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东鳞西爪集
28774300000027

第27章 景观篇(2)

婺源的村落建筑多属徽派风格。这里古属安徽所辖,上世纪五十年代,划为江西。徽派建筑特点是,依山傍水,白粉墙黛青瓦,檐斗高翘状如马头。上饶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熊良华是个婺源通,他说,婺源民居主要看“三件宝”,即石雕、木雕、砖雕。他也是个业余摄影家,颇有艺术感觉,带我们去了就近而特别的村子。我们到江湾看民居,进晓起看树,寻访思溪、延村,做客思口,尽赏婺源村庄的不同内涵。

江湾有二百多户人家,在婺源是一个大村。进得村头,牌楼拱立气势逼人,商贩林立,感觉不像一个村,而是一个镇。可深入民宅,走进青石路的小巷,房屋回环往复,小径通幽,方知老屋旧宅气息森然。看到几家祖上为商人的大户人家,房子高古雅致,二层二进。后屋多有天井,并置一大水缸,据说缸与老屋同寿,水经年不换,寓示家道绵长,香火不断。有一家老缸年已过百,缸沿上色重如漆,绿苔依依,水却清亮鉴人,轻轻抚摩,颇觉神奇。江湾村多为访客必到之地,颇有人气。村庄建于初唐年代,居民多江姓,历史上出了多个名人,有经学家、音韵学家、教育家、佛学家等。这里的几个村子,虽不大,却也如此年长。晓起村,规模更小些,但历史也从唐乾符年间算起。据说这村名有来由,当年村上的应考者闻鸡起舞,破晓即起,为之“晓起”。还有延村,稍晚于江湾、晓起,也是在宋元丰年间,距今九百三十多年。千年沧桑,老而弥坚。晓起全村为古樟树环抱,树木葳蕤,溪水清流,极显人丁强旺。而村后的那棵老樟树,是老者中的树精,有如人瑞,据说树龄也近八百年,所以,它的周围用竹木拦起了篱笆,有了特护。

老树是村头活历史,而“三雕”是静态的艺术化石。山水灵秀的婺源,植物群落丰茂,木柴、茶叶、山货,连同石雕艺术,成了人们早期经商活动的内容。他们北上西行,加入了徽商队伍。他们赚钱而归,建房盖屋,修路架桥。或者,读书致仕,荣归故里,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民间艺术。于是,民宅、官邸都讲究雕梁画栋,稍好者雕砖,再好者刻木,更好者凿石。于是,一件件一桩桩,或粗或细、或文或野的雕刻,在一些相同的名字比如“余庆”、“聪听“、“笃经”、“成义”等民宅中,保存下来,成为散落于民间的艺术瑰宝。延村是最大古建筑群,有五十六幢民居为明清时所建,其中“余庆堂”的雕刻,既有古典中式的福禄寿图,又有西洋的材质,以及百叶窗式样,主人曾留学海外,带回了西方文化的别样风格。思溪也是建于宁庆元五年,村中俞氏房屋宽大,木雕精美多样,最为突出的是,客厅隔扇门上,阳刻了九十六个不同字体的“寿”字,连同屋内其他处的“四寿”,组成精美的“百寿图”,为木雕艺术的绝世精品。还有著名的“百柱祠堂”、“通济桥”等,融会了雕刻艺术之大成。

当然,还有人文传统,文风鼎盛,这是撑起婺源村落的灵魂。有俚诗赞曰: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考一场。读书传家是这里村上的传统。不用说宋代理学大家朱熹从这里走出去,不用说众多乡村,都冠以书乡的称谓,也不用说仅一个理坑村历史上曾出了余氏兄弟尚书二人,其著作五种七十八卷入选《四库全书》,也不用说老宅处处可见进士第、尚书第、司马第、天官上卿等匾额,读书习文,维系了人脉,也赓续了文脉,更主要的是,小小的偏乡僻壤成为一个世人瞩目的所在,一个有研究价值的、极富人脉和文气传统的“世上遗存”。

