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粮食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28691400000046

第46章 “十一五”甘肃省粮食行业发展规划(5)

1.现代粮食物流体系规划布局:根据我省经济发展状况、粮食供求发展趋势、粮食物流基本流量流向,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省粮食物流发展的基本走向仍然会维持以陇海、兰新铁路线为主线,以西粮东调为基本流向,以兰州市、武威市、天水市为主要粮食物流集散中心,向全省辐射的态势。因此,我省现代粮食物流建设规划的总体布局按照三个层次安排:一是构建甘肃省粮食物流中心框架,建立以兰州物流中心为主体、河西区域物流中心和陇东、南区域物流中心为分支的一体两翼的流通格局。具体布局是以甘肃省粮食局陈官营仓库为依托,建立以兰州市为中心的甘肃省粮食物流中心;以甘肃省粮食局武威南仓库为依托,在武威市建立河西区域粮食物流中心;以天水市第二粮库为依托,在天水市建立陇东南区域粮食物流中心。二是以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的22个大型粮库和中心城市粮油加工企业为主,建立二级粮食物流体系,构建甘肃省粮食物流配送骨干框架,形成粮食物流的快速通道,实现粮食的高效、顺畅、有序流通。三是在我省14个市、州的117个省级储备粮库建立粮食物流终端,形成由粮食物流中心带动铁路沿线粮食物流配送中心、由铁路沿线粮食物流配送中心流向全省粮食物流终端的完整体系。

2.现代粮食物流建设目标:用5-10年的时间,在现有粮食流通设施的基础上,以粮食交易和物流配送为重点,以网络化和信息化为平台,采用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将粮食收购、交易、仓储、装卸、运输、配送、信息、结算等方面有机结合,实现粮食的“四散”(散储、散装、散运、散卸)作业,最大限度地减少粮食运输损耗和包装费用,降低粮食流通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培育新的利润源泉,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优质、高效、便捷的综合服务,形成完整的物流链,以适应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粮食生产发展的需要。

3.现代粮食物流规划建设时限:第一阶段,即“十一五”期间(2006年至2010年)依托甘肃省粮食局陈官营仓库建立以兰州市为中心的甘肃省粮食物流中心;依托甘肃省粮食局武威南仓库建立河西区域粮食物流中心;依托天水市第二粮库建立陇东南区域粮食物流中心。第二阶段(2019年至2012年),以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的22个大型粮库和中心城市粮油加工企业为主,建立二级粮食物流体系,完成我省粮食物流配送的骨干框架。第三阶段(2012年至2015年),在我省14个市、州的117个粮食储备库建立粮食物流终端。

4.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一是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及改造;二是粮油市场体系建设;三是粮油检验检测网络构建;四是粮食应急保障体系;五是粮食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二)我省现代化粮食物流的主要项目

1.在兰州市建设全省的粮食物流中心

兰州系甘肃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我国内地通往宁、青、新、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也是新亚欧大陆桥通往中亚、西亚和欧洲的国际大通道和陆路口岸。同时也是国家确定的西北商贸中心,全市人口305万,按可比口径计算,每年粮食消费量均在100万吨以上,是我省粮食最大的消费地区。兰州市是甘肃进口粮和省间调入粮接卸分销的主要枢纽,粮食物流覆盖甘肃兰州、定西、白银、陇南、临夏、甘南六市州,仅主要供应区域兰州、临夏、甘南三市州每年的粮食消费量就在190万吨左右。为此我们拟在位于兰州市的省属陈官营仓库规划建设甘肃省粮食物流中心。

陈官营仓库位于兰州市西固区,处于全省粮仓布局的中心位置,也处在我省东西部的交汇点和产销区的衔接点上,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公路、铁路运输十分发达,既能够大批量、规模性地接收省外进粮,又能够调剂省内粮食的余缺,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粮食物流中心的作用。该仓库现有总仓容6.25万吨,其中有大型平房仓4栋,仓容3.75万吨,苏式仓5栋,仓容2.5万吨。仓库占地面积11.4万平方米(173亩),库内铁路专用线393米,可同时容纳21节车皮,专用站台货位112个,站台货棚10200平方米,250吨储油罐4个,日加工小麦70吨中型面粉厂一座。此库东侧为兰州市西固粮库,占地面积26400平方米,经过资源整合,将是该物流中心理想的扩建用地。为此依托陈官营粮库现有的粮食流通设施和场地,通过对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扩建改造、功能提升,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该中心建设成集粮食仓储服务、综合运输、货运代理、展示交易、整理配送、检验检测、市场信息等现代物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经营、运作规范、规模较大、服务功能较强、辐射范围最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粮食物流枢纽中心。该物流中心拟建项目主要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粮油批发市场、粮食质量检测体系、粮食信息服务体系、粮食物流应急体系。包括倒卸仓、立筒仓、火车卸粮坑、汽车接、卸散粮设施、平房仓功能提升、旧仓改造、粮食加工设备、计量设备、散装运输车辆、“四散”作业设施系统、安全储粮“四项技术”及其他相关配套工艺设备等项目。该项目共有26项建设内容,建筑面积97000平方米,总投资估算18000万元。

