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沙漠
28856000000010

第10章 对沙漠的规划和了解——治理篇

1.风是动力——风沙移动规律

沙漠形成的环境条件是干燥少雨,狂风肆虐,内在的物质条件是大量黄沙的存在。风是形成沙漠的动力,推动沙地蔓延扩大而形成沙漠,而风移沙有怎样的规律呢?

风对地表所产生的剪切力和冲力引起细小土壤从团粒或者从土块分离,称为风的磨蚀作用;继之土粒或沙粒被风带走,称为搬运作用;当风速降低之后土粒或沙粒从空气中沉降下来,称为沉积作用。这3种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风蚀的强度受风力强弱、地表状况、粒径和比重大小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当气流的上升力和冲击力大于土粒或沙粒的重力和颗粒间的相互联结力并能克服地表的摩擦力时,土粒或砂粒就被卷入气流,随风运行。这种挟裹大量土砂粒的气流称为风沙流。形成风沙流之后,其质量增加,相对作用力增加,克服地面摩擦的力量也相对增加,风对地表的冲击力和磨蚀作用就显著加强,能将更多的土粒从土块和团聚体里搬走。风将土粒、土块移走之后使地表下面的岩石经风华风蚀作用后,继而又形成沙粒,植被便大片消失而且难以复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土砂粒开始起动的临界风速,因粒径和地表状况等具体条件而有差别。但通常把细粒砂开始起动的临界风速5米/秒称为起沙风。风力对土砂粒的吹移搬运,因土砂粒的大小和质量不同,出现3种运动形式:①风扬。土砂粒中粒径小于0.1毫米的粉砂、黏砂,重量极小,可被风卷扬至高空,随风运行。②跃移。粒径在0.25~0.5毫米的中细粒砂,受风力冲击脱离地表,升高到几厘米的峰值后,在该处风就给砂粒一个水平加速度,使之在风力及其本身重力的双重影响下,以两者合力方向,沿着平滑的轨迹急速下降。这时的砂粒带着较大的能量撞击地表,使原来不易为风力所移动的较大一些的粒子产生移动。③滚动。粒径0.5~2毫米的较大颗粒,不易被风吹离地表,但可在风力作用下沿沙面滚动或滑动。在这3种移动方式中,以跃移和滚动为砂粒移动的主要方式。从重黏土到细砂的各类土壤,滚动占全部土沙移动量的7%~25%,跃移占55%~72%,飞扬占3%~28%。砂土粒在风沙流中的分布状况称为风沙流结构,其基本规律是风沙流中含沙量的垂直分布随高度增加而减少,在上升高空时,风力减弱其相对浮力减小,承载力下降,因此随高度升高,沙量开始下落,上部沙量减少,绝大部分砂粒是在贴近地面的30厘米高程内、特别是在0~10厘米高程的气流中输移。风速增大,输沙量显著增加。

2.大自然制造的死亡地——沙漠化的定义

沙漠化指原来由植物覆盖的土地由于风蚀后地质沙化且寸草不生的自然灾害现象,或者指沙漠的移动和扩大。此处所指的“沙漠”多数强调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而非因为地域本身干燥所造成的沙漠气候。不过,在一些本身不干燥的土地上如果缺少植物生长也会导致气候干燥,因为没有植物就不能蒸散分配水分,水分只能无限制地蒸发。

沙漠化现象可能有两种因素,一是自然的沙漠化现象,例如地球的干燥带转移所导致气候变化而产生局部地区沙漠化现象,或者沙漠区域的转移、延伸、扩大等。另一种是人为的沙漠化现象,人口剧增,土地过度耕种、牧畜,森林过度伐垦,环境污染严重等,导致土地枯竭不适合耕作而逐渐沙化。

中东的美索不达米亚(今伊拉克)地区是世上最早发展农业的地域之一,从而发展成世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美索不达米亚的土壤本来甚为肥沃,不过由于过度的农业活动、人们不理会土地长期枯竭,更开发河段上流、采伐森林,上流土地从而不能吸收降雨,雨水一直流入河中造成水土流失以及洪水。

