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28688200000017

第17章 著名风味饮食(2)

乾隆皇帝一高兴,就在大年初五(俗称“破五”)这天拿起大毛笔,用足了气力,挥豪在宣纸上写下了“都一处”遒劲而又非常潇洒的三个大字,然后说:“春喜,你告诉朝廷生活总管大臣,就说是朕下的谕令,朝廷要派专人,将朕书写的‘都一处’这三个大字,给前门大街鲜鱼口之南李葫芦酒店送去!”

大年初五这天,李葫芦小酒店刚开门,就接到了由朝廷派专人送来的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的“都一处”三个大字。

当这家无名小酒店得知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来到楼上就餐的那个男人还是穿便装的乾隆皇帝,大家都惊喜非常。特别是店主李葫芦更加感到惊喜,他心中暗想:“这是皇上破格的恩典!这是俺命上的安排。”

而非常聪明的店主李葫芦并没有惊喜一阵子了事儿,而是认为这是天意,真龙天子——皇上给他开的这个小酒店赐来了做买卖发财的好运气,好预兆。

所以,李葫芦就开始紧折腾起来了。

李葫芦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的办法是:花费了高价钱,请制作匾额的艺术大师,连夜将乾隆皇帝亲笔御书的“都一处”三个大字,给制作成匾悬挂了起来;将乾隆皇帝曾坐过的那把非常一般的椅子,亦从二楼上搬了下来,命名为“真龙天子的御座”,并且格外用黄绫子将它覆盖上,在这把椅子的前面,摆上一米长的条桌,将乾隆皇帝曾经喝过的酒,吃过的一些美味佳肴,例如煮的小花生米、玫瑰枣、马莲肉、晾肉、回锅肉、烧麦和炸糖三角等,都统统给摆上了桌,让人们前来观赏。不仅如此,还将乾隆皇帝从一楼的土甬道走过的地方,一直到楼上,给铺上红色地毯,并给其名曰“御路”;还将大年三十贴的门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亦给换了下来,换上了新的内容,上联为龙餐美味佳肴;下联为:京城独此一家,横批:都一处。

李葫芦是个非常聪明的人,让他这么一折腾,一宣染,密切结合他做买卖发财致富的需要,一方面显示出了前门大街的李葫芦特别敬重真龙天子——乾隆皇帝;而另一方面,十分有利于他李葫芦做买卖招揽顾客,挣钱发大财!

让李葫芦这样一折腾,果然一传十,十传百,一下子很快就传遍了京城,家喻户晓。

从前,老北京人的生活中,哪儿发生了点什么事儿,一传开来,京城人好凑热闹,有的人只要一知道,无论如何也得前往看个究竟,才肯罢休!

京城发生了乾隆皇帝给前门大街上的一家小酒店,御书了门匾——都一处,这么大的新鲜事儿,一经传开,前门大街上可就热闹非凡了。

前门大街上来来往往,人山人海,整天不断,有的文人墨客,或者雅士,或者大书法家等,专门来前门大街李葫芦开办的小酒店,欣赏乾隆皇帝的御书——都一处三个大字;而更多的人,是前来品尝乾隆皇上吃过的煮小花生米、玫瑰枣、晾肉、回锅肉和烧麦等;还有不少的人,是专门前来看看皇上曾坐过的那把椅——“御座”,到底是啥样子,并且亦想坐一下,求个吉利!有很多人,是专门前来想走一下皇上曾经走过的“御路”,求得一辈子的路都能顺利,都能保平安。京城什么人都有,有的是前来想看看李葫芦到底是啥模样,怎么会有这样大的福气,真龙天子——皇上亲笔御书了“都一处”三个大字;京城人,还有的是前来看看:李葫芦的小酒店,这块宝地的风水,到底好在什么地方;当然,其中亦有不少人,他们是来看看热闹。

总而言之,人们传说:京城前门大街上的李葫芦小酒店就是这样一下子名震京城,亦就很快发了大财!

但是,话又说回来,那么北京著名的老字号——都一处,其出现和历史发展的演变,其基本情形怎样呢?

