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遇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学者。他为人朴实敦厚,从小就喜爱读书,十几岁的时候,就读过了很多书,已经掌握了不少知识。
汉献帝兴平年间,战乱纷起,加之连年的大旱,地里颗粒无收,老百姓饥寒交迫,夏季时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冬季只能靠夏季储存的东西来充饥。在这种环境下,家里根本就没有钱供董遇读书。为了养家糊口,幼小的董遇每天和哥哥一起上山去打柴,再挑到镇上去卖,换取一点收入。每天傍晚回到家时,人已累得精疲力尽了,可董遇不顾身体的劳累,仍然专心刻苦读书。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人们早已都进入梦乡,只有董遇仍然点着灯,勤奋地读书。夜越来越深,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一阵睡意向他袭来,他赶忙起身,在水缸里舀一盆冷水,往脸上一泼,冰冷的水立即让他清醒了,他又坐在桌前,埋头读起来。
阴雨天时,泥泞遍地,无法上山打柴,董遇便早早起床,简单的梳洗后,就开始认真读书,一读就是一整天,有时连饭都忘了吃。有一次他正读得很投入,忽然觉得头上一阵冰凉,抬头一看,屋顶漏雨了。原来小屋破旧不堪,几天的阴雨使屋顶漏雨了,他赶紧找了个东西接雨,然后又接着读书。
到了冬天,寒风刺骨,大雪飞扬,地里基本没有什么活可做了,对于农民来说,是一年中难得的休息时间;而对于董遇,则是读书的大好机会。由于小屋很破旧,四面漏风,没多久,董遇的手脚就被冻了,翻书时手不听使唤。他就使劲地揉搓双手,并用力跺脚,又在屋里跑来跑去。慢慢地,他的身上微微发热,手脚也恢复了正常,他就又回到桌前,继续吟读。冬天他就这样坚持着。
董遇对古人的著作很感兴趣,他对《老子》作了研究,还辛辛苦苦地作了注释;对《春秋左氏传》也下过很深的功夫,根据自己研究心得,写成《朱墨别异》。附近的读书人都认为他很博学,请他讲学,但他不肯教,却对人家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请教的人说:“您说的有道理,可是我们哪有时间读书呀!”董遇说:“应当充分利用‘三余’时间”。有人不懂“三余”是什么?董遇说:“三余就是三种空闲的时间。冬天,没有多少活干,这是一年里的空闲的时间;夜间,不能下地劳动,这是一天里的空闲时间;雨天,不方便出门干活,也是一种空闲时间。”
就这样,董遇利用“三余”的时间,博览群书,孜孜不倦,终于成为三国时期有名的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