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6月17日的公布,中国沙漠化土地达到173.97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18%以上,影响全国30个一级行政区。

干地(定义为降水量低且降水通常由雨量小、不稳定、时间短、强度大的风暴造成的那些地区)覆盖了全球40%的陆地面积,供养着世界上1/5的人口。导致干地沙漠化现象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植被日趋薄弱,可利用水源减少,水系干涸,农作物产量骤降,土壤受侵蚀,土质沙化、盐碱化等引起土地退化。另一方面原因是,人口增长过快、人类需求增加导致过度土地选用,垦林开耕,环境污染严重导致土地干旱加剧或退化。目前,沙漠化的速率是每年6万平方千米或每年0.1%的总干地面积。

在干旱和亚干旱地区,在干旱多风和具有疏松沙质地表的情况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原非沙质荒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活动、沙丘起伏为主要标志的类似沙漠景观的环境退化过程。地球上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土地面积有3800多万平方千米,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6万平方千米土地发生沙漠化。沙漠化问题涉及的范围之广,已引起全世界关注。产生沙漠化的自然因素主要是干旱、地表为松散砂质沉积物和大风的吹扬等;特别是风的吹扬,大量表层土壤和植被被风移走,裸露的地岩经风蚀后粉碎,地质有机物尽失,植被无法重生,导致土地沙化,且蔓延扩张。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柴和不合理地利用水资源等。

沙漠化是环境退化的现象,是一种逐步导致生物性生产力下降的过程,一旦土地完全沙漠化将导致地表环境完全破坏,地质有机物尽失,水源枯竭后导致土壤盐碱化,形成死亡区域,想再逆转沙漠化土地相当困难。沙漠化包括发生、发展和形成三个阶段。发生阶段(初期阶段)是潜在性沙漠化,仅存在发生沙漠化的基本条件,如气候干燥、地表植被开始被破坏,并形成小面积松散的流沙等;发展阶段,地面植被开始被破坏,出现风蚀,地表粗化、斑点状流沙和低矮灌丛沙堆,随着风沙活动的加剧,进一步出现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形成阶段地表广泛分布着密集的流动沙丘或吹扬的灌丛沙堆,时常被沙石沙粒覆盖,大片土地贫瘠,水源枯涸,寸草不生,或导致土地盐碱化,其面积占土地面积50%以上。沙漠化的危害是破坏土地资源,使可供农牧的土地面积减少,土地滋生能力退化,植物量减少,土地载畜力下降,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降低。沙漠化后导致人们另外开垦,从而引起沙漠化的扩大,形成恶性循环。沙漠化已给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农业、牧业和人们生活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民以食为天,沙漠化对世界农业是致命的冲击,沙漠化导致环境退化,土地贫瘠,水土流失,滋生能力全无,农业产量锐减,耕地和牧场面积减小,且沙漠化扩张迅速导致许多国家遭致连年饥荒。我国也是一个土地沙漠化严重的国家,每年以60平方千米的速度增长,导致许多地区可耕土地、森林和牧区大量退化缩减。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形成,除了因外力作用而造成沙丘前移入侵的自然因素以外,由于过度农垦、过度放牧、过度砍伐、工业交通建设等破坏植被的人为因素引起沙漠化的现象更为普遍。因此,保护和利用好土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封沙育草,营造防风沙林,实行林、牧、水利等的综合开发治理将会充分发挥植被群体效应以达到退沙还土的目的。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是绿色家园繁荣昌盛的物质基础。保护和利用好土地,就是保护了绿色家园,保护了人类自己,为了可持续的发展和子孙后代的繁衍生息。

沙漠化最明显的地方之一,在撒哈拉沙漠南侧的撒黑尔。此地的北部,以游牧或放牧的形态饲养着羊和骆驼,把整个地区的植物都吃光了,导致土地光秃秃的一片。起风时,风将土壤和稀薄的植被带走,地面裸露,从而形成沙漠。而较为湿阔的南部,则因家畜过度繁殖,再加上原本不过方寸小的耕地,禁不起接连不断的耕作,过繁的耕作导致土地滋生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减弱,从而失去了对植物的承载能力,整个地区逐渐变成不毛之地。

