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钟爷将向他飞来的那张白纸接过来,拿在手上,手直打哆嗦,一看纸上,是闺女写的一行字:“爹,您别伤心!昨夜神仙给闺女托了个梦,让闺女这样干,才能救爹的命。”
钟爷耳边,好像闺女还在喊:“爹,我也来了。”此时,他顾不,得哭了,三步并两步,走到化铜的大铜锅跟前一看,闺女只留下她姥姥给绣的一双绣花鞋。
大钟铸成了。可是,此时此刻铸钟大师——钟爷心里极为不好受,心中暗想:天下少有非常孝心的好闺女!立刻哭了!
中轴线与左右对称
以皇宫其紫禁城,三大殿为其中心。
形成了其全城性,南到北有中轴线。
整个城南北东西,讲究要左右对称。
南天坛北有地坛,东日坛西有月坛。
中轴线始于唐古都长安城“大明宫”,亦称“宫城”或亦俗名为“皇宫”。
“大明宫”内的主体建筑——“三大殿”,其正殿为“含元殿”,其北为“宣政殿”,再北“紫宸殿”,这“三大殿”都是在“大明宫”南北一条“中轴线”上。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发展演变到明代时,燕王朱棣取得了天下后,于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大规模修建“京城”,并且城的建置与元大都城相比较有发展有创造。尤其是北京皇宫紫禁城的建置,深受唐古都长安城及其“宫城”——“大明宫”的影响。
何以见得?
燕王朱棣取得了天下后,于永乐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尤其是皇宫紫禁城的重点建筑,其“前朝”或曰“外朝”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还有后宫的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些宫殿都在皇宫紫禁城南北一条“中轴线”上,其东西左右两侧的建筑,基本上是对称的,显然,是受了唐古都长安城的影响,并有所发展,有所创造。
其实,永乐年间,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京城”,或者亦包括明嘉靖年间,在“京城”的南面修建起来的“外城”,亦称“外罗城”在内,可以说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北京以皇宫紫禁城内的“三大殿”为中心,形成了全城性的南北一条“中轴线”,南到永定门,北到钟鼓楼。
老北京城的南北一条“中轴线”,其东西两侧主要的建筑,亦是相当讲究对称,而比较突出典型的例子,就是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
北京,在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建筑了不少点缀性的精美的古建筑,可以说非常不一般,在全世界范围来说,亦可以说是中国独创的,亦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呢?
从“外城”,其最南面的永定门起,往北,其“内城”亦称京城南面的正门——正阳门箭楼,正阳门(俗称“前门”)城楼,“大清门”(亦称“大明门”);皇城南面的正门——天安门(原名称“承天门”),端门,皇宫紫禁城南面的正门——午门,太和门,与其门内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及其“内廷”(或俗称的“后宫”)的“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还有皇宫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以及神武门北的景山最高峰一万春亭,再往北的鼓楼和钟楼,都是在全城从南到北的一条“中轴线”上。
在“中轴线”上,还巧妙地运用造园“装景”艺术。如北京著名的“颐和园”,其造园“装景”的重点,万寿山的前山,以山脚下的“云辉玉宇”牌楼为起点,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到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其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其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等。显然,万寿山前山,其层层上升的“中轴线”,其左右东西两侧的建筑,亦保持着“左右对称”的古建筑传统性的格局。
