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七字经趣谈老北京
28688200000023

第23章 颐和园(2)

庆典的礼仪活动,大体上是这样的:慈禧端坐在排云殿内正中央的九龙宝座上,周围香烟缭绕。排云殿的前面为二宫门。当光绪皇帝至二官门的同时,要向端坐在排云殿内的慈禧行“三跪九叩首”(《日下旧闻考》)的大礼。而朝廷里的王公大臣们,则要按辈分和官阶分别在排云殿内金水桥的桥南桥北。三品以下的官员,则全部被安排在排云门外行礼。光绪皇帝在二宫门除了要向慈禧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还要让朝廷内阁的一大学士,代其读一篇事先拟好的寿词。事毕,由总管首领太监领着皇帝登上排云殿的台阶,渐渐跨进排云殿,向端坐在九龙宝座上的慈禧上寿词,奉上“如意”。慈禧再向光绪皇帝赐“如意”。然后皇帝退出排云殿。紧接着皇后进排云殿,向慈禧行比皇帝所行的大礼难度更大的“三跪九叩首”的大礼。总而言之,每当为慈禧祝寿这天,排云殿真是比“神仙排云出”词句所说的还要气派。

佛香阁

万寿山主体建筑,佛香阁佛陀众香。

建九层为舍利塔,延寿塔多层宝殿。

佛香阁北众香界,智慧海称无量殿。

供奉之无量寿佛,琉璃砖刻观音像。

“佛香阁”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了颐和园的一种标志。

这座精美的古建筑——佛香阁,在颐和园中心建筑排云殿北万寿山(原称“瓮山”)南麓正中,是万寿山最高的建筑,也是万寿山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并且是颐和园的标志性的建筑。颐和园的建筑思想或曰其构思,且是深受佛教的影响,而佛香阁就是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佛香阁”匾额,其“佛香”,据考证,为佛陀众香,佛为梵语“佛陀”之简称,亦称“休屠”、“浮陀”,可译为觉者、智者,为如来十名号之一。香为“众香国”之简称,即为佛经中理想之国。对“佛香阁”所包含之义“佛陀众香之阁”在《摩诘经·香积品》里,有比较透彻的解释:

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其国气香,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其界一切皆以香做楼阁,经行香地,苑园皆香,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时彼佛与诸菩萨,方供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供养彼佛及诸菩萨,维摩诘化做菩萨,到众香界,礼彼佛足,愿得世尊所食之余,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气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须臾之间至摩维诘舍,饭香普熏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佛香阁,阁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气势宏伟,高耸入云。阁顶与“智慧海”其琉璃琅坛齐,阁形为八面三层四重檐,造型美观。而且一年四季随着季节性的变化——阴晴雨雪,无论春秋冬夏,还是清晨黄昏,从颐和园造园“装景”其艺术性的角度上来说,佛香阁这座精美的古建筑,确确实实都给人们精神生活带来一种美好的享受。

乾隆皇帝时,曾在佛香阁的基址上,建造九层舍利塔,人们俗称为“延寿塔”,塔前有多层宝殿。对此《日下旧闻考·国朝苑囿》里作了记载:

御制万寿山大报恩延寿寺碑记……青鸳大兰若、堂殿八九重。铁镍界百道,铃铎半空响。后有舍利塔,直上凌虚空。高悬金露盘,去地百余丈。中为无垢地,处处白银阶。涂壁百品香,率地上宝饬。堂堂莲花座,宝相何庄严。

据说,此塔初建时仿渐江“六和塔”建造到第八层时,因有人提出京师西北隅(或曰西北角上)不宜建塔,所以拆塔改建为“阁”,八角三层重檐。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入侵北京时的战火。1892年光绪时重建,内供接引佛(即阿弥陀佛)。

佛香阁的四周有廊,在这里可以眺望湖中山影。

佛香阁有匾额,都是用来歌颂封建统治者的。

佛香阁前有“山门”,后有“众香界”和“智慧海”。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佛香阁南面的“门”,为何称为“山门”呢?