再加上水源不足,人们开始挖掘井水,当人群因水源而聚集,眷养的家畜也就多了起来,又再次加速了环境的恶化,促成沙漠化,这种恶性循环,使得该区地人们生活普遍过得很困苦。撒哈拉沙漠没有雨季,所以不会降雨,但只要是有任何一点点的水气,沉睡在地底下的植物就会争着冒出新芽,但很快的,又会让过度放牧的家畜吃光了,所以沙漠化的土质现在仍在无声无息地扩大中。至此,撒哈拉沙漠即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3.我国荒漠化类型及其分布

我国有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土镶盐渍化等4种类型的荒漠化土地。

我国风蚀荒漠化土地面积160.7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于旱、半干旱地区,在各类荒漠化类型中,风蚀荒漠化是导致荒漠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其中,干旱地区约有87.6万平方千米,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西,腾格里沙漠和龙首山以北包括河西走廊以北、柴达木盆地及其以北、以西到西藏北部。半干旱地区约有49.2万平方千米,大体分布在内蒙古狼山以东向南,穿杭锦后旗、蹬口县、乌海市,然后向西纵贯河西走廊的中——东部直到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呈连续大片分布。亚湿润干旱地区约23.9万平方千米,主要分布在毛乌素沙漠东部至内蒙右东部。

我国水蚀荒漠化总面积为20.5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8%。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北部的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等流域,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西辽河的中上游及大凌河的上游。

我国冻融荒漠化地的面积共36.6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土地总积的13.8%。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

我国盐渍化土地总面积为23.3万平方千米,占荒漠化总面积的8.9%的。土壤盐渍化比较集中。连片分布的地区有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周边绿洲以及天山北麓山前冲积平原地带、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

4.生机的消失——沙地植被破坏严重的原因

植被的破坏是导致沙漠化的重大原因,而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及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对我国的生态循环系统安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而防沙治漠,恢复植被,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刻不容缓,怎样恢复植被呢?首先应从破坏植被的原因入手。

对这个问题可以回答得极其简单,一句话,治理的速度赶不上破坏的速度,也就是点上在治理的同时,面上在破坏,或者是治理方案实施后,植被稍加恢复,又立即遭到破坏。这就是为什么越造林越治理沙漠化、荒漠化面积越大,草场退化沙化越严重的原因。另外,人们的环保意识薄弱,意识不到沙漠化的危机也占部分因素。这让城里人感受最深的就是沙尘暴的频繁发生。空气质量日趋下降,气候转变恶劣。但具体原因确实很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

从表面上看,沙地植被大面积破坏的直接原因有:

(1)干旱区城乡群众、农垦大军、筑路大军等由于燃料需求(砍伐、樵柴、连根挖)→破坏沙地乔、灌、草植被→荒漠化发展。

(2)干旱区过度开荒垦殖:a。水资源不足而部分弃耕;b。过量用水(大水漫灌)造成盐渍化而弃耕;c。也造成沙地植被破坏→荒漠化发展。

(3)半干旱地区不宜农作的沙质草原→(广种薄收、轮荒倒种)土地沙化沙地植物被直接破坏;

(4)(半干旱地区)草场(草原)超载过牧、自由放牧、靠天养畜、草地大锅饭→大面积(草原)草场退化沙化、沙地植被破坏;

(5)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上游过量用水→下游来水大减,水位大幅下降→(①大面积人工林及天然植被死亡;②耕地废弃,风沙活动再起)→沙漠化发展。另外水资源受到污染→(水资源缺乏,导致人工或天然植被死亡)→受污染的水灌溉植被→(导致植被死亡)→沙漠化发展;

(6)利益驱动(①乱挖:甘草、苁蓉、冬虫夏草;②乱搂:发菜)→破坏沙地植被→沙漠化发展。沙地植被一般是较稀少的中草药或植物种类。人们由于利益驱使,大面积挖掘,导致植被破坏,沙漠化发展。