总而言之,不论是在元大都城基础上,修建起来的老北京城,其“内城”、“外城”,还是“皇城”和紫禁城,北京的造园“装景”可以说都是有发展、有创造性的。
天坛开始,需要从古代人们对天、地、日、月的认识说起。古代人们将“天”想象成为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的主宰者。出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要,我国早在奴隶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祭天礼俗,如《周礼·春宫·大司乐》里记载:周代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舞”中“云门”和“大咸”,就是属于当时用祭祀天地的两种乐舞。从当时人们精神生活上的需要来看,祭天跳“云门”或者“大咸”这两种乐舞,就是祈求“天”或曰“天神”,能够保佑每年都能够风调雨顺,使农业生产年年有个丰收的好年景,使人们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随着社会生产和生活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春秋时代的天文学家通过用土圭(古观测仪)对日影长短变化的观测,不仅确定出春夏秋冬时间最短的一天——“日南至”(亦称”冬日至”等,即今称的“冬至”),而且还经过4次对“日南至”日中日影的观测,将日影准确无误恢复到原处的时间1461天作为一个周期,并将这一周期分为4份,每份为365天多,为了计时和使用上的方便,取其整数,确定一年为365天。天文学家取得的这重大科研成果,亦影响到生活中的祭天礼俗,出现了讲究每年祭天要在“冬日至,于地之圜丘奏之。”《周礼·春官·大司乐》即指演奏古乐和跳“六舞”中的“云门”或者“大咸”进行祭天。但为何非要在“圜丘”之地进行祭天呢?唐代学者贾公彦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土之高者日丘,取自然之丘圜者,象天圜也。”古时“圜”同“圆”;“天圜”即指天体。《易·说卦》里,亦作了比较透彻的解释,即“乾为天,为圆。”由此可见,古时选择“圜丘”之地进行祭天,是属于一种像征意思。
古时,为密切配合农业生产上的需要,逐渐出现了讲究捉拿贼鱼和猎取豺兽进行祭天的礼俗。可以说,自古始,春秋,是一年农业生产中很重要的两个季节。因此,古时每年一到春季“雨水”节气时,人们为祈求“天”或曰“天神”能使农业生产风调雨顺,就讲究捉拿贼鱼进行祭天。如宋元时期学者吴澄(1249~1339年)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记载:“祭鱼,獭一名水狗也,贼鱼者也。祭鱼,取鱼以祭天。”祭天的礼俗,被科学家名曰为“獭祭鱼”,选作为“雨水”节气一候的“候应”了。
到明代时,朝廷为了表示重视农业生产,紧密配合帝王祭天祈谷精神生活上的需要,于永乐十八年在正阳门外的永定门内大街路东营建了精美的世界闻名的“天坛”,为帝王祭天祈谷创建了一处比较理想的地方。它占地270万平方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同时亦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
天坛是“圜丘”和“祈年”两坛的总称。其主要建筑在坛内,“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南北中轴线上。尤其是北面祈谷坛的祈年殿比较典型,同时亦格外引人入胜。建造宫殿的艺术大师们,将祈年殿建筑的设计构思,同“天圆地方”和“天有九重”及“天数”说,以及与我国独创的农业“二十四节气”密切结合。根据古老的“天圆地方”之说,建筑大师们将“祈年殿”建筑成为圆形,以象征天。由于自古流传下来认为是“积阳为天,天有九重”,而“九九”这二数字的概念,古时又是代表“天数”,所以建筑大师们将祈年殿结构的高度,建成为九丈九,以象征天有九重。而祈年殿内中央,建有4根大柱子,以示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但为何将殿内中层和外层设计成两排柱子各有12根呢?殿内中层的12根柱子,代表一年有12个月;殿内外层的12根柱子代表每天的12个时辰。那么每月有30天,应怎样象征性进行表示呢?建筑大师们亦想出了恰到好处的办法,就是将祈年殿的殿顶建筑成为周长30丈,以示一个月30天。然而更巧的是:将殿内中层和外层两排柱子加起来,恰好是24根,这又象征着一年春夏秋冬的“二十四节气”。
