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读书手册
28677900000014

第14章 吃透一本书的技巧

要想把一本书的内容吃透,应该采用咬文嚼字、一丝不苟的精读的方式。

精读是指为了达到对读物的充分理解,而要求认真、仔细、精确地研读文献,最后完全理解阅读内容的阅读方式。

精读是我国优良的传统的阅读方式,它要求“循文人义”,做到“字训其义,句贯其旨,文寻其脉,篇会其旨”,逐步进入“字会、意会、情会、理会、神会”的境界。即要求逐字、逐段深入钻研,包括注释、序言、图表等均应仔细阅读之。

精读对不同类型的文献阅读有不同的要求,根据我国阅读学者的研究,精读语文性文献应有如下要求:

1.认读方面,要求按顺序仔细阅读,不允许错认和漏认。

2.理解方面,要求理解文章的词、句、段篇的意义,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对于词,还要理解它的表达作用和感情色彩;对于句子,还要领会它的深刻含义;对于段落,还要懂得它在全篇中的地位;对于全篇,要掌握它的结构和作者的思路。

对于科技文献,应透彻理解每一个概念、原理,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具体运用;对于生物、历史等学科,还必须真正明白其中的每一个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把握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科学意义。

精读阅读方式适用于学习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以及工作性阅读类型。对于自己学习、研究、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书,如教科书、科学专著、经典著作、各学科的基础著作、难度较大的著作一般都应采用精读的方式。由于精读比较耗时费力,对精读的书籍应有所选择,精读的范围不能太宽泛了。不值得精读的书便不要采用精读的方式;在运用精读阅读方式时,还应结合运用圈点、勾画、评点、笔记等读书方法,以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一、慢读与朗读

1.慢读

慢读,又称缓读。按照我国阅读传统的见解,这是一种咬文嚼字、细心品味的读书方式。朱熹读书,强调鞭辟入里。他说:“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心去体会,切不可粗心”,“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朱熹自己,也正是这样慢读的。他读第一遍时,把书中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勾出来,再读一遍时,又把体会处用蓝笔勾出来,以后又用黄笔勾出来。

他批评读书性急的人,就像饿汉走进饭店,见了满桌大盘小碟,饥不择食,狼吞虎咽,食而不知其味。究竟怎样读书呢?朱熹的办法是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真正含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有学懂弄通,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遗误了。

可见,慢读是求其精髓的好方式,还可以锻炼读书的耐性和韧性,是培养阅读良好习惯的重要方式。对于阅读草率马虎、粗疏大意的人来说,应该先练习慢读,做到目不斜视,心不旁骛,能连坐数小时。科学家牛顿在思考问题时,注意力十分集中,头一天坐着的那个姿态,一直到第二天竟没有改变。慢读需要的正是这种专心致志的工夫。

当然慢读要花更多的时间,不能什么样的书都慢慢地读,只能选择那些与自己的工作、学习或科学研究关系重大而又优秀的书籍,作为重点书,慢慢地读。

2.朗读

顾名思义,朗读是一种发出声音的阅读方式。但是,对朗读仅仅作有声阅读的理解是不全面的。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谈到朗读的要领时说:“读书有三到,可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焉,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之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可见,对朗读的完整表述应当是一种心到、眼到、口到并发出声来的阅读方式。

朗读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式之一。在朱熹的读书六法中,第二法是“熟读精思”,第三法则是“虚心涵咏”。宋代学者陆九渊曾写过这样的诗句:“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工夫兴味长。”我国民间古有“读书要常念”、“书声琅琅”的说法。大诗人陆游有一首《示儿》诗:

读书习气扫未尽,灯前简牍纷朱黄。

吾儿从旁论治乱,每使老子喜欲狂。

不须饮酒径自醉,取书相和声琅琅。

这首诗寥寥几句,勾勒出陆游父子相和,书声琅琅的夜读画面,是对朗读这种传统的读书方式的最好佐证。毛主席在青年求学的时候,在朗读上是下了一番工夫的。据周世钊老人介绍:“毛主席在青年时期,刻苦读书,他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咏,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味”。

(1)朗读的好处

为什么历史上的名人,有作为的人大都要采取朗读法呢?因为朗读有很多好处:

①能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读书不流畅或读不出感情来,往往是对读物内容不理解或理解不够深刻的表现,通过反复朗读,读得流畅,细嚼品味,理解就不断加深。三国时魏国的大司农董遇言之有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②能帮助记忆。琅琅上口的朗读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它能传出文字的情趣,引发读书的情感,感染听众的心境,帮助读者增强记忆。据说,科学家茅以升小时候的语文基础比较差,他祖父就利用暑假教他古文,要他朗读古诗。一个暑假下来,他竟能背诵上百首古诗和十几篇古文,而且增强了他的记忆能力。所以,80多岁高龄的茅以升仍然像青年时代一样,能把圆周率小数点后面100位数字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

③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通过朗读,读者能准确、流利地读出轻重音、停顿、语气等,并且不破句、不拖腔、不错字、不重复,可以帮助读者学习各式各样的句子,有利于词汇积累,有利于语感,尤其是对于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朋友来说,通过朗读训练,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积累丰富的词汇,就能提高写作水平。前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也算是经验之谈,值得青少年读者学习。

(2)朗读训练的三个阶段

朗读是人们的眼、脑、口、耳等感觉器官对文字符号的有声表演。要提高朗读效果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基本训练。

①开始接触阶段:这时往往把注意力和视觉集中在字形、字义和字音上,读起来往往断断续续,不能按词义分出音节,也不能断义和连句,缺乏对词语、句子、段落的分析、综合能力。

②辨别分析阶段:即对接触的文章或作品的词、句、段有了一定的辨别、分析和归纳后,一般能把文章连贯起来朗读,但这时易出现增字、减字、重复、颠倒等朗读毛病。

③巩固提高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朗读训练。对文章或作品的词、句、段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具备了较高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逐步达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这时就能流畅地朗读作品,准确地表达文章含义了。朗读熟了就能流利地背诵,所谓“熟读成诵”。

(3)朗读的类型

朗读由于读书的目的、要求不同,还可分为:

①意会性朗读。这是一种基础朗读。目的在于领会、理解作品内容,朗读时要求分清段落、层次、句逗,流畅自然,琅琅上口,如报告文学等。

②欣赏性朗读。这是一种表情朗读。目的在于再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人物形象,朗读时要根据作品内容不同,尽快进入自然境界,绘声绘色,悦耳动听,如诗歌、散文等。

③表演性朗读。这是一种集体朗读,旨在检阅整体表演效果(质量),要求每个人在朗读时要借助于手势、表情、声调,反映出扮演不同角色人物的性格,如戏剧、曲艺小品等。

④吟诵。这是朗读古诗文常见的方法。“一章三遍读,一句十回吟”,反映了人们古往今来都十分重视诗文的吟咏。因为他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

(4)怎样提高朗读的能力

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训练:

①朗读时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这就要求读者首先要学会汉语拼音和学会讲普通话,尽量多掌握汉语的字音、字义。

②注意朗读时的语法停顿和音调高低。一般来说,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停顿时间较长;分号、逗号停顿较短;顿号、破折号、括号、引号停顿更短。关于音调,一般来说,定语、状语、补语、谓语,以及某些代词,朗读时要通过增加声音的力度和强度来强调这些词语所表示的意义,这就叫语法重音。所以,朗读时声音有大小、长短、疾徐、高低、断续之别,使朗读的作品听起来抑扬顿挫,铿锵有力。

③正确把握思想感情。朗读时必须领会作品内容,把握感情发展的脉络,才能根据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朗读,有时要慷慨激昂;有时要庄重沉着;有时要急促紧迫;有时要舒缓委婉;有时要低吟回旋;有时要情意绵绵,等等。

④分清作品体裁。朗读效果同文章或作品体裁有密切的关系,如读小说和戏剧作品,句子要连贯,使人听得清作品情节的发展;叙述语言朴实、自然,人物语言要表达出说话人的腔调、口气、身份。读诗歌、散文,要运用形象思维,以激荡的感情、富于变化的声调,引入展开丰富的想像。读议论文,要注意文章结构及语句之间的逻辑联系。语调也要有所变化,号召、鼓动,语势宜高,陈述、解说、语势宜平;申述、论辩,语势要有高低、曲折,以增强感染力。读说明文语调要平稳,少带感情色彩,以明晰清楚为佳。

