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书中,有两处担到“玄德,”而且是重复的。第10章句:“生而不有,为而不待,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能生存着就够了,不想把另人的东西占为自己的,为人谋了利益,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如今当了一方领导人了,也不去宰割那不听话的人。这种人,就是有道大德的人)。第51章的句虽然也是同样的话,但在这章的首句里有这样的话:“道生之,德育之,物形之,势成之。”(社会发生了变化,有许多人跟着你替天行道,这是好事,说明你有感召力,但要以德待人。根据目前呈的现各种状况,只要有势力,就能促成事业的成功。)
1.刘备和诸葛亮的秘密谈话
老子说的“玄德”,落到了刘备(161~223)身上,他是三国蜀汉创建者,河北涿州人,字玄德。他早年参加镇压黄中军,但始终没有自己立足的地盘,先后隶属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和刘表。刘备后来听说诸葛亮学问大,有能耐,是个安邦定国不可多得的人才,就决定把他请到自己身边来。他亲自去请诸葛亮出山,刘备初会诸葛亮,两人纵谈天下大势然而第一次刘备带张飞关羽去见诸葛亮没见着,第二次还是没见着。第三次再去请时张飞说:“只有再二,哪有再三再四?”刘备说:“三弟。只要能把诸葛亮请出来,哪怕再五再六!”张飞想;大哥决心这么大,这回只要见着,非把他捆下山不可。
这一天,风和日丽,春阳融融.诸葛亮对书童说:“有人找我,就说我在睡觉。”
刘备兄弟三人来到此卧龙岗,早下了马,步行来到茅庐跟前。
刘备问:“先生在家吗?”
书童答:“先生正在睡觉。”
张飞听说先生在家,忙说:“快喊他起来,我们是笫三次来请了!”
刘备看了张飞一眼,对书童说:“不要惊动先生,我们在此等候吧。”
他们等了许久,诸葛亮却迟迟不醒。张飞急得直跺脚,并粗声粗气对刘备说:“大哥,我不信先生瞌睡这样大,明明是不识抬举,不如一把火烧了这棚子,看他醒也不醒!”刘备两眼瞪着张飞,喝道:“放肆,快站边下去!”
这一切,诸葛亮躺在床上听得清清楚楚,暗暗为张飞的冒失,劲发笑,也深为他们兄弟的诚心所感动。于是,诸葛亮翻了个身打了一个哈欠,随口吟道:“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吟完,起身迎接,宾客相待。
刘备、诸葛亮坐在草庐里商谈国家大事,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字孔明。207年,与刘备说《隆中对》,为备定据荆、益二州,联吴抗曹之策。成为刘备主要助手。刘备称帝,封丞相。刘备死,辅后主刘禅。政事无巨细,成决之,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曾多次北伐曹魏,后病死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军中。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后人辑有《诸葛亮集》。刘备遣开左右侍从人员,秘密谈话,刘备说:“东汉王朝倾覆,奸臣(指曹操)把持政权。我不考虑我的品德不够,不考虑我的力量不足,只盼望向天下展示大义。可是智短谋浅,直到今天,受到一连串挫败。然而雄心壮志,一如往昔,你以为应该如何?”诸葛亮说:“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号令天下,声势强大,没有人可以把他击败。孙权盘据江东(江苏省南部太湖流域),已历三代(孙坚、孙策、孙权),地势险要,人民归附,贤能的人才,都为他尽力;我们只能把他当作朋友,不能当作敌人。而荆州(湖北省及湖南省),北方屏障汉水、沔水(汉水上游那一段。沔,音miǎn),南方直到岭南的南海郡(广东省广州市),东方接连吴会(吴郡及会稽郡。此处是指孙权已占据的地区,包括今江西省),西方通往巴蜀(四川省),是一个战略上具有高度价值的国度,而主人(指刘表)不知道利用,恐怕正是上天赏赐给将军的资本。益州(四川省及云南省)四境,关隘险固,土壤肥沃,一望千里,是人间天堂。而主人(益州全权州长)刘璋,昏庸懦弱,北边又有张鲁压境(时据汉中郡,今陕西省汉中市),人民富庶,政府财力充沛,可是刘璋既不知道珍惜,又不知道运用,有智谋才能人士,希望出现英明的首领。将军既有皇家血统,而信誉仁义,又四海闻名。如果掌握荆州、益州,据守险要,跟境内境外的所有蛮族,安抚结纳,和平共存,再跟孙权敦睦邦交,缔结盟好。然后,对内修明政治,对外掌握变局,则霸主大业,可以完成,东汉王朝可以复兴。”刘备说:“对极。”从此内阻跟诸葛亮的情谊,日益密切。
诸葛亮跟刘备的这一夕谈话,史学家称之为《隆中对策》,跟纪元前三世纪末韩信跟刘邦的一夕谈话——《汉中对策》,虽相隔四百年,但前后辉映,是中国历史上两大重要谋略,也是当时正确的政略战略最高指导原则。何惜的是,关羽刚愎自用,向孙权挑战,引起一连串无法控制的反应,对策中的计划,全盘破坏。
具有高瞻远瞩能力的,世上能有几人?韩信就在项羽手下,项羽却不能发掘;诸葛亮就在刘表身旁,刘表也不能发掘。有眼无珠的蠢才,一旦手握权力,都自以为英明盖世,其实只不过跟一群摇尾系统在那里鬼混日子,图一个眼前欢乐而已。项羽至死都弄不清他到底犯了什么错误,刘表地下有知,恐怕也不见得会想得通。
人才,是所有行业一一包括政治、包括军事、包括在门口摆个地摊,兴废成败的枢纽。得者兴,失者亡。即令今天,面对二十一世纪,仍是真理。
2.刘备只能做观察家
盛巽昌在《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中说:
刘备在民间的知名度很高。毛泽东曾多次对刘备作过精彩的评论。1957年3月20日,毛泽东专机飞临镇江上空时,他书写了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楼有怀》,还解释了这首词,当谈到“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就说起了青梅煮酒论英雄故事。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谁能当之?曹操以手指刘备后自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接着,毛泽东又说:尽管刘备比曹操所见略逊,但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李林达《情满西湖》第240页)1959年3月2日,毛泽东在郑州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在谈了翦伯赞在《光明日报》所写的论赤壁之战一文后,又说:刘备这个英雄,跟曹操同等水平,是厉害的,但是事情出来了,不能一眼看出就抓到,慢一点。刘备的长处是善于用人,所以能得到像诸葛亮那样颇有才智、品学兼优的智士辅佐。毛泽东对此很称赞。1957年7月,他在上海干部会议上又说:“刘备得了孔明,说是‘如鱼得水’,确有其事,不仅小说上那么写,历史上也那么写,也像鱼跟水的关系一样,群众就是孔明,领导者就是刘备。”(《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527页)刘备善于用人,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据薄一波回忆,毛泽东在与他谈及《三国演义》时,还说:看这本书,不但要看战争,看外交,而且要看组织。你们北方人——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组织了一个班子南下,到了四川,同“地方干部”一起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根据地。
当然,毛泽东对刘备的缺点也看得很清楚,他认为,刘备的最大失误是好感情用事。1949年3月24日,毛泽东由西柏坡至北平,路经刘备家乡河北涿州时对警卫员说:《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是在涿州同关羽和张飞结拜成异姓三兄弟的,这里就是书中说的“桃园三结义”的地方;又说:刘备的野心大,从一个织草席、卖草鞋出身的人,经过二十几年的风雨搏斗、军阀混战,才在诸葛亮的辅佐下临时占据了湖北的荆州,后来又夺取了四川,总算站稳了脚跟,但他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于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冒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自己无颜再回成都见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临近湖北的四川省东部奉节县东的白帝城。
毛泽东还认为刘备这个人不能区分主次矛盾,因此导致了失败。1941年春皖南事变后,毛泽东借用刘备的例子,指出对于各部分的国民党人,应当采取不同的政策。毛泽东说:三国时期,荆州失守,蜀军进攻东吴,被东吴将领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打得大败,其原因就在于刘备没有区分与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在谋略中没有抓住主要矛盾。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确定的战略方针是“东联孙吴,北拒曹操。”曹刘是主要矛盾,孙刘是次要矛盾。孙刘的矛盾是统一战线内部的矛盾。所以当孙权数次讨荆州时,诸葛亮总是一再推诿软磨,而不硬抗,直到最后才让出荆州的部分地方。刘备不了解这一点,派了根本不执行联吴为根本、争夺荆州要有理有节方针的关羽去驻守荆州。他在讲了关羽大意失荆州后,又说:刘备见关羽被杀,荆州丢失,遂起兵攻打东吴,众臣苦谏都不听,实在是因小失大。正如赵云所说:“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诸葛亮也上表谏止说:“臣亮等切以吴贼逞奸诡之计,致荆州有覆亡之祸;陨将星于斗牛,折天柱于楚地,此情哀痛,诚不可忘。但念迁汉鼎者,罪由曹操;移刘祚者,过非孙权。窃谓魏贼若除,则吴自宾服。愿陛下纳秦宓金石之言,以养士卒之力,别作良图,则社稷幸甚!天下幸甚!”可是刘备看完后,把表掷于地上,说:“朕意已决,无得再谏。”决意起大军东征,最终导致兵败身亡。
品德好的人,往往感情用事。作为政治家,国家元首,是不能重感情的,但刘备是“天生”玄德,只能做观察家“以德待人”的地步。
刘备字玄德,不是因为他读了《老子》书才叫玄德的,那是他祖父或是他老爸给他起的字。如果刘备真的熟读了《老子》书,那他或许不致于盛情用事,因为《老子》第78章说:“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样,才称得上天下的君王。”刘备却不能承受,也不能忍受。所以毛泽东认为:“刘备晚年不行,有暮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