总之,北京“天坛”是由古老的祭天礼俗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地坛到了明清两代时,封建帝王为了表示重视农业,密切结合祭祀天地日月的需要,取其历史上最早测定出的“冬至”、“夏至”和“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日,祭祀天地日月神。《明宫史》中载:“凡冬至圣驾躬诣圜丘郊天,由正阳门出也。”“凡遇夏至圣驾躬诣方泽坛祭地,即由安定门出也。”每年春分日(寅时)进行祭日,即“圣驾春分躬诣朝日坛,则由朝阳门出。”每年秋分(亥时)祭月,即“圣驾秋分躬诣夕月坛,则由阜成门出。”
地坛原称“方泽坛”
(据古“天圆地方”之说,故名为“方泽坛”),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清代屡经重修,并于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名为“地坛”,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外路东。
地坛的主要建筑——祭台,根据古代“天圆地方”之说,不仅将其建筑成为方形台,而且还按照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认识和说法,将铺砌坛使用的石数,皆运用“阴阳数”中的“阴数”。为什么?则需要先将“阴阳数”说一说。
何谓“数”?古人已经作了概括性的解释,即“数者,一十百千万也。”(《汉书·律历志·上》)而“数”,在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亦深受“阴阳说”的影响,即将十位数中的双数(偶数)二、四、六、八、十名为“阴数”;将单数(奇数)一、三、五、七、九名为“阳数”。
根据古代“天为阳,地为阴”的说法,天坛建筑群中的“圜丘坛”,且讲究运用“阳数”中九之“天数”。例如“圜丘坛”分高矮3层,最高一层台面直径是古尺九丈;中间一层台面的直径,取其三、五的倍数,为古尺十五丈;下面最大一层台面的直径,取其三、七的倍数,为古尺二十一丈;三层台面的直径,其总和是“天数”五、九的倍数,为古尺四十五丈。
而地坛,则讲究运用“阴数”,即双数。例如:上下两层石质方形台,皆运用的是“阴数”,即双数。不仅如此,台面铺砌使用的石数,也皆运用是“阴数”。
祭台的上层坛面,其“中心铺砌36块较大的方形石块,按纵横各6块排列:四周用较小的方形石块铺砌,围绕着36块中心石四面向外砌出8圈,最外一圈92块,最内一圈36块,这样上层坛面积共有512块,加上36块中心石共有548块。”
祭台的下层坛面,亦同上层一样,也是从上层坛四周向外各砌出8周,最外一周为156块,最内一周为100块,合计为1024一块。祭台上下两层、坛面的总数为1572块。(《北京名胜古迹辞典》)
然而,更有趣的是:绕坛有一条水池,其长、深、宽亦取的是“阴数”,即双数:长50丈,深8.6尺,宽8尺。根据古代“天圆地方”之说,就取一“方”字,并取“水池”之意,二者联系在一起,故“地坛”原名为“方泽坛。”
夏至祭地。每年一到夏季农历五月“夏至”祭地。一般说来,皆由皇帝亲祭。如果出现皇帝不能亲祭时,亦要由亲王和大臣代祭。比较典型的例子,如乾隆皇帝做亲王时,就曾经代表雍正皇帝进行过两次祭地的活动。
祭地时行祭礼。在祭台“上层的南面,正位为皇地祗,配位为先皇的神主;在“祭台”下层的东边,为“五岳”和“四海神位”,两边为“五镇”、“四渎神位”。上下层的各神位,皆名覆以三层明黄帷幔。
祭礼,在日出前举行。每年在“夏至”日出前举行祭礼。此时,祭台灯火通明,香烟袅袅。在古乐声中,身穿祭服的皇帝,在神位上香,行三跪九拜礼,同时还要献帛、献爵、进祖,直到埋完祭品,祭地的活动仪式才宣告结束。
日影东有日坛,西有月坛。开始,要从“日影”先说起。古时,将日影称为“日景”。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们,就已经用“土圭”(古观测仪器)对日影进行观测,不仅发现和确定出了“冬至”(古时,称日南至、日至、短至),而据经两年的观测记载发现:冬至正午(古时称“日中”)时的日影变化是不相同的,但经过连续4年的观测后,日影才恢复到原处,即“日影”的变化基本上相同了。我国古代科学家,将连续4年对日影变化观测累计的时间,即将1461天作为一个周期,并把这周期分为4份,每份为365天多(多1/4天)。为了计时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将365天确定为一年的时间。
