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掌故见智慧
28654600000018

第18章 争讼掌故(1)

晏子论罪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扣抓野兔的老鹰。烛邹不当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景公知道了便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去斩首。晏子走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了。晏子指着烛邹的鼻子,数说道:“烛邹,你为君主养鸟,却让鸟逃走,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国君为了鸟的缘故而要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侯都知道国君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好啦,国君,请处死他吧!”景公脸红了半天,才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话了。”

晏子的进谏方式非常巧妙。表面上他在数落烛邹的罪状,实际上是在批评齐景公的重鸟轻士,并指出它的弊端。这样,他既收到了批评的效果,又不会因直接劝谏而使君王难堪,可谓声东击西,一箭双雕。可见,在进行批评的时候,既要观点正确,又要注意方式和方法;有时,间接的批评比直接的批评要来得有效。

私恩与公法

汉顺帝某年,苏章被任命为冀州刺史。他在审理积案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大贪污行贿犯清河太守,正是他以前最要好的朋友。一天晚上,苏章备下酒菜,请来那位老朋友。两入一边喝酒,一边畅叙旧情,十分欢乐。

这位清河太守的心里,原来是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摸不透苏章对自己犯罪采取什么态度,这下好像石头落了地,他长嘘一口气,得意地说“人家头上只有一顶青天,独独我头上有两顶青天啊!”苏章正色说:“今晚我苏孺文请你喝酒,是聊尽私人旧谊;明天冀州刺史开堂审案,却是执行公理手法。”

第二天,苏章正式开堂,对这个清河太守审判正法。

从这则掌故里,人们可看到清官和贪官两种不同的脸谱。作为老朋友,当然无妨杯酒言欢,可一个得意忘形,自幸身免,暴露出逢迎拍马的官场丑态;另一个则铁面无私,执法如山,表示了一秉大公的严正立场,在官官相护、营私舞弊成风的封建社会,后者精神还是很可贵的。谁说“贪官比清官好”,像苏章这样的清官,就是值得赞扬。

鼠屎断案

三国吴主孙亮喜爱吃生梅子,吩咐太监去库房里取来蜂蜜渍梅。孙亮津津有味地吃着,忽然在蜜中发现了一颗老鼠屎,大家都吓得面面相觑。

太监连忙跪下奏道:“这一定是库吏渎职所致,请陛下治罪。”

库吏被召到堂上。孙亮问他:“刚才太监是从你手上取蜜的吗?”库吏战战兢兢地回答:“蜜是臣下交给他的,但给他时并没有鼠屎。”

“胡说!”太监指着库吏鼻子,“鼠屎早就在蜜里了,这是你欺君罔上!”

太监一口咬定是库吏干的,库吏死不承认,说是太监放的。两人在堂上争执不下。

侍中官刁玄和张邠出列奏道:“太监和库吏言语不同,难以决疑,不如押进监狱,一同治罪。”

孙亮环视众人,说:“这个容易知道。”马上吩咐卫兵当众削开鼠屎。

大家定睛看去,只见鼠屎外面沾着蜜汁,里面却是干燥的。孙亮哈哈笑着说:“要是先在蜜中,里外都应浸湿而今外湿里燥,显见是刚才放进去的。

这一定是太监干的事!”

太监吓得浑身哆嗦,连忙扑通一声跪下,磕头求饶,左右的人也感到十分吃惊。

这是古代的一个小掌故。削开一粒鼠屎,由燥湿来判断案情,道理很简单,但是想到采用这个方法,却需要有一种注重做法的作风。侍中刁玄和张邻就头脑简单生硬,对人不负责任,主张把两人一起投入监狱了事。

假如孙亮也同他们一样,则一件冤案就造成了。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对各种现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才能见微知著,察暗图明,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搞清楚的。

县令的誓联

有个县令刚刚上任,为了表明自己为民父母,廉洁公正,就请来匠人,用上好木料制作了两幅烫金誓联,悬挂在衙门两边,上联写道:“得一文,天诛地灭。”下联写道:“徇一情,男盗女娼。”百姓等见了这两幅誓联,都高兴地说:“可好啦,总算盼来了清官!”

谁知道,任职不久,上衙门来营私贿赂的人络绎不绝,凡有金银丝帛,这个县太爷无不一一收下;土豪劣绅欺压百姓,犯了罪恶,请他徇情枉法,他也无不一一答应,全县搞得天昏地暗。有人看不下去了,对他说:“老爷忘记自己挂的誓联了吗?”县令拈着鼠须,不动声色地说“我倒是确实按誓联办的哩,你没看见,我所得的并非只有一文钱,我所徇的情也不止一件吧。”

这个县令实在厚颜无耻,明明贪赃枉法,还要赌咒发誓,搞一幅对联装潢门面。他这幅誓联看起来冠冕堂皇,但妙在可以作两种诠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原是他的拿手好戏。这个掌故实际上是封建社会官场现形记的缩影。

关木匠

关木匠名廷福,从小与工匠在一起,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王氏家族有个佣人病死,佣人家中也是大族,唆使佣人的儿子作证,告氏到官府。

廷福正拿着斧头凿子,为人盖房子回来,听到这件事竟连夜人城。到了早晨,廷福私下叫佣人的儿子去喝酒,把他带出城,走了大约四五里,再次与他喝酒。佣人的儿子醉了,晚上就睡在破庙里。这天午后,县官审讯两家的官司,佣人出庭时找不到佣人的儿子。县官说:“你们在诉状中说有佣人的儿子可以作证,如今在什么地方?”佣人无法回答。县宫认为他们欺骗自己,反而因此得罪。第二天,佣人儿子回来,案子已经判定,他来也没有用了。知道这件事是关廷福做的,王氏家族非常感激他,乡里方才知道有关廷福这个人。