5.与沙漠的抗战—防止沙漠化的对策和建议

(1)严肃法纪。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各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渐健全和完善,制定了大量的有关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与防治沙漠化有关的有《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土保持法》,目前又在制定《防沙治沙法》,还制定了与这些法律相配套的一系列法规。但法律章程虽然健全,但在实施中却另遭遁隐。

我们的各级政府部门中,总有人不能理解法律的性质,以权代法,把人民赋予的权力视为个人的特权,好像法律法规是给老百姓制定的,是专门用来管教老百姓的,对自己无约束作用。凡符合自己和本部门利益的就依法行政;反之,则千方百计绕过“政策障碍”,甚至寻找种种借口,把法律法规撇到一边。法律之所以称之法律是因为其本身具有权威性、严肃性、强制性和普遍性,在法制社会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应该说,正是这种执法部门的行政腐败,加剧了我国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我国执法部门应遵循“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任何违法行为都应依法惩罚,才能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得以长治久安。

(2)环境问题的决策要有前瞻性和超前意识。

我国在环境问题的决策上存在严重弊端,一是未能预料告知,未雨绸缪。二是治表不治本,难以彻底贯彻实施政策方案。我国保护天然林,在长江、黄河中上游首先禁伐天然林的决策是在1996年水灾后发布的;而禁止采挖和销售发菜,制止滥挖甘草和麻黄草的决策也是在2000年春季沙尘暴和扬沙天气灾害连续袭击北京地区后作出的。均系亡羊补牢,付出了惨痛代价后而痛下决心。事实上,无论是洪涝还是干旱,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已有学者和媒体发出了“长江有变成黄河的危险”、“风沙紧逼北京城”这样的警告。我国高层决策者也并非置若罔闻,只是由于涉及广泛的社会利益群体,而政府的财政支持能力有限,难以当机立断。在治理方面也是粗枝大叶,不能完善地、全面地开展治理工作,凡属生态环境问题都有一种“叠加效益”,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从根本上解决,只能事倍功半,不可能遏制住环境加速恶化的步伐,而且将来一旦治理起来,费用也更加高昂,代价也会更加惨重,远远超过以生态环境为代价所换取的眼前的和暂时的利益。因此,政府部门更应该重审关于环境治理的各种方案,改变管理模式,从根基处去察视环境问题的所在,提出有效有利的治理方法。比如,政府设立包括沙漠化在内的各类生态环境问题专家咨询小组和预警预报系统,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为国民生计的可持久发展,向政府部门的高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使之早些加强管理,提出预防措施。

(3)加大防沙治沙的国家资金投入。

中国对于治沙工程长期投入不足,导致治沙工程停滞,效果不明显,从而治沙得不到根本解决,国家投资两次治沙资金,效果甚微,“八五”期间,投资1亿多元治理沙区,沙区多是“老少边穷”地区,财力有限,很难防沙治沙。1999年,国家再次投资3000多万元用于治沙工程建设。沙地面积扩大化,资金仍然欠缺,与实际需要相差甚远。事实上,由于缺乏经费,防沙治沙中的许多关键性问题,如节水技术推广、优良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太阳能、风能开发利用……得不到解决;许多治沙林场、苗圃、治沙站、保护站等基层防沙治沙单位的职工工资无保障,生产生活举步维艰、正常防治沙漠化的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也造成了工程建设速度慢、质量低、布局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管护力量薄弱,造林种草成果难以巩固等问题。这些现状,与实现国家扶贫攻坚和经济建设重心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极不相称。

国家加大对防治沙漠化的资金投入,除多渠道筹集资金,与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基本建设、工程相结合,还应制定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实行谁治理,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推广荒沙拍卖,租贷、转让、股份合作等治理方式,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全社会共同参与治沙的新局面。形成抗沙的统一防线,共同抵制沙漠化灾害对我们的侵害,倡导“人民抗沙”的持久战线。