《北京传统文化便览》一书里,作了描述:

都一处位于前门大街36号。开业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开业时称“李记”酒店。创办人姓李,籍贯山西,初来北京时曾在肉市的碎葫芦酒店学徒,出师后自办酒店开业,店铺位于前门外大街路东,鲜鱼口南。清乾隆七年(1742年),新店铺建成,为一间门脸的二层小楼,一楼为散座、账房,接待一般酒客,二楼设有雅座,招待有身份的顾客。酒店经营品种有:煮小花生、玫瑰枣、马莲肉、晾肉等小菜和烧酒,买卖十分兴隆。乾隆十七年(1752年)旧历年三十夜晚,据传乾隆皇帝微服来酒店二楼雅座喝酒,十分高兴,感慨京都夜晚只此一家酒店开业,回宫后,提笔书写“都一处”,并派太监用虎头牌匾送到酒店,一时酒店名声大振,店铺经营的马莲肉、晾肉闻名京城。到同治年间,店铺跻身于京城名餐馆之列,新增添烧麦和炸三角等食品。其中,烧麦制作十分讲究,特点是选料精,制作细,干净,样式皮薄、馅满、味好。烧麦品种有葱花猪肉的、三鲜馅的、蟹肉的。在民国初年“都一处烧麦”,声誉京城。1956年,店铺实现公私合营。1964年迁至今址。新落成的营业厅有200多平方米,餐桌增加20多张,服务人员也由20多人扩大到100人左右,营业额有很大提高。1965年春天,著名文人郭沫若曾来此吃饭,并书“都一处”匾额。“文革”时该店改名为燕京烧麦馆。1981年,老字号得以恢复,失踪十几年的。“都一处”虎头牌匾,又重新悬挂于门上。

涮羊肉和烤小猪

老北京其涮羊肉,最著名属东来顺。

丁德山首创这家,味道好名震京城。

烤小猪传统名菜,中秋节吃烤小猪。

富贵家改善生活,特讲究此道名菜。

涮羊肉

自古始,逢年过节或者亲戚朋友聚会,涮羊肉是普遍受人们欢迎的一道好菜,餐桌上有了这道菜,不仅显得有气派,而且亦显得喜气洋洋。

涮羊肉的出现,从我国历史上看,时间相当早。对此,在《北京导游》一书里,有这样历史考究性的记载:

据考,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已有火锅了,不过,那时的火锅形状和质料并不像现在的铜质炭火锅,所涮的肉也不像现在这样单一。唐宋时的诗词中,不乏有对火锅的吟诵。

清代火锅涮羊肉盛行。从我国民族生活的历史来看,到了清代时,火锅涮羊肉,不仅是比较普遍了,而且亦相当盛行。如“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太上皇乾隆,在清官设的‘千叟宴’,主菜就是涮羊肉。此宴用火锅多达1550多个,规模之大可以想像。”(《北京导游》)

老北京时,涮羊肉的老字号,著名的有两家。一家在老北京的“外城”,一家在老北京的“内城”。涮羊肉最老的老字号,甚至比“东来顺”还要早的老字号,就在老北京的“外城”。这家涮羊肉的老字号,其名则取正阳门的“正阳”二字,给命名为“正阳楼”,其原址在前门肉市。对此,在《北京导游》一书里,有这样的记载:

北京的涮羊肉,据说自北方少数民族传来。正式经营涮羊肉的店家,是开业于咸丰(清文宗奕当政期间)四年(1854年)的前门正阳楼。

而另一家老字号——东来顺,则在老北京的“内城”——著名的王府井大街路东“东安市场”内。对这家老字号,《北京导游》一书里亦作了这样的记载:

1914年,河北沧县人,丁德山(号子清)开东来顺涮羊肉店。

北京的老字号,涮羊肉的东来顺,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并名扬海内外,其主要原因就是:涮肉的原料格外讲究,不一般。对此,在《北京导游》一书里有介绍:

涮肉原料,以内蒙古西鸟珠沁旗之阉割绵羊为最佳。每只羊以20~25千克重为宜。取其魔裆、大小三岔、上脑等部位之肉,约3000克左右。每500克肉切出3.3厘米宽、13厘米长之片约80片。所用作料有芝麻酱、酱油、酱豆腐、韭菜花、卤虾油、香菜、葱花等。