走进村落,婺源的至美,仿佛有了更实在的依托。而今,婺源人搞生态游,打文化传统牌,注意了旅游与开发,保持传统与发展文化的关系,可是,在汹涌的时尚文化和纷至沓来的游客面前,古朴和清幽被浮躁和喧哗侵扰之后,传统文化、优美的乡村,如何应对,如何在现代文明面前既持守又发展,是一个新课题、难题。但愿婺源人有更清晰的认识。

2005年12月

杂色蒙自

一个城市总有一种色彩的呈现,尤其是在那迷人的秋天。

以此来证之蒙自,可谓斑斓驳杂,有如秋日之绚丽,繁花之灿烂。

蒙自是云南红河州的首府,多为哈尼、彝族等少数民族居住地。本来,彩云之南,就赋予云南多彩多色的含意,然而,这蒙自又被认为是“滇南之心”,考证为“一脚踩在北回归线上”的大地。那秋天的景色就可想而知了。

蒙自县城不大,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上。如同云南大地上到处绿意葱茏、花红叶绿一样,造化钟神秀,自然的厚爱,让人们在这里充分享受着绿色氧吧和天然的美景。那天,在蒙自恰遇一场秋雨,被看作城市心脏的南湖,烟雨迷蒙,光鲜清亮,岸边各有特色的亚热带植物,临风沐雨,周围一些近百年的老洋楼,一些古雅而庄重的建筑,浸润在秋意的洗礼之中,自然的风情与人文内涵和谐相融。县城的建设,整洁而讲究,宽大广阔者有八车道、数十里长的红河大道,有一些新颖而巍峨的建筑,比如学校、工业园区、博物馆;精细小者如路灯、雕塑、垃圾桶、行道树的设置等等,体现出城市建设的雅致和品位。从自然的景色看,蒙自与云南众多的少数民族县治州府一样,四季春色,景色绚烂。

然而,蒙自的历史却让这个边地小城颇富内涵。

据考证,蒙自一语来自彝语音译,作为县制,它已有七百三十年的历史。清末民初曾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当年,清政府因中法战争后,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失权辱国条约,其中1887年《中法续议商务专条》中,将蒙自作为中越通商口岸,法国派驻领事。于是有了这“众多第一”: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通商口岸,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个民营口铁路。还有,1928年,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召开。这些近代历史上特有的印记,或沉重或深刻,或冠国中,或闻名于省内,却都成就了蒙自的名气。而今,耸立在城市中心南湖一带,有各式洋楼——呈宫殿古式木质结构、两层楼的海关税务司署建筑,曾留下了当年商品经济初期在小地边城中的繁荣景象;也是两层建筑,却有着法式转角风格的砖木结构是哥胪士洋行,曾经营达三十年之久,这个由法国建筑滇越铁路的职员哥胪士开设的洋商行,也是中外经济贸易发展中的一个景象。如今,在秋日的阳光下,这些留存当年历史印痕的建筑,成为来访者们的首访之地。

因开埠而发展,因修铁路而繁荣。当年,第一条民营铁路——个旧到蒙自碧色寨,于1915年修建,留下了富有特色的边地小站——碧色寨车站,设在离县城十多公里的一个山坡。车站建筑也是欧式的,一些辅助的建筑比如大通商业公司、洋行、商店、站房等,设置配套完整,只是长年无人管理有些破败。站台上那支停摆的西式老钟,也是在冷风中飘摇着。

