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受感动的青春飞扬故事(最受学生感动的故事精粹)
28811100000053

第53章 终生勤奋的刘伯承

刘伯承少年时很贪玩,也很淘气。父母为了使儿子将来有所成就,就省吃俭用,把他送进一所私塾去读书。可是幼小的刘伯承根本就不懂事,读书并不怎么用功。为此,盼子成才心切的母亲真是很痛心,只得用让他背书的办法,督促他学习。

一天,刘伯承又在母亲的督促下背起书来。母亲见他连连发出琅琅的背书声,感到很高兴。没想到,刘伯承的读书声被父亲听到了,父亲非但没有表扬他,反而十分严肃地把他批评了一顿。刘伯承这样认真的读书,父亲为啥还要批评他呢。原来,调皮的刘伯承知道母亲没文化,就当着母亲的面把课文瞎背了一遍。知道真相后,刘伯承的母亲气得伤心地哭了起来,并自责地说:“谁叫我小时候家里穷,念不起书,连亲生的儿子也欺负我不识字。”说完又痛哭了起来。母亲的哭声,犹如一根钢针刺痛了刘伯承幼小的心灵。他十分悔恨辜负了母亲的一番用心,没有用功学习,更悔恨自己欺骗了母亲。于是,他走到母亲身旁,诚恳地说:“妈妈,你不要再伤心了,我以后一定要勤奋读书。”从此以后,刘伯承下定决心加倍努力读书。每天,他一进课堂就放声背书,课下时间不会的接着背,先生教的每篇课文他都背得滚瓜烂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养成了良好的背书习惯。十四岁那年,刘伯承考进夔州府官立中学,但只上了一年,父亲就突然去世,刘伯承不得不失学在家,帮助母亲料理家务。

虽然这样,他也从未放弃学习,每天总要抽时间读书。他最喜欢读《西游记》、《三国演义》、《杨家将》等书,由于读过多遍,其中一些重要词句和精彩章节,他都能熟练地背出来。抗日战争期间,他知道《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军事名著,便背了很多遍,并把它运用到了作战实践中。部队每到一个地方驻扎下来,有时间他就拿出一本书,到附近找个清静的地方,一读就是几个钟头。刘伯承经常对人讲:“天才就是精力加勤勉。”许多老战友们都记得他凭记忆讲述《资治通鉴》中的很多故事,娓娓道来,绘声绘色,真是达到了“掌上千秋吏,胸中百万兵”的境界。他感觉这一方法很有效,就把这一方法推广到看字典上。他找来一本《康熙字典》,一有时间就逐字、逐条、逐页地背起来,坚持了很长一段时间。到了晚年,刘伯承拿出当年背过的字典,叫孩子们考他,许多条目仍然能背得清清楚楚,甚至能连续背上几页。他说,背书能收到一举数得的效果,既学到了广泛的知识,又锻炼了毅力,还能增强记忆力。

这种背书方法,使刘伯承元帅终身获益。他后来成为驰名中外的杰出军事家,但仍不忘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