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常态心理,自尊自重,人对社会既是依存的,也是能动的。认知自我价值,不居功,不自傲,不忘形。与其求乐避苦,不如以平常心待平常人,处平常事,进而领悟解脱的智慧。
保持常态心理,宠辱不惊,顺其自然,仁者不忧不惧。净化的心灵,不会为不公平而烦恼,而激愤,而不平,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弹奏好生命的交响乐,连缀成美妙的歌声。
保持常态心理,清气若兰,心静如水,这样的人,注重精神的陶冶,人格的完善,内美的追求,因此心情是坦荡的,心态是阳光的。
把住情感的舵
把住情感的舵,是因为我们常常把握不住情感的舵。生活中太多的惊涛骇浪,生命之舟遭受狂风暴雨的袭击是难免的,而人性充满着未受控制的热情,激荡着未受压制的哀愁,常常受到焦虑及疑惑的摆弄,只有智者,只有情感受到控制的人,才能使灵魂的狂风暴雨听命于他。
把住情感的舵,让思想进化,让思维冷静,让心情平复。
把住情感的舵,在于保持平和。平和是一种高尚而均衡的品性,是文化的最后一课。它是生命的花朵,是灵魂的果实,比黄金更令人渴望。追求金钱和平静的生活比较起来,相信更多的人,选择平静的生活。
把住情感的舵,以忠诚对待自己,既不为心灵设限,接受梦的牵引,也要一切服从理性,有一点思考有益人生,应该看清航线再启程。也必须发现自己的特长,准确地进行自我认定;必须搞清自己想成就的是什么,制定适宜的前行目标;也必须了解自己永远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但要努力去做。莎士比亚说,运气往往产生在一些不能驾驭的船上。那就让我们格外当心,当好自己命运的船长与舵手。
把住情感的舵,怀着勇敢,迎向风浪,磨难能磨炼高贵的品格。不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轻易放弃,全力以赴把想法变为做法,把可能变成现实。
把住情感的舵,也是人生的必修课。
定力的修炼
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艳阳高照,无论是沧桑巨变,还是命运逆转,一切都没有关系。处变不惊,不慌不乱,在于心灵的定力。
定力是一种美,同思想的深度成正比。
定力是人格特质,扎根于地,拥有它,便会拥有伴随着它而来的奇迹。
古人曰: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与宁静的生活相比,烦躁与冲动多么不值。人只有经过暴风骤雨的考验,始知其身的坚强,抵挡与抗击。
人性因为毫无节制的狂热而骚动不安,因不加控制的悲伤而浮沉波动,因为焦虑和怀疑而饱受摧残。只有明智的人,能够把握自我情绪的人,能够引导自己的思想的人,才能够控制心灵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事,时有发生。倘无定力,小事生烟,大事冒火,陡生许多苦恼。
处变不惊是道行,处惊不哀是英雄。
当不成英雄,当自己。不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耽误至真至性的享受。别让无谓的恐惧,烦扰我们本来平和的心灵。
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要善于和敢于顺世。自解怨忿,处变不惊,定力在于修炼,修炼好了,创造辉煌,修炼不好,酿造悲剧。
不惊不哀,心健自安。
把想法变为做法
把想法变为做法,是我的一位发明家兼企业家朋友经常说的话。这,也是她的成功之道。
成功如此,并不复杂,然而成功者并不是很多,原因在于大多数人不是缺想法,而是缺少及时的行动及时的做。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谁都知道的道理。纸上谈兵,打不了胜仗;坐而论道,总是一个空。可是,我们常常没有做到及时地行动,有时在观望,有时想等等。犹豫当中,痛失良机,追悔莫及。
光有想法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付诸行动。
光是愿望是不行的,还要具体实施。
只有你的行动,才决定你的价值及价值实现。
只有正确的行动,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果与成功。
把想法变为做法,拙以勤补,廉以德养,朴素的真理。一位哲人说,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
印证生命,做法适时开始,想法适时实施,伟大者是行动的巨人,老老实实地去做才是聪明。
当然,一个人的行动,不是任意妄为,而是遵循着一定的准则,每个行为本身都有其行为的报偿。把想法变为做法从现在开始,让正确当家。
别掏空自己
别掏空自己这句话,不是我的语言专利,是一位朋友在交谈时说的,却一下子就点燃我思维的火花。
想想,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真就是个掏的过程,掏学识,承担命运;掏肝胆,回报社会;掏心血,完成职责;掏经验,应对际遇。当然了,不同身份的人不同掏法,从政的,掏公仆心;经商的,掏钱财;为文的,掏心血结晶的方块字……总之,每个生命的方式都是自然界一种力的运作方式。
可是我们原本就是空心人!艾略特对现代人本质揭示时说:“我们是填塞起来的人,靠在一起,脑袋瓜装一包草,当我们窃窃私语,我们干涩的嗓音,平静而无意义,像风吹干草……”够尖锐也很形象的了!这位充满忧患的先哲,因此呼唤中世纪圣杯骑士前来解救丧失性能力的渔王,使“荒园”重新得到雨水的滋润。
