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要看发行量,报纸要看读者的反馈,网络看点击率;评奖要改变了过去的一种只看社会效益,有了硬性规定的指标。影视片要看观众反映,要记有场次、观众人数的记录。
3.人文精神讨论
上世纪自九十年代中,就有人文精神缺失与坚守的讨论。延续持久为一个漫长的文化大事件。主要缘起是因为市场化的发展,在文化产品,文艺作品中,道德精神、学理精神、人文传统等等,有不少的缺失。比如,没有深刻的思想内容,有了一些痞子文学,有了一些软绵绵的甜品式的,缺少中国式的黄钟大吕式的作品。戏说历史,杯水风波感情,否定传统,以至没有了思想的深刻性、传统的深重感、形象的典型化等等。影视、文学、戏剧都有反映。从九十年代开始的这场讨论为何坚持下来,主要在于文艺作品中,戏谑化,回避崇高,反英雄主义,网络文化的搞笑与噱头等等,不断考验着文化坚守责任。所以,一方面,坚持的文化传统精神,仍然主导着一个时代的文化政策;另一方面,文化庸俗意识、文化的非理性,也不时出现。这就可能引发了较大层面的讨论。而且,也还将延续下去。中国的文化,载道传统、入世精神、家国意识、理性思维、典型性格等等,永远是文化的头顶上的一把悬着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4.流行文化、消费主义与主流文化
流行文化的兴起,主要的是受外来的影视、文学的影响,形成了多年来文化的多元化、丰富多彩的局面。曾几何时,为大逆不道者流,后来,慢慢接受。流行也是时尚,是快餐,是大众化,但是,也是审美的浅表化,思想的单向性、表层化。因此受到严肃文化的排拒和批评。但也有不同的争议。有一种观点认为,流行文化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个有益的改造和冲击,形成了文化的多样化活跃局面;而批评者认为,流行的东西,是浅薄的,是不入流的,快餐的,没有营养的。
但是,流行的东西,说明有市场,流行不陈腐。快捷鲜活,有极大的传播性。比如,流行音乐,比如,引进的影视。韩剧、港台的影视。但流行多是有阶段性的。有人称为快餐文化。但是单一的、浅显的东西,容易审美疲劳。
另外,流行的东西,常常是消费主义的产物。为市场而生,为消费而生,就远离了其文化精神产品的审美本质和审美功能。
主流文化,多是主旋律,在艺术方面,表现历史、政治,表现现代化的生活,这在一些政治题材领域内较为突出。
二.文学现象
1.长篇小说
文学的主要影响是小说,尤其是长篇小说,按文学的不同门类划分排队,一是长篇小说,二是报告文学回忆录类的纪实作品,三是散文随笔,其他的像诗歌,儿童文学等,没有这几类影响大。
长篇创作是文学的重镇,世界上的优秀大家都是以长篇赢得荣誉,像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是以长篇作品成为国际性的人物。
长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众多作家们想成名的一个方面。但在当前,中国文坛的另一现象是长篇可以成为电视、电影的文本,成为市场风光无限的卖点,实际就是成为收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题材来看长篇,其特点为:
一是写现实生活,描绘民族、民生问题,大众的生活状态;把视角对准普通人,也就是近距离地写时代生活,比如,城市白领、都市生活,另外是官场小说、政治小说,也称为“反腐小说”。这些同现实人们高调的社会情绪有一定关联。
二是反映历史文化的,追寻远古的人文精神。有的稍远一些的历史、人物。有影响的是,写明清之际的皇宫生活,写清代的几位帝王,少年天子、雍正大帝,以人物为主的最集中的是,明清两际,以及民国以后的历史人物。历史小说把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影响大的人物都翻了一遍,据说,长篇小说年产过千,而绝大多数是历史小说。比起现实的,近距离地写作,稍为久远一些的生活,创作容易,所谓画人难,画鬼易。也是借历史问题的关注,探索一些现实问题。有几位好手,如二月河、凌力、唐浩明。新历史小说作者,心理历史小说,多为一帮年青作家。
再者,从作者角度看,几代同室,性别各异。小说的作者已四代同堂,五十年代参加工作,受到波折,在八十年代出名的,也宝刀不老。像王蒙、张洁、李国文、从维熙。再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成为文坛中坚。可以历数的十多人,有莫言、韩少功、张承志、王安忆、张炜、刘震云、刘恒、徐小斌,再稍小一些的,就是余华、苏童、徐坤等。
还有,作品对于世道人心的观照。受到关注的,一是写现实人生的情感,上升为对普通人类情感的揭示,对超越民族的人类情神性的东西的关注;再是对现实的社会改革,对官场政治生活的深刻表现,有深刻的哲学的思考。
当然,文学创作中对一些敏感的问题,比如“文革”题材,反腐的官场小说,宗教意识的表现等等,都引起一些争议。
(近期一些长篇小说新作,如王蒙的《青狐》、林白的《万物花开》、阎连科的《受活》、周大新的《战争传说》、陈忠实的《白鹿原》,以及一些历史小说等。)
2.其他的文学样式
散文、随笔:九十年代初,都市文化的发展,都市报刊的蜂起,散文随笔兴盛。南方的小女人散文提出。北方大散文的提出,散文的空泛化;文化散文与掉书袋;余秋雨、周涛等专事散文的与众多小说家散文、学者散文,老年文体:陈年旧事与怀念性的散文等等。