食法较简单,但需注意火候,不可煮时过长,否则嚼不动。锅底有海米、口蘑等,同时还佐以粉丝、白菜、冻豆腐、糖蒜等清口之物。

烤小猪开始先从猪说起。别名为豕、豚等。生活中,人们对其认识比较早,如将大猪称为“大豕”。对此,在古籍名著《左传·庄公八年》里有记载:“齐侯游于始棼·遂田于贝丘,见大豕。”将小猪,名为“豕子”,如《尔雅·释兽》中载:“豕子,猪。”(古时,特指“小猪”。)古时,将小猪还称为“豚”,“豚”亦泛指猪。如将“猪蹄”名为“豚蹄”等。

其实,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早在奴隶制社会的西周时期,就有猪的记载了,如反映当时“豳”地(今陕西旬邑县和彬县一带地区)生活状况的古典名作《诗经·豳风·七月》篇里,就已有记载,并且将饲养一年的称为“小猪”;将饲养三年的,名为“大猪”,用古人的原话来说,就是叫做“言私其豵,献豣于公。”“豵”(zong宗),指的就是饲养一年的小猪;“豣”(jian坚),指的就是饲养三年的大猪。而“言私其豵,献豣于公”,意思说,被压迫的奴隶,把小猪留给自己,而把大猪都要献给奴隶主享用(所谓“公”,指奴隶主贵族)。

总之,从我国奴隶制社会时期,兽类中的猪就已经成为家庭饲养的六种家畜之一了。据相传,春秋时左丘明撰写的《左传·僖公十九年》(亦称《春秋左氏传》或曰《左氏春秋》)里记载的所谓“古者六畜不相为用”,指的就是家庭中饲养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六种家畜中的猪,其肉是受到多数人欢迎的一种肉类,特别是小猪,还逐渐演变成为京城的传统名菜烤小猪的最佳原料。

京城的传统名菜——烤小猪,亦名为“烧猪”、“烧小猪”等。京城的这道名菜,从前亦不是一般人所能食用的。它是富贵人家,每年一到春节和八月中秋节的时候,为改善生活而讲究食用的一道珍味名菜。对此,古籍《明宫史》和《帝京岁时纪胜》里,分别有这样的记载,即每年一到正月,富贵人家,讲究“所尚珍珠,则冬笋、银鱼、鸽蛋、麻辣活兔……则烧鹅鸭、烧猪肉(即指“烤小猪”)……”每年一到八月中秋节,富贵人家为改善生活,除了讲究“中秋桂饼之外,则卤馅芽韭烧麦,南炉鸭,烧小猪……”

食用的这道时令性的珍味名菜,就是将几斤重的乳猪,经过加工制作,烤制成后,切片儿装盘而成。吃时可配空心烧饼、荷叶饼、黄瓜条、老虎酱、椒盐、三合油等。

六必居和砂锅居

六必居京城著名,酿好酒六必要求。

其牌匾严嵩所书,名京城老板发财。

砂锅居北京有名,吃白煮猪肉切片。

此道菜名震京城,店老板亦发大财。

六必居开业于明代世宗(朱厚熄)嘉靖九年(1530年),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之一。这家老字号,是京城经营传统风味酱菜行业中的一家。

小酱萝卜,又称甜酱萝卜,是北京传统风味酱菜。老字号“六必居”和“天源”这两家,从前讲究多用京郊朝阳门外、永定门外出产的二缨萝卜酱制。这两家酱制出来的成品,长不过十五六厘米,粗两厘米左右,条顺,光滑,质脆嫩,色棕红,酱香味浓。

从前老北京人的生活中,多食用六必居和天源这两家的小酱萝卜。一般说来,吃时切丝或丁,淋少许小磨香油,滴几滴醋,用此佐粥,味甚妙。

六必居、天源这两家酱制的甜酱八宝瓜,亦比较著名。这两家酱制的甜酱八宝瓜,据老北京人回忆,均以京郊特产的香瓜为主料,辅以花生仁、核桃仁、瓜子仁、青梅、杏脯、桃脯、葡萄干、青红丝等八宝馅料。这两家酱制出来的甜酱八宝瓜,其不同之处表现在:六必居用姜丝、桂花、白糖、酱油拌馅;天源用白糖、甜酱拌馅。因此,同样是甜酱八宝瓜,六必居和天源各有自家的鲜美的可口之味儿。但这两家的甜酱八宝瓜,有一个共同特点:成品切片后不破碎,红褐透亮,酱香浓郁,味道甜咸。

