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惑为智,即迷而悟,
他山之玉可来攻石。
与可师者为友探寻有处,
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那是至爱,是不长翅膀的丘比特,是不缺手臂的维纳斯。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大美有形,人生的终极目的在于获得至善,善的极致便是大美。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真情无价,支撑着我们的人生。他的美德,你品赏;你的压力,他分担。有限与无限的总和,是巨大的财富,无法以金钱来衡量。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是人生的医药,是心灵深处的一盏灯,抚平我们人生中的伤痛,照亮我们迷茫的心境。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除了真诚还是真诚,没有别的什么这般永恒。千人中的这人,是神,丝毫没有占有之心,但永永远远地同你在一起。如果说友情是瞬间开放的花朵,那么时间会使它结果成高尚美好的纯情。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当你境况顺遂时是朋友,流年不利时更是朋友,需要时他挺身而来。而你不需要别的,只是理解与体谅,内心充满无限的感激与无言的感动。一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影响,决非靠语言完成,而是靠精神完成的。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不被本能的欲望与利益的权衡所驱使,是心与心亲密接触相通而产生的共鸣,为语言所不能表达。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知心的倾诉,尽情的宣泄,温暖的安慰,真诚的劝告,愉悦的同享,希望的共勉,让你享受人性的美好与爱的阳光。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他或她与你共享欢乐,使得喜悦倍增;她或他同你分担忧伤,使得哀愁减半。
珍惜千人中的一人,只可比喻,不可限定。那是你的天空,供心灵飞翔;那是你的土地,让人怀着爱而播种,含着感谢而收获。
知己难求,交友非易,产生一种超乎一切之上的动力,千人中的一人当格外地珍惜。
约会好男人
约会好男人,是与好男人约的另一种表述。
按说,女人想找个好男人,是女人的幼稚,因为好男人是这个世界上的稀有元素,因此有人劝导我们不要轻易相信好男人的存在。也有人说,好男人是对男人的误解,是对女人的误导。不论怎样,我还是相信好男人的存在,期待好男人的存在。尽管这世界上不容易有完全的好男人,也没有完全的坏男人。现实中的男人具有两面性,好坏并非一成不变,通常在于男人的素质和环境来决定。
男人好不好,当然是得由女人来评判。这个世界上成功的男人不少,少的是成功的好男人,以及成功之后的不变坏。况且,成功没有统一标准,成功也不是男人好坏的最终标准。
好男人是男人中的精品,是引领生命的旗帜,是思想与才干的结晶,是真善美的化身,是人生难觅的知音,是心灵恒存的挚友。
好男人没有固定标准,我认为令人感觉良好和愉快的男人,也就是所说的有品位,有担当,有阳刚之气,再有爱心,就可以称之为好男人。
好男人是值得亲近与敬畏之人,若是给好男人下个特定的定义,就是我敬我爱,也爱我的人。
约会好男人,我所说的是约,而约与找不一样,找是找依靠,这种心态一开始就不够正常,女人持这种心态是属于自带奴性,在两性交往中不平等,而约是心灵之约,是平等基础上的交流,在于精神上的平等。
约会好男人,光荣的心灵之约,不是欲念,是精神。培根说,“一个男子有了纯洁的思想,是他的光荣。一个妇女不知道罪恶,甚至思想中没有一些罪恶,这也是她的光荣。”
约会好男人,是优化女人的行为,不是单向,是双向,彼此深刻地影响,强化彼此的自我价值感。弥尔顿说,“男人是为思索和勇气而有;女人是为温柔和典雅而有。”而愈来愈多的专家指出,人生价值中,最为人所迫切追求的,就是肯定自我的尊严。自我价值是靠和最了解我们的人密切互助的关系来界定。
约会好男人,也是一种爱,与恋爱不同,维系一份情同手足的关系,比爱情远点,比亲情近些。这份爱不盲目,更不功利,是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思想的互动,但必须拥有体贴、礼貌和诚意来维护。
这个世界上,男人女人各占一半,约会好男人共享梦想,在情感的世界里探索新境界。不管梦想是大是小,真正是爱滋长的,不是梦本身,而是彼此分享梦的事实。
幸福参照系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生活在世上,却不容易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往往参照别人的标准来活,别人追求什么也跟着追求什么,喜欢也比较容易向那些比自己处境好的人看齐。
我们可以追求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没什么不好,但幸福生活的标准,本身并不是那些富人们定出来的。
钱本身没错,错的是我们的态度。也许,不大富大贵,并不是意味在平凡普通生活中找不到幸福。
灵魂的丰富是幸福的源泉。我们中国人也有句老话——生在福中不知福。往往是愿望实现并没有感到幸福,幸福是什么你没有想清楚,如果你用愿望做标准的话永远也不能感到幸福,幸福这个东西永远是没有答案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幸福是内在的项和外在的项相结合统一。