二、把书读厚、再读薄——五步读书法

要想把一本书读得透彻,不能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地读,而应有步骤、有层次地读,因为任何一本有价值的、值得精读的书,内容都是非常丰富的,不下一番苦功,细致地解剖,深入地研究,是无法读懂的。有步骤、有层次地读书既符合书本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又符合人们认识发展的规律。下面,我们介绍一种精读活动中最常用、最有代表性的方法——“五步读书法”。

所谓“五步读书法”,顾名思义。就是把读书的过程分成五个步骤:浏览、提问、细读、复述、总结。下面,我们依次介绍这五个步骤。

1.浏览

浏览全书是精读的前奏,其目的在于大致了解阅读物的主要内容。浏览范围包括封面信息、内容提要、目录、序言和后记。每本书都有其主题和重点,浏览就是要抓住重点,弄清结构,以形成一个概括性的了解,为进一步的精读奠定基础。

(1)查看封面信息

拿到一本书,首先看的就是它的封面,封面上一般有三个方面的信息十分重要,分别是书名、作者、出版单位。

a.书名

书籍的名称,往往可以较为具体地讲到这本书的内容。一般地说,书名有虚实两种。虚的,往往采用比喻或象征的手法,暗示全书的主题或主要内容,如《红与黑》等;实的,常直接运用与书中内容有必然联系的事件、人物、地点等,如《包法利夫人》、《水浒传》等。不管是哪一种,作者在决定书名时,都是经过一番精心推敲、反复考虑的。所以,阅读者可以通过书籍的名称,了解作者的寓意,从而把握住书名所蕴含的意义。

b.作者

孟子曾经说过,“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在对书的名称进行一番思索后,接下来应该了解作者的情况。如果阅读时所遇到的是熟悉的作者,从前读过他的作品,那么对其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等方面就比较熟悉,现在又读他的作品犹如与老友相逢晤谈。如果是首次阅读他的作品,就像结识一位新朋友一样,应抱着认识的态度去了解。

c.出版单位

读书首先应看出版单位,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一部书的内容与出版单位有什么必然联系吗?回答是肯定的。好的阅读者应该能够根据出版单位来判定书籍内容所属的学科领域。一般来说,我们国内的出版单位都有出版的侧重点。如文学出版社、文艺出版社等出版单位所出版的书籍侧重于文学和艺术;教育出版社侧重于大、中、小学教育书籍的出版;古籍出版社则侧重于古代各种史科的出版;科学技术出版社则侧重于科技各领域书籍的出版等。所以,阅读者可以根据出版社初步判断书籍的内容。

(2)查阅内容提要和目录

内容提要,即指概括全书的主要内容,提炼全书的主旨,指明全书的主要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简洁文字。内容提要虽然从篇幅上说,往往只有三言两语,但可以帮助阅读者判断该书内容上的取舍。如果从提要上发现该书与自己关系不大或者自己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就可以不必阅读;如果认为只需要泛泛地了解,那就可以粗略浏览;如果认为其中某一方面的知识是自己目前需要了解的,就要有针对性地重点阅读这一部分内容。假如读完内容提要还不能判断该书的阅读价值,就需要阅读目录。

目录是全书内容的纲目,比起内容提要来,更具体、更详尽,包含着更大的信息量。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说学问是知识的储蓄,倒不如说是在书海中找到所需知识的本领,而目录正是寻求学问的“入门”之径。

阅读目录有三种好处。第一,目录是书中知识的高度提炼和浓缩,具有极强的概括性,通过阅读目录能提纲挈领地了解全书的主旨和各部分内容。第二,阅读目录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全书的结构布局,清楚地了解全书与各章节以及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而能体察作者写作该书的思想和行文脉络。第三,根据目录,可以从客观表达和主观需要两方面来判断该书的价值。从客观表达方面来说,书中介绍的知识,哪些是主要和重点部分,哪些是次要和粗略部分,都会在目录中得以体现;从主观需要来说,阅读者可以从目录中寻求自己需要的内容。这样,在阅读过程中,阅读者就可以更好地进行选择,把主要精力放在重点内容和自己急需了解的章节上。

(3)查阅序言和后记

具体来说,阅读序言有这样几点作用:其一,了解该书的读者对象,判断是否适合自己阅读;其二,了解作者写作的缘由、背景和目的,以理解全书的主旨;其三,了解该书的主要内容,以抓住重点和难点;其四,部分序言(主要是指非该书作者所写的序言,如出版说明、译者的话等)往往包含着对全书内容的概括性评价,便于阅读者了解该书的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