六必居酿制的北京传统风味酱菜还有许多,如甜酱瓜、甜辣萝卜、桂花糖熟芥、五香水疙瘩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六必居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以北京传统风味酱菜而著名的。它原来是个酒铺兼酿酒的作坊。传说,它开业时,为酿好酒,严格规定“六个必须”要做到。

那么,究竟有哪“六个必须”要做到呢?据老北京人回忆:相传为酿好酒,严格要求做到:“黍稻必齐,由蘖必实,湛之必洁,陶瓷必良,火候必得,水泉必香。”根据这“六必”的要求,于是将酒铺兼酿酒作坊命名为六必居。其之所以能够名震京城,重要的原因还是在六必居这块匾额上,而六必居这块匾额却与严嵩有着密切的关系。

严嵩是明代时江西分宜人,字惟中,一字介溪。弘治进士。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任武英殿大学士,人阁,专国政二十年,官到太子少师。从中国历史上看,一般说来,人们将他视为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一个反面人物。说起严嵩和“六必居”这块匾额,其中还有一段趣闻。

传说,明嘉靖年间,因六必居酿制的酒好,质绝味香甜,生意兴隆,有时候,连当朝的宰相严嵩都来这里喝酒。六必居的老板想借助于当朝宰相严嵩的名声,求他给写个“六必居”的匾额,可仔细一琢磨,怕碰钉子,不敢直接相求,就千方百计托人到相府,请宰相的老婆帮忙。一开始,严嵩的夫人得知六必居是个小酒铺兼酿酒的作坊,就没有拿它当回事儿。

宰相严嵩夫人身边的一个丫头和六必居的老板有点亲戚关系,这个小丫头非常聪明。一天,她听见夫人嘴里叨叨咕咕地说:“相爷的书法,名震京城,怎么那么不值钱,给一家小酒铺写匾?”她就对夫人说:“相爷自然是不会给卖酒的小铺写什么匾额了,可是俺想:人家既然想办法托到相府里来了,并且是托到夫人您的头上了,您为何不动笔应付一下了事呢?”夫人一听小丫头说的这番话,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拿起笔来,就写了“六必居”三个大字,放在桌子上。正在这当儿,宰相严嵩下朝回家。见夫人写得很不像样,就顺手提起笔来,方方正正地写出三个大字——“六必居”,然后他就拿到夫人的面前,让夫人看,说应该这样写才好看。他的夫人听了,心里暗想:“正好,你替我写了,我可拿它应付一下,事情亦就结了!”夫人在相爷严嵩面前只是说:“是,我哪有你写的好!今后我一定好好练写字。”

第二天,夫人就打发她身边的丫头将严嵩写的“六必居”三个大字给六必居的老板送去了。六必居的老板将这三个字制作成牌匾额,并张挂了起来,很快使六必居名震京城。

砂锅居据老北京人相传,明代时的宫眷内臣,每年农历四月间,生活习俗,讲究吃白煮猪肉。吃时,将煮熟的白煮猪肉切成片,佐以蒜泥、酱油、韭菜花食之,其味格外醇香异常。古籍《明宫史》记载:每年一到农历四月“初四日,宫眷内臣换穿纱衣……吃笋鸡、吃白煮猪肉,以为‘冬不白煮,夏不火鹿也。’”

到清乾隆六年(1741年),在今北京西四缸瓦市路东,出现了一家“和顺居”,专门使用一口直径约一米多的大砂锅做白煮猪肉,其味醇香异常,很招顾客。后来,顾客们就将“和顺居”称为“砂锅居”了。《北京传统文化便览》记载:

“砂锅居在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生意十分兴隆,每日清水煮一口猪肉。”并且砂锅居“名菜制法是烧、燎、白煮,‘烧’就是‘炸’,如有炸猪肝名菜,外酥里嫩,香脆可口;‘燎’是将带皮肘、蹄、头用铁叉子上燎糊,用温水浸泡去掉糊皮,再用砂锅清煮,熟肉上桌时切成片,拌有调料。砂锅居的白肉、白肠、白肚等菜,具有白、嫩、香、热等特点。北京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后在旧店址南建了新店铺,并添置了各种型号的小砂锅,使上桌的菜肴更有传统风味,深受顾客欢迎。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陈毅等领导人曾来此店品尝风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