一个姓霍的人家和一个姓周的人家,他们这两家为一块田发生激烈的争斗,麦子成熟的时候,周家就找了几十个身强力壮的人前去收割。周家的人带齐了刀棍,在整个田野间横冲直撞。霍家正在窘迫危困的时候,廷福为人伐木回来,路过看见,心中不平,大为愤怒,拿起手中的斧头砍向周家的人。周家的人都逃跑,当场杀死他们的一个领头人。霍家害怕,知道周家一定会告封官府,料想廷福将会逃走,自己要单独承担杀人的罪名,就急忙叫他来喝酒。廷福来后,霍家把门锁上,廷福笑着说:“我为您打抱不平,杀死了人,我自会承担罪名,假若逃走,就不是男子汉。”周家果然把霍家告到官府,没有牵涉到廷福。县官审讯两家的官司,廷福从一旁走出来说:“杀人的是我关廷福。周家强霍家弱,廷福一时抱不平,提起斧头杀死人。大丈夫自己杀人自己担当,怎么能把祸推给平常人,霍家没有罪!”县官赞赏他的勇敢豪侠,对他有怜惜之心,授意他把杀人的主谋推割霍家头上。廷福不肯改变他的供词,县官没有办法,只能按照法律定他的罪。每年复审,上级官员都怀疑这件案子,总共经过十几次审讯,廷福始终不改变供词,最后死在监狱里。

此掌故通过两件命案谈到了一个有勇有谋、刚正不阿的平民形象,赞颂了关木匠见义勇为、杀身成仁的崇高品格。

关木匠不识一字,也不是满嘴的仁义道德,然而言语举动充满了义侠气概。

天性不嫉恨人

苏子瞻的为人、天性不嫉恨他人,乐意称道别人的好处,应该说与现实没有什么冲突了。可是当时恨他的人,总是要陷害他才甘心,但他是无罪的。以后飘流到岭南沿海。子瞻生平的著作,自从迁谪宿州的命令下达后,一半沉入水中。他磨墨挥洒留下的文章,被人藏在夹墙中,还不能保全。直到宣和年代,有道士上奏章指称子瞻是天上的星宿下凡,然后才放松了对苏子瞻文章的查禁。

苏子瞻即是苏东坡,任何一个朝代,都有一些人躲在阴暗角落里,制造着流言蜚语,像蜘蛛吐出的丝网粘附在人身上,使人动弹不得。由于宋皇好道,道人便利用皇帝的迷信,营救了苏东坡。

玉堂春

河南人王舜卿,父亲是个大官,退休回到老家。王生留在京城,领取朝廷赏赐给父亲的津贴。因为与一个姓苏,艺名玉堂春的妓女相好,为她盖房屋,置办家具衣饰,不到一年,所带的钱全部花光。鸨母就罗哩罗嗦有闲话,王生不得已离开妓院,流落京城,寄住在一个庙宇的走廊内。有个卖果子的小贩看兄他,说:“公子竟然在这儿?玉堂春为了公子,发誓不接客人,让我寻访公子在什么地方,如今请你不要到别处去。”小贩就赶回去报告玉堂春。玉堂春骗鸨母说要去庙里还愿,见到王生,抱住哭道:“君是有名望家庭的公子,如今沦落到这个地步,全是我的罪,还有什么可说的?然而为什么不回家?”王生说:“路途遥远盘缠多,想回也回不了。”妓女就给他钱,说:“用这些钱买点衣服首饰,再到我家来,慢慢想办法。”于是王生穿着华丽,带着仆人再次来到妓院,鸨母大为高兴,比以前接待得更周到,还安排了酒宴。等到夜深,王生把玉堂春积蓄的所有钱财卷走回家。鸨母知道后,把玉堂春差一点打死,并剪去她的头发,让她光着脚,贬为厨房的使唤丫头。

过了不久。有个山西商人听到玉堂舂的名声前来求见。知道了她的遭遇,让她留起鬓发,花了100两银子为她赎身。过了一年,头发长了,面容像以前一样,就把她带回去作妾。商人的妻子姓皮,起初因为丈夫外出,邻居有个监生,便托一个老妇作中间人,与她私通。等到丈夫娶回妓女,皮氏很妒忌。就趁着晚上喝酒,在酒中投了毒药。妓女迟疑没有喝,丈夫代她喝了,因此而死。监生想娶皮氏。就唆使皮氏告到衙门,说妓女毒杀丈夫。妓女说:“酒是皮氏准备的。”皮氏说:“丈夫起初骗她娶她作正室,她不甘心作次室,所以毒死了我丈夫,企图改嫁。”监生在暗地里左右打点,于是妓女被判了罪。

王生回到家中,父亲愤怒地斥责了他,于是就专心读书,中了进士。

后来提升为御史,到山西巡察复审囚犯,暗中查访到监生和老妇的事情,就把他们抓来,他们不服。于是把一名吏员偷偷地藏在公庭下的柜子中,监生、皮氏与老妇都在柜旁受刑。官员假装退下,吏员衙役也散开。老妇年老,忍受不了刑罚,私下对皮氏说:“你杀人连累我。我只得到监生的五两银子和两匹布,怎么能为你们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