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二十世纪十大经典战役——海湾战争中的地面作战
28731000000008

第8章 海湾危机的升级(1)

一、海湾危机走向战争

伊拉克对外持强硬立场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谴责萨达姆的侵略扩张政策,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从科威特撤军,恢复科威特政府的合法权力。不少国家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积极开展外交斡旋,做了大量工作,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伊拉克对各国的调解表示欢迎,表面上也表示愿意与美国和其他国家谈判,但是实际却坚持侵吞科威特的强硬立场,关闭“和平解决的大门”,企图以强硬态度迫使国际社会承认其吞并科威特的现实。

1990年8月12日,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迫于国际社会一致谴责的压力,提出了一项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其主要内容是:1.根据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原则来同时解决中东地区一切被占领的问题,以色列立即无条件地从它所占领的巴勒斯坦、叙利亚和黎巴嫩领土上撤出,叙利亚军队从黎巴嫩撤出,伊拉克和伊朗相互撤出各自占领的地区;2.对于科威特今后的安排问题,应该考虑伊拉克传统的领土权利并保证科威特人民决定自己前途的权利;3.要求美国和其他外国军队立刻撤出沙特阿拉伯,由一支阿拉伯军队代替。萨达姆在其建议中首次提出了伊拉克撒军的条件,目的是把解决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问题同解决整个中东地区的问题联系起来,以赢得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同情和支持,转移国际社会的视线,将海湾危机复杂化、持久化。对此,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坚决反对萨达姆的撤军条件,并说:“这些最新条件和威胁,是又一个旨在使人们转移对伊拉克的孤立状况的注意力和造成一种新的现状的企图。”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没有接受伊拉克这项有条件撤军的建议。

伊拉克的态度更加强硬,8月16日,伊拉克外长阿齐兹指责美国多次拒绝伊拉克的建议。他说:“如果他们要以一种文明的、体面的方式与我们会谈,那么我们准备与他们谈。”如果要打仗,“美国政府在那场战争中将打败,它会出丑的。我们不希望看到美国出丑。”萨达姆总统则在题为《致美国总统的公开信》

中质问布什:“伊拉克能要求您把您的军队撤出美国南部的几个州吗?……我们是在我们领土上,1000年来科威特人一直是伊拉克人。”8月17日,伊拉克更进了一步,伊拉克议长萨阿迪·迈赫迪·萨利赫当天宣布,只要巴格达受到战争威胁,伊拉克将把敌对国家的国民“留在”其国土上,并将外国人集中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重要设施里。次日,伊拉克政府决定扣留“侵略国”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所有公民。对此,国际社会纷纷进行强烈谴责,认为伊拉克“利用无辜的平民作为维护伊拉克所认为的自身利益的人质是违背国际法的,实际上也是违背所有公认的国际行为准则的”。联合国安理会于8月18日开会,一致通过第664号决议。决议强调,所有成员国都对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第三国国民的安全和福祉深感关切,要求根据《联合国宪章》第7章采取行动,即“要求伊拉克准许和便利第三国国民立即离开科威特和伊拉克,并准许领事人员立即和继续不断前往探视这些国民;要求伊拉克不要采取任何危害这些国民的安全或健康的行动;重申第662号决议中规定的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兼并完全无效,因此要求伊拉克政府撤消其关闭各国驻科威特外交和领事使团及取消使团人员豁免权的命令,并且今后不再采取任何此种行动”。

