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8691400000045

第45章 “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4)

1.粮食生产状况。甘肃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粮食生产是我省农业的主导产业,近几年来,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维持在5000万亩左右,其中粮食平均播种面积在4000万亩左右,经济作物面积880万亩,粮食产量在800万吨左右,其中:小麦产量320万吨,玉米产量220万吨,小杂粮及其他作物产量近250万吨。2002-2004年全省人均占有粮食305公斤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5公斤。我省粮食产销的基本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平衡、三个不平衡”。一个平衡,即:产销基本平衡,目前全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800-850万吨,全省粮食总需求量按照人均消费量计算约在750-800万吨之间,供求总量上达到了基本平衡。三个不平衡,一是年度之间不平衡。我省粮食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大,丰年有余,需要外销,歉年不足,需要外购;全省不同地域、不同季节、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粮食产量起伏较大。粮食总产量最高的1998年达到870万吨,受灾较重的2000年总产量仅为715万吨,总体上没有摆脱靠天产粮的束缚。二是区域之间不平衡,河西地区与河东地区、商品粮县和非商品粮县、灌溉农业县和干旱县之间粮食生产水平差距大,全省粮食生产商品率在30%左右,东西部产区自给有余,中部销区自给不足,省内余缺调剂的数量比较大,特别是兰州、甘南、临夏、定西、天水、陇南几个市州缺口较大,加之这些市州生态较差,灾害频繁,救灾粮、返销粮的调运也加大了粮食的物流量;三是品种结构之间不平衡。我省2004年全省粮食总产量805.8万吨,其中夏粮产量337万吨,秋粮468.8万吨。从粮食品种结构看,普通小麦产量大,优质专用小麦比例小;玉米产量大,但当地消费和加工转化能力不足,大部分需销往省外;小杂粮产量占我省粮食产量的30%,年产量在150万吨以上,50%以上出口或销往外省;全省城乡居民大米年消费量在35万吨左右,几乎全部需要调入,加上中央储备和省级、地方储备粮的轮换,粮食品种及余缺调剂任务非常艰巨。综上所述,从总体上看,我省现阶段的粮食供求基本平衡是低水平、阶段性的。

2.粮食消费状况。“十一”五时期将是我国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的增加,种植结构的调整,粮食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我省粮食消费需求总量将会呈逐年递增趋势。根据甘肃省政府制定的农业发展规划和人口发展规划,今后五年内甘肃省粮食人均占有量要达到350公斤,到2010年,全省人口总数约在2800万人左右,据此计算,年粮食总需求量在1000万吨左右。按照省政府要求,“十一五”期间,全省粮田面积应保持在3800万亩,粮食总产要达到维持平衡的标准,至少应确保90%的自给,粮食总产量要维持在900万吨左右,粮食单产要从2003年的420公斤增加到470公斤,难度非常大,即使达到了自求平衡的标准,为解决品种、年度、区域之间供求不平衡的矛盾,同时考虑到种植结构调整和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影响,“十一五”期间,全省每年粮食净调入量至少也要维持在150万吨左右,省内区域粮食调剂数量也在100万吨,才能确保粮食安全。从消费总量构成来看,一是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必将引发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从而带动城镇粮食消费总量的钢性增长,我省每年因人口增长引起的粮食消费需求增长近50万吨,占需求总量增长的50%(考虑流动人口因素)。二是城市居民对粮食的间接消费,即动物食品的消费量要大大高于农村居民,也是粮食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逐年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在口粮消费相对减少的同时,对禽、蛋、奶、水产品的消费量持续上升,由此引起饲料用粮、工业用粮等需求增加,从而造成粮食消费需求总量的增长。