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传人中国后,因佛寺多在山间,故将其“门”取一“山”字,名曰为“山门”,以此示意有区别于一般性质的“门”。

当然,这样就好理解了: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亦不例外,亦沿袭名曰为“山门”,亦是属于很自然的事情。

佛香阁之光,有“众香界”和“智慧海”。

所谓“众香界”,实际上就是指一座三间七楼的五色“琉璃牌坊”。

“众香界”这座五色“琉璃牌坊”之兆,或者换句话说,在琉璃牌坊的北面,是一座五开间两层的五色琉璃佛殿,名曰“智慧海”,其语出自《无量寿经》“颂曰:……如来智慧海,深府无崖底。”

“智慧海”这座五开间两层的古建筑,其佛殿,因柁檩、椽窗等,都是用大理石垒砌而成的,其石的外表,则又嵌饰五色琉璃砖,故被人们给称之为“无梁殿”。又因其殿内供奉无量寿佛,并且在琉璃砖上,满刻观音佛像,故又被人们给称为“无量殿”。1900年8月15日,沙俄侵略军将“智慧海”抢掠,破坏一空。至今人们尚能看到的是:智慧海里嵌饰着一排排观世音佛像,被破坏得个个脸上都已经残缺了,这就是沙俄侵略军留下的不可否认的伤痕。

万寿山东西两侧“装景”点缀性的建筑

万寿山东西两侧,点缀性精美建筑。

其西面有五方阁,清华轩相当精美。

其东面有转轮藏,介寿堂讲究对称。

转轮藏东西两亭,设木塔贮藏经书。

造园“装景”艺术大师们,紧密配合颐和园的中心建筑——万寿山前山的排云殿和主体建筑佛香阁,非常艺术性地将万寿山东西两侧,皆给“装景”点缀上了精美的古建筑——楼、阁、廊、亭、轩等。

万寿山西侧半山坡上,一组楼、阁、廊、亭、轩等,其共同的特征是皆依山而建。从游览和观赏的角度上来说,无论是登楼、登阁观赏山湖景色,还是沿廊入室,随意人们游览、观赏,都会使人自然而然产生身在画中的感觉,因此就被人们给恰到好处地誉名为“画中游”。

宝云阁这座精美的古建筑,位于颐和园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佛香阁西南,与大报恩延寿寺同时建造。宝云阁最突出的特征是:其建筑的梁、栋、窗、格、椽、瓦及阁内供奉的佛像,均为铜铸。因此,自从这座精美的古建筑——宝云阁落成后,人们将“宝云阁”给俗名为“铜亭”,或曰“铜殿”。

宝云阁其铜亭,通高7.5米,重207吨;通体呈蟹青冷古铜色,造型精美,工艺复杂,可以说是世界上都是非常少有的珍品。

宝云阁,其“宝云”的由来,是取晋代名僧之僧名,他是西凉州人。杭州亦有“宝云山”、“宝云庵”等,皆出自该僧名。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有“宝云山前路盘纤”、“宝云楼阁闹千门”等诗句。

五方阁宝云阁的后面,有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悬挂的匾额叫做“五方阁”。

五方阁下的大石壁,是诵经时挂佛像的地方。

那么,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五方阁这座精美的古建筑,为什么取其“五方”二字命名为五方阁呢?

所谓“五方”,即指五方色,为佛家语。佛教密教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为:东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黄。因此,这座精美的古建筑,其阁的匾额,就取其佛家语“五方色”之意,其意为:聚有五方色之阁,所以这座精美的古建筑,悬挂的匾额叫做五方阁。

清华轩光绪时与排云殿同时改建。南北轩皆为五楹,东西厢各三楹,前庭有“八角莲池”,中架石桥。关于原来的大报恩延寿寺的罗汉堂的基本情形,在研究老北京著名的专著《日下旧闻考》里,则作了这样的记载:

罗汉堂为门三,南日华严真谛,东日生欢喜心,西日法界清微。堂内分甲乙十道,塑阿罗汉五百尊,东门内日祗树园,日狮子窑,日须夜摩洞;转而南为阿伽桥;稍南日阿楼那崖,日徙多桥,桥上日弥楼,日摩偷地,日砥柱,日摩诃窝;上日兜率陀崖,日功德池,日梅檀林;再上日须弥顶,日善现城,日金田,日陀罗峰,日鸡园,日鹿苑;中为室罗筏雷音殿;北日耆阇崛;旁日舍利塔,日蜂台,日毗诃罗桥;南日露山,日香岩;西日信度桥;诸额皆御书。堂之东有亭,卧碣上勒御制五百罗汉记。

