苏书局刊行

子弟既读小学,即当与讲行家礼,苟得二书之义明,即使不读经书,亦足以为善矣。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三九《备忘录一》 同治辛未江苏书局刊行

往时子弟过失,父兄加以督责之词,其贤者恐惧不能自安,其不肖者文过饰非,甚者怨怒止矣。今日子弟只有置之不理一法,真使人无策可施。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卷四二《备忘录遗》 同治辛未江苏书局刊行

年少之人,未尝知忧,未尝知惧。晨夕嬉游,见老成者危言切论,掩耳而去,以为我生必无可忧,亦有何惧?不知命不于常,岂特王公为然?匹士庶人,盛衰苦乐,亦各有命,若涉大川,其无津涯,向后茫无可仗。但欲长此安平无事,岂是易得?或是世道变更,或是乡土乱作,或是家运前后不同,或是此身事出非意。惟有长怀忧惧,不敢肆言,不敢妄动,庶几自作之孽,可以少免。 张履祥《初学备忘》卷下丛书集成本

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要不外养德、养身二事,故守身为事亲之本。则凡平日不能修身,而至于丧德,不能爱身,而至于伤生。真是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 张履祥《初学备忘》卷下 丛书集成本

我离家三十三年,汝辈之生也尚不得知,况能育养成长?汝父教授糊口,前箬里堰杨姓者来云:我孙甚多。食指繁则家道益致艰难矣。然汝曾祖清风两袖,所遗者四海空囊。我自幼食贫,盐疏布。年二十岁,遭逢七载饥荒,养赡一家数十口,无有不得其所者。汝伯祖官至开府,今日罢职,不及一两月,家无余财。宗戚过我门者,必指以示人曰:“此清官家”,以为嗤笑,非赞美之也。岂但我今日独薄于汝辈?勿怨可也。

我今年七十八岁,衰惫不可胜言,思欲得一子孙朝夕侍奉。汝父虽无恙,年将六十,不可远行,且又家资以为生者。汝兄弟中,择一性行和顺,举止端谨者来。有才者不可来,留以力养父母,主恃家门。年十五六岁以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