(4)加强防治荒漠化的统一协调。

防沙治沙涉及社会、经济、生态各个方面和林业、农业、水利、环保等各个政府部门,系统复杂,且防沙治沙不单纯是技术因素,同时也是社会和管理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想做好防沙治沙必须使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得以稳定协调发展。以往,沙漠化防治之所以不尽人意,主要原因之一是社会的各个部门各行其是,难以形成合力,甚至一个部门治沙,其他部门却在造沙。环境问题是跨行政区具有横向联系的,而解决环境问题的政府部门却又是纵向设计的,恪守于部门侵害和地域侵害的纵向的行政管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任何横向的问题,我们也必须横向来设计我们的环境行政管理体系,避免部门之间工作中的扯皮,内耗,分散和重复,提高生态建设工程的整体效率。国家防治荒漠化的领导机构或协调机构要加强对地方防治工作的统一领导,以提高其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同时,要加强“高级专家顾问组”的作用,保证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科学技术和规划设计的透明度,沙漠化的治理工作更有实效。

(5)把环境成本纳入经济核算体系,将生态建设作为政绩考核指标。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但对生态环境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事物都是两面性的,例如人类开发石油汽车、方便了交通运输,却造成了环境污染。如何趋利避害必须通过对环境成本的评测估量才能决定取舍,而许多环保意识薄弱的人在利益的驱使下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经济活动,造成无可修补的损失,例如近10年来,内蒙古2.2亿亩草场遭受破坏,原因是人们疯狂挖发菜的结果,造成6000万亩沦为荒漠,对牧业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30亿元。这种生态破坏的损失不可估量,而且还影响了民族之间的团结。

长期以来,一些官员、企业领导为了换取任期内的“政绩”或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惜付出破坏生态环境的代价,是导致急功近利政府行为短期化和决策短期化的根源。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为了最大限度地追求经济指标的发展,导致牧民过度放牧,农民毁林毁草、开荒种田,使大片原野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从而使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也停滞不前,且治理环境所需资金远超过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益。

由此可见,环境的问题根植于我们社会和经济的结构、体系之中。不改变与生态建设的目标不相适应的社会经济结构、体系,改善环境的努力就不会有大的作为。

(6)严格控制环境的人口容量,退耕与“退人”结合起来。据有关资源显示,我国北方荒漠化地区人口总数已达4亿人,比新中国建立初增加了160%。新疆160万平方千米土地可供人类生存繁衍的绿洲仅有4.5%,目前农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有200~400人,同东部沿海省份达成一致。青藏高原河谷口密度从每平方千米20人,而今已达到90人。如此庞大的人口数据对我国的土地是不可抗拒的压力,人口的迅猛增多大大超出土地承载能力,过垦过牧,环境遭受破坏,造成风沙肆虐,土壤瘠薄,植被破坏后石漠化严重,使土地永久丧失生产力,难以治理。因此环境对人口的容量是制定社会发展计划的基础。我国西部生态极其脆弱,“地广人稀”只是表面现象,环境容量狭小,许多地区人口已过饱和。

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要与“退人”结合起来,在生存条件恶劣的地区,最大限度地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并且转移超负荷的人口,逐步将超过环境容量的人口迁移出来,转移到小城镇,同时,发展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小城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业富余人口,也可以带动多种产业的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缓和西部人口压力与土地承载力之间的矛盾,给大自然以喘息之机,恢复元气。

(7)保护、恢复与重建荒漠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包括沙漠、戈壁系统,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系统,森林系统和湿地系统,这些系统中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内部固有的稳定与平衡失调,就会造成沙漠的形成与扩张。一些造成沙漠化的根本原因是荒漠生态系统的人为破坏。因此,治理沙漠必须从根源的生态回复着手,进行合理化改善。事实上,正是由于荒漠生态系统的破坏,尽管我们营造了“三北”防护林,实施了防沙治沙工程,却仍然未能在整体上遏制住沙漠化扩张的步伐。可以说,近半个世纪来,沙暴频频的真正原因,并非人工植被营造太少,而是天然植被破坏过甚。小环境的局部改善,抵消不了大环境的整体逆变。

6.对死亡之地的拯救——治理沙漠

土地沙漠化是我国土地资源和农业发展的灾难和危机,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治理沙漠是刻不容缓的工作。水土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土地沙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防治土地沙漠化的关键在于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实施分区防治战略,搞好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进度。