转轮藏和介寿堂

在万寿山的主体建筑——佛香阁的东侧,有与西侧的精美的古建筑——“宝云阁”(俗称“铜亭”)、“五方阁”相呼应的一组造园“装景”点缀性的建筑——“转轮藏”和转轮藏下的建筑——“介寿堂”,亦都是相当精美的。

不论是转轮藏,还是介寿堂,以及介寿堂的东殿、西殿,皆有楹联。

在转轮藏正楼和两翼廊亭的怀抱中,一座高9.87米的大石碑建在汉白玉须弥座上。这石碑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面刻有乾隆皇帝御笔手书“万寿山昆明湖”六个大字。背面刻有乾隆皇帝的手书《万寿山昆明湖记》,记述了开挖昆明湖的目的和经过。

颐和园中的转轮藏,是仿杭州法云寺藏经阁建造的藏经楼。正楼,二层三重檐,在琉璃瓦顶上立有福、禄、寿三星三个琉璃小立像。正楼两翼以两层弯廊南接两座配亭。因亭中各有一可以转动的藏经架,所以叫做“转轮藏”。

转轮藏东、西两亭中设有木塔,木塔八面均可贮藏经书和佛像,中有轴,地下设机关,推之即可转动。封建帝王(皇帝)入室祈祷,只要用手扶一下转动的木塔,就算是将塔内的经书全念了一遍,取其象征性的意思。

为了将转轮藏“装景”点缀得更加美丽,与西部一样,造园“装景”的艺术大师们,在转轮藏下建造了一座名为“介寿堂”的建筑。“介寿”,语出自《诗经·豳风·七月》篇的记载:“以介眉寿”。

“介寿堂”内的楹联是:

介三岛十洲特开胜境

愿千秋万岁长驻韶光

楹栏的内容意思,说:借助这些仙岛神洲般的景色,开辟名胜之地;祝愿千秋万岁,让美好时光常在。(《颐和园楹联镌刻注释》)。

景福阁传统节日,九月九登高远眺。

人们畅饮菊花酒,健身且延年益寿。

景福阁慈禧看中,重阳节吃福禄寿。

中秋节登高赏月,盛夏来过阴天儿。

景福阁开始,需要从九月重阳节先说起。

九月重阳节是我国民族性的传统节日,这个传统性的节日,与颐和园万寿山其东部山顶上造园“装景”点缀性的精美古建筑——景福阁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实“重阳”之说,从我国历史上来看,是出自封建社会以前,奴隶制社会末期的战国时代。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诗人屈原在《楚辞·远游》里云:“集重阳人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郭。”古学者洪祖对何谓重阳,也作了解释,他说:“积阳为天,天有九重,故日重阳。”东晋时,著名文学家陶渊明将重阳又称作为“重九”,因为“天有九重”。

从我国历史上来看,重阳节的生活习俗,早在南朝梁著名的文学家吴均(469~520年)的小说《续齐谐记》里就已经有了记载。书中言:

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戴)茱萸囊盖始于此。

可见,至迟我国南朝梁(502~557年)时,就已经出现每年九月九重阳节,“登高饮菊花酒”的生活习俗,并且一直被流传了下来。

所谓“菊花酒”,古籍《西京杂记》里,作了这样的解释:即每年当“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实际上,每年农历九月,秋高气爽,登高远眺,山清水秀,不仅赏心悦目,而且亦有益于健身,有益于延年益寿。因此,从古时候开始,一直被流传到现在,人们还是比较讲究每年一到农历九月九重阳节这天,要进行登高活动。不仅如此,而且渐渐演变成将每年农历九月九这天,誉名为“老年节”。

北京著名的颐和园,万寿山(始称“瓮山”)的东部山顶上,造园“装景”的一座精美的古建筑——景福阁,其阁名“景福”二字出自奴隶制社会时期,名作《诗经·小雅·小明》里记载:“神之听之,介尔景福。”意为大福也,或曰“洪福”,其“洪”大也。因此,景福阁意为:洪福之阁。

景福阁,原名“昙花阁”。此阁基座为昙花形,故名。乾隆皇帝在诗中称:“佛阁名称优钵昙,清供暮霭与朝岚。普贤愿力三千遍,不及色空空处参。”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昙花阁遗址的景福阁,前后五楹。这座精美的古建筑,其装饰点缀性匾额及其楹联,皆体现了我国民族性的文化色彩,相当强烈。