2.在武威市建设河西区域粮食物流中心

河西地区包括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嘉峪关五市,辖区面积28.1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61.92%;人口480.2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8.45%;耕地面积629913公顷,是全省粮食主产区,小麦和玉米是河西地区的主要粮食产物,2004年河西地区小麦产量141万吨,占全省产量的51.75%,玉米产量101万吨,占全省产量的41.32%,因全区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18.45%,所生产的粮食自给有余,商品部分比率较大,拥有大批量购销业务的市场。

在粮食加工方面,河西地区已经建成了许多大型粮食加工企业,逐步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粮食加工产业链。其中尤为武威黄羊面粉加工基地和以荣华公司、希望公司、张掖的昆仑公司为龙头的玉米加工企业成绩突出,小麦年加工能力超过150万吨,所生产的面粉有60%以上销往省外各个地区,主要流向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和我省河东地区。随着小麦加工的逐年增加,所需原料也呈上升趋势,2004年仅武威黄羊面粉加工基地从外地调入各种小麦总计50万吨,占其加工总量的50%左右。小麦原粮主要来源于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新疆、内蒙古等省。同时大量的小麦和玉米存在外调业务,尤其是本地生产玉米因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品质相对东北等全国大部分地区生产的玉米都比较好,而且运输方便,成为国内玉米加工企业收购的产品,河西地区玉米主要销往四川、湖北、湖南、福建、广西、陕西等地,近年来外调玉米保持着稳步增长。

武威南仓库位于我省武威市武南镇,地处河西商品粮基地和最大粮食购销加工基地,属国有粮食大型购销企业。仓库始建于1985年,占地面积190125平方米(284亩),建筑面积40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4298万元,新型砖混结构仓库24栋,总仓容8.5万吨,钢混网架结构的罩粮棚7000平方米,简易仓棚3600平方米,铁路专用线1.175公里,有效货位70个,储油罐2个,储存容量1000吨,年购销量75万吨,经营量125万吨。现有在岗职工103人,各类机械设备330台(套)。仓库现有空闲备用场地53360平方米(80亩),此次建设无需征地。该物流中心拟建项目主要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粮油批发市场、粮食质量检测体系、粮食信息服务体系、粮食物流应急体系。包括倒卸仓、立筒仓、火车卸粮坑、汽车接、卸散粮设施、平房仓功能提升、旧仓改造、计量设备、散装运输车辆、“四散”作业设施系统、安全储粮“四项技术”及其他相关配套工艺设备等项目。该中心共20项建设内容,建筑面积83000平方米,总投资14000万元。

3.在天水市建设陇东南区域粮食物流中心

天水市位于甘肃的东大门,东接陕西宝鸡,北、西、南分别与平凉、定西和陇南毗邻,地理位置优越,陇海铁路穿越全境,国道310线、316线及省级公路在天水境内形成“井”字形网络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是陇东南重要的商贸中心和物流集散地。天水粮食物流区域包括天水、陇南、平凉和庆阳地区,粮食种植面积约1944万亩,粮食年产量约330万吨。其中:小麦产量约130万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玉米产量约178万吨,约占粮食总产量的54%,其余6%为小品种杂粮。