六十年前,抗战紧急关头,西南联大一批教授从昆明避难于此,这里设有文学院和法商学院分校。当年的哥胪士洋行就留存有闻一多教授的故居。陈寅恪、钱穆、金岳霖、潘光旦等名家们当年曾在这里授课读书。朱自清先生在他的《蒙自杂记》中写道:“蒙自小得好,人少得好。看惯了大城的人,见了蒙自的城圈儿会觉得像玩具似的……城里只有一条大街,不消几趟就走熟了。”西南联大的老教授们在这半年时间,让这个有着最早的商品经济之风的南湖畔,飘飞读书声。教授们踩着石板路,流连在南湖边上的西洋风情的老房子里。蒙自,以至于滇南边地,有了新文化的熏陶。当年,历史的足迹,成为今天的骄傲,也可以成为一笔财富。蒙自人也许有了较为明确的意识,无论如何,这杂色的蒙自,富有文化历史的蒙自,将吸引更多的眼光的。

2006年9月黔北石海

向晚的风,吹在高原,柔和而清爽。汽车奋力在山道上前行。一条蜿蜒而上的碎石路,也考验着车子的耐力。而在这颠簸中,又因了这满眼的绿色和起伏的山峦组合的高原风光,让疲意顿消。

早晨,从毕节出发,再经赫章,这一带为黔西北的边地,所谓乌蒙山一脉是也,崇山峻岭锁黔地,“乌蒙磅礴走泥丸”,念及此句何等气派,行走于此,人们对高原上丰润的绿色和奇巍的山势,有了足够的认识。到了这个被称为贵州最高点——韭菜坪的时候,簇新的物象和特殊的人文风情,让人们识见了高原景象的多彩和丰富。

真应了风光之奇多在于路途之险的说法。路,虽也平缓,但却蜿蜒曲折,虽不逼仄,却坎坷颠簸。从山边顺势挖出的土坯上,多是核桃般大小的石子铺就,好像还刚刚开成,越野吉普像小船浮游于大海,忽而上下翻腾,忽而左右摇摆,考验行者体力。车窗外移步换景,有如画幅展开。青青的草场坡地,畦畦庄稼梯田,茂密的无名小花,觅草悠闲的马儿羊群,间或有三两路人匆匆,边地风景别样生气。

汽车打个弯,停在一个稍微平宽的地方。路也到了尽头。眼前,周遭群峰耸峙,绿茵如海,有流云薄雾飘来,更显生动。而近处远方,草地高坡,可见无数白色的物件,其实是一个个、一堆堆或躺或卧的石头,如各种形象逼肖的小动物,在旷野的绿色中,零星散落,其生动的姿势,可以想象出任何生灵于草地嬉戏模样。同伴比喻最多也是像吃草的小羊之类,是的,羊儿与草地,生命与大自然,浑然天成。

感觉有点凉意,但欢快让人们忘我,流连拍照之际,隐隐地传来一阵阵的欢笑,夹杂歌声。主人们招呼向山那边进发。

没有路,踩在草甸子上,柔柔软软的。眼前是一条山谷,灌木杂花密匝,寻路而行。远处,数十只牛马组合的阵势,在几个小伙子的鞭策下,疾疾奔来,擦身而过,或许暮归性急,或是看到来客惊异,放牧人鞭子响起,牧羊狗欢跳着,马儿们嘶鸣着,远离了黄昏的草场。

循着声音,到了另一个山坡。迎面,几根赫然而立的石头,据说这是“山门”。由此方进得这赫章境内闻名的石林。

我们一行,是被这贵州高原上奇异的石林吸引而来。在贵阳,在毕节,更是在赫章县城,听说这高原上的石头阵,绵延十数里,生长在高原草地,景象各异,奇绝精美,值得一看。于是,从赫章出发,十多公里的山路盘桓。此时,在暮色苍茫中,这广袤的青草绿地,这众多的白玉似的石块,和空旷辽远的自然景象,尽收眼底。

可惜,天色已晚,踏入石林之门,只是享受主人们安排的一场特有的节目。由彝族男女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跳起获得过民间山花奖的“铃铛舞”。这是一场表现劳动和习俗的舞蹈,大地为舞台,石头为背景,歌声悠扬,鼓点激昂。民族兄弟们的友好礼遇,在大自然肃静之中添了几多欢乐,在高大的石块旁和绿草地上舞蹈,别是一种新奇。