景福阁匾额:得耀瀛表。

其内容意思说:恩德施及海外。实际上,是歌颂帝王。

景福阁楹联:

密荫千章此地直疑黄岳近

祥雯五色其光上与紫霄齐

其内容意思说:千株古树参天,浓荫匝地,叫人感到这里与黄山一样:五色祥云笼罩着楼台,其霞光直达天上紫宫(《颐和园楹联镌刻注释》)。实际上,这是对景福阁这个地方美丽环境的高度归纳和概括性的描写。

景福阁被慈禧看中了,她非常喜欢这个地方。在重阳节这天,慈禧讲究在景福阁吃福(野雉)、禄(鹿肉)、寿(羊肉)、禧(鲟、鳇、鱼等)。特别是每年一到盛夏数伏炎热季节,慈禧常常在这里和后妃、宫女们押宝、推牌九,美其名曰为“过阴天儿!”

谐趣园“园中之园”

惠山园改谐趣园,十余亩百间游廊。

古建筑五处轩堂,廊两侧山石绿树。

其游廊曲折回环,绕池边倒影入池。

极壮观美丽如画,谐趣园园中之园。

谐趣园,位于北京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东北角。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小巧玲珑,其结构精致,自成格局。所以,被人们给称作为“园中之园”。

然而,谐趣园其前身名曰为“惠山园”,而惠山园又是与寄畅园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从“寄畅园”先说起。

寄畅园在江苏无锡惠山。惠山,亦称“慧山”,或曰“惠泉山”,位于江苏无锡市西郊。而惠山,亦是属于江南的名山之一,并且是以泉水著名。有全国著名的——天下第二泉,即“惠山泉”,亦称之为“陆子泉”。除此而外,还有“龙眼泉”等十多处泉水。并且自古始,人们用“惠山泉”之泉水泡茶,则格外清醇可口。在惠山的东麓,有寄畅园,有唐代李阳冰篆刻“听松”石床、宋石经幢、宋金莲桥等比较有名的名胜古迹。

那么“寄畅园”的基本情形怎样?

全园大体上可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部以水廊为主;西部以假山林木为主。尤其是东部,一个狭长的水池,名曰“锦汇漪”,池中有一座精美的古建筑——九脊飞檐的方亭,名曰为“知鱼桥”,方便游人可倚栏观赏鱼。

游览的人们,站在寄畅园的高处,可尽情地眺望惠山、铴山,绿嶂巍峙,龙光塔影。特别是应该指出:造园“装景”艺术大师们,巧妙而又恰到好处,运用了借景的手法,将自然风景收入了寄畅园。其全园的设计、布局等,非常巧妙地体现了山林那种自然野趣、清幽古朴而又相当美丽的园林风貌。

因为寄畅园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所以从清康熙、雍正、乾隆几代皇帝南巡时,他们都游览过寄畅园,并且都在寄畅园居住过。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乾隆皇帝南巡时,第一次到寄畅园游览和居住,就看中了寄畅园,并高兴地赞扬说:这个地方,真是“清泉白石自成仙境,玉竹冰梅总化工。”

乾隆皇帝因为太喜爱寄畅园,就谕令随行的画师进行写生临摹,并制图携回京城,并谕令仿遗寄畅园,取“惠山”二字,就命名为“惠山园”。例如,在古籍名著《日下旧闻考》里就有记叙惠山园的情景:

惠山园门西向,门内池数亩,池东为栽时堂,其北为墨妙轩。园池之西为就云楼,稍南为澹碧斋。池南折而东为水乐亭,为知鱼桥。就云楼之东为寻诗迳,迳侧为涵光洞,迤北为霁清轩,轩后有石峡,其北即园之东北门。

其实不仅如此,乾隆皇帝还曾写《惠山园八景诗》,并在诗序中说:“一亭一径,足谐奇趣”。由此可见,惠山园就是“谐趣园”的前身。

谐趣园

初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命名为“惠山园”。那么,在北京著名的颐和园内,为什么还要造园“装景”——建造一个园中之园呢?

这个问题,乾隆皇帝在《惠山园八景诗序》里,作了这样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