3.理论讨论。
体制内创作与个人的自由选择,引发了文学与生活的讨论;文学日益边缘化,还是文学本来就是寂寞之事,引发了文学的何去何从的讨论;流行文化,特别是影视艺术的可视性,对语言艺术的文学的影响,实际上是市场对文学的影响,引发了作家“触电”,文学是否边缘化的讨论等等。
文化事件
一.文学的“80后”,少年作家现象。
一些出生于八十年代后的中学生,写出长篇小说,也能畅销热卖,如韩寒等。因一些小作者退学而写作,声明不上大学也可成才等等事件,成为所谓的“少年作家写作”新现象。焦点在于,未成年人的作品成人化、雷同化的倾向,人生的经历也是粗浅的。对学生的文化教育的负面影响。
二.红色经典被改写。
有些小说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兴盛时期,有过“三红一创”、《林海雪原》,后来的革命现代戏,又有了几部现代经典的革命作品之说,其中多是表现现代史的革命进程,褒扬红色历史,如《林海雪原》的抗日历史、抗联英雄,如“沙家浜”的新四军英雄,这类小说和电视,以旧的历史文本为背景,改写旧作,加入了人性化戏说的东西,甚至于搞笑低俗的内容,就有了各种评议。
比如,一部小说《沙家浜》是某青年作者发表的中篇小说,作为智勇双全的抗日英雄,在小说里人物关系完全变成了另一样子。小说中阿庆嫂风流成性,与胡、郭都是公开的情人,胡等成了江湖豪杰。这对人们熟知的故事几乎是全盘地翻案,引起了轩然大波。
也引起了不同的争议。批评者认为,有严重的政治错误,与近年来的流行的戏说风有关,随意伤害了人物形象在大众情感中所积淀的价值取向,认为,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创作,什么都可以想象。文学创作要张扬英雄,但不能将英雄鄙俗化。故事发生地沙家浜政府也认为要诉之法律。
而小说的责编则认为,它从生活中人的真实情感出发,从一个合理的心理角度剖析了阿庆嫂这个主要人物;也有人认为,作者是从人性化的角度,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创作,这与戏说没有关系。
与此相关的,另有“林海雪原”的电视剧改编,把英雄的杨子荣写成土匪,是座山雕之私生子,更是荒谬。
促发我们的思索的是,经典的东西已沉淀为一种传统、记忆,为大众所接受,有人去试图颠覆,就有了不满和斥责。有些典型,在人们心中已成了勇敢和正义的化身,成了民族精神的象征。把绝大多数人心理认同的民族精神,践踏,有违于公序良俗之原则。
三.一些低俗图书出版后受到强烈的批评,
引发图书审美的严肃性之争。
诸如,网上的“木子美现象”。图书出版中的“天亮系列”。前者以公开地写自己性体验的日记。后者是描绘一夜情的图书。
这种以绝对隐私为实录的图书,也有不少。体现了时下追名逐利之风的泛滥,而对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或名,或利,是一些文化事件的幕后推手。
四.网络文学:技术乎,艺术乎的争议。
网络文学,如何界定,是网络时代的文学,也是网上的文学。因它技术的因素,有人说,只见网络没有文学,有人说,容易在文学观念应有的审美方面,宽容乃至助长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以技术审美替代艺术审美,导致文学的非艺术化、非审美化。表现为:
1.以游戏冲动替代审美动机。最早从事网络文学写作的人大多不是搞文学专业的,甚至不是从文的。学理工出身,文学的边缘人或业余者较多。网络高手如痞子蔡是学水利,邢育森学通讯,安妮宝贝、宁财神最初是学金融的,李寻欢学理工的(这些名字也是戏谑化)。黑可可曾在外企工作。他们大多是率先上网者,休闲中的无所事事,游戏冲动是他们文学的动因。
2.以技术智慧代替艺术规律。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首先是技术载体的分野引起的。以机换笔,无纸传播,等等。网络技术不等于艺术,技术优势不等于文学强势。有作家曾质疑,网络会改变文学的载体和传播方式,会改变读者的阅读的习惯,会改变作者的视野、心态、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
3.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工具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奉技术主义为目标的价值观,着眼于器和物,价值理性则瞩目于“人”和“道”。这种比拼和对峙,决定了其创作的成败短长。
结语
中国文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自身的优势与国际眼光的整合;中国文化在经济发展的大势下,以热闹而高昂的姿态奋进。只是,发展中的曲折和前进中的不平衡,产生了被叫做“热”的风景。
尽管各领风骚不几天,尽管文化不应是热点。但是,文化的这热那热,恐一时不会消停。一是,人们的心理,趋“热”逐“秀”的本能;再是,在眼球经济,利益博弈之下,发热的东西,与效益利益的挂钩,就会持续下去,有些时日。
(此为2004年秋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化系文化讲座上的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