在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声中,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于8月19日就解决人质问题提出了5点建议:第一,美国军队必须像他们进驻海湾的速度一样,迅速撤出海湾地区,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将保证双方中的任何一方不会进攻对方,也不会损害对方的利益;第二,安理会应着手根据伊拉克的倡议中提出的一般原则确保整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外国军队应撤出汉志和内志(沙特阿拉伯王国的两个省份);第三,如果达到上述的一个或两个目标,那么将立即允许外国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旅行;第四,如果不能达到上述目标,只要美国保证迅速从阿拉伯领土撤走军队,保证不进攻伊拉克,立即解除对伊拉克的封锁,伊拉克将允许外国人离开伊拉克;第五,科威特问题的解决应同摩洛哥和有关方面在西撒哈拉问题上的争议和叙利亚占领黎巴嫩等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萨达姆的建议不予理会。8月20日,伊拉克外交部又宣布,限令各国关闭其驻科威特使馆,否则外交官将被当作普通侨民对待。对坚持不关闭的外国使馆,伊拉克采取断水、断电、武装封锁甚至强行抓人等手段,迫使绝大部分使馆关闭。此后,萨达姆总统于8月28日签署法令,将科威特列为伊拉克的第19个省,并建立了相应的地方政权。9月24日,伊拉克决定取消科威特货币,禁止其流通。27日,伊拉克又颁布法令,规定所有科威特国籍的公民在1990年10月1至31日的限期内改领伊拉克公民身份证,并以各种手段驱赶或逼迫科公民背井离乡。不仅如此,萨达姆的革命指挥委员会于9月21日发表了一份气势逼人的声明,宣称伊拉克“绝没有任何撒军的可能……要让大家都知道这场战争将成为战争之母”。与此同时,伊拉克不断在国内作战争动员,扩军备战,为与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抗进行准备。

10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第67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停止扣留第三国国民为人质,不得虐待和迫害科威特及第三国公民。但伊拉克对此置之不理,在科威特大力推行人口置换政策,没收科威特政府颁发的居民身份证,焚烧科威特政府部门的民事档案材料,并把大批伊拉克人移居到科威特。针对此种情况,联合国安理会在11月28日一致通过了第677号决议,谴责伊拉克企图改变科威特的人口组成和摧毁科威特合法政府保留的民政记录。

总之,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虽然国际社会做出了各种和平努力,伊拉克却始终坚持强硬立场,试图利用阿以民族矛盾,以人质为盾牌,以炸毁油田相要挟,占领科威特不撤军,进而迫使国际社会承认这种既成事实。伊拉克的这种态度使得海湾危机不仅没能得到缓解,反而进一步升级。

安理会授权使用“一切必要手段”

美国从8月7日开始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到11月初已完成了防御部署。在政治谴责、经济制裁、外交孤立和军事威慑都未能使伊拉克有半点撤军和让步表示的情况下,美国开始为进攻伊拉克、解放科威特做准备。

11月26日,美国利用当月担任安理会主席的机会,提出一份授权成员国用武力将伊军赶出科威特的决议草案,为使这一决议能够通过,布什在前台进行游说,频频给一些国家首脑打电话,阐述美国的主张,谋求他们支持。而国务卿贝克则在后台坚持不懈地八方奔走,他耗时10余星期,行程10万公里,穿梭于世界各国的首都之间,与各国的首脑和外长们举行了200多次会谈。美国首脑如此积极游说的目的,是为了谋求获得联合国主要成员国的支持,劝说安理会成员国支持通过这项批准动用武力将伊军赶出科威特的决议,给自己进攻伊拉克贴上“合法”的标签。贝克就曾含糊其辞地反复说,他正在听取各国的意见,酝酿让联合国安理会起草一个授权动武的决议。美国的决策者们清楚地知道,在当今世界上,打着联合国的旗号,出师有名地去干自己想干的事比什么都重要;而要打联合国的旗号,获得安理会的授权,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苏联这5个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任何一国都不能投反对票,否则安理会的授权决议就通不过。美国在取得其他4国都不会投否决票的信息后,又用了几天时间与苏联一块敲定了决议的措辞。美国主张决议的措辞最好简单明确,直接写上“使用武力”4个字,苏联担心国内人民因阿富汗战争的阴影没有消除,反战情绪较大,认为还是含糊委婉的说法容易被人们接受。双方经过反复推敲,最后选定使用“一切必要手段”这一措辞。尽管这个措辞释义宽泛,但它们都知道“一切必要手段”的真正含义就是“使用武力”。美国的草案经过5个常任理事国的讨论,基本上取得了一致意见。只有对规定伊拉克撤军的最后期限,法国提出由1991年1月1日改为1月15日,并获得大多数国家的同意。

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5位外长和非常任理事国的8位外长、两位大使举行会议,就授权使用武力把伊拉克军队从科威特赶出去的第678号决议进行投票表决,结果以12票对2票获得通过,也门和古巴投了反对票,中国投了弃权票。

安理会第678号决议的主要内容是:

1.要求伊拉克完全遵守第660号决议及随后的所有有关决议。并决定,在维持所有各决定的同时,为表示善意,暂停一下,给予伊拉克最后一次遵守决议的机会;

2.授权同科威特政府合作的会员国,除非伊拉克在1990年1月15日或在此之前按以上第1段的规定完全执行上述各决议,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并执行安全理事会第660号决议及随后的所有有关决议,并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

3.请所有国家对根据本决议第2段采取的行动,提供适当支援;

4.请有关国家将根据本决议第2和第3段所采取行动的进展情况,随时通报安理会。

中国外长钱其琛在安理会部长级会议投票表决第678号决议之前做了大会发言,全面地阐述了中国政府自8月2日海湾危机以来所持的立场和态度。他说:“中国政府认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国际争端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武装入侵和吞并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鉴此,中国一开始就要求伊拉克军队立即、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科威特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合法政府应得到尊重和恢复。”然后,他又进一步强调:“中国在海湾地区没有也不谋求私利,惟一关心的是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因此,中国力主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这样做时间可能长一些,但造成的损失可以小一些,后遗症也会少一些。而武力解决将会导致严重后果。一旦爆发战争,各有关方面都将蒙受重大损害,不仅对海湾国家,而且对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以及对世界经济都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关于中国为什么要对安理会的第678号决议投弃权票,钱外长解释道:联合国作为一个维护和平与安全的国际组织,既要对国际安全负责,也要对历史负责。联合国在授权一些成员国对另一个成员国采取军事行动这样的重大问题上应当十分慎重,避免匆忙行事。中国对过去11个有关决议都投赞成票,是因为那11个决议所规定的制裁措施尽管严厉,都不属于动用武力的范围。即将表决的这个决议草案采用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的措词,实质上是允许采取军事行动,而这一内容有悖于中国政府力主和平解决的一贯立场,因此,中国代表团难以对这个决议案投赞成票;另一方面,海湾危机是由于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而引起的,伊拉克至今未在从科威特撤军这个关键问题上采取实际行动,中国注意到,即将表决的这个决议草案同时也要求伊拉克充分遵守安理会第660号决议和其他有关决议,也就是要求伊拉克立即从科威特撤军,对这一点中国是赞成的,因此中国对这个决议草案将不投反对票。他最后重申:“中国政府仍然认为,国际社会应继续保持并加强对伊拉克的政治、外交和经济压力。只要有一线和平希望,就要继续为此做出努力。中国政府再次要求,伊拉克立即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再次呼吁,国际社会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继续做出一切努力。”

安理会投票表决后,出任安理会临时主席的美国国务卿贝克发言指出:“今天通过的决议是非常明确的,意思是授权使用武力。但是,我相信,也正如许多人早以说过的那样,其目的还是为了最终以和平方式解决海湾危机。”应当指出,安理会通过的这项决议,是自1950年朝鲜战争以来联合国安理会授予最广泛的开战权力的决议。一般来说,它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用对话来解决争端的精神。对于这项决议,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认为,安理会通过的授权使用一切手段来解决海湾危机的决议,是对伊拉克的一个“严重警告”,但还允许进行至少45天真诚的努力来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美国总统布什称联合国的表决“是一个十分坚强有力的信息。它将响亮、清晰地传遍全世界,这家伙(萨达姆)该离开那里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的发言人在宰赫兰说,安理会的表决使伊拉克注意到,除非它从科威特无条件撤离,否则,它可能遭受严重的后果。他说:“这是又一个步骤,又一次争取和平的机会。让我们希望理智占上风。显而易见的是,伊拉克违抗全世界是站不住脚的!”埃及外交国务部长加列说,安理会通过第678号决议是和平事业的重大胜利。穆巴拉克总统在表决前一刻发表谈话说,他仍希望在战争爆发前用和平手段解决危机。科威特外交大臣说:“伊拉克的顽固态度正在把海湾地区推向战争边缘。我们不希望爆发战争,但看起来这又是恢复我们权利的惟一手段。”在安理会通过决议的第二天,美国的《纽约时报》发表题为《点燃导火线》的评论说:“在萨达姆·侯

赛因的各种选择中,此间的外交官几乎没人估计他将以无条件撤出他的军队的行动响应安理会的新决议。……萨达姆·侯赛因既然已走到这一步,他可能会设法诱使布什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