总之,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科学家们,通过对日影较长时间的观测后,不仅确定出“冬至”以及一年的时间为365天,而且还确定出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演变到秦汉年间,已经形成我国独创的比较完整的一套农业“二十四节气”。这对农业生产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日坛和月坛我国古代将太阳视为“太阳神”,而且生活中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日风俗。例如,从前每年农历二月初一“中和节”就是属于祭日风俗。古籍《帝京岁时纪胜》里记载:“京师于是日(二月初一)以江米为糕,上印金乌圆光,用以祭日。”
特别是明永乐和嘉靖年间大规模修建北京城时,封建朝廷密切结合皇帝祭祀天、地、日、月精神生活上的需要,取我国最早测定出的“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大节气之日进行祭祀天地日月神。修建北京城时,分别在京城的南面和北面各修建了一座祭祀天地神的“天坛”和“地坛”。而且于明嘉靖九年分别在京城的东面朝阳门外和西面阜成门外,各修建了一座祭祀日月神的“日坛”和“月坛”。每年“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帝京岁时纪胜》)
日坛落成后,就成为明清两代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处所,每年春分日出(寅时)行祭礼。现在,这里已经演变成为北京著名的“日坛公园”了。
有关日坛的基本情形,《中国名胜词典》里,作为了归纳概括描述,这里转引出来,以方便您阅读和欣赏:
日坛,又名“朝日坛”。在北京朝阳区原朝阳门外东南。原为明锦衣卫萧瑛地,明嘉靖九年(1530年)圈建。坛白石彻成,一层方台。坛面明代为红琉璃以象征太阳,清代改为方砖硬砌。坛西向,四周有壝墙(矮围墙),正西有白石棂星门三座,其余三面各一座。西门外有燎炉、瘗池。东为神库、神厨、宰牲亭、钟楼等(钟楼已坍塌拆除);南为具服殿,清乾隆七年(1742年)改建于坛西北角。日坛是明清两代祭祀大明之神(太阳)的处所,每年春分日出时(寅时)行祭礼。现为日坛公园。
阴阳历阴历,是月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作为一个月。按照现代科学精确的时间计算,一个月的时间是29天12小时14分3秒。为了计算上的方便,就取其整数,规定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积十二月为一年。
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作为一年。精确的时间,一年为365天5小时48分46秒。
阴历与阳历相比较,积累起来,3年就要相差一个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古代科学家经过精心研究后,发明创造出相当科学的“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的法则。具体说,就是在19年的时间里有7个闰年,闰年多加一个月,即闰年一年为13个月,平年12个月。这种历法,不仅反映了月亮圆缺变化的规律,而且亦与地球绕太阳一周作为一年,春夏秋冬天气冷热变化的规律,基本上相符合。这就是我国独创的世界闻名的“阴阳历”(亦称“阴阳合历”)。至今,我们使用的农历,就是这种“阴阳历”。
为了纪念古代科学家在历法方面的重大贡献,人们不仅将月亮视为“夜明神”,而且逐渐形成多种形式的祭月风俗。
那么如何进行祭月呢?《中国名胜词典》作了介绍,即“每年秋分亥时(人定亥时)行祭礼,配祀28宿,木火金水土五星及周围星辰。”北京阜成门外的“月坛”,是明清两代帝王祭祀“夜明神”(祭祀月亮)的好场所。如今,这里已经演变成为北京著名的“月坛公园”了。
北海的永安桥
其北海南门一进,今日称为永安桥。
跨太液这座古桥,其南北各有一坊。
古牌坊南日积翠,走过桥北日堆云。
所以说其永安桥,原名为堆云积翠。
今日北京著名的北海公园,人们一走进南门,眼前就是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永安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