目前尘暴和土地沙漠化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处所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尤其是我国频繁遭受水、旱、风沙灾害的侵袭。1998年,松花江、嫩江边区的洪涝,2002年秦岭局部地方特大暴雨、洪水袭击,2000年以来沙尘暴肆虐等,水土的严重流失和生态极端恶化,不得不使我们格外重视和广泛关注。

(1)沙漠化的主要因素。

①水土流失与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作为一个生态问题是1977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以后才正式被广泛地引起注意,其内容为:“土地滋生生物潜力的削弱和破坏,最后致使土地类似沙漠土质的情况,它是生态系统普遍恶化的一个方面,它削弱或破坏了生物的潜力。”由此可见,沙漠化与沙漠、戈壁不同,沙漠与戈壁是由自然界的不稳定因素造成的,而沙漠化是人地关系矛盾不能协调后的产物,沙漠化造成生物或经济生产力下降与丧失,土地严重退化且地面呈现沙漠景观。沙漠化防治是人地关系的相互协调改善,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改良环境,使土地生产力再恢复,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沙漠化,而土地沙漠化正是水土流失的危害之一。由于水力侵蚀和风力侵蚀造成了土地退化,丧失了生产能力,北方地区表现为土地沙化,南方地区表现为土地石化。土地沙漠化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土地沙漠化的形势严峻。根据全国两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对比分析,全国风力侵蚀面积由187.61万平方千米增加到190.67万平方千米,净增3.06万平方千米;同时,中度以上的侵蚀面积由94万平方千米,增加到112万平方千米,强度以上的侵蚀面积由6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87万平方千米。这说明沙漠化在扩展,侵蚀程度在加重,年均扩展3060平方千米;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②对水土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了土地沙漠化。

水是维系生态系统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在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地区。无水一片荒凉,有水一片繁盛,因此,水土资源能否合理开发利用是导致土地沙漠化扩展的主导因素。以新疆塔里木河为例,1972年以来,大西海子以下长期处于断流状态。根据1959年和1983年航片资料分析,24年间塔里木河干流区域沙漠化土地面积从66.2%上升到81.8%,其中流动沙丘等严重沙漠化土地上升了39%,下游土地沙漠化发展最为明显,上升了22%,人口、资源与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土地沙漠化是在干旱、半干旱及部分半湿润地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影响作用造成的。

(2)我国土地沙化的成因。

我国土地沙化的成因主要是干旱、少雨、风大、土壤疏松等自然因素,但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是导致沙化不断扩展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一是盲目引水,扩大灌溉面积。二是水资源浪费严重。三是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四是忽视生态用水需求。

②草原垦殖和超载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盐碱化。西北地区草场面积大,为牧民提供广阔茂盛的草料,同时,草场又是防风固沙的重要屏障。草地是西北部赖以生存的田园,但后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垦草耕地和增扩畜牧成为主题,导致草场严重超载,大面积草场退化、沙化,土层中养分消耗殆尽以致荒废。草场面积因开垦和沙化破坏减少666万平方千米,产草量下降了30%~50%。内蒙古自治区沙化、退化草原达0.32亿平方千米,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60%以上,平均每年以66.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在扩展。绿色的草原日趋荒漠化,导致经济作物的减退,牧畜量也减少,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③乱砍滥伐,乱采滥挖,乱倒滥弃,植被破坏严重。西北地区植被的破坏来自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生活生产方式造成的危害。二是经济利益的驱使,农牧民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大肆采挖天然资源植物,像发菜、甘草、麻黄等,植被难以久存或恢复,导致草原沙漠化加剧。三是对水土资源没有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造成人类、环境和资源的不协调发展,因此,防止土地沙化的重中之重是调理水土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3)沙漠化的治理。

①水利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成功实践。

一是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安排生态用水。黄河、黑河、塔里木河调水成功,谱写了绿色颂歌,充分体现了水是生态的命脉和生态建设的根本;水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是所有生物的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因此解决水的问题是恢复生态、建设生态的主导因素。

二是以水为龙头,采取综合措施防治土地沙漠化。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自然植被,种树植草,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在防治土地沙漠化工作中,我们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以水治沙的优势,综合治理。