天水粮食物流区域共有人口1100多万,每年的粮食需求量约为330多万吨。区域内的粮食产销极不平衡,天水和陇南属于粮食主销区,仅天水一地,正常年份粮食产量在75万吨左右,而年社会需求量约为100万吨左右,每年缺口达25万吨。平凉、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称,是甘肃省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产销基本平衡,但每年仍需调进部分品种调剂市场需求。作为粮食主销区,天水区域每年需要从河南、山东、陕西、安徽、江苏和甘肃省的河西地区调入优质小麦,从安徽、江苏、东北、宁夏等地调入大米进行粮食余缺调控,总量约40万吨。同时,本区域又是玉米、小品种杂粮等粮食作物主产区,每年调出玉米、小品种杂粮约10万吨,销往省外和省内部分地区。为此,我们拟在天水市第二粮库建设天水区域粮食物流中心。

天水市第二粮库是国家安排的第一批和第二批国债资金建设的国家粮食储备库,目前占地面积161亩,仓容11万吨,现有库房24栋,各类机械设备127台套,铁路专用线617米,基础设施与配套设施齐全,紧邻库区南可新征40000平方米场地,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扩建条件。

天水区域粮食物流中心作为陇东南粮食系统的龙头节点,负责本区域与外省市或省内主产区粮食物流的对接,以及通过散粮汽车配送到下一级粮食接收单位或到达粮食消费终端,要通过来粮接收、储存,散粮发放、配送和信息的采集、管理等环节。总体建设方案考虑建设火车散粮接收及发放设施、原粮加工设施、粮油批发市场、散粮汽运设施、物流信息网络等系统。拟建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粮油批发市场、粮食质量检测体系、粮食信息服务体系、粮食物流应急体系,包括倒卸仓、立筒仓、制粉车间、汽车接卸散粮设施、散装运输车辆、“四散”作业设施系统、安全储粮“四项技术”及其他相关配套工艺设备等项目。该项目共有21项建设内容,建筑面积27400万平方米,总投资估算11000万元。

4.依托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的大型储备粮库,建设我省粮食物流的二级网络体系。主要是通过对现有粮食物流资源的整合,实施旧仓改造、平房仓功能提升,重点发展汽车散装散运,建立和完善粮食信息系统和粮食质量检测体系,完善安全储粮“四项技术”及其他相关配套工艺设备等项目。

5.以全省十四个市、州的117个省级储备粮库为依托,建立我省粮食物流的三级体系,完成由中心到沿线、从沿线到全省的辐射。该项目主要有粮食物流基础设施、粮食物流应急体系的建设。包括平房仓功能提升、旧仓改造、散装运输车辆配置、安全储粮“四项技术”及其他相关设备等项目。

五、推进现代粮食物流建设的保障措施

总体看,发展现代粮食物流势在必行。但必须看到发展现代粮食物流也有制约因素,尤其是从建立现代粮食物流中心的高标准来要求,更有自身的障碍:粮食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最后一块堡垒,市场化程度低,市场机制作用不强,企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不明显,特别是国有粮食企业由于工作惯性和利益局限,习惯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体系,技术装备落后,储运设施和设备不配套,散粮接卸能力较弱,现代粮食物流人才严重不足,这些都是制约粮食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上述问题除了我们更新观念,搞好协调,强化服务外,还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才能使粮食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1.要进一步深化粮食企业改革,加快粮食购销市场化进程,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减少行政部门对粮食企业的干预,使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合理有效的配置粮食资源,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企业集团,为加快粮食现代物流发展打好基础。

2.进一步加强粮食批发市场建设,为改善和发展现代化的粮食物流创造条件。

3.加快粮食企业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建设的步伐,积极稳妥地发展粮食期货经营和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为粮食物流提供准确、快捷的信息服务。

4.加强粮食物流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加快粮食物流标准的制定。

5.国家应加大对粮食现代物流的扶持力度,从投资上要重点支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的建设,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包括投融资、财税、土地、工商管理等部门的政策支持,清除约束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障碍,为粮食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宏观环境。

(省局仓储调运处起草)

甘肃省“十一五”粮油加工业发展规划

甘肃省粮食局

一、编制我省粮油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强国、保障市场供应的目标,根据我省粮食生产基本自足、丰年略有结余和粮油加工基础薄弱、设备落后、点多分散、国有企业占有市场份额很低的实际,结合贯彻省政府“抓项目、促发展”的工业强省战略,粮油加工业“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粮油主产区新建、扩建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加工能力较大的新型粮油加工企业;在大中城市和销区,积极开展对原有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达到国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提升全省粮油加工业的应急保障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我省粮油加工业取得新的发展。

二、发展甘肃粮油加工业应遵循的原则

一是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按照市场需求,确定发展粮油加工的项目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