既为空心人,便不要惭愧填塞。塞对肚子而言,属于肌体生长的需要,可温饱对谁来说都早已不是问题,剩下就是填了,自然是指脑子智慧的输入及精神的营养了,非知识莫属,问题是怎么填得转识成智!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这点谁都认账。我们长大,生命有了内容,有了意义,有了力量,皆因学识也无可厚非。成了匆匆忙忙的现代人,支撑生命离不开知识的力量。问题是往外掏的时候多,不管是主动的被动的,每天每时甚至每刻都在往外掏,而往里填的时候就不那么固定了,我在检视自己的过程思索不掏空自己的人生课题。
知识的家族很庞大繁复,报纸数千种,图书亿万册,境外读物又滚滚而来,文史哲、自然科学浩如烟海,古今中外洋洋大观,同时还有个高雅俗鄙同处共在的问题,求知而不知选择,显然不行。人生有涯而书无涯,读无用之书,不啻于对有限生命的浪费,即便是有用之书,也让人读不过来。古人云: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博览还是必要的,专心精读更重要。开卷时有所渴求,闭卷时获有收益。遇到构成指导之人,不妨让其开个书目,也是读好书的一种方式。至于一些师友针对性地赠书来,也让我受益匪浅。
填充过程,是默默交融、心神对话的过程。一部书的意义自然不会自动呈现给你,最初呈现的只是很有秩序排列的印刷字体而已,只有在文字阅读、审美感知、同构体悟的过程中,意义才逐渐地突现出来,只有在重构作品的意义,透视作者的用心,实现文本解读的转化中,填充才得以真正实现。至于“黄金屋”、“颜如玉”什么的,不管书中真的有没有,都不是我们所求的,我们只是为了提高自己而读,求知,审美,开智。
填充不在形式,据说人才知识建构,20%从直接经验中得到,那就感悟生活。另80%是间接经验中的,得靠学习了,也包括“三人行,必有吾师”;更主要的在于吸取与加工文字信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填充没有规则。既然生命历程是难以预料的遭遇而非栖居之所,人只能随时随地承担命运,在无限之维的存在中完善自己就计不得方式。
别掏空自己,对于写作之人尤为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古训。作家学者化,在阅读中成熟,是当今的提法。谁都明了靠嚼自己尾巴来供自身营养,是精神贫血;谁都知道只看与自己创作体裁相关类的书籍,属于近亲繁殖。可是,投身书堆就等于吸收了知识吗?满壁书籍可以让人塑造一个思想圣殿吗?问自己,还不如改进自己,无多的生命,应当格外重视有限时光。
当然了,人们常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名言,或鲁迅对《红楼梦》的评论,来说明不同人对同一部作品的完全不一样的理解,“同是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我们呢?只是在书中寻找智慧,并在智慧之光引导下追求自我身心和谐与精神生长,拒当空心人!
最是真金
最是真金,乃世无价!在人生的某些时刻,灿亮我们的心灵,温暖我们的心房,激荡我们的心神。
最是真金,人品贵重。一个高尚的灵魂,是广阔无垠的宇宙之大,是浩渺无边的大海之深,是璀璨夺目的光焰之芒,一切的一切,自然而然从所有的举动中昭示出来,让人心生由衷的敬意并感慨万端。
最是真金,量弘识高,真诚待人。总是在以温和与关爱来抚平你我的伤口,用肯定和期许来振奋众人的精神。无限温暖一度僵冷的心,让你感觉苦难只是一种挫折,而并非是一个灾祸。让你经由挫折,人变得坚强。受到重创,也仍然热爱生命。热爱生活。顽强地活好自己,不负给我们关怀关爱的人。
最是真金,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给出爱——亲切真挚的爱,春风化雨一般,滋润焦虑的心灵。这种爱超越性别的界限,亦师亦友,如父如兄,这让人在心中说了千遍,至今仍未出口。只是因为想在真正的高尚面前不世俗。
最是真金,朴实无华,大雅扶轮。提升世界及生活的品质,昭示人性的美好,代表人类的良心,却从不招摇。
最是真金,特质天定,不沾凡尘。上苍所造具有神性的人,众生受益。还有的答案是,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经,无以知真金。百炼之金,世之所稀所贵,那是我们所敬所亲所爱所难以忘怀所刻骨铭心的人!
与可师者为友
一个生命需要另一个生命的指导与安慰,在通往人生的路上,与可师者为友是人生之福。
交友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生课题。玻璃与金子相会,便会有宝石的光辉,愚人与智者接近,也会变得聪明。人生活在社会中,不能孤立生存,得有朋友,友情存在于一切人的生活之中。培根说得对,“无真实朋友之人,可以谓之真可怜而永陷于孤独生活之人。故无真友之世界,实如荒野无人之世界也。”
交益友,交智友,那就与可师者为友。可师者,积富于心,博学睿智,可求教,可切磋,智慧共享;为友之人,当然是指益友良友,心灵相通,日相亲近,途不知远。师友一体,学问情感融合,乃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之源,最值得珍惜的幸福之泉。
与可师者为友,会有内蕴的才学浸润你,足以在交流中获得力量与灵感,英国谚语说得好,“一位好教师,胜过万本书”。
与可师者为友,既可倾吐衷肠,又能交流思想,更能汲取智慧。如莎士比亚所言,“友不在多,得一人可胜百人;友不论久,得一日可逾千古。”
与可师者为友,生命之中就拥有了又一轮太阳,那光,那热,温暖着心灵,明亮着人生。
与可师者为友,转惑为智,即迷而悟,以他山之玉来攻石。你听到的话,能够使你开窍,增长见识;你说出的话,或博得喝彩,或得到纠正。与可师者为友探寻有处,与智者同行必得智慧。
与可师者为友,必格外珍惜,“经师易求,人师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