其实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方面,当然这些外在方面也会给你带来快乐,实际上一个人真正地享受更强烈的快乐、更美好的快乐,我觉得还是精神的快乐,这一点很多哲学家都说过。
所有的快乐所有的物质的条件,灵魂参与以后才能变成一种必然的享受。你是灵魂感到幸福,光是身体是没法感到幸福的,没人说他身体感到幸福,你的身体没法感到幸福,身体会感到一种快感,你吃到好东西你感到很美妙,这是一种感官的快感。所有的条件如果没有灵魂参与的话不可能有幸福的感觉。
人生的幸福享受都是依赖于心灵的能力的,依赖于灵魂的能力的,所以说幸福就是一种能力,并不是随时就能感受幸福的;幸福是一种能力,你必须具备这种能力你才会感到幸福。这种能力就是内在的一种风度,有了这个你才会感到幸福。
活在未知的旅程
神秘的况味。不知道,也许还有人不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神秘不可测的宇宙里,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我们对99%的事物的了解,还不到1%。
活在未知的旅程。
这世上最难说出口的话之一,恐怕就是:我很无知。但是,我们要长大,要脱离情感上的婴儿期,总有对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只有成熟的洞察力,才能认知到人类基本的善良,以及人性中庞大的资源与能力。
现实的真相是,我们的知识像一叶扁舟,在无知的大海,神秘的汪洋中漂泊。
活在未知的旅程,没有其他路径,只有自己为自己导航。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来有训。看来就得辛苦地朝前活,活出价值与风采来。这过程,谨慎与自制是智慧的源泉。
活在未知的旅程,为了不辜负生命,一辈子就得辛苦地学习。学则明,不学则愚。“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朱熹的《观书有感》二首之一。源源不绝的活水,使面积并不很大的方塘清澈似镜,映照着天光云影,佳趣天成,令人赏心悦目。人活着之所以美好,就在于能够学习,学习使人日日新,而精进不已,止终至善。
知识的概念与学问的境界,还不是一回事。《辞海》中对知识的解释是: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成果或结晶。依反映对象的深刻性,可分为生活常识和科学常识;依反映层次的系统性,可分为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经验知识是知识的初级形态,系统的科学理论是知识的高级形态。依具体的来源,知识可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至于知识的境界,王国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
不企图无所不知,但不能无知。
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只有一个理由,就是:使心灵成长。而心灵也如身体一样,只有滋养,才能成长。得不到滋养,就会发育不良。
经验是思想之子,而思想是行动之子。
假如,如果不是如果
假如,如果不是如果,我们的命运还是这样吗?
恰恰是如果,得面对现实。生命并没有欺骗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它更加地充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舞台。
在失去之时,我们得到什么?在得到之时,我们又失去什么?
假如,如果不是如果,我们的生活世界又是什么情景?
艾默生说,文化的阶梯曲折向上,由自然风景到人类容貌,由哲学思想到宇宙法则。不论我们从何处启程,我们的步伐都是朝向终点:虽然层次不同,但我们会像牛顿和柏拉图一样,最终能体会到自然法则和宇宙精神。
如果我们尽最大努力,忠诚地工作,接受命运的安排,开始以后,就要全力以赴,耕耘之后就有收获,愿望只是成功的一半。
如果我们接受命运的安排,历练自己及早开始,敢于去尝试,一个灿烂的人生,就必须拥有一定的勇气。勇气能使人发挥潜能,勇气能使人超越自己,勇气能使人奋勇向前。人生旅途漫漫,如果轻易放弃,就不可能有理想的人生。
如果我们对所有的人都友好,真诚地宽以待人,不为别的,只是从心灵出发,磊落光明,今生不负爱。相信爱能创造爱,生命是一种回声,朋友可以做后盾。
如果我们能再活一辈子,将会悟破斯芬克斯之谜,驾驭人生百年的盛衰。
天地与我们同在,万物与我们同生。不论如果是不是如果,善待一切的生命,也善待自我人生。
保持常态心理
生活是一条河,波浪翻卷,谁都面临大大小小的变故变化。
生命是一个动态过程,得失,荣辱,福祸,人生充满着不确定性。
保持常态心理——这句话是一位身居要职之人离岗之时而说,让人深受启示。他进一步说,保持常态心理的要素,有辛劳,有寂寞,有智慧,有忠诚。
保持常态心理,以实着地,以稳处事,求得心安。
保持常态心理,以和谐为乐,以高尚为尊。人诞生于母体,生长于家庭,成年走向社会,风雨兼程的人生,有责任,就有压力,需要时时调节。一颗平常心,淡以明志,静以致远。
保持常态心理,是一种难得的品质。人生无所不包,我们拥有的内容过于繁多,我们的心思过于杂乱,我们的负荷过于沉重,我们的烦恼过于无绪,诱惑我们的事物过于复杂,无形地损害着我们。生活的困苦多于幸福,人生磨难多于享乐,我们用什么平静心灵?惟有理智清醒,才能达到平和平静。
保持常态心理,淡泊为怀,理智地看待生活,超越个人的荣辱得失,培育平静心灵的定力,拥有富足的心灵。一个人字,写得堂堂正正。
保持常态心理,遵从理性指导。古人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