3.粮食流通状况。近几年来,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粮食流通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允许进入粮食流通领域,促使了粮食流通市场的活跃,从而使省内粮食的商品率也大幅度提高。目前在全省800万吨粮食总产中,商品量达250万吨,占三分之一以上。同时粮食的经营量也逐年增加,2002年全省粮食经营量为931万吨,2003年则达到了1020万吨。我省粮食品种较全,但深加工能力不足,粮食品种调剂任务较大,粮食物流量也随之增加。如我省的小麦从总量上看可以平衡,但从品质上看有一半以上是春小麦,优质小麦数量不足,必须通过调剂才能提高面粉质量;我省生产的玉米和小杂粮质量较好,由于加工转化能力较低,相当一部分产品需销往省外或出口。据初步统计,我省每年粮食的物流量在500万吨左右,其中小麦调出、调入和省内调剂量200万吨,玉米调出125万吨,小杂粮及其他品种调出125万吨,稻谷(大米)调入35万吨。

从以上粮食生产、消费、流通和加工的现状来看,由于受自然条件影响,我省粮食产销“一个平衡、三个不平衡”的发展格局近期内不会有大的改变,这就决定了粮食物流在我省物流产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三)我省粮食物流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十五”期间,我省粮食仓储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1998年后,中央利用国债资金进行了三批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在此期间已陆续竣工投入使用;加上我省在国储粮库建设结束后又利用预算内基建资金对部分省属粮库进行了改扩建;部分地方政府和基层企业也多渠道筹资维修改造了一部分仓房设施,购置了部分粮油机械设备,使我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变化,粮食现代物流设施也有了初步改善。目前全省粮库仓容408万吨(含中储粮甘肃分公司已上收的5个库,44万吨仓容,下同),有铁路专用线的大中型粮油仓库27个,铁路有效长度19305米,仓容量117万吨,2.5万吨以上的储备库39个,这对于保障全省粮食流通需要,实现粮食供求平衡,保证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发展我省的粮食现代物流奠定了一定基础。

1.粮食仓储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粮食收储能力大大增强。我省从1998年开始,利用国债资金分三批先后投资4.63亿元建设国家粮食储备库20个,新增仓容98万吨。国储库建设结束后,为改善省级储备粮库的储粮条件,从2003年开始,利用省级预算内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改造省级储备粮库8个,新增仓容16万吨,企业自筹资金建设仓容8万吨,有效地缓解了我省粮食仓容严重不足的矛盾,增强了粮食的收储能力和吞吐能力,大大改善了粮食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2.粮库布局趋于合理,储粮条件明显提高。通过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和省级储备粮库的改造,先后在交通沿线、粮食主产区、主销区新建和扩建了一批粮库,使我省粮食仓储布局更趋于合理,形成了比较完善合理的粮食仓储网络体系。同时,在中央储备粮库和省级储备粮库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了粮食“四散”作业能力的提高,建设了一批高大平房仓,基本实现了粮食散存。配套购置了一部分粮食机械化作业设备,采用了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等先进储粮技术,提高了粮食物流技术装备和科学储粮水平,加快了粮库现代化建设步伐。

3.粮食市场体系已初步形成。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省粮食市场体系建设有了较快发展,初步形成了以物流市场为主,商流市场与物流市场相结合,区域性市场与初级市场相衔接,覆盖全省、面向全国的粮食市场体系。目前我省由粮食系统组织开办,规模较大的省级粮油批发市场1家,市级批发市场6家,初级批发市场15家,初步形成了全省粮食市场网络体系。

尽管我省在发展粮食物流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和全国粮食物流发展的总体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按照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的要求衡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一是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差,机械化程度低。在目前全省粮食系统408万吨的仓容中,有69万吨仓容需进行大修(其中苏式仓48万吨),还有32万吨仓库处于待报废状态,全省尚有130万吨粮食露天存放。全省有铁路专用线的仓库27个,仓容量117万吨;2.5万吨以上的储备库39个。而在这些粮库中除了新建的国家储备库和省属大库购置了一些粮食机械、实现了粮食的散储功能外,其他“三散”在我省粮库中几乎还没有应用。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市县粮食收储单位基本上没有什么现代化的粮食仓储机械,粮食物流作业基本上还是传统的流动模式,如要进行粮食的实体移动,就要进行灌包、封口、拆包码垛、搬运等重复性作业,真正的粮食物流链还没有形成。同时还存在着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小、散、旧、差和粮食的加工、包装、储运、检测手段落后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二是粮食流通方式落后,流通成本高、费用大、效益低。由于目前我省粮食流通市场经营机制不全,粮食企业的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企业的经营机制不活,粮食销售呈现“散打”局面,从而造成分散的购销难以使粮食物流形成规模,机制不活难以扩大对粮食物流的需求。同时粮食物流资源分散,物流规模小,流通环节多,机械化程度不高,加之粮食长期静态储备方式和粮食储备库与粮食加工厂分离的模式,必然造成粮食流通中的储存期长、成本高、费用大、效率低,这种传统的粮食流通模式和落后的粮食运转方式与现代物流的要求极不适应。