三是加强预防保护,遏制沙漠化扩展。根据《水土保持法》的规定,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防治水害,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统筹兼顾,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在风力侵蚀地区加强预防监督和植被恢复保护工作。

②水土保持综合防治土地沙漠化取得明显成效。

我国在治理水土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等方面的方针是坚持效益和配置相统一的原则。以小型水利水保工程为重点,以实现沙区农民脱贫致富为目标,以工程措施,林草生物和农业技术措施科学配置为基准。

一是局部地区取得明显成效,遏制和减弱了土地沙漠化南侵东移。如陕西榆林市坚持以水为中心的综合措施防沙治沙,57.33万平方千米荒沙荒丘,有40万平方千米得到固定和半固定,生态得到改善,使该地区的土地沙漠化以每年1.62%的速度在缩小。

二是改善了风沙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抵御沙漠的侵袭。如内蒙古库伦旗重点治理区,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林草覆盖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治理后的60%;全旗林木覆盖率提高了7.5个百分点。

三是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可使耕地、林地、草地回复与扩大,从而促使农业、牧业等经济的增长,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内蒙古乌审旗过去是荒山秃岭,沙丘连绵,植被稀疏,风沙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人均年收入300元左右,人均粮食330千克,通过综合治理,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治理区人均收入增加到1900元,人均粮食达到1300千克,土壤侵蚀减少80%以上,脱贫达到90%以上。

四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依靠生态修复,加快综合防治进度。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扩展速度极快,因此必须加快治理步伐,才能遏制环境恶化的进程,才能改善沙化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绿色中国。

7.保护我们的家园—我国在防止沙漠化方面要做的工作

中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荒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沙漠和荒漠土地面积达153.3万平方千米,占国土面积的15.9%。约5000多万人口直接受沙漠化危害和影响,因此,我国在沙漠化防治工作方面可谓任重道远。必须唤起全社会防治沙漠化的意识,危机感和责任感,加快中国防治沙漠化的进程。

(1)明确指导思想——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加强人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减少人对自然的过度干扰与侵害。突出生态平衡意识,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建设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做好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坚持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前提——给水资源减“压”。

在干旱风沙区“有水一片绿,无水一片黄”,水资源承载能力决定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因此,要优化水资源配置,合理开发、节约和保护水资源,防止水资源污染和加强水资源多效、多方面的利用,把生态用水纳入水资源规划范围,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生态用水的提出是认识上的飞跃和理论上的突破。要统筹兼顾生态、生活和生产用水;要以水定林草,以水定发展;在草原,要以水定草,以草定畜;让草原环境恢复和发展。

(3)坚持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突出重点。

要坚持山(沙)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坚持工程措施、林草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因地制宜、科学配置;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相得益彰;坚持妥善处理生态、生产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

(4)既要依靠人工治理,还要依靠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土地沙化主要原因是植被破坏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或紊乱,因此在治理时应以生态的自我修复为基准,配合相应的人工治理。生态恢复后对沙化的抵御和改善能力超过单纯的人工治理,因此防治沙化的进度取决于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和速度。因此,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给林草以自我恢复的机会。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从1994年实施“进一退二还三”战略,陕西吴旗县从1998年实施“封山禁牧、舍饲养羊”的政策,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效果明显。2002年,从陕西省的延安、榆林,到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再到河北省的张家口地区,大范围实施了封禁治理措施,并在较短时期内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黄土高原、塞外坝上、风沙线上和内蒙古草原到处披上了绿装,焕发出了生机,这是单纯依靠人工治理所不可比拟的。

(5)实施分区防治战略。

针对风蚀地区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及风沙成因,将其划分为不宜治理区和宜治理区,要做到突出重点,区别对待。

对沙草戈壁和极度干旱区,预防保护为重点,限制人为破坏;对沙区、沙漠绿洲综合开发利用水源、营造草地、灌林、对于沙化,退化草原地区,实施以水定草,以草定牧,恢复改善草原植被,使之自然修复;对于农牧混交区,因地制宜,防止水土流失。