说是石林,与闻名于世的云南石林截然不同,一是它不集中,再它是草地上的生命。准确地说,这不是石之林,它们多是散见于各个山地高坡,并不集中一处,在绿色的草地上,白色更反衬得夺目,零散,精小,却也有气势,像是一个个石头堆垒的小山包,或是莽莽绿海中一艘山石砌的航船,也如茫茫大海中一座白玉似的仙山。它们并不相拥相抱,不是石头的树林,而是无数个飘浮于绿草地和高坡上的礁石群。它并不以高大而集中,形成壁立千仞,巨若碑刻,而是分布在一个相当开阔地带上,展开着,藏身于草地灌木,与树木草花簇拥相谐,形成一个如大海似的辽远广袤。比如,此山门之近的平地上,石柱高耸,如同风雨剥蚀后神殿立柱,如砥柱般高大伟岸。也有尖顶上长着众多的小树,掩映在绿草丛中,有如石壁屏障,多与草地形成相谐共生的自然景观,有如草地上生命者雕塑。

这一带,属贵州的喀斯特地貌区,亿万斯年的造山运动,化谷为陵,才有了这石头漫坡,风雨经年淘洗出这洁白如玉的石山石海,生长于高原草地,散落于山间谷中,时间洗刷着大自然物种变化,时间也凝滞了这块生命的土地。多少年来,山民们少有涉足,即使偶尔在这里放牧、耕种,也是见惯不怪,习焉不察。这些年来,开放改革,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迅猛,打“山字牌”,念“石头经”,这里作为彝族兄弟的自然村镇,才有了发展民族旅游搞建设的思路,作石头文章,这里正在起步。

夜不觉来到,遗憾的我们,没能深入石海深处,可是,仅这一路上的石头风景,这广袤如大海似的石头阵,让我们不虚此行,更何况,一台彝族风情舞蹈,也让我们领略了边地人文风情。但愿这个长在深山人未识的石海,为更多的人所知晓。

2008年9月

英德散记

粤北有佳地,英德不虚名。这是我参加了广东英德文学采风活动后,在一次聚会上口占的两句。是的,来英德之前,我们仅有的一点知识是,这广东北部的一个县级市,相对于发达的岭南热土来说,有些闭塞,也有些落后。

然而,错了,当你行走于这片风情独具的喀斯特地貌,有着奇异的人文风光,有着岭南第一溶洞,有着千奇百怪变幻无穷的石头,还有二千一百年建制的历史——这个广东北部小城的时候,你不可小觑这个全省地盘最大、人口最多的县市,你会赞同年轻的历史硕士、市委书记许国的说法:英德是一个有内涵的小地方。

初夏在英德,三日盘桓,看山、看水、看石,赏这“英德三宝”,甚觉其“英名”不虚。

英德水丰,有三江汇流于此。北江源远流长,穿城而过,与翁江、连江,臂膀相连,形成丰富的水资源。大江流日月,造化钟灵秀。英德人有幸,大自然留下了幽深迷离达千余米的仙桥暗河两处,中间与五公里的地上明河相接。坐船而行,可在地面河上看乡野风光,也可在地下河中赏钟乳石。游北江水系的河湖暗流,听哗哗流水,让人感受到多水之幸。亿万斯年,水滴石穿,万物添彩,因了这水,物候气象,得天独厚。英德这水,大者有三江逶迤延绵,小者有长湖精细如镜;暗有岩洞水石奇巧,明有湖塘澄丽清幽。长河暗流,泽被万物,遂成为刚刚兴起的旅游胜景。也许是这南国丘陵之地,水气易为储蓄之故,那天,我们在英德西部峰林景观上流连,山峦迷蒙,雨水沾衣,观远山,游近水,更见南国湿爽之气,仿佛伸手可掬水汽。因是水资源丰茂,人们变水为电能,这里的水电工程较多,大的有白石岩水电站,其大坝巍然,成为北江中游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