三是粮食市场发育滞后。目前全省粮食批发市场建设欠账较多,省市级的粮食批发市场仅有7个,并且布局不合理,功能不健全,交易不活跃,管理不规范。大部分市场交易主体为个体经营者,以小宗买卖和现金结算为主。市场服务方面,大多数仅为经营者提供租赁营业铺位,缺乏与之相配套的仓储、质检、信息等现代化市场交易手段,很难真正发挥出粮食批发市场的功能。

四是粮食物流缺乏统一的规划。由于缺乏有效的整合和系统的规划,与粮食物流密切相关的铁路、公路运输企业,分属于不同部门,各有各的政策要求,各有各的工作任务,各有各的计划安排,使得资源占有部门分割,行业分割,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很难协调统一起来。即使在粮食系统内部也存在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处处建粮食市场,家家搞粮食物流,没有建立起功能齐全的大型粮食物流节点,没有形成协调有序的粮食物流系统,使供求产销难以有效对接,信息不能共享,不仅浪费了人力物力,增加了交易成本,而且成交的效果也不佳。

五是粮食物流人才缺乏。物流产业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发展粮食物流来说更是缺乏高层次的决策人才、中层管理人才和基层操作人才。

三、甘肃建立现代粮食物流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以满足甘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需求为宗旨,以保证粮食安全推进粮食流通市场化、现代化、社会化为目的,全面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以市场经济法则与现代粮食物流理论为指导,从粮食产销的全过程出发,构造甘肃省粮食物流产业链,通过整合现有粮食物流资源,提升物流企业功能,构建产销区域间、省内外市场间和国际市场间的粮食流通高速通道,实现粮食信息流、产品流、客户流一体化,以进一步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市场化进程,推进粮食储存方式、运输方式和装卸方式的改革。

(二)基本原则

1.全面协调。打破行政区划界限,以利益共享为纽带,按照市场机制,整合现有粮食企业和社会物流资源,统筹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河东与河西的协调发展,链接粮食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加工诸环节。

2.重点突破。根据全省粮食物流的基础条件,集中力量优先解决涉及全省粮食安全、宏观调控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提升骨干粮食物流企业“四散”功能、构建全省粮食物流骨干网络为重点,充分发挥“一个中心和两个区域中心”在整个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中的枢纽作用。

3.市场导向。规划项目和内容必须适应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需要,发挥市场在配置粮食流通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按照粮食流通市场化规律,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利益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企业自主决策的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

4.注重实效。规划要紧密结合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实际,立足于粮食物流的产业化、现代化和社会化,着眼于全社会粮食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提高物流企业经济效益,同时兼顾社会效益。

5.技术先进。坚持从我省省情粮情出发,适当超前的规划思路,积极采用先进的物流组织模式和先进、实用、成熟的物流作业技术。

6.应急保障。通过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切实提高粮食物流应急保障能力,避免由于缺乏必要的预警监测机制和快速通畅的物流体系导致政府前期防范职能缺位。

(三)发展目标

力争用5至10年的时间,建立一个按照现代粮食物流理念与营运模式的新型粮食流通体系。即以市场为导向,以粮食生产基地为基础,以网络化信息服务为宗旨,通过整合我省现有粮食流通中的各种物流资源,依托建立起来的现代粮食物流中心,建设与改造配套设施和发展多种运输方式,以期到2010年初步形成产销一体化、节链网络化、骨干四散化、运作市场化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

四、我省现代粮食物流规划的布局和主要项目

(